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Python 网络编程:TCP和UDP编程

简介: 25.Python 网络编程:TCP和UDP编程

1.TCP编程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IP 协议负责把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互联网链路复杂,两台计算机之间存在多条线路,因此,路由器就负责决定如何转送一个IP包。IP包的特点是按块发送,途径多个路由,但不保证能到达,也不保证按顺序到达。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安全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IP 层仅能够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TCP 协议通过3次握手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稳定的连接,然后对每个IP包编号,确保对方按顺序接收,如果包丢失,就会自动重发,最后再通过4次挥手结束连接。当然,这种反复确认的过程,会影响传输效率。


很多高级的协议都是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上的,如浏览器的HTTP协议、发送邮件的SMTP协议、文件传输的FTP协议。

TCP客户端

创建TCP连接时,主动发起连接的一方叫客户端,被动响应连接的一方叫服务器。开发TCP服务可以按如下步骤实现。

  1. 使用socket()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该行为类似购买手机。
  2. 调用bind()方法绑定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该行为类似绑定手机卡。
  3. 调用listen()方法为套接字对象建立被动连接,监听客户请求。该行为类似待机状态。
  4. 使用accept()方法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该行为类似来电显示,接通电话。
  5. 使用recv()或send()方法接收或发送数据。该行为类似通话中的听和说。
  6. 调用close()方法关闭连接。该行为类似挂断电话。

示例1:设计一个请求/响应的TCP连接,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问候语:Hello World,使用网页浏览器接收问候信息,并显示在页面中。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 # 创建socket对象
s.bind(('127.0.0.1',12345)) # 绑定端口
s.listen(5) # 等待客户端连接
print('服务器处于监听状态中...')
while True:
    c,a = s.accept() # 建立客户端连接
    data = c.recv(1024).decode() # 获取客户端请求数据
    print(data) # 打印数据
    head = 'HTTP/1.1 200 OK\r\n\r\n' 
    body = '<html><head><title>客户端请求</title></head><body><meta charset="utf-8"><h1>Hello World</h1></body></html>'
    html = head + body
    c.sendall(html.encode()) # 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c.close() # 关闭连接
# 执行该程序,打开浏览器输入127.0.0.1:12345,并可查看。

在发生客户端的字符串中,需要添加’HTTP/1.1 200 OK\r\n\r\n’前缀,设置HTTP头部消息。

示例2:创建一个基于TCP的客户端socket对象,并向百度的Web服务器请求网页信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一个socket对象
s.connect(('www.baidu.com.cn',80)) # 建立连接
s.send(b'GET / HTTP/1.1\r\n\r\n\r\n') # 发送数据,需要以二进制字节流形式
l = [] # 临时列表,初始为空
while True:
    d = s.recv(1024) # 每次最多接收1kb
    if d: # 如果接收到数据
        l.append(d) # 把数据推入列表中
    else:
        break # 接收完毕,跳出循环
data = b''.join(l) # 把接收的所有数据连接为一个字符串
s.close() # 关闭连接
header,html = data.split(b'\r\n\r\n',1) # 分隔HTTP头和网页内容
print(header.decode('utf-8')) # 打印解码后信息
with open('baidu.html','wb') as f: # 把接入的数据写入文件中
    f.write(html)
# 将生成的baidu.html文件使用浏览器打开,就可以看到百度的首页。

TCP服务器

创建TCP服务器时,首先要绑定一个服务器端口,然后开始监听该端口,如果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服务器就与客户端建立socket连接,接下来通过这个socket连接与其进行通信。

每建立一个客户端连接,服务器都创建一个socket连接。由于服务器有大量来自不同的客户端的请求,所以,服务器要区分每一个socket连接分别属于哪个客户端。


如果希望服务器并发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那么就需要用到多进程或多线程技术,否则,在同一个时间内,服务器一次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

示例3:设计一个简单的客户端与服务器无限聊天。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文字,服务器可以响应。

