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 新特性 算法和迭代器库的扩展和泛化 Ranges】深入浅出C++ Ranges库 (Exploring the C++ Ranges Library)

简介: 【C++ 20 新特性 算法和迭代器库的扩展和泛化 Ranges】深入浅出C++ Ranges库 (Exploring the C++ Ranges Library)

第一章: 引言

1.1 C++ Ranges库简介

C++ Ranges库是C++20标准的一部分,它为C++标准库引入了一种新的范式,旨在提供更现代、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来处理序列和算法。Ranges库通过引入范围(ranges)、视图(views)、适配器(adaptors)等概念,使得对序列的操作更加灵活和表达力更强。

在传统的C++中,操作序列通常涉及迭代器(iterators)和算法(algorithms),这种方式虽然强大,但往往代码冗长且容易出错。Ranges库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将迭代器和算法的操作抽象成更高层次的范围操作,使得代码更加简洁、清晰,同时也更加安全。

1.2 为什么要使用Ranges库

使用Ranges库有多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提供了更高的抽象级别,使得对序列的操作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此外,Ranges库还有以下优点:

  • 更安全:通过减少对裸迭代器的直接操作,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 更高效:许多Ranges操作是惰性求值的,这意味着只有在需要时才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了性能。
  • 更灵活:Ranges库提供了丰富的视图和适配器,使得对序列的处理更加灵活,可以轻松地进行过滤、转换等操作。
  • 更现代:Ranges库是C++标准库向现代化演进的一部分,它体现了现代C++的设计理念和编程范式。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在《成为一位存在的人》中所说:“令人兴奋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C++ Ranges库的引入,正是C++语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体现,它开辟了一条更现代、更高效的编程之路,值得每一位C++开发者去探索和应用。

第二章: 基础概念

2.1 范围(Ranges)

在C++ Ranges库中,范围(Range)是核心概念之一。它代表了一系列值的集合,这些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范围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来表示和操作这些值的集合。

范围的本质是一对迭代器(Iterator),表示序列的开始和结束。在C++中,迭代器用于访问容器中的元素,而范围则将这对迭代器封装起来,提供了一种更抽象、更高级的操作接口。

范围的定义非常灵活,它可以是一个数组、一个标准容器(如std::vectorstd::list等)、一个字符串,甚至是一个由范围适配器(Range Adaptor)生成的视图(View)。这种灵活性使得范围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在C++ Ranges库中,范围被分为两大类:

  1. 输入范围(Input Range):最基本的范围类型,只支持单向迭代,即只能从开始向结束遍历元素。
  2. 前向范围(Forward Range):除了支持单向迭代外,还支持多次遍历和元素访问。

此外,还有双向范围(Bidirectional Range)、随机访问范围(Random Access Range)等更高级的范围类型,它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操作和访问能力。

范围的引入,使得C++编程更加符合人类的直观认知。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范围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比单个迭代器更丰富、更高效的操作方式,使得对序列的处理更加直观和高效。

2.2 迭代器(Iterators)

迭代器是C++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抽象的指针,用于访问和遍历容器中的元素。在C++ Ranges库中,迭代器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范围的本质是由一对迭代器表示的序列。

迭代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输入迭代器(Input Iterator):支持读取元素,但不支持写入。它只能单向移动,并且每个元素只能遍历一次。
  2. 输出迭代器(Output Iterator):支持写入元素,但不支持读取。它同样只能单向移动,并且每个元素只能遍历一次。
  3. 前向迭代器(Forward Iterator):支持读写操作,并且可以多次遍历元素。
  4. 双向迭代器(Bidirectional Iterator):在前向迭代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向后移动的能力。
  5. 随机访问迭代器(Random Access Iterator):提供了最丰富的功能,支持随机访问任何元素,支持迭代器之间的距离计算,以及迭代器的加减操作。

迭代器的设计遵循了“最小权限原则”,即每种迭代器只提供其所需的最小操作集。这有助于降低错误的发生概率,并提高代码的安全性。

在使用迭代器时,需要注意迭代器失效的问题。当容器发生改变(如添加、删除元素)时,迭代器可能会失效,继续使用失效的迭代器将导致未定义行为。因此,合理地管理迭代器的生命周期和使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我们的知识起始于经验,但并不因此而发源于经验。” 迭代器作为访问容器元素的工具,是我们在编程中经验的起点,但我们对迭代器的理解和运用,需要超越单纯的经验,达到对其本质和规则的深刻把握。

2.3 定制点对象(Customization Point Objects, CPOs)

