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3)

简介: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2)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82477


构建神经网络

原文:pytorch.org/tutorials/beginner/basics/buildmodel_tutorial.html

译者:飞龙

协议:CC BY-NC-SA 4.0

注意

点击这里下载完整示例代码

学习基础知识 || 快速入门 || 张量 || 数据集和数据加载器 || 变换 || 构建模型 || 自动求导 || 优化 || 保存和加载模型

神经网络由在数据上执行操作的层/模块组成。torch.nn 命名空间提供了构建自己的神经网络所需的所有构建模块。PyTorch 中的每个模块都是 nn.Module 的子类。神经网络本身是一个模块,包含其他模块(层)。这种嵌套结构使得轻松构建和管理复杂的架构成为可能。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构建一个神经网络来对 FashionMNIST 数据集中的图像进行分类。

import os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transforms 

获取训练设备

如果有可能,我们希望能够在 GPU 或 MPS 等硬件加速器上训练模型。让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 torch.cudatorch.backends.mps,否则我们使用 CPU。

device = (
    "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mps"
    if torch.backends.mps.is_available()
    else "cpu"
)
print(f"Using {device} device") 
Using cuda device 

定义类别

我们通过子类化 nn.Module 来定义我们的神经网络,并在 __init__ 中初始化神经网络层。每个 nn.Module 子类在 forward 方法中实现对输入数据的操作。

class NeuralNetwor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flatten = nn.Flatten()
        self.linear_relu_stack = nn.Sequential(
            nn.Linear(28*28, 512),
            nn.ReLU(),
            nn.Linear(512, 512),
            nn.ReLU(),
            nn.Linear(512, 10),
        )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flatten(x)
        logits = self.linear_relu_stack(x)
        return logits 

我们创建一个 NeuralNetwork 实例,并将其移动到 device,然后打印其结构。

model = NeuralNetwork().to(device)
print(model) 
NeuralNetwork(
  (flatten): Flatten(start_dim=1, end_dim=-1)
  (linear_relu_stack): Sequential(
    (0): Linear(in_features=784, out_features=512, bias=True)
    (1): ReLU()
    (2): Linear(in_features=512, out_features=512, bias=True)
    (3): ReLU()
    (4): Linear(in_features=512, out_features=10, bias=True)
  )
) 

要使用模型,我们将输入数据传递给它。这会执行模型的 forward,以及一些后台操作。不要直接调用 model.forward()

对输入调用模型会返回一个二维张量,dim=0 对应每个类别的 10 个原始预测值,dim=1 对应每个输出的单个值。通过将其传递给 nn.Softmax 模块,我们可以得到预测概率。

X = torch.rand(1, 28, 28, device=device)
logits = model(X)
pred_probab = nn.Softmax(dim=1)(logits)
y_pred = pred_probab.argmax(1)
print(f"Predicted class: {y_pred}") 
Predicted class: tensor([7], device='cuda:0') 

模型层

让我们分解 FashionMNIST 模型中的层。为了说明,我们将取一个大小为 28x28 的 3 张图像的示例小批量,并看看当我们将其通过网络时会发生什么。

input_image = torch.rand(3,28,28)
print(input_image.size()) 
torch.Size([3, 28, 28]) 

nn.Flatten

我们初始化 nn.Flatten 层,将每个 2D 的 28x28 图像转换为一个连续的包含 784 个像素值的数组(保持 minibatch 维度(在 dim=0))。

flatten = nn.Flatten()
flat_image = flatten(input_image)
print(flat_image.size()) 
torch.Size([3, 784]) 

nn.Linear

线性层 是一个模块,使用其存储的权重和偏置对输入进行线性变换。

layer1 = nn.Linear(in_features=28*28, out_features=20)
hidden1 = layer1(flat_image)
print(hidden1.size()) 
torch.Size([3, 20]) 

nn.ReLU

非线性激活是创建模型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映射的关键。它们在线性变换之后应用,引入 非线性,帮助神经网络学习各种现象。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在线性层之间使用 nn.ReLU,但还有其他激活函数可以引入模型的非线性。

