【六大重构】李彦宏挂帅人工智能,一张图看懂百度五年架构变迁

简介:

2016年4月13日,李彦宏通过内部信宣布百度的架构调整,即日起百度将成立“百度搜索公司”,由搜索业务群组(SSG)、移动服务事业群组(MSG)、糯米事业部组成,向海龙出任新公司总裁向李彦宏汇报。

 

此次调整之后,李彦宏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互联网金融、无人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上,同时更多地从战略层面关注内容生态、服务生态、金融生态的布局和建设。

 

和阿里巴巴、腾讯相比,百度拥有BAT中最多的员工——5万人。从过去来看,每次百度做出重量级战略改变都会伴随着业务架构的重组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跨部门配合,支持新业务的开展。新智元梳理了从2011年至今,百度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从一个想法,到组建研究院、吸引以吴恩达为首的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到今天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关键战略的过程。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百度过去5年6次架构重组。制图:闻菲


2012:初探语音和图像,计划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

 

2012年底,百度识图搜索上线基于图像的全网人脸搜索。李彦宏在2012年百度年会上提到,百度在语音领域和图像处理技术方面起步晚但成效佳,并且明确公司未来发展的4大重点业务方向——传统搜索、移动云、LBS、国际化战略。虽然在当时人工智能还没有摆到台面,但李彦宏已经计划要成立研究院,初期专攻深度学习。

 


2013: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成立,“少帅计划”发布

 

2013年是百度紧锣密鼓部署人工智能相关部门的一年。

 

1月,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按计划成立,李彦宏亲自出任院长并各处争揽人才。其中,“少帅计划”面向全球招募9名30岁以下的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精英,年薪百万元人民币起步。

 

4月,百度发布了“大数据引擎”,由开放云、数据工厂和百度大脑3部分构成。其中,百度大脑是百度人工智能的产品,融合了深度学习算法等多项技术,可以实时学习和成长,拥有200亿个参数,构成一套巨大的深度神经网络;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度研究院官网介绍百度大脑的介绍页面,文末直接写明“‘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5月,百度在硅谷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一批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先后加盟。

 


2014:吴恩达加盟百度


5月,前“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加盟百度,作为百度首席科学家领导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和美国实验室——后来,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透露,百度给吴恩达的薪资并不是最高的,“当时,我们和谷歌都看到了一个技术方向能给人工智能带来改变,就是用GPU加速做异构计算平台。双方都开始做这件事。吴恩达那时还在谷歌,他很遗憾地看到谷歌走得很慢,而我们真正把GPU做成了大集群,用了不到对手一半的时间就进行了大规模运用。这些也促使他下定决心来百度”。

 

同月,百度启用位于加州桑尼维尔的百度美国研发中心。

 

8月,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的两个项目“深度学习并行平台”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及研发应用”,各自获得100万美元奖金,从历年获奖名单可以看出,百度的重心明显往人工智能方向倾斜。

 

9月,李彦宏首次提出公司战略从“连接人与信息”转变为“连接人与服务”,基本确定往“互联网+”智能搜索转型。李彦宏在2014百度年会演讲中表示,“语音和图像将成为未来人们表达需求的主要方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信息产业深刻变革的‘核动力’,谁拥有这些技术,谁就会占领未来科技的制高点”。

 

2015:度秘发布,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




2015年,李彦宏在多个场合公开发表了他对人工智能及其产业的看法。

 

2月,公司宣布将现有业务群组和事业部整合为三大事业群组:移动服务事业群组、新兴业务事业群组、搜索业务群组,从而让业务聚焦更加适应移动互联网及服务。

 

9月,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了“度秘”,一款结合了搜索、人工智能和O2O的产品【Bot会成为下一代App?】。

 

12月,百度宣布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同月,李彦宏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如果说工业革命在过去给人们带来了改变,那以后就是人工智能了”。

 

2016:自动驾驶成为百度未来的方向




进入2016年,百度正在重新聚焦下一步的方向:自动驾驶事业部。

 

在人力配备上,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百度高级总监李震宇任副总经理,新上任的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兼任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等业内汽车自动驾驶专家和企业家受聘百度自动驾驶顾问。

 

3月,百度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会巨额投资无人驾驶汽车。此外,百度要在未来3-5年内,将激光雷达的价格从70万降到2至3万,从而实现无人车3年商用5年量产的目标。

 

4月,李彦宏通过内部邮件宣布百度业务架构重组。自即日起,百度将成立“百度搜索公司”,由搜索业务群组(SSG)、移动服务事业群组(MSG)、糯米事业部组成,百度高级副总裁、SSG总经理向海龙出任新公司总裁,向李彦宏汇报。百度此次组织架构重组不会改变股权结构。

 

此次调整之后,李彦宏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互联网金融、无人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上,同时更多地从战略层面关注内容生态、服务生态、金融生态的布局和建设。


通过架构调整和关键任命,百度一步步建立起人工智能团队。对于百度来说,人工智能最早的使命是服务于百度的核心产品:搜索和广告。但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拥有独立成为产品的能力。2014年吴恩达加盟百度后,百度逐步推出了不少战略级人工智能产品:度秘和百度无人车。


而百度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也意味着李彦宏会亲自投入到人工智能、无人车等创新业务上。从李彦宏的内部信全文中,我们能看到他的决心。

 

以下为4月13日,李彦宏内部信全文:

 

各位百度同学,大家好!

