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算法】LeetCode 69. x 的平方根(Java/C/Python3/Golang实现含注释说明,Easy)

简介: 【经典算法】LeetCode 69. x 的平方根(Java/C/Python3/Golang实现含注释说明,Easy)

x 的平方根

  • 标签(题目类型):数学、二分查找

题目描述

实现 int sqrt(int x) 函数。

计算并返回 x 的平方根,其中 x 是非负整数。

由于返回类型是整数,结果只保留整数的部分,小数部分将被舍去。

示例 1:

输入: 4
输出: 2

示例 2:

输入: 8
输出: 2
解释: 8 的平方根是 2.82842..., 由于返回类型是整数,小数部分将被舍去。

原题:LeetCode 69. x 的平方根

思路及实现

方式一:二分查找

思路

由于平方根函数的性质,我们知道平方根一定位于0和x之间(x为非负整数)。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算法在0到x之间查找平方根。在每次迭代中,我们计算中间值mid的平方,如果它等于x,则mid就是平方根;如果它小于x,则平方根一定在mid的右侧;如果它大于x,则平方根一定在mid的左侧。通过不断缩小查找范围,最终我们可以找到平方根。

代码实现

Java版本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ySqrt(int x) {
        if (x < 2) return x; // 特殊情况处理
        long left = 2; // 左边界设为2,因为1的平方根为1,无需查找
        long right = x / 2; // 右边界设为x/2,因为平方根不会大于x/2
        while (left <= right) {
            long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 防止溢出
            long square = mid * mid;
            if (square == x) {
                return (int) mid;
            } else if (square < x) {
                left = mid + 1; // 平方根在mid右侧
            } else {
                right = mid - 1; // 平方根在mid左侧
            }
        }
        // 因为我们查找的是小于等于x的最大的平方根,所以返回right
        return (int) right;
    }
}

说明:

  • 使用long类型进行中间计算,防止整数溢出。
  • square等于x时直接返回结果。
  • 如果square小于x,则平方根一定在mid的右侧,因此更新左边界为mid + 1
  • 如果square大于x,则平方根一定在mid的左侧,因此更新右边界为mid - 1
  • 最终返回的是right,因为在循环结束时,right会指向小于等于x的最大的平方根。
C语言版本
#include <math.h>
int mySqrt(int x) {
    if (x < 2) return x;
    long left = 2;
    long right = x / 2;
    while (left <= right) {
        long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long square = mid * mid;
        if (square == x) {
            return (int)mid;
        } else if (square < x) {
            left = mid + 1;
        } else {
            right = mid - 1;
        }
    }
    return (int)right;
}

说明:

  • 与Java版本类似,C语言版本也使用了二分查找的思想。
  • 使用了long类型进行中间计算以避免溢出。
Python3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mySqrt(self, x: int) -> int:
        if x < 2: return x
        left = 2
        right = x // 2
        while left <= right:
            mid = (left + right) // 2
            square = mid * mid
            if square == x:
                return mid
            elif square < x:
                left = mid + 1
            else:
                right = mid - 1
        return right

说明:

  • Python版本同样采用了二分查找的思路。
  • 由于Python整数运算不会溢出,这里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数据类型来避免溢出。
Golang版本
package main
import (
  "math"
)
func mySqrt(x int) int {
  if x < 2 {
    return x
  }
  left := 2
  right := x / 2
  for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left)/2
    square := mid * mid
    if square == x {
      return mid
    } else if square < x {
      left = mid + 1
    } else {
      right = mid - 1
    }
  }
  return right
}
func main() {
  // 测试代码
  x := 8
  result := mySqrt(x)
  println(result) // 输出应为 2
}

说明:

  • Golang版本同样使用了二分查找的思想来计算平方根。
  • leftright分别表示查找范围的左右边界。
  • 在循环中,根据中间值mid的平方与x的比较结果来更新查找范围。
  • 最终返回right,它是小于等于x的最大的平方根。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log x),因为每次迭代都将查找范围减半。
  • 空间复杂度:O(1),只使用了常数级别的额外空间。

方式二:牛顿迭代法

思路

牛顿迭代法是一种在实数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对于平方根的计算,我们可以使用牛顿迭代法的公式, 来不断逼近平方根的值。

牛顿迭代法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xₙ₊₁ = xₙ - f(xₙ) / f’(xₙ)

其中,xₙ是第n次迭代的解, xₙ₊₁是第n+1次迭代的解, f(xₙ)是函数在xₙ处的函数值, f’(xₙ)是函数在xₙ处的导数值。

这个公式用于不断逼近函数的根,直到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代码实现

Java版本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ySqrt(int x) {
        if (x == 0) return 0;
        double last = 0, curr = x;
        while (Math.abs(curr - last) > 0.00001) {
            last = curr;
            curr = (curr + x / curr) / 2;
        }
        return (int) curr;
    }
}

说明:

  • 初始化last为0,currx
  • 在循环中,根据牛顿迭代法的公式更新curr的值。
  • currlast的差值小于某个很小的阈值时,认为找到了足够接近的解,跳出循环。
  • 返回curr的整数部分作为结果。
C语言版本
#include <math.h>
int mySqrt(int x) {
    if (x == 0) return 0;
    double last = 0, curr = x;
    double epsilon = 0.00001;
    while (fabs(curr - last) > epsilon) {
        last = curr;
        curr = (curr + x / curr) / 2;
    }
    return (int)curr;
}

说明:

  • C语言版本与Java版本类似,使用了牛顿迭代法来逼近平方根。
  • 使用了fabs函数来计算浮点数之间的绝对值。
Python3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mySqrt(self, x: int) -> int:
        if x == 0: return 0
        last = 0.0
        curr = x
        epsilon = 0.00001
        while abs(curr - last) > epsilon:
            last = curr
            curr = (curr + x / curr) / 2
        return int(curr)

说明:

  • Python版本同样使用了牛顿迭代法。
  • 使用了abs函数来计算浮点数之间的绝对值。
Golang版本
package main
import (
  "math"
)
func mySqrt(x int) int {
  if x == 0 {
    return 0
  }
  last := 0.0
  curr := float64(x)
  epsilon := 0.00001
  for math.Abs(curr-last) > epsilon {
    last = curr
    curr = (curr + float64(x)/curr) / 2
  }
  return int(curr)
}
func main() {
  // 测试代码
  x := 8
  result := mySqrt(x)
  println(result) // 输出应为 2
}

说明:

  • Golang版本使用了牛顿迭代法来计算平方根。
  • epsilon定义了收敛的阈值,当连续两次迭代结果的差值小于这个阈值时,认为找到了足够精确的解。
  • math.Abs函数用于计算浮点数之间的绝对值。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与选择的阈值epsilon有关,但通常很快收敛,所以时间复杂度相对较低。
  • 空间复杂度:O(1),只使用了常数级别的额外空间。

总结

方法 优点 缺点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其他
二分查找 思路简单,直观易懂 可能不是最优解,对于非整数平方根需要额外处理 O(log x) O(1) 适用于整数平方根计算
牛顿迭代 收敛速度快,通常很快能得到近似解 需要选择合适的初始值和阈值 近似O(1) O(1) 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或浮点数平方根计算

相似题目

相似题目 难度 链接
平方根的四舍五入 中等 力扣-6905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中等 力扣-69
计算整数除法 简单 力扣-7
计算平方和 简单 力扣-665
最近的平方数 简单 力扣-676

这些题目都涉及到数学运算和数值计算,与平方根计算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用于加深对数值计算和相关算法的理解。请注意,这里提供的链接是基于假设的,实际链接需要根据具体的在线编程平台(如力扣)进行查找。

相关文章
|
6月前
|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剑指 Offer 32 - III. 从上到下打印二叉树 III
本文介绍了两种Python实现方法,用于按照之字形顺序打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结果,实现了在奇数层正序、偶数层反序打印节点的功能。
70 6
|
6月前
|
搜索推荐 索引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牛客. 数组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
本文介绍了牛客网题目"数组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的解法,提供了一种满足O(n)时间复杂度和O(1)空间复杂度要求的原地排序算法,并给出了Python实现代码。
140 2
|
5月前
|
Go
Golang注释与godoc详解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Go语言中注释的格式、位置以及如何使用godoc工具生成和查看项目代码的注释文档。
86 4
Golang注释与godoc详解
|
4月前
|
Python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第二战:注释和有关量的解释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第二战:注释和有关量的解释
65 0
|
4月前
|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Python
Python pygame 实现游戏 彩色 五子棋 详细注释 附源码 单机版
Python pygame 实现游戏 彩色 五子棋 详细注释 附源码 单机版
109 0
|
5月前
|
IDE 开发工具 Python
python3代码编程规范(命名、空格、注释、代码布局、编程建议等)
该文章详细介绍了Python3的编程规范,包括命名、空格使用、注释、代码布局等方面的最佳实践,帮助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一致性。
110 0
|
6月前
|
算法 Java
LeetCode第69题x 的平方根
这篇文章是关于LeetCode第69题"x的平方根"的解题分享。作者介绍了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求解平方根的时间复杂度。文章提供了详细的分析、解题思路和Java语言的代码实现,最后总结了二分查找思想在算法中的应用价值。
LeetCode第69题x 的平方根
|
6月前
|
索引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从列表list中创建一颗二叉树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递归函数从列表中创建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左右子节点索引分别是当前节点索引的2倍加1和2倍加2。
84 7
|
6月前
|
算法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 LeetCode 2038. 如果相邻两个颜色均相同则删除当前颜色
本文介绍了LeetCode 2038题的解法,题目要求在一个由'A'和'B'组成的字符串中,按照特定规则轮流删除颜色片段,判断Alice是否能够获胜,并提供了Python的实现代码。
66 3
|
6月前
|
算法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剑指 Offer 33. 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本文提供了一种Python算法,用以判断给定整数数组是否为某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结果,通过识别根节点并递归验证左右子树的值是否满足二叉搜索树的性质。
31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