print(f"Before ReLU: {hidden1}\n\n")
hidden1 = nn.ReLU()(hidden1)
print(f"After ReLU: {hidden1}") 
Before ReLU: tensor([[ 0.4158, -0.0130, -0.1144,  0.3960,  0.1476, -0.0690, -0.0269,  0.2690,
          0.1353,  0.1975,  0.4484,  0.0753,  0.4455,  0.5321, -0.1692,  0.4504,
          0.2476, -0.1787, -0.2754,  0.2462],
        [ 0.2326,  0.0623, -0.2984,  0.2878,  0.2767, -0.5434, -0.5051,  0.4339,
          0.0302,  0.1634,  0.5649, -0.0055,  0.2025,  0.4473, -0.2333,  0.6611,
          0.1883, -0.1250,  0.0820,  0.2778],
        [ 0.3325,  0.2654,  0.1091,  0.0651,  0.3425, -0.3880, -0.0152,  0.2298,
          0.3872,  0.0342,  0.8503,  0.0937,  0.1796,  0.5007, -0.1897,  0.4030,
          0.1189, -0.3237,  0.2048,  0.4343]], grad_fn=<AddmmBackward0>)
After ReLU: tensor([[0.4158, 0.0000, 0.0000, 0.3960, 0.1476, 0.0000, 0.0000, 0.2690, 0.1353,
         0.1975, 0.4484, 0.0753, 0.4455, 0.5321, 0.0000, 0.4504, 0.2476, 0.0000,
         0.0000, 0.2462],
        [0.2326, 0.0623, 0.0000, 0.2878, 0.2767, 0.0000, 0.0000, 0.4339, 0.0302,
         0.1634, 0.5649, 0.0000, 0.2025, 0.4473, 0.0000, 0.6611, 0.1883, 0.0000,
         0.0820, 0.2778],
        [0.3325, 0.2654, 0.1091, 0.0651, 0.3425, 0.0000, 0.0000, 0.2298, 0.3872,
         0.0342, 0.8503, 0.0937, 0.1796, 0.5007, 0.0000, 0.4030, 0.1189, 0.0000,
         0.2048, 0.4343]], grad_fn=<ReluBackward0>) 

nn.Sequential

nn.Sequential 是一个有序的模块容器。数据按照定义的顺序通过所有模块。您可以使用序列容器来组合一个快速网络,比如 seq_modules

seq_modules = nn.Sequential(
    flatten,
    layer1,
    nn.ReLU(),
    nn.Linear(20, 10)
)
input_image = torch.rand(3,28,28)
logits = seq_modules(input_image) 

nn.Softmax

神经网络的最后一个线性层返回 logits - 在[-infty, infty]范围内的原始值 - 这些值传递给nn.Softmax模块。logits 被缩放到表示模型对每个类别的预测概率的值[0, 1]。dim参数指示值必须在其上求和为 1 的维度。

softmax = nn.Softmax(dim=1)
pred_probab = softmax(logits) 

模型参数

神经网络内部的许多层都是参数化的,即具有在训练期间优化的相关权重和偏差。通过对nn.Module进行子类化,自动跟踪模型对象内定义的所有字段,并使用模型的parameters()named_parameters()方法使所有参数可访问。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遍历每个参数,并打印其大小和值的预览。

print(f"Model structure: {model}\n\n")
for name, param in model.named_parameters():
    print(f"Layer: {name} | Size: {param.size()} | Values : {param[:2]}  \n") 
Model structure: NeuralNetwork(
  (flatten): Flatten(start_dim=1, end_dim=-1)
  (linear_relu_stack): Sequential(
    (0): Linear(in_features=784, out_features=512, bias=True)
    (1): ReLU()
    (2): Linear(in_features=512, out_features=512, bias=True)
    (3): ReLU()
    (4): Linear(in_features=512, out_features=10, bias=True)
  )
)
Layer: linear_relu_stack.0.weight | Size: torch.Size([512, 784]) | Values : tensor([[ 0.0273,  0.0296, -0.0084,  ..., -0.0142,  0.0093,  0.0135],
        [-0.0188, -0.0354,  0.0187,  ..., -0.0106, -0.0001,  0.0115]],
       device='cuda:0', grad_fn=<SliceBackward0>)
Layer: linear_relu_stack.0.bias | Size: torch.Size([512]) | Values : tensor([-0.0155, -0.0327], device='cuda:0', grad_fn=<SliceBackward0>)
Layer: linear_relu_stack.2.weight | Size: torch.Size([512, 512]) | Values : tensor([[ 0.0116,  0.0293, -0.0280,  ...,  0.0334, -0.0078,  0.0298],
        [ 0.0095,  0.0038,  0.0009,  ..., -0.0365, -0.0011, -0.0221]],
       device='cuda:0', grad_fn=<SliceBackward0>)
Layer: linear_relu_stack.2.bias | Size: torch.Size([512]) | Values : tensor([ 0.0148, -0.0256], device='cuda:0', grad_fn=<SliceBackward0>)
Layer: linear_relu_stack.4.weight | Size: torch.Size([10, 512]) | Values : tensor([[-0.0147, -0.0229,  0.0180,  ..., -0.0013,  0.0177,  0.0070],
        [-0.0202, -0.0417, -0.0279,  ..., -0.0441,  0.0185, -0.0268]],
       device='cuda:0', grad_fn=<SliceBackward0>)
Layer: linear_relu_stack.4.bias | Size: torch.Size([10]) | Values : tensor([ 0.0070, -0.0411], device='cuda:0', grad_fn=<SliceBackward0>) 

