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这个领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根据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的发言,中国拥有的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经超过100个,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些大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上百种应用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些模型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等数智化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使得产业运行更加高效和智能。
中国政府对AI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破除阻碍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表明中国政府在推动AI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高效和可持续的数据环境。
在产业生态、算力供给、网络传输、业务调度、系统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中国已经进行了全面部署。下一步,国家将加强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多元算力资源的协同发展,合理设计算力资源结构,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实现算力资源供需平衡。此外,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布局,优化数据中心绿色电力供给,提升数据中心用能效率,保障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高通公司总裁安蒙在论坛上表示,智能计算将有助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创新,释放运营效率,提高生产力,催生新的业务模式并提高数字经济的参与度。预计未来三年,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将接近4万亿美元。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数据中心作为算力的核心载体,其可持续性也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丹佛斯总裁首席执行官方行健分享了他们的实践,即通过整合数据中心和制造工厂产生的多余热量,为区域性供热网络提供热能,这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
然而,尽管中国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面对一些挑战。随着大模型数量的增加,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滥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算力资源的快速增长也对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保证技术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