定制点对象(Customization Point Objects, 简称CPOs)是C++ Ranges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供了一种机制,允许用户定制标准库中的行为,以适应特定的需求或类型。CPOs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对象,它们能够根据传入参数的类型自动选择最合适的实现。

在C++ Ranges库中,很多操作都是通过CPOs来实现的,例如std::ranges::beginstd::ranges::endstd::ranges::size等。这些CPOs允许我们以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范围,无论它们是标准容器、数组还是由适配器生成的视图。

CPOs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它们支持自定义类型。如果你有一个自定义的容器类型,你可以为它提供特化的beginend函数,这样当使用std::ranges::beginstd::ranges::end时,就会自动调用你提供的特化版本,从而实现定制化的行为。

使用CPOs的好处是它提供了一种扩展标准库功能的方式,同时保持了接口的一致性和代码的可读性。它遵循了“开放/封闭原则”,即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新的特化来扩展功能。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所说:“创造性来自于潜意识的无限可能性。” CPOs正是这种创造性的体现,它们为C++程序员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工具,使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和扩展标准库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潜能。

2.4 迭代器与Ranges的关系

在C++ Ranges库中,迭代器(Iterators)和Ranges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Ranges是一种高级抽象,它代表了一个序列或集合,而迭代器则是访问和遍历这个序列中元素的工具。

  1. Ranges基于迭代器:Ranges的本质是由一对迭代器定义的,这对迭代器分别指向序列的开始和结束。因此,迭代器是构建Ranges的基础,没有迭代器就没有Ranges。
  2. 迭代器支持多种类型:在C++中,迭代器有多种类型,如输入迭代器、输出迭代器、前向迭代器、双向迭代器和随机访问迭代器。这些不同类型的迭代器支持不同级别的操作。Ranges库能够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迭代器,从而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Ranges。
  3. Ranges提供了对迭代器的抽象:虽然Ranges是基于迭代器构建的,但在使用Ranges时,我们通常不需要直接处理迭代器。Ranges库提供了一系列操作和算法,允许我们直接对Ranges进行操作,而不是对单个迭代器进行操作。这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易于理解。
  4. 迭代器的灵活性增强了Ranges的能力:由于迭代器的多样性,Ranges能够表示各种类型的序列,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容器、数组、字符串和自定义类型。这种灵活性使得Ranges成为处理序列数据的强大工具。

正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C++ Ranges库中,迭代器是构建Ranges的基本部分,而Ranges则是对迭代器进行了更高级的抽象。通过结合使用迭代器和Ranges,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序列数据,编写更简洁、更可读的代码。

以下是一个C++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迭代器和Ranges遍历一个std::vector中的数据,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区别: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ranges>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 使用迭代器遍历
    std::cout << "使用迭代器遍历:" << std::endl;
    for (auto it = numbers.begin(); it != numbers.end(); ++it) {
        std::cout << *it << " ";
    }
    std::cout << std::endl;
    // 使用Ranges遍历
    std::cout << "使用Ranges遍历:" << std::endl;
    for (int num : numbers | std::views::all) { // std::views::all创建一个覆盖整个范围的视图
        std::cout << num << " ";
    }
    std::cout << std::endl;
    return 0;
}

输出:

使用迭代器遍历:
1 2 3 4 5 
使用Ranges遍历:
1 2 3 4 5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传统的迭代器方法遍历std::vector,然后使用C++ Ranges的方式遍历相同的数据。两种方法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是Ranges的方法更加简洁和直观。

Ranges的优势体现在:

  • 代码简洁:使用Ranges遍历时,不需要显式地声明迭代器和结束条件,代码更加简洁。
  • 易于理解:Ranges的方式更接近自然语言,更容易理解和维护。
  • 灵活性:在这个简单的示例中,我们只是直接遍历了整个范围,但是Ranges还支持通过各种适配器进行过滤、转换等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底层实现上,std::views::all创建的视图确实与直接使用迭代器遍历整个范围非常相似。std::views::all是一个范围适配器,它接受一个范围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新的范围,这个新范围提供与原始范围相同的迭代器和哨兵(sentinel,用于表示范围结束的特殊值)。

因此,当你使用std::views::all遍历一个std::vector时,底层的迭代机制实际上与直接使用迭代器遍历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std::views::all只是Ranges库中众多适配器之一,其他适配器如std::views::filterstd::views::transform等提供了更复杂的迭代行为,这些是直接使用迭代器无法轻易实现的。

总的来说,虽然在某些简单情况下,使用Ranges和直接使用迭代器的底层实现可能相似,但Ranges库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得在更复杂的场景下能够更简洁、更灵活地处理序列数据。

