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享|R语言改进的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股票盈利能力和可视化

简介: 数据分享|R语言改进的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股票盈利能力和可视化

全文链接:http://tecdat.cn/?p=32418


大量数据中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点或样本划分为一个类别。聚类分析提供了样本集在非监督模式下的类别划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完整代码数据


人们在投资时总期望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益,面对庞大的股票市场和繁杂的股票数据,要想对股票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选择,聚类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改进K-means聚类法帮助客户对随机选择的个股查看文末了解数据免费获取方式进行了聚类,并对各类股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读取数据


股票盈利能力分析数据

data=read.xlsx("股票盈利能力分析.xlsx")


初始聚类中心个数


初始聚类中心数目k的选取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需要用户事先给定聚类数目k,但是用户一般情况下并不知道取什么样的k值对自己最有利、或者说什么样的k值对实际应用才是最合理的,这种情况下给出k值虽然对聚类本身会比较快速、高效,但是对于一些实际问题来说聚类效果却是不佳的。所以,下面我提出一种确定最佳聚类个数k的方法。


算法描述与步骤:

输入:包含n个对象的数据集;

输出:使得取值最小的对应的k值。

(1)根据初步确定簇类个数k的范围;

(2)仍然是用K-means算法对的每一个k值分别进行聚类;

(3)分别计算不同聚类个数k所对应的的值;

(4)找出最小的值,记下对应的k值,算法结束。

S[1]=sum(abs(data[,3:9]-result$centers)^2)/min(abs(data[,3:9]-result$ce
plot(2:6,S,type="b")

点击标题查阅往期内容


R语言文本挖掘:kmeans聚类分析上海玛雅水公园景区五一假期评论词云可视化


01

02

03

04


初始中心位置的选取


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中,我们总是希望能将孤立点对聚类效果的影响最小化,但是孤立点实际上在诈骗探测、安全性检测以及设备故障分析等方面起着不凡的作用;然而,本文排除以上这些因素,单纯地考虑聚类效果好坏。那么为了避免将孤立点误选为初始中心,我们选择高密度数据集合区域D中的数据作为聚类初始中心。


基本思想:

传统K-means聚类采用随机选择初始中心的方法一旦选到孤立点,会对聚类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将初始中心的选择范围放在高密度区。首先在高密度区选择相距最远的两个样本点作为聚类的初始中心点,再找出与这两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大的点作为第3个初始中心,有了第3个初始中心,同样找到与已有的三个初始聚类中心距离和最远的点作为第4个初始中心,以此类推,直到在高密度区将k个聚类中心都找出来为止。

算法描述与步骤:

输入:包含n个对象的数据集,簇类数目k;

输出:k个初始聚类中心。

(1)计算n个数据样本中每个对象x的的密度,当满足核心对象的条件时,将该对象加到高密度区域D中去;

(2)在区域D中计算两两数据样本间的距离,找到间距最大的两个样本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记为;

(3)再从区域D中找出满足条件:的点,将作为第三个初始聚类中心;

(4)仍然从区域D中找出满足到前面三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和最大的点;

(5)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下去,直到找到第k个初始聚类中心,结束。

#首先在高密度区选择相距最远的两个样本点作为聚类的初始中心点,再找出与这两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大的点作为第3个初始中心,
  
  dd=dist(data)
  dd=as.matrix(dd)
  #高密度区域
  D=which(dd<max(dd)/6 & dd!=0,arr.ind = T)
  D=unique(D[,1])
  dataD=data[D,]
  index=0
  for(i in 1:k){
    
    index[i]=as.numeric(row.names(which (

相似性度量的改进

在前面确定了k值以及k个初始聚类中心后,只要再确定相似性度量即可得到聚类结果。然而传统的K-means聚类采用欧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这种方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其实每个数据样本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一律采用欧氏距离进行相似性衡量对聚类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那么,我们如果根据数据样本的重要性对其赋予一个权值,就会减小孤立点等一些因素对聚类的影响,这种改进的度量方法我们称之为加权欧氏距离。

###根据改进后的加权欧氏距离公式
  ##   检验聚类操作是否需要结束,改进后的加权准则函数公式:的值最小或保持不变了
  sqrt(sum((c1$Centers/(sum(c1$Centers)/len


绘制聚类中心和可视化


lot(data[,-c(1:4)], fit$cluste


输出聚类结果和聚类中心


###########################聚类类别###############
fit$Clusters
###########################聚类中心#########################
fit$Centers


相关文章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联邦学习的未来:深入剖析FedAvg算法与数据不均衡的解决之道
随着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法规的不断加强,传统的集中式机器学习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为了在分布式数据场景中高效训练模型,同时保护用户数据隐私,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 FL)应运而生。它允许多个参与方在本地数据上训练模型,并通过共享模型参数而非原始数据,实现协同建模。
|
1天前
|
算法 Serverless 数据处理
从集思录可转债数据探秘:Python与C++实现的移动平均算法应用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移动平均算法分析集思录提供的可转债数据,帮助投资者把握价格趋势。通过Python和C++两种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移动平均(SMA),展示了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Python代码借助`pandas`库轻松计算5日SMA,而C++代码则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展示了SMA的计算过程。集思录平台提供了详尽且及时的可转债数据,助力投资者结合算法与社区讨论,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掌握这些工具和技术,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挖掘更多价值。
22 12
|
3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负载均衡
数据分片算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不同的数据分片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数据分布情况、系统性能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数据分片算法,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查询和处理。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分布式缓存有哪些常用的数据分片算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数据特征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数据分片算法,以实现分布式缓存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合理分布。
|
3月前
|
存储 JSON 算法
TDengine 检测数据最佳压缩算法工具,助你一键找出最优压缩方案
在使用 TDengine 存储时序数据时,压缩数据以节省磁盘空间是至关重要的。TDengine 支持用户根据自身数据特性灵活指定压缩算法,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存储。然而,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压缩算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存储开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特别推出了一个实用工具,帮助用户快速判断并选择最适合其数据特征的压缩算法。
86 0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拥抱AI规模化浪潮:从数据到算法,解锁未来无限可能,你准备好迎接这场技术革命了吗?"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本文探讨了AI规模化的重要性和挑战,涵盖数据、算法、算力和应用场景等方面。通过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训练并应用一个基本的AI模型进行图像分类,强调了AI规模化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前景。
71 5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前端开发
无界批发零售定义及无界AI算法,打破传统壁垒,累积数据流量
“无界批发与零售”是一种结合了批发与零售的商业模式,通过后端逻辑、数据库设计和前端用户界面实现。该模式支持用户注册、登录、商品管理、订单处理、批发与零售功能,并根据用户行为计算信用等级,确保交易安全与高效。
|
4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Script
无界SaaS模式深度解析:算力算法、链接力、数据确权制度
私域电商的无界SaaS模式涉及后端开发、前端开发、数据库设计、API接口、区块链技术、支付和身份验证系统等多个技术领域。本文通过简化框架和示例代码,指导如何将核心功能转化为技术实现,涵盖用户管理、企业店铺管理、数据流量管理等关键环节。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处理
EM算法对人脸数据降维(机器学习作业06)
本文介绍了使用EM算法对人脸数据进行降维的机器学习作业。首先通过加载ORL人脸数据库,然后分别应用SVD_PCA、MLE_PCA及EM_PCA三种方法实现数据降维,并输出降维后的数据形状。此作业展示了不同PCA变种在人脸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58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