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企业构建敏捷的超高密度数据中心

简介:
传统的企业数据中心正在发生快速演变,尤其是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和云计算的普及推动了超高密度数据中心的兴起。这时,企业希望数据中心能够更加敏捷,能够应对数据传输量的爆发式增长、保证信息数据的可靠传输、有利于更加便捷的升级、有效应对能源消耗问题,以及减少运营成本等。新需求的增加,让管理者在构建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时,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布线解决方案颇费脑筋。

  据悉,耐克森即将发布专为超高密度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的光纤系统——LANmark ENSPACE,这套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构建敏捷的数据中心,包括支持10、40、100G或以上应用,弹指间就能完成跳线连接及更改,能够轻松扩展端口数量等。LANmark ENSPACE超高密度光纤配线架的特点是在每1U容纳三个独立的可推拉托盘。这样每U可支持144个LC连接以及每个独立的托盘可以向前拉出以便安装和断开跳线。ENSPACE可同时支持LC和MTP预连接系统,以提供可扩展性。同时,预连接光缆采用耐克森具有特色的“微束”线缆设计,它可以在一根直径只有6.4mm的光缆里容纳96芯光纤,极大地节省了空间。光跳线则具有高柔韧、弯曲不敏感的特性,以满足高密度跳线和理线的需求。

  敏捷数据中心的核心是通过提供精心规划的IT基础设施来构建高效的数据接入和数据交换平台。这种性能上的优越性将帮助企业改善用户体验,适应不断发展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和数据中心新标准的演化。但同时,企业更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的数据中心来有效应对客户采购标准的善变。

  为此,耐克森也即将同步推出专为可扩展的高速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的铜缆系统——升级版LANmark-7A以及LANmark-8。

  耐克森的LANmark-7A现已从1000MHz升级到1250MHz,该频率完全满足25GBase-T的应用需求。针对10G以上的应用,LANmark-7A向下兼容GG45接口,支持基于现有RJ45沿用下来的设备。这项技术可实现从完全兼容长度超过100米的10GBase-T无缝迁移到30米内支持25G。7A类是当今最高可执行的标准并且它的传输频率规定到1000MHz。尽管25GBase-T使用1000MHz作为频率上限,但对于布线而言,适当的余量是必要的。LANmark-7A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保证足够性能余量的布线系统,它不但为今后新的安装预留了空间,也能确保现有的已安装7A系统同样支持25GBase-T。LANmark-8是基于LANmark-7A的增强版,支持2000MHz的高带宽,支持传输距离为30米的40G Base-T。这两个系统都基于耐克森GG45连接器,而GG45连接器是支持高达2000MHz频率的屏蔽且兼容RJ45的线缆接头。这些发展是为了应对支持10G高频以太网以上的应用所带来的挑战而设计的。

  耐克森综合布线系统全球产品市场总监Martin Rossbach先生说,“LANmark-7A对于当前在服务器端口使用1Gb/s线速度的数据中心较为理想。LANmark-7A可以安装在较为经济的EoR或MoR架构中以及超前地为布线提供两种性能级别:10GBase-T 和 25GBase-T。而LANmark-8,实际上进一步就可以达到40GBase-T。”

  耐克森作为全球电缆和布线系统的专家,在每款产品发布之前,都会收集海量客户的真实需求,所以每款新品都是耐克森对客户最新需求的切实反馈,也代表了耐克森网络布线技术的最新升级。对于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而言,数据中心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将逐步增加,由此也为布线行业带来无限商机。耐克森希望能够通过提供灵活和经济的传输架构、优化空间利用率、保障高速传输性能、迅速的模块化部署、从设计到投入运营的一站式支持服务,抓住市场机遇,帮助中国客户构建完善的、灵活的、可扩展的网络传输平台。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打赏
0
0
0
0
14291
分享
相关文章
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安全、可观测的云上数据中心
本次课程聚焦于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安全、可观测的云上数据中心,涵盖三大方面:1) 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挑战,包括VPC、NAT网关和私网连接等产品的功能与挑战;2) 数据中心网络产品重磅发布,涉及安全设计建议、容灾能力提升及深度可观测能力的增强;3) 用户体验升级,通过VPC IPAM实现高效的网络地址管理和简化的产品体验。整体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安全、稳定、高效的云上解决方案。
利用机器学习优化数据中心能效的研究数字堡垒的构建者: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深层探索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成为关键挑战之一。本文通过集成机器学习技术与现有数据中心管理策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框架。该框架能够实时分析数据中心的能耗模式,并自动调整资源分配,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时保持服务质量。
Linux系统管理与服务器安全:构建稳健云数据中心
Linux系统管理与服务器安全:构建稳健云数据中心
202 0
Linux系统管理与服务器安全:构建稳健云数据中心
Linux系统管理与服务器安全:构建稳健云数据中心
212 0
利用IBCS虚拟专线和haproxy,构建安全高效的本地数据中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云计算和云存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仍然需要在本地搭建数据中心以满足其特定的业务需求。如何在本地搭建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的数据中心呢?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IBCS虚拟专线和haproxy搭建本地数据中心。
利用IBCS虚拟专线和haproxy,构建安全高效的本地数据中心
实时数据中心建设思路与企业实践|青训营笔记
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介绍实时数据中心建设思路与企业实践:1. 企业数据架构;2. 数据中心案例;3. 实时数据生产;4. 数据服务
210 0
实时数据中心建设思路与企业实践|青训营笔记
使用OA系统构建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
OA系统为组织构建一站式、智能化的数据中心,让数据收集、汇总、分析更方便及时,有效助力组织决策…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计算和存储的核心枢纽,其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处理能力的增强,设备发热量急剧上升,有效的冷却方案成为确保数据中心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热管理挑战,并探讨几种前沿的冷却技术,包括液冷系统、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比较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我们旨在为数据中心管理者提供实用的冷却解决方案参考。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数据中心能效
【7月更文挑战第36天】在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中,能源效率已成为关键性能指标之一。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进行建模、预测和优化,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框架来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和工作负载管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该框架能够有效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同时保持服务质量。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其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承载了巨大的数据处理需求。随着服务器密度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尤其是冷却系统的能效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所采用的高效冷却技术,包括液冷解决方案、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等,旨在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提供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