第三章: 范围视图

3.1 创建视图

在C++ Ranges库中,视图(views)是对范围(ranges)的轻量级引用,它们提供了一种惰性求值的方式来转换和过滤数据。创建视图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创建视图的方法。

3.1.1 使用视图适配器

视图适配器(view adaptors)是一类用于生成视图的函数对象。例如,std::views::filterstd::views::transform 是两个常用的视图适配器,分别用于过滤和转换数据: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even_numbers = numbers | std::views::filter([](int n) { return n % 2 == 0; });
    auto squared_numbers = even_numbers | std::views::transform([](int n) { return n * n; });
    for (int n : squared_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Output: 4 16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使用 std::views::filter 创建了一个只包含偶数的视图 even_numbers,然后使用 std::views::transform 创建了一个包含偶数平方的视图 squared_numbers

3.1.2 使用范围工厂函数

范围库还提供了一些工厂函数来直接创建视图。例如,std::views::iota 可以创建一个表示整数序列的视图:

#include <ranges>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auto numbers = std::views::iota(1, 6); // [1, 2, 3, 4, 5]
    for (int n : 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Output: 1 2 3 4 5
}

3.1.3 使用视图的成员函数

一些视图类型提供了成员函数来进一步转换或过滤数据。例如,std::ranges::subrange 类型提供了 takedrop 成员函数来获取子范围: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subrange = std::ranges::subrange(numbers.begin(), numbers.end());
    auto first_three = subrange.take(3);
    for (int n : first_three) {
        std::cout << n << ' ';
    }
    // Output: 1 2 3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 std::ranges::subrange 创建了一个表示整个 numbers 向量的视图,然后使用 take 成员函数获取了前三个元素的子范围。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灵活地创建和组合视图,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和灵活的处理。

3.2 常用视图类型

C++ Ranges库提供了多种视图类型,用于不同的数据处理需求。下面是一些常用视图类型的介绍和示例:

3.2.1 过滤视图(Filter View)

过滤视图(std::views::filter)用于从原始范围中过滤出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even_numbers = numbers | std::views::filter([](int n) { return n % 2 == 0; });
    for (int n : even_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Output: 2 4
}

3.2.2 转换视图(Transform View)

转换视图(std::views::transform)用于对原始范围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转换函数: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squared_numbers = numbers | std::views::transform([](int n) { return n * n; });
    for (int n : squared_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Output: 1 4 9 16 25
}

3.2.3 切片视图(Slice View)

切片视图(std::views::slice)用于从原始范围中提取一个连续的子范围: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middle_numbers = numbers | std::views::slice(1, 4);
    for (int n : middle_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Output: 2 3 4
}

3.2.4 其他视图类型

除了上述视图类型外,C++ Ranges库还提供了其他多种视图类型,例如:

  • std::views::reverse:反转视图,用于反转原始范围的顺序。
  • std::views::take:取前N个元素的视图。
  • std::views::drop:丢弃前N个元素的视图。
  • std::views::join:连接视图,用于将多个范围连接成一个范围。
  • std::views::split:分割视图,用于根据分隔符将原始范围分割成多个子范围。

这些视图类型提供了灵活的工具,使得对序列的处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3.3 视图的惰性求值

在C++ Ranges库中,视图的一个关键特性是惰性求值(lazy evaluation)。这意味着视图中的元素只有在被访问时才会被计算,而不是在视图创建时就立即计算。这种特性使得视图非常高效,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或复杂的数据流时。

3.3.1 惰性求值的优势

惰性求值带来了几个重要的优势:

  • 性能提升:只计算需要的元素,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了性能。
  • 内存节省:不需要存储整个计算结果,只在需要时才计算,因此可以节省内存。
  • 无限序列:可以表示潜在无限的序列,例如生成器或无限序列视图。

3.3.2 惰性求值的示例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惰性求值的工作方式:

#include <ranges>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auto numbers = std::views::iota(1) | std::views::transform([](int n) {
        std::cout << "Computing " << n << std::endl;
        return n * n;
    });
    for (int i : numbers | std::views::take(5)) {
        std::cout << "Value: " << i << std::endl;
    }
}

输出结果:

Computing 1
Value: 1
Computing 2
Value: 4
Computing 3
Value: 9
Computing 4
Value: 16
Computing 5
Value: 25

在这个例子中,numbers 视图是一个无限序列,它通过 std::views::iota 生成整数序列,并通过 std::views::transform 对每个元素进行平方计算。但是,实际的计算只发生在元素被访问时,即在循环中迭代时。这就是惰性求值的体现。