# 新建server3.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服务器端响应文件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TCP/IP套接字
s.bind((socket.gethostname(),8888)) # 绑定地址到套接字
s.listen(5) # 设置多连接数量
print('服务器处于监听状态中...\r\n')
c,a = s.accept() # 被动接收TCP客户端连接
print('已连接到客户端')
print('**提示,如果要退出,请输入esc后回车.\r\n')
d = c.recv(1024).decode()  # 接收客户端数据
while d != 'esc': # 判断是否退出
    if d:
        print('客户端说:'+d)
    send_data = input('服务器说:') # 发送消息
    c.send(send_data.encode()) # 发送TCP数据
    if send_data == 'esc': # 如果发送exit,则退出
        break
    d = c.recv(1024).decode() # 接收客户端数据
c.close()  # 关闭客户端套接字
s.close()  # 关闭服务器端套接字
# 新建client3.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客户端请求文件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 # 创建套接字
s.connect((socket.gethostname(),8888)) # 连接TCP服务器
print('已连接到服务器.')
print('**提示,如果要退出,请输入esc后回车.\r\n')
d = ''
while d != 'esc': # 判断是否退出
    send_data = input('客户端说:') # 输入内容
    s.send(send_data.encode()) # 发送TCP数据
    if send_data == 'esc': # 如果发送exit,则退出
        break
    d = s.recv(1024).decode() # 接收服务器数据
    print('服务器说:'+d)
s.close() # 关闭套接字
# 分别执行两个文件,并可实现终端客户的和服务器进行聊天

示例4:设计服务器程序,用来接收客户端请求,把客户端发过来的字符串加上Hello前缀,再转发回去进行响应。

# 新建server4.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服务器端响应文件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ing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TCP/IP套接字
s.bind(('127.0.0.1',9999)) # 绑定地址到套接字
s.listen(5) # 设置多连接数量
print('Waiting for connection...')
def tcplink(c,a): # TCP 连接函数
    print('Accept new connection from %s:%s...'%(c,a))
    c.send(b'Welcome!') # 发送问候消息
    while True:
        d = c.recv(1024) # 接收消息
        time.sleep(1) # 睡眠1s
        if not d or d.decode('utf-8') == 'exit':
            break
        c.send(('Hello,%s!'% d.decode('utf-8')).encode('utf-8')) # 响应消息
    c.close() # 关闭连接
    print('Connection from %s:%s closed'%(c,a))
while True:
    c,a = s.accept() # 接收一个新连接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tcplink,args=(c,a))
    t.start() # 开启线程
# 新建client4.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客户端请求文件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套接字
s.connect(('127.0.0.1',9999)) # 连接TCP服务器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 接收欢迎消息
for d in [b'Michael',b'Tracy',b'Sarah']: # 循环请求,批量发送多个消息
    s.send(d) # 发送数据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 打印接收信息
s.send(b'exit') # 发送结束命令
s.close() # 关闭连接
# 分别执行两个文件,并可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信

2.UDP编程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通信协议,与TCP同属传输层协议,两者比较如下:

  • 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UDP是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协议。
  • TCP具有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等问题。UDP在传输数据时,不建立连接,会出现丢失、重复和乱序等问题。
  • UDP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工作效率比TCP高。
  • UDP数据结构比TCP数据结构简单,因此网络开销也小。
  • TCP协议可以保证接收端毫无差错地接收到发送端发出的字节流,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对可靠性要求高的通信系统往往使用TCP传输数据。如HTTP运用TCP进行数据的传输。
  • UDP是面向消息的协议,一般用于多点通信和实时数据服务。即使丢失一两个数据包,也不会对接收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如视频直播。

创建UDP服务器和客户端

  • 服务器
  • socket.bind()
  • data,addr = socket.recvfrom(1024)
  • socket.sendto(data,addr)
  • 客户端
  • socket.sendto(data,addr)
  • socket.recv()
# 新建server5.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服务器端响应文件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 创建UDP套接字
s.bind(('127.0.0.1',9999)) # 绑定地址到套接字
while True:
    data,addr = s.recvfrom(1024) # 接收
    print(data,addr)
    s.sendto(b'Hello,%s'%data,addr) # 发送
# 新建client5.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客户端请求文件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 创建套接字
for data in [b'a',b'b',b'c']:
    s.sendto(data,('127.0.0.1',9999)) # 发送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 接收
s.close() # 关闭


示例5:设计一个简单的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运算。服务器用来做计算,客户端用来显示结果。

