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常用API-System

简介: Java常用API,System

2 System类

2.1 概述

tips:了解内容

查看API文档,我们可以看到API文档中关于System类的定义如下:

1576049347968

System类所在包为java.lang包,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进行导包。并且System类被final修饰了,因此该类是不能被继承的。

System包含了系统操作的一些常用的方法。比如获取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毫秒值,再比如终止当前JVM等等。

要想使用System类我们就需要先创建该类的对象,那么创建对象就需要借助于构造方法。因此我们就需要首先查看一下API文档,看看API文档中针对System类有没有提供对应的构造方法。通过API文档来

查看一下System类的成员,如下所示:

1576049535584

在API文档中没有体现可用的构造方法,因此我们就不能直接通过new关键字去创建System类的对象。同时我们发现System类中的方法都是静态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类名去调用(Nested

Class Summary内部类或者内部接口的描述)。

2.2 常见方法

tips:重点讲解内容

常见方法介绍

我们要学习的System类中的常见方法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long currentTimeMillis()          // 获取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毫秒值(当前时间为0时区所对应的时间即就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所在位置)

public static void exit(int status)             // 终止当前正在运行的Java虚拟机,0表示正常退出,非零表示异常退出

public static native void arraycopy(Object src,  int  srcPos, Object dest, int destPos, int length); // 进行数值元素copy

案例演示

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一些案例演示一下这些方法的特点。

案例1:演示currentTimeMillis方法

public class System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获取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毫秒值

       long millis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输出结果

       System.out.println("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毫秒值为:" + millis);

   }

}

运行程序进行测试,控制台的输出结果如下:

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毫秒值为:1576050298343

获取到当前时间的毫秒值的意义:我们常常来需要统计某一段代码的执行时间。此时我们就可以在执行这段代码之前获取一次时间,在执行完毕以后再次获取一次系统时间,然后计算两个时间的差值,

这个差值就是这段代码执行完毕以后所需要的时间。如下代码所示:

public class System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判断1~100000之间有多少个质数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1; i <= 100000; i++) {

           boolean flag = isPrime2(i);

           if (flag) {

               System.out.println(i);

           }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获取程序运行的总时间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 //方式一:1514 毫秒  方式二:71毫秒

   }

   //以前判断是否为质数的方式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1(int number) {

       for (int i = 2; i < number; i++) {

           if (number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改进之后判断是否为质数的方式(效率高)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2(int number) {

       for (int i = 2; i <= Math.sqrt(number); i++) {

           if (number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案例2:演示exit方法

public class System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输出

       System.out.println("程序开始执行了.....");

       

       // 终止JVM

       System.exit(0);

       

       // 输出

       System.out.println("程序终止了..........");

       

   }

   

}

运行程序进行测试,控制台输出结果如下:

程序开始执行了.....

此时可以看到在控制台只输出了"程序开始了...",由于JVM终止了,因此输出"程序终止了..."这段代码没有被执行。

案例3:演示arraycopy方法

方法参数说明:

// src:      源数组

// srcPos:  源数值的开始位置

// dest:    目标数组

// destPos: 目标数组开始位置

// length:   要复制的元素个数

public static native void arraycopy(Object src,  int  srcPos, Object dest, int destPos, int length);

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ystem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源数组

       int[] srcArray = {23 , 45 , 67 , 89 , 14 , 56 } ;

       // 定义目标数组

       int[] desArray = new int[10] ;

       // 进行数组元素的copy: 把srcArray数组中从0索引开始的3个元素,从desArray数组中的1索引开始复制过去

       System.arraycopy(srcArray , 0 , desArray , 1 , 3);

       // 遍历目标数组

       for(int x = 0 ; x < desArray.length ; x++) {

           if(x != desArray.length - 1) {

               System.out.print(desArray[x] +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desArray[x]);

           }

       }

   }

}

运行程序进行测试,控制台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0, 23, 45, 67, 0, 0, 0, 0, 0, 0

通过控制台输出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数组元素的确进行复制了。

使用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完成数组元素的删除操作,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ystem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一个数组

       int[] srcArray = {23 , 45 , 67 , 89 , 14 , 56 } ;

       // 删除数组中第3个元素(67):要删除67这个元素,我们只需要将67后面的其他元素依次向前进行移动即可

       System.arraycopy(srcArray , 3 , srcArray , 2 , 3);

       // 遍历srcArray数组

       for(int x = 0 ; x < srcArray.length ; x++) {

           if(x != desArray.length - 1) {

               System.out.print(srcArray[x] +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rcArray[x]);

           }

       }

   }

}

运行程序进行测试,控制台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23, 45, 89, 14, 56, 56

通过控制台输出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多出了一个56元素,此时我们只需要将最后一个位置设置为0即可。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ystem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一个数组

       int[] srcArray = {23 , 45 , 67 , 89 , 14 , 56 } ;

       // 删除数组中第3个元素(67):要删除67这个元素,我们只需要将67后面的其他元素依次向前进行移动即可

       System.arraycopy(srcArray , 3 , srcArray , 2 , 3);

       // 将最后一个位置的元素设置为0

       srcArray[srcArray.length - 1] = 0 ;

       // 遍历srcArray数组

       for(int x = 0 ; x < srcArray.length ; x++) {

           if(x != srcArray.length - 1 ) {

               System.out.print(srcArray[x] +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rcArray[x]);

           }

       }

   }

}

运行程序进行测试,控制台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23, 45, 89, 14, 56, 0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元素"67"已经被删除掉了。67后面的其他元素依次向前进行移动了一位。

arraycopy方法底层细节:

1.如果数据源数组和目的地数组都是基本数据类型,那么两者的类型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会报错

2.在拷贝的时候需要考虑数组的长度,如果超出范围也会报错

3.如果数据源数组和目的地数组都是引用数据类型,那么子类类型可以赋值给父类类型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System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arraycopy(数据源数组,起始索引,目的地数组,起始索引,拷贝个数) 数组拷贝

       //细节:

       //1.如果数据源数组和目的地数组都是基本数据类型,那么两者的类型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会报错

       //2.在拷贝的时候需要考虑数组的长度,如果超出范围也会报错

       //3.如果数据源数组和目的地数组都是引用数据类型,那么子类类型可以赋值给父类类型

       Student s1 = new Student("zhangsan", 23);

       Student s2 = new Student("lisi", 24);

       Student s3 = new Student("wangwu", 25);

       Student[] arr1 = {s1, s2, s3};

       Person[] arr2 = new Person[3];

       //把arr1中对象的地址值赋值给arr2中

       System.arraycopy(arr1, 0, arr2, 0, 3);

       //遍历数组arr2

       for (int i = 0; i < arr2.length; i++) {

           Student stu = (Student) arr2[i];

           System.out.println(stu.getName() + "," + stu.getAge());

       }

   }

}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 获取

    *

    *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 设置

    *

    * @param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 获取

    *

    * @return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 设置

    *

    * @param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name = " + name + ", age = " + age + "}";

   }

}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name, age);

   }

}


相关文章
|
8月前
|
Java API Maven
如何使用Java开发抖音API接口?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用Java开发抖音API接口,从创建开发者账号、申请API权限、准备开发环境,到编写代码、测试运行及注意事项,全面覆盖了整个开发流程。
1160 10
|
8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215 2
|
4月前
|
前端开发 Cloud Native Java
Java||Springboot读取本地目录的文件和文件结构,读取服务器文档目录数据供前端渲染的API实现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Java||Springboot读取本地目录的文件和文件结构,读取服务器文档目录数据供前端渲染的API实现
|
4月前
|
缓存 安全 Java
《从头开始学java,一天一个知识点》之:字符串处理:String类的核心API
🌱 **《字符串处理:String类的核心API》一分钟速通!** 本文快速介绍Java中String类的3个高频API:`substring`、`indexOf`和`split`,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其用法。重点提示:`substring`的结束索引不包含该位置,`split`支持正则表达式。进一步探讨了String不可变性的高效设计原理及企业级编码规范,如避免使用`new String()`、拼接时使用`StringBuilder`等。最后通过互动解密游戏帮助读者巩固知识。 (上一篇:《多维数组与常见操作》 | 下一篇预告:《输入与输出:Scanner与System类》)
115 11
|
5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Java
Java爬虫获取微店快递费用item_fee API接口数据实现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Java开发爬虫程序,通过微店API接口获取商品快递费用(item_fee)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微店API接口的使用方法、Java爬虫技术背景、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具体实现步骤为:发送HTTP请求获取数据、解析JSON格式的响应并提取快递费用信息,最后将结果存储到本地文件中。文中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并提醒开发者注意授权令牌、接口频率限制及数据合法性等问题。
|
5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Java
Java爬虫获取微店店铺所有商品API接口设计与实现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Java设计并实现一个爬虫程序,以获取微店店铺的所有商品信息。通过HttpClient发送HTTP请求,Jsoup解析HTML页面,提取商品名称、价格、图片链接等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本地文件或数据库中。文中详细描述了爬虫的设计思路、代码实现及注意事项,包括反爬虫机制、数据合法性和性能优化。此方法可帮助商家了解竞争对手,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商品比较。
|
6月前
|
算法 Java 程序员
菜鸟之路Day06一一Java常用API
《菜鸟之路Day06——Java常用API》由blue编写,发布于2025年1月24日。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常用的API,包括JDK7的时间类(Date、SimpleDateFormat、Calendar)和JDK8新增的时间API(ZoneId、Instant、DateTimeFormatter等),以及包装类的使用。通过多个实例练习,如时间计算、字符串转整数、十进制转二进制等,帮助读者巩固所学内容,提升编程技能。文章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多做练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139 28
|
5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Java
如何在Java爬虫中设置动态延迟以避免API限制
如何在Java爬虫中设置动态延迟以避免API限制
|
5月前
|
缓存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java语言后台管理若依框架-登录提示404-接口异常-系统接口404异常如何处理-登录验证码不显示prod-api/captchaImage 404 (Not Found) 如何处理-解决方案优雅草卓伊凡
java语言后台管理若依框架-登录提示404-接口异常-系统接口404异常如何处理-登录验证码不显示prod-api/captchaImage 404 (Not Found) 如何处理-解决方案优雅草卓伊凡
877 5
|
6月前
|
JSON Java 数据挖掘
利用 Java 代码获取淘宝关键字 API 接口
在数字化商业时代,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海量数据中蕴含丰富的商业洞察。本文介绍如何通过Java代码高效、合规地获取淘宝关键字API接口数据,帮助商家优化产品布局、制定营销策略。主要内容包括: 1. **淘宝关键字API的价值**:洞察用户需求、优化产品标题与详情、制定营销策略。 2. **获取API接口的步骤**:注册账号、申请权限、搭建Java开发环境、编写调用代码、解析响应数据。 3. **注意事项**:遵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处理API调用限制。 通过这些步骤,商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