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终端部署新趋势:硬件直接支持混合矩阵乘法

简介: 【9月更文挑战第13天】Jianyu Wei等人提出的T-MAC(Table Lookup for Low-Bit LLM Deployment on Edge)通过查表方法提升低位宽大语言模型在CPU上的推理效率,解决了现有系统对混合精度矩阵乘法支持不足的问题。T-MAC无需解量化即可直接支持mpGEMM,消除了乘法运算并减少加法运算,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实验显示,T-MAC在低位宽的Llama和BitNet模型上表现优异,吞吐量提升4倍,能耗降低70%,在资源受限设备如Raspberry Pi 5上也能达到超过成人平均阅读速度的11 tokens/s。

近年来,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如何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高效部署这些模型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Jianyu Wei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T-MAC,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T-MAC(Table Lookup for Low-Bit LLM Deployment on Edge)是一种基于查表(LUT)的方法,旨在提高低位宽大语言模型(LLM)在CPU上的推理效率。该方法的提出,源于研究人员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和思考。

在传统的大模型部署方案中,权重量化是减少模型内存占用的关键技术。然而,对于低位宽的模型来说,在推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合精度矩阵乘法(mpGEMM),即将低精度权重与高精度激活值相乘。由于现有系统缺乏对mpGEMM的原生支持,通常需要先将权重进行解量化,再进行高精度计算。这种间接的方式会导致显著的推理开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MAC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它通过将传统的数据类型中心乘法转化为位级查表,直接支持了mpGEMM,而无需解量化。同时,T-MAC还消除了乘法运算,并减少了所需的加法运算。这种基于查表的方法使得T-MAC能够线性地扩展到权重的位宽,从而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研究人员在低位宽的Llama和BitNet模型上对T-MAC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与现有的llama.cpp实现相比,T-MAC在吞吐量上提高了4倍,在能耗上减少了70%。具体来说,对于BitNet-b1.58-3B模型,T-MAC在M2-Ultra上使用单个核心实现了30 tokens/s的生成吞吐量,使用8个核心实现了71 tokens/s的吞吐量;而在资源受限的设备如Raspberry Pi 5上,T-MAC也实现了11 tokens/s的吞吐量,这已经超过了成年人的平均阅读速度。

这些结果表明,T-MAC为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低位宽大模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提高了计算的吞吐量和能效,还使得大模型的部署更加接近实际应用场景。

然而,T-MAC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限制。首先,由于T-MAC是基于查表的方法,它可能需要更多的内存来存储查表数据,这可能会对资源受限的设备造成一定的压力。其次,T-MAC的实现可能需要对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一定的修改和适配,这可能会增加部署的复杂性和成本。

T-MAC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7.00088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Serverless
0 代码,一键部署 Qwen3
依托于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算力,Serverless + AI 开发平台 FunctionAI 现已提供模型服务、应用模版两种部署方式辅助您部署 Qwen3 系列模型。完成模型部署后,您即可与模型进行对话体验;或以 API 形式进行调用,接入 AI 应用中,欢迎您立即体验。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持续交付
如何使用龙蜥衍生版KOS,2步实现大模型训练环境部署
大幅降低了用户开发和应用大模型的技术门槛。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弹性计算 自然语言处理
从0到1部署大模型,计算巢模型市场让小白秒变专家
阿里云计算巢模型市场依托阿里云弹性计算资源,支持私有化部署,集成通义千问、通义万象、Stable Diffusion等领先AI模型,覆盖大语言模型、文生图、多模态、文生视频等场景。模型部署在用户云账号下,30分钟极速上线,保障数据安全与权限自主控制,适用于企业级私有部署及快速原型验证场景。
|
4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利用通义大模型构建个性化推荐系统——从数据预处理到实时API部署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通义大模型构建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全流程,涵盖数据预处理、模型微调、实时部署及效果优化。通过采用Qwen-72B结合LoRA技术,实现电商场景下CTR提升58%,GMV增长12.7%。文章分析了特征工程、多任务学习和性能调优的关键步骤,并探讨内存优化与蒸馏实践。最后总结了大模型在推荐系统中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提出未来向MoE架构和因果推断方向演进的建议。
562 10
|
4月前
|
存储 文字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通义大模型在文档自动化处理中的高效部署指南(OCR集成与批量处理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通义大模型在文档自动化处理中的应用,重点解决传统OCR识别精度低、效率瓶颈等问题。通过多模态编码与跨模态融合技术,通义大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文本检测与版面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OCR集成流程、批量处理优化策略及实战案例,展示了动态批处理和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性能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处理速度可达210页/分钟,准确率达96.8%,单文档延迟降至0.3秒,为文档处理领域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425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文件存储 数据中心
Ollama部署本地大模型并通过Infortress APP远程访问保姆级教程
本文介绍如何快速上手本地大模型部署工具Ollama及AI远程访问工具Infortress。通过Ollama,开发者可轻松部署如Llama、Deepseek等主流开源模型,仅需几行命令即可完成安装与运行。结合Infortress,用户能实现对本地大模型的远程访问,支持多设备无缝对接,同时提供便捷的模型切换与知识库管理功能。Infortress更兼具NAS软件特性,成为个人AI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
|
20天前
|
人工智能 云栖大会
2025云栖大会大模型应用开发与部署|门票申领
2025云栖大会大模型应用开发与部署门票申领
|
22天前
|
算法 安全 开发者
大模型部署指南:从个人玩转到企业级应用,这4款工具必看!
本文介绍了五款主流大语言模型部署工具,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包括适合个人使用的 Ollama 和 LM Studio、优化低配设备运行的 llama.cpp、企业级部署的 vLLM,以及 Hugging Face 推出的 TGI 框架,覆盖从本地体验到高性能服务的多种场景。
|
5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多快好省,Qwen3混合部署模式引爆MCP
本文介绍了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与Qwen3模型的结合应用。MCP通过统一协议让AI模型连接各种工具和数据源,类似AI世界的“USB-C”接口。文中详细解析了MCP架构,包括Host、Client和Server三个核心组件,并说明了模型如何智能选择工具及工具执行反馈机制。Qwen3作为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具备235B参数但仅需激活22B,支持快速与深度思考模式,多语言处理能力覆盖119种语言。文章还展示了Qwen3的本地部署流程,以及开发和调试MCP Server与Client的具体步骤。
1622 36
多快好省,Qwen3混合部署模式引爆MCP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