# 新建server6.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服务器端响应文件
import socket
def f(n): # 定义阶乘函数
    j = 1
    for i in range(1,n+1):
        j = j*i
    return j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 创建UDP套接字
s.bind(('127.0.0.1',9999)) # 绑定地址到套接字
data,addr = s.recvfrom(1024) # 接收
data = f(int(data))  # 调用阶乘函数,计算阶乘结果
send_data = str(data) # 把数字转换为字符串
print(data,addr) # 打印客户消息
s.sendto(send_data.encode(),addr) # 发送客户端
s.close() # 关闭
# 新建client6.py,输入以下命令,作为客户端请求文件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 创建套接字
data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大于1的整数:'))
s.sendto(str(data).encode(),('127.0.0.1',9999)) # 发送
print('计算结果:',s.recv(1024).decode('utf-8')) # 接收
s.close() # 关闭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猫狗宠物识别系统Python+TensorFlow+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网络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基于37种常见猫狗数据集训练高精度模型,并保存为h5格式。通过Django框架搭建Web平台,用户上传宠物图片即可识别其名称,提供便捷的宠物识别服务。
449 55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眼疾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4种常见的眼疾图像数据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正常眼睛)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234 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害虫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12种常见的害虫种类数据集【"蚂蚁(ants)", "蜜蜂(bees)", "甲虫(beetle)", "毛虫(catterpillar)", "蚯蚓(earthworms)", "蜚蠊(earwig)", "蚱蜢(grasshopper)", "飞蛾(moth)", "鼻涕虫(slug)", "蜗牛(snail)", "黄蜂(wasp)", "象鼻虫(weevil)"】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
52 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蘑菇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9种常见的蘑菇种类数据集【"香菇(Agaricus)", "毒鹅膏菌(Amanita)", "牛肝菌(Boletus)", "网状菌(Cortinarius)", "毒镰孢(Entoloma)", "湿孢菌(Hygrocybe)", "乳菇(Lactarius)", "红菇(Russula)", "松茸(Suillus)"】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
107 1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API Python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网络编程与异步IO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调试技巧、数据科学、机器学习、Web 开发和 API 设计。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网络编程和异步IO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
2月前
|
安全 Linux 网络安全
利用Python脚本自动备份网络设备配置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如何利用Python脚本自动备份网络设备配置。该脚本使用 `paramiko`库通过SSH连接到设备,获取并保存配置文件。通过定时任务调度,可以实现定期自动备份,确保网络设备配置的安全和可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网络设备的自动化备份。
84 14
|
3月前
|
算法 网络协议 Python
探秘Win11共享文件夹之Python网络通信算法实现
本文探讨了Win11共享文件夹背后的网络通信算法,重点介绍基于TCP的文件传输机制,并提供Python代码示例。Win11共享文件夹利用SMB协议实现局域网内的文件共享,通过TCP协议确保文件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服务器端监听客户端连接请求,接收文件请求并分块发送文件内容;客户端则连接服务器、接收数据并保存为本地文件。文中通过Python代码详细展示了这一过程,帮助读者理解并优化文件共享系统。
|
3月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不再困惑!一文搞懂TCP与UDP的所有区别
本文介绍网络基础中TCP与UDP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TCP是面向连接、可靠传输的协议,适用于HTTP、FTP等需要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场景;UDP是无连接、不可靠但速度快的协议,适合DNS、RIP等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文章通过对比两者在连接方式、可靠性、速度、流量控制和数据包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帮助读者理解其各自特点与适用场景。
|
3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用于 syslog 收集的协议:TCP、UDP、RELP
系统日志是从Linux/Unix设备及网络设备生成的日志,可通过syslog服务器集中管理。日志传输支持UDP、TCP和RELP协议。UDP无连接且不可靠,不推荐使用;TCP可靠,常用于rsyslog和syslog-ng;RELP提供可靠传输和反向确认。集中管理日志有助于故障排除和安全审计,EventLog Analyzer等工具可自动收集、解析和分析日志。
228 2
|
4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数据处理
深入解析:TCP与UDP的核心技术差异
在网络通信的世界里,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核心的传输层协议,它们在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效率和实时性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协议的技术差异,并探讨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
131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