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感知RAG×多模态推理×强化学习=VRAG-RL

简介: 通义实验室自然语言智能团队发布并开源了VRAG-RL,一种视觉感知驱动的多模态RAG推理框架。它能像人一样“边看边想”,通过粗到细的视觉仿生感知机制,逐步聚焦关键区域,精准提取信息。VRAG-RL结合强化学习与多专家采样策略,优化检索与推理路径,在多个视觉语言基准数据集上表现出色,显著提升准确性和效率。项目已发布技术方案并开源代码,支持快速部署和二次开发。

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大量关键信息都藏在图像、表格、设计稿中这些“视觉语言”,对 AI 来说不仅是理解的挑战,更是推理能力的终极考验。
如何在复杂的视觉文档知识库中检索关键信息,并精细化推理给出答案? 通义实验室自然语言智能团队发布并开源了 VRAG-RL——视觉感知驱动的多模态RAG推理框架。

640 (65).png

不仅能“看见”文档,更能像人一样“边看边想”。从粗粒度观察到细粒度聚焦,一步步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复杂检索推理任务。

640 (66).png

640 (3).gif

640 (4).gif

640 (5).gif

视觉文档处理新挑战:传统RAG的局限性

传统的检索增强型生成(RAG)方法在处理视觉丰富信息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基于文本的 RAG 方法难以应对图像、图表、设计稿等视觉内容,缺乏对视觉数据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现有的视觉 RAG 方法大多依赖于固定的检索-生成流程,限制了模型在复杂任务中的动态推理表现,难以充分挖掘视觉信息中蕴含的关键知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VRAG-RL 从强化学习赋能多模态智能体训练视觉感知机制设计以及检索与推理协同优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性的创新,构建了一种能够主动感知、动态推理并高效检索的新型视觉增强生成框架。

从粗到细“看懂图像”:视觉仿生感知机制

VRAG-RL 彻底革新了传统的检索生成范式,引入了多样化的视觉感知动作,其中包括区域选择、裁剪、缩放等操作。这些动作使视觉语言模型(VLMs)能够从粗粒度到细粒度逐步聚焦信息密集区域精准提取关键视觉信息。


640 (67).png


例如,在处理复杂的图表或布局时,模型可以先从整体图像中提取大致信息,然后逐步聚焦到图像中的关键区域,通过裁剪和缩放操作,获取更清晰、更详细的视觉信息。这种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感知方式,不仅提高了模型对视觉信息的理解能力,还显著提升了检索效率,使模型能够更快速定位与问题相关的图像内容。


640 (68).png


在训练过程中,VRAG-RL 采用多专家采样策略,大规模模型负责确定整体的推理路径,专家模型则在大规模模型的指导下,对图像中的关键区域进行精确标注。结合大规模模型的推理能力和专家模型的精确标注能力,模型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到更有效的视觉感知策略,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更强的信息提取与逻辑推理能力。

检索与推理协同:效率与深度双重提升

VRAG-RL 的细粒度奖励机制将检索效率、模式一致性与生成质量三方面因素融合,引导模型在与搜索引擎的交互中不断优化其检索与推理路径。

  • 检索效率奖励 :借鉴信息检索领域广泛使用的 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指标,激励模型优先检索相关度高的图像内容,快速构建高质量上下文;
  • 模式一致性奖励 :确保模型遵循预设的推理逻辑路径,避免因模式偏差导致生成结果偏离任务目标;
  • 生成质量奖励 :通过评估模型对生成答案的质量打分,引导模型输出更准确、连贯的答案。

640 (69).png


这种多维度奖励机制实现了检索与推理的双向驱动——高效的检索为深入推理提供支撑,而推理反馈又进一步指导模型优化检索策略,形成闭环优化。

强化学习驱动:训练多模态智能体自主进化

VRAG-RL 基于强化学习的训练策略,引入业界领先的 GRPO 算法,让视觉语言模型(VLMs)在与搜索引擎的多轮交互中,持续优化检索与推理能力。

640 (70).png


同时,通过本地部署搜索引擎模拟真实世界应用场景,实现搜索引擎调用零成本,模型训练更加高效。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其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视觉任务中都能表现出色,为多模态智能体的训练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实验结果:从准确性到效率全面突破