 

一直以来,百度都以“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作为自己的使命,在“连接人与信息”和“连接人与服务”方向上不断探索、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过去3年多时间,在所有同学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实现了从PC搜索到移动搜索的转型,并在O2O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多年积累的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方面的技术,正逐步在我们进入的各个领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无人车、开放云……一系列新业务的诞生,标志着我们开启了新的征程,在更广阔的领域开疆扩土。我们的创新步伐不会停止,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强大的搜索业务作为我们快速前行的坚实基础。2016年以来,公司层面反复强调协同创新,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了实现内容生态和服务生态的双繁荣,集团公司决定整合SSG和MSG组建新的百度搜索公司。即日起,任命公司高级副总裁向海龙为百度搜索公司总裁,下辖搜索业务群组(SSG)、移动服务事业群组(MSG)、糯米事业部。海龙同时兼任SSG总经理,公司副总裁,MSG总经理李明远转向海龙汇报,副总裁曾良继续担任糯米事业部总经理,向海龙汇报。海龙继续向我汇报。

 

在与海龙密切配合的同时,我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互联网金融、无人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上,同时更多的从战略层面关注内容生态、服务生态、金融生态的布局和建设。

 

明远是百度自己培养起来的年轻管理者,带领MSG在移动转型路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明远在未来能够与海龙紧密合作,在更具挑战的战场上敢拼敢打,做出更大的成绩。

 

期待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再接再厉,在百度未来的道路上开拓进取,为实现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这一使命,贡献重要力量!

文章转载自新智元公众号 原文链接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价值的重构与技能升级
当“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标配,职业价值正被重新定义。这并非简单岗位替代,而是人机协作新模式的诞生。AI接管重复性任务后,从业者可专注创造性活动,职业“含人量”不降反升。未来高价值岗位集中在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与价值监督三层面,需跨界人才、流程架构师及伦理师等新角色。把握机遇需重构学习逻辑,强化人机协作实训与伦理素养,发展放大人类独特性的能力,构建不可替代的“人类+”优势。
|
6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的元命题与能力重构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命题,强调在技术赋能前需明确人与AI的能力边界。培训应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定位人机协同的底层逻辑,认清人类独特价值;二是培养价值判断力,避免盲目应用技术;三是重构能力模型,强化架构思维、批判性使用能力和持续进化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类首席官”,成为技术生态中清醒的价值主导者,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转化。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vr&ar
当人类关系重构:从“相互需要”到“鹅卵石化”——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的角色与影响
在数字化浪潮下,人类关系从“相互需要”逐渐转变为“鹅卵石化”的复杂结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作为新兴技术,正深刻影响这一变革。GAI认证的推出,不仅填补了技能评估空白,还通过促进知识共享、增强信任与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助力人类关系的重构。未来,随着GAI技术发展和认证体系完善,人类社交网络将更紧密高效,持续推动社会进步。
|
4月前
|
存储 Java 数据库连接
简单学Spring Boot | 博客项目的三层架构重构
本案例通过采用三层架构(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重构项目,解决了集中式开发导致的代码臃肿问题。各层职责清晰,结合依赖注入实现解耦,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接入真实数据库奠定基础。
412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PI
MCP与A2A协议比较:人工智能系统互联与协作的技术基础架构
本文深入解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两项关键基础设施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与代理对代理协议(A2A)。MCP由Anthropic开发,专注于标准化AI模型与外部工具和数据源的连接,降低系统集成复杂度;A2A由Google发布,旨在实现不同AI代理间的跨平台协作。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在设计目标与应用场景上互为补充。文章通过具体示例分析了两种协议的技术差异及适用场景,并探讨了其在企业工作流自动化、医疗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最后,文章强调了整合MCP与A2A构建协同AI系统架构的重要性,为未来AI技术生态系统的演进提供了方向。
1129 6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什么叫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与能力重构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AI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通过学习数据分布生成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乐等。与传统判别式模型不同,生成式AI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如Transformer架构),展现出“创造力”,但其本质仍是概率计算的结果。它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编程、设计等多个职业领域,推动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 掌握生成式AI需要理解其技术原理、能力边界及伦理挑战。职业技能培训应聚焦提示设计、结果评估和混合创作三大能力,帮助从业者在人机协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生成式AI将向多模态、个性化发展,而人类的独特价值在于为技术注入人文关怀与道德框架。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破界·共生: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重构普通人的AI进化图谱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十大趋势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涵盖神经形态计算、多模态认知融合等前沿领域。同时,文章重点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体系,帮助普通人从认知重构、能力进化到职业转型和伦理自觉全面学习AI技术,成为人机共生时代的智能伙伴。GAI认证作为加速器,提供系统培训与专业交流平台,助力个体在AI浪潮中把握机遇,共创未来。
|
8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挖掘
AI赋能职教革新: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重构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数字化浪潮下,职业教育正经历深刻变革。AI技术的融入为职教带来新机遇:通过精准分析学生需求、模拟实践场景,助力个性化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生成式AI(GAI)认证填补了传统技能认证的空白,强化实践与创新评估,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支持。未来,职教需深化AI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新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启发展新篇章。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2025人工智能职场报告:57.2%的职场人考虑从事AI类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如何重构职业价值坐标系
人工智能(AI)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力量之一,尤其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正重构职业价值坐标系。数据显示,57.2%的职场人愿从事AI相关职业,凸显其吸引力。GAI认证不仅提升个人竞争力、拓宽职业道路,还增强职业认同感,助力企业在人才选拔中更精准高效。面对机遇,职场人需明确目标、结合实践、持续学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为企业与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2025春招市场迎AI热潮: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如何重构人才竞争力
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AI)已深入生活各领域。2025年春招市场见证了AI人才需求激增,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成为新焦点。GAI通过学习数据生成新内容,在文学、艺术、营销等领域展现广阔前景。企业日益重视技能认证,GAI认证助力职场人士提升竞争力、规划职业路径,契合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球化竞争中,GAI认证提供国际化机会,推动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未来,拥有GAI认证的求职者将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