3.3.3 注意事项

虽然惰性求值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 副作用:避免在视图的函数中使用有副作用的操作,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多次调用或根本不被调用。
  • 性能影响:虽然惰性求值可以提高性能,但在某些情况下,频繁地访问视图元素也可能导致性能下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使用。

总的来说,视图的惰性求值是C++ Ranges库中一个强大且灵活的特性,它为高效地处理数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四章: 范围算法

4.1 算法概述

C++ Ranges库中的范围算法是对传统STL算法的扩展和改进。它们直接作用于范围(ranges),而不是迭代器对(iterator pairs),从而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易于理解。这些算法涵盖了排序、搜索、变换、统计等多种操作,旨在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序列处理能力。

4.1.1 特点

  • 统一的接口:所有范围算法都采用统一的接口,接受范围作为参数,这使得它们的使用更加一致和直观。
  • 惰性求值:许多范围算法支持惰性求值,即只有在需要时才进行计算,这有助于提高性能。
  • 安全性:通过减少裸迭代器的使用,范围算法降低了出错的风险。

4.1.2 常用算法

  • 排序算法:如ranges::sort,对范围内的元素进行排序。
  • 搜索算法:如ranges::find,在范围内查找指定的元素。
  • 变换算法:如ranges::transform,对范围内的每个元素应用给定的函数。
  • 统计算法:如ranges::count,计算范围内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数量。

4.1.3 使用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ranges::sort对一个std::vector进行排序的示例: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ranges>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 = {5, 3, 1, 4, 2};
    std::ranges::sort(v);
    for (int i : v) {
        std::cout << i << " ";
    }
    return 0;
}

输出结果将是:1 2 3 4 5

正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所说:“我们是我们反复做的事情。因此,卓越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习惯。” 在编程中,掌握并反复使用范围算法,能够提升我们代码的质量和效率,使卓越成为一种编程习惯。

4.2 排序和搜索

4.2.1 排序算法

排序是编程中常见的操作之一,C++ Ranges库提供了多种排序算法,使得对序列的排序更加方便和高效。

  • ranges::sort:对给定范围内的元素进行排序,默认使用operator<进行比较。
  • ranges::stable_sort:对范围内的元素进行稳定排序,保持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
  • ranges::partial_sort:对范围内的一部分元素进行排序,使得前N个元素是整个范围中最小的N个元素。

4.2.2 搜索算法

搜索是另一种常见的操作,用于在序列中查找特定的元素或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C++ Ranges库提供了多种搜索算法:

  • ranges::find:在给定范围内查找指定的值,返回指向第一个匹配元素的迭代器,如果未找到则返回范围的末尾。
  • ranges::find_if:在给定范围内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条件通过一个谓词函数指定。
  • ranges::binary_search:对已排序的范围进行二分搜索,检查指定的值是否存在。

4.2.3 使用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ranges::find_if查找第一个偶数的示例: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ranges>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 = {1, 3, 4, 6, 5};
    auto it = std::ranges::find_if(v, [](int i) { return i % 2 == 0; });
    if (it != v.end()) {
        std::cout << "First even number: " << *it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No even numbers found." << std::endl;
    }
    return 0;
}

输出结果将是:First even number: 4

通过使用C++ Ranges库中的排序和搜索算法,我们可以更加简洁和高效地处理序列。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所说:“最简单和最自然的事情往往是最神圣的。” 在编程中,简洁和直观的代码往往是最有效和最易维护的。

4.3 数值算法

C++ Ranges库不仅提供了排序和搜索算法,还包含了一系列用于数值计算的算法,使得对序列中的数值进行处理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4.3.1 常用数值算法

  • ranges::accumulate:计算给定范围内所有元素的累加和,可以指定一个初始值和一个二元操作函数。
  • ranges::reduce:与accumulate类似,但是更适合并行计算。
  • ranges::inner_product:计算两个范围的内积,即对应元素乘积的累加和。
  • ranges::partial_sum:计算给定范围内每个元素的前缀和,并将结果存储在另一个范围中。

4.3.2 使用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ranges::accumulate计算整数序列累加和的示例: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numeric>
#include <ranges>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 = {1, 2, 3, 4, 5};
    int sum = std::ranges::accumulate(v, 0);
    std::cout << "Sum of elements: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输出结果将是:Sum of elements: 15

4.3.3 数值算法的应用

C++ Ranges库中的数值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统计计算、信号处理等领域。它们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数值计算,使得处理复杂的数值数据变得更加容易。