VRAG-RL 在多个视觉语言基准数据集上均取得了显著优于现有方法的性能表现,任务类型涵盖从单跳到多跳推理从纯文本理解到图表识别复杂布局解析等多种视觉丰富场景。实验结果表明,VRAG-RL 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展现出更强的检索能力、推理深度以及生成质量。

无论是在传统的 prompt-based 方法(如 Vanilla RAG 和 ReAct RAG),还是在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如 Search-R1)基础上,VRAG-RL 都展现出了更出色的综合性能。


640 (71).png

在传统的RAG方法中,模型通常在进行一次或多次检索后直接生成答案。然而,在处理复杂的视觉任务时,这种方法往往表现不佳,因为它缺乏对视觉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多轮推理能力。

相比之下,我们的VRAG-RL方法支持多轮交互。具体来说,通过定义视觉感知动作空间,VRAG-RL能够在推理阶段逐步聚焦于信息密集区域,从而实现从粗到细的信息获取。同时,该方法通过优化检索效率和推理路径,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模型在视觉任务上的性能。

我们已将 VRAG-RL 的完整技术方案发布在 arXiv,并将全部源代码开源至 GitHub。为了便于大家快速体验与二次开发,我们在项目中提供了可一键运行的 Demo 示例,支持本地快速部署。你可以轻松使用自己的文档构建视觉 RAG 推理服务,探索多模态智能体在复杂图像理解任务中的强大能力。

Paper

Github

相关文章
|
1月前
|
负载均衡 测试技术 调度
大模型分布式推理:张量并行与流水线并行技术
本文深入探讨大语言模型分布式推理的核心技术——张量并行与流水线并行。通过分析单GPU内存限制下的模型部署挑战,详细解析张量并行的矩阵分片策略、流水线并行的阶段划分机制,以及二者的混合并行架构。文章包含完整的分布式推理框架实现、通信优化策略和性能调优指南,为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分布式部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466 4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监控
大模型推理优化技术:KV缓存机制详解
本文深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推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KV缓存(Key-Value Cache)机制。通过对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的分析,阐述了KV缓存的工作原理、实现方式及其对推理性能的显著优化效果。文章包含具体的代码实现和性能对比数据,为开发者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技术提供实践指导。
796 8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NoSQL
AI大模型应用实践 八:如何通过RAG数据库实现大模型的私有化定制与优化
RAG技术通过融合外部知识库与大模型,实现知识动态更新与私有化定制,解决大模型知识固化、幻觉及数据安全难题。本文详解RAG原理、数据库选型(向量库、图库、知识图谱、混合架构)及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安全、可解释的智能系统。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库
RAG:打破大模型的知识壁垒
RAG:打破大模型的知识壁垒
282 113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NoSQL
超越基础提示:用RAG为你的大模型注入“新鲜记忆”
超越基础提示:用RAG为你的大模型注入“新鲜记忆”
261 101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RAG:增强大模型知识库的新范式
RAG:增强大模型知识库的新范式
494 99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自然语言处理
【万字长文】大模型训练推理和性能优化算法总结和实践
我们是阿里云公共云 AI 汽车行业大模型技术团队,致力于通过专业的全栈 AI 技术推动 AI 的落地应用。
1310 38
【万字长文】大模型训练推理和性能优化算法总结和实践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超越幻觉:RAG如何为AI大模型注入“真实”的灵魂
超越幻觉:RAG如何为AI大模型注入“真实”的灵魂
221 81
|
2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从CLIP到GPT-4V:多模态RAG背后的技术架构全揭秘
本文深入解析多模态RAG技术,涵盖其基本原理、核心组件与实践路径。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源信息,实现跨模态检索与生成,拓展AI应用边界。内容详实,建议收藏学习。
479 50
从CLIP到GPT-4V:多模态RAG背后的技术架构全揭秘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开发工具
C3仓库AI代码门禁通用实践:基于Qwen3-Coder+RAG的代码评审
本文介绍基于Qwen3-Coder、RAG与Iflow在C3级代码仓库落地LLM代码评审的实践,实现AI辅助人工评审。通过CI流水线自动触发,结合私域知识库与生产代码同仓管理,已成功拦截数十次高危缺陷,显著提升评审效率与质量,具备向各类代码门禁平台复用推广的价值。(239字)
376 2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