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算法基础教程

简介: Python算法基础教程

一些例子
复制代码

复杂度O(1)

print("this is wd")

复杂度O(n)

for i in range(n):
print(i)

复杂度O(n2)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print(j)
//代码效果参考: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QwNjgxOTE5Mg==.html

复杂度O(n3)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for k in range(n):
print('wd')

复杂度O(log2n)

while n > 1:
print(n)
n = n // 2
复制代码
常见的复杂度按效率排序:O(1)<O(logn)<O(n)<O(nlogn)<O(n2)<O(2nlogn)<O(n2)

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Space Complexity)是对一个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存储空间大小的量度。一个算法在计算机存储器上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包括存储算法本身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算法的输入输出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和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的存储空间这三个方面。算法的输入输出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是由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的,是通过参数表由调用函数传递而来的,它不随本算法的不同而改变。存储算法本身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与算法书写的长短成正比,要压缩这方面的存储空间,就必须编写出较短的算法。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的存储空间随算法的不同而异,有的算法只需要占用少量的临时工作单元,而且不随问题规模的大小而改变,这种算法是节省存储的算法;有的算法需要占用的临时工作单元数与解决问题的规模n有关,它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当n较大时,将占用较多的存储单元。

如当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一个常量,即不随被处理数据量n的大小而改变时,可表示为O(1);当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与以2为底的n的对数成正比时,可表示为0(log2n);当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与n成线性比例关系时,可表示为0(n).若形参为数组,则只需要为它分配一个存储由实参传送来的一个地址指针的空间,即一个机器字长空间;若形参为引用方式,则也只需要为其分配存储一个地址的空间,用它来存储对应实参变量的地址,以便由系统自动引用实参变量。

二、python中的常见算法
冒泡排序
效率:O(n2)

原理: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做完以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这里可以理解为走了一趟;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最后数列就是从大到小一次排列;
demo:

复制代码
def bubble_sort(data):
"""
冒泡排序
:param data:
:return:
"""
for i in range(len(data)-1): # 趟数
for j in range(len(data)-i-1): # 遍历数据,依次交换
if data[j]>data[j+1]: # 当较大数在前面
data[j],data[j+1]=data[j+1],data[j]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if name=='main':
import random
data_list=list(range(30))
random.shuffle(data_list)
print("pre:",data_list)
bubble_sort(data_list)
print("after:",data_list)

结果:

pre: [22, 11, 19, 16, 12, 18, 20, 28, 27, 4, 21, 10, 9, 7, 1, 6, 5, 29, 8, 0, 17, 26, 13, 14, 15, 24, 25, 23, 3, 2]

after: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复制代码
优化版本:当某一趟走完以后发现并没有进行数据交换,那么此时的数列已经排列好了,没有必要在进行下去。例如:极端情况下,数列本来已经排序好的,我们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

复制代码
def bubble_sort(data):
"""
冒泡排序优化版
:param data:
:return:
"""
for i in range(len(data)-1): # 趟数
exchange=False # 交换标志
for j in range(len(data)-i-1): # 遍历数据,依次交换
if data[j]>data[j+1]: # 当较大数在前面
data[j],data[j+1]=data[j+1],data[j] #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exchange = True # 改变标志
if not exchange: # 如果某一趟没有进行交换,代表排序完成
break
return i # 返回次数的趟数

if name=='main':
data_list=list(range(30))
print("pre:",data_list)
num =bubble_sort(data_list)
print("after:",data_list,'趟数:',num+1)

结果:

pre: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after: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趟数: 1

复制代码
选择排序
效率:O(n2)

原理: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列表中选出一个元素,并将其与其他数依次比较,若列表中的某个数比选中的数小,则交换位置,把所有数比较完毕,则会选出最小的数,将其放在最左边(这一过程称为一趟);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demo:

复制代码
def select_sort(data):
"""
选择排序
:param data: 待排序的数据列表
:return:
"""
for i in range(len(data)-1): #趟数
min_index=i # 记录i趟开始最小的数的索引,我们从最左边开始
for j in range(i+1,len(data)): # 每一次趟需要循环的次数
if data[j] < data[min_index]: # 当数列中的某一个数比开始的数要小时候,更新最小值索引位置
min_index=j
//代码效果参考: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QwNjgyNDkyNA==.html

    data[i],data[min_index]=data[min_index],data[i]  # 一趟走完,交换最小值的位置,第一趟最小

if name=='main':
import random
data_list=list(range(30))
random.shuffle(data_list) # 打乱列表数据
print("pre:",data_list)
select_sort(data_list)
print("after:",data_list)

结果:

pre: [20, 11, 22, 0, 18, 21, 14, 19, 7, 23, 27, 29, 24, 4, 17, 15, 5, 10, 26, 13, 25, 1, 8, 16, 3, 9, 2, 28, 12, 6]

after: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复制代码

相关文章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海洋生物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人工智能课设+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
海洋生物识别系统。以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22种常见的海洋生物('蛤蜊', '珊瑚', '螃蟹', '海豚', '鳗鱼', '水母', '龙虾', '海蛞蝓', '章鱼', '水獭', '企鹅', '河豚', '魔鬼鱼', '海胆', '海马', '海豹', '鲨鱼', '虾', '鱿鱼', '海星', '海龟', '鲸鱼')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开发一个Web网页平台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海洋生物图片识别其名称。
84 7
海洋生物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人工智能课设+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
|
7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JSON
Python网络爬虫教程概览
【6月更文挑战第21天】Python网络爬虫教程概览:安装requests和BeautifulSoup库抓取网页;使用HTTP GET请求获取HTML,解析标题;利用CSS选择器提取数据;处理异步内容可选Selenium;遵循爬虫策略,处理异常,尊重法律与网站规定。
16 1
|
3天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优化技巧指南
Python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库,但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需要高效运行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一些优化技巧。本文将介绍一些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优化技巧,并附带代码实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昆虫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TensorFlow+ResNet50
昆虫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模型。通过对10种常见的昆虫图片数据集('蜜蜂', '甲虫', '蝴蝶', '蝉', '蜻蜓', '蚱蜢', '蛾', '蝎子', '蜗牛', '蜘蛛')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H5格式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端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昆虫图片识别其名称。
116 7
【昆虫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TensorFlow+ResNet50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球类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ensorFlow
球类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收集 '美式足球', '棒球', '篮球', '台球', '保龄球', '板球', '足球', '高尔夫球', '曲棍球', '冰球', '橄榄球', '羽毛球', '乒乓球', '网球', '排球'等15种常见的球类图像作为数据集,然后进行训练,最终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再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可视化界面平台,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球类图片识别其名称。
100 7
【球类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ensorFlow
|
2天前
|
算法 数据中心 Python
基于python雪花算法工具类Snowflake-来自chatGPT
基于python雪花算法工具类Snowflake-来自chatGPT
13 4
|
1天前
|
Shell Python
Python教程:return和yield的区别
Python教程:return和yield的区别
6 0
Python教程:return和yield的区别
|
3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数据处理
使用Python获取1688商品详情的教程
使用Python爬取1688商品详情,涉及requests库抓取页面、BeautifulSoup解析HTML,安装必要库如requests、beautifulsoup4、pandas和lxml。通过get_page发送请求,BeautifulSoup解析提取如标题、价格等信息。数据处理后可使用pandas保存至CSV。注意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站政策,避免频繁请求。[代码片段及更多详情见链接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Python机器学习10大经典算法的讲解和示例
为了展示10个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最简例子,我将为每个算法编写一个小的示例代码。这些算法将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K-最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K-均值聚类、主成分分析(PCA)、和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我将使用常见的机器学习库,如 scikit-learn,numpy 和 pandas 来实现这些算法。
|
7天前
|
存储 JSON 数据格式
Python基础语法汇总【保姆级小白教程】
我将 Python语法分为14个章节,从第一章Python基础概念到第14章模块&异常处理,本篇文章将逐一为大家讲述.
39 0
Python基础语法汇总【保姆级小白教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