进一步阅读

脚本的总运行时间:(0 分钟 2.486 秒)

下载 Python 源代码:buildmodel_tutorial.py

下载 Jupyter 笔记本:buildmodel_tutorial.ipynb

Sphinx-Gallery 生成的图库

使用 torch.autograd 进行自动微分

原文:pytorch.org/tutorials/beginner/basics/autogradqs_tutorial.html

译者:飞龙

协议:CC BY-NC-SA 4.0

注意

点击这里下载完整的示例代码

学习基础知识 || 快速入门 || 张量 || 数据集和数据加载器 || 变换 || 构建模型 || 自动微分 || 优化 || 保存和加载模型

在训练神经网络时,最常用的算法是反向传播。在这个算法中,参数(模型权重)根据损失函数相对于给定参数的梯度进行调整。

为了计算这些梯度,PyTorch 有一个名为torch.autograd的内置微分引擎。它支持对任何计算图进行梯度的自动计算。

考虑最简单的单层神经网络,具有输入x、参数wb,以及一些损失函数。可以在 PyTorch 中以以下方式定义它:

import torch
x = torch.ones(5)  # input tensor
y = torch.zeros(3)  # expected output
w = torch.randn(5, 3, requires_grad=True)
b = torch.randn(3, requires_grad=True)
z = torch.matmul(x, w)+b
loss = torch.nn.functional.binary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z, y) 

张量、函数和计算图

这段代码定义了以下计算图

在这个网络中,wb参数,我们需要优化它们。因此,我们需要能够计算损失函数相对于这些变量的梯度。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设置这些张量的requires_grad属性。

注意

您可以在创建张量时设置requires_grad的值,或稍后使用x.requires_grad_(True)方法设置。

我们应用于张量以构建计算图的函数实际上是Function类的对象。这个对象知道如何在前向方向计算函数,也知道如何在反向传播步骤中计算它的导数。反向传播函数的引用存储在张量的grad_fn属性中。您可以在文档中找到有关Function的更多信息。

print(f"Gradient function for z = {z.grad_fn}")
print(f"Gradient function for loss = {loss.grad_fn}") 
Gradient function for z = <AddBackward0 object at 0x7f1bd884c130>
Gradient function for loss = <BinaryCrossEntropyWithLogitsBackward0 object at 0x7f1bd884c670> 

计算梯度

为了优化神经网络中参数的权重,我们需要计算损失函数相对于参数的导数,即我们需要在一些固定的xy值下计算∂ l o s s ∂ w \frac{\partial loss}{\partial w}wloss∂ l o s s ∂ b \frac{\partial loss}{\partial b}bloss。要计算这些导数,我们调用loss.backward(),然后从w.gradb.grad中检索值:

loss.backward()
print(w.grad)
print(b.grad) 
tensor([[0.3313, 0.0626, 0.2530],
        [0.3313, 0.0626, 0.2530],
        [0.3313, 0.0626, 0.2530],
        [0.3313, 0.0626, 0.2530],
        [0.3313, 0.0626, 0.2530]])
tensor([0.3313, 0.0626, 0.2530]) 

注意

  • 我们只能获取计算图的叶节点的grad属性,这些叶节点的requires_grad属性设置为True。对于图中的所有其他节点,梯度将不可用。
  • 出于性能原因,我们只能在给定图上一次使用backward进行梯度计算。如果我们需要在同一图上进行多次backward调用,我们需要在backward调用中传递retain_graph=True

禁用梯度跟踪

默认情况下,所有requires_grad=True的张量都在跟踪它们的计算历史并支持梯度计算。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这样做,例如,当我们已经训练好模型,只想将其应用于一些输入数据时,即我们只想通过网络进行前向计算。我们可以通过在计算代码周围加上torch.no_grad()块来停止跟踪计算:

z = torch.matmul(x, w)+b
print(z.requires_grad)
with torch.no_grad():
    z = torch.matmul(x, w)+b
print(z.requires_grad) 
True
False 

实现相同结果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张量上使用detach()方法:

z = torch.matmul(x, w)+b
z_det = z.detach()
print(z_det.requires_grad) 
False 

有一些原因您可能希望禁用梯度跟踪:

  • 将神经网络中的一些参数标记为冻结参数
  • 在只进行前向传递时加速计算,因为不跟踪梯度的张量上的计算会更有效率。

关于计算图的更多信息

从概念上讲,autograd 在有向无环图(DAG)中保留了数据(张量)和所有执行的操作(以及生成的新张量)的记录,这些操作由Function对象组成。在这个 DAG 中,叶子是输入张量,根是输出张量。通过从根到叶子追踪这个图,您可以使用链式法则自动计算梯度。

在前向传递中,autograd 同时执行两个操作:

  • 运行请求的操作以计算生成的张量
  • 在 DAG 中维护操作的梯度函数

当在 DAG 根上调用.backward()时,反向传递开始。然后autograd

  • 计算每个.grad_fn的梯度,
  • 在相应张量的.grad属性中累积它们
  • 使用链式法则,将所有内容传播到叶张量。

注意

PyTorch 中的 DAGs 是动态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图是从头开始重新创建的;在每次.backward()调用之后,autograd 开始填充一个新图。这正是允许您在模型中使用控制流语句的原因;如果需要,您可以在每次迭代中更改形状、大小和操作。

可选阅读:张量梯度和 Jacobian 乘积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有一个标量损失函数,需要计算相对于某些参数的梯度。然而,有些情况下输出函数是任意张量。在这种情况下,PyTorch 允许您计算所谓的Jacobian product,而不是实际梯度。

对于向量函数y ⃗ = f ( x ⃗ ) \vec{y}=f(\vec{x})y=f(x),其中x ⃗ = ⟨ x 1 , … , x n ⟩ \vec{x}=\langle x_1,\dots,x_n\ranglex=x1,,xny ⃗ = ⟨ y 1 , … , y m ⟩ \vec{y}=\langle y_1,\dots,y_m\rangley=y1,,ymy ⃗ \vec{y}y相对于x ⃗ \vec{x}x的梯度由Jacobian 矩阵给出:

J = ( ∂ y 1 ∂ x 1 ⋯ ∂ y 1 ∂ x n ⋮ ⋱ ⋮ ∂ y m ∂ x 1 ⋯ ∂ y m ∂ x n ) J=\left(

y1x1ymx1y1xnymxn∂�1∂�1⋯∂�1∂��⋮⋱⋮∂��∂�1⋯∂��∂��

\right)J=x1y1x1ymxny1xnym

PyTorch 允许您计算给定输入向量v = ( v 1 … v m ) v=(v_1 \dots v_m)v=(v1vm)Jacobian Product v T ⋅ J v^T\cdot JvTJ,而不是计算 Jacobian 矩阵本身。通过使用v vv作为参数调用backward来实现这一点。v vv的大小应该与原始张量的大小相同,我们希望计算乘积的大小:

inp = torch.eye(4, 5, requires_grad=True)
out = (inp+1).pow(2).t()
out.backward(torch.ones_like(out), retain_graph=True)
print(f"First call\n{inp.grad}")
out.backward(torch.ones_like(out), retain_graph=True)
print(f"\nSecond call\n{inp.grad}")
inp.grad.zero_()
out.backward(torch.ones_like(out), retain_graph=True)
print(f"\nCall after zeroing gradients\n{inp.grad}") 
First call
tensor([[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Second call
tensor([[8., 4., 4., 4., 4.],
        [4., 8., 4., 4., 4.],
        [4., 4., 8., 4., 4.],
        [4., 4., 4., 8., 4.]])
Call after zeroing gradients
tensor([[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请注意,当我们第二次使用相同参数调用backward时,梯度的值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进行backward传播时,PyTorch 累积梯度,即计算出的梯度值被添加到计算图的所有叶节点的grad属性中。如果要计算正确的梯度,需要在之前将grad属性清零。在实际训练中,优化器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注意

以前我们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调用backward()函数。这本质上等同于调用backward(torch.tensor(1.0)),这是在神经网络训练中计算标量值函数(如损失)梯度的一种有用方式。


进一步阅读

脚本的总运行时间:(0 分钟 1.594 秒)

下载 Python 源代码:autogradqs_tutorial.py

下载 Jupyter 笔记本:autogradqs_tutorial.ipynb

Sphinx-Gallery 生成的画廊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4)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82480

相关文章
|
2月前
|
Python 算法 PyTorch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三)(2)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三)
83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三)(2)
|
2月前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API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二)(3)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二)
39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二)(3)
|
2月前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二)(1)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二)
38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二)(1)
|
2月前
|
数据处理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七)(1)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七)
61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七)(1)
|
2月前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四)(4)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四)
32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四)(4)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五)(2)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五)
62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五)(2)
|
2月前
|
算法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七)(4)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七)
44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七)(4)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PyTorch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四)(3)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四)
50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四)(3)
|
2月前
|
Python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2)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
68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一)(2)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五)(3)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五)
93 0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