正如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在《人性论》中所说:“习惯是一切实践科学的指导原则。” 在编程中,熟练运用C++ Ranges库中的数值算法,可以使我们更加高效地处理数值数据,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4.4 范围算法与标准算法的对比

C++ Ranges库中的范围算法是对传统STL算法的扩展和改进。虽然它们在功能上与标准算法相似,但在使用方式和设计理念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4.4.1 接口的统一性

  • 标准算法:通常接受迭代器对作为参数,表示操作的序列范围。
  • 范围算法:直接接受范围作为参数,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直观。

4.4.2 惰性求值和管道操作

  • 标准算法:立即对序列进行操作和计算。
  • 范围算法:支持惰性求值,可以通过管道操作符(|)将多个操作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灵活的数据处理流程。

4.4.3 安全性和易用性

  • 标准算法:需要手动管理迭代器,容易出错。
  • 范围算法:通过减少对裸迭代器的直接操作,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4.4.4 使用示例对比

下面是一个使用标准算法和范围算法进行元素过滤的对比示例:

// 使用标准算法
std::vector<int> v = {1, 2, 3, 4, 5};
std::vector<int> result;
std::copy_if(v.begin(), v.end(), std::back_inserter(result),
             [](int i) { return i % 2 == 0; });
// 使用范围算法
auto result = v | std::views::filter([](int i) { return i % 2 == 0; });

在这个示例中,使用范围算法的代码更加简洁和直观。

正如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人类动机论》中所说:“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你会把每个问题都当作钉子。” 在编程中,了解并灵活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C++ Ranges库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工具,使得序列操作更加灵活和高效。

第五章: 范围适配器

5.1 适配器的作用

在C++ Ranges库中,适配器(Adaptors)是一类特殊的对象,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范围(Ranges)进行转换和处理,以生成新的视图(Views)。这些适配器可以看作是对范围进行操作的工具,它们能够实现对序列的过滤、转换、排序等操作。

适配器的一个核心特性是它们通常是惰性求值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会立即对整个序列进行操作,而是在需要时才进行计算。这种特性使得适配器非常高效,特别是在处理大型序列或进行链式操作时。

在C++ Ranges库中,适配器可以分为两类:

  1. 视图适配器(View Adaptors):这些适配器用于创建新的视图。例如,std::views::filter可以用于创建一个只包含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的视图,而std::views::transform可以用于创建一个对原始序列中的每个元素应用某个函数的视图。
  2. 动作适配器(Action Adaptors):这些适配器用于对范围进行操作,但不返回新的视图。例如,std::ranges::sort可以用于对序列进行排序。

适配器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对序列的操作,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易于理解。例如,使用适配器,我们可以轻松地将一个序列转换为另一个序列,或者从一个序列中过滤出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

正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整体不仅仅是部分的总和,而是部分之间某种秩序的总和。” 在C++ Ranges库中,适配器就像是构建整体的秩序,它们使得对序列的操作更加有序和高效,从而使整个编程过程更加流畅和优雅。

5.2 常用适配器

在C++ Ranges库中,有许多常用的适配器可以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处理序列。以下是一些常用适配器的简要介绍:

  1. filter:该适配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只包含满足给定谓词的元素。例如,std::views::filter([](int x) { return x % 2 == 0; }) 可以用于创建一个只包含偶数的视图。
  2. transform:该适配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通过应用给定的函数转换得到的。例如,std::views::transform([](int x) { return x * 2; }) 可以用于创建一个每个元素都是原始元素的两倍的视图。
  3. take:该适配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只包含原始序列的前n个元素。例如,std::views::take(3) 可以用于创建一个只包含前三个元素的视图。
  4. drop:该适配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排除了原始序列的前n个元素。例如,std::views::drop(3) 可以用于创建一个排除了前三个元素的视图。
  5. reverse:该适配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的元素顺序与原始序列相反。例如,std::views::reverse 可以用于创建一个元素顺序颠倒的视图。
  6. unique:该适配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的元素是原始序列中唯一的元素。例如,std::views::unique 可以用于创建一个只包含唯一元素的视图。

这些适配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序列操作。例如,我们可以结合使用filtertransform适配器来创建一个新的视图,其中包含原始序列中的偶数元素的平方:

auto even_squares = std::views::filter([](int x) { return x % 2 == 0; })
                  | std::views::transform([](int x) { return x * x; });

正如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所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后。” 在C++ Ranges库中,适配器就像是数学中的操作符,它们使得对序列的操作变得更加灵活和强大,从而使整个编程过程更加高效和优雅。

5.3 适配器的组合

C++ Ranges库的一个强大特性是适配器的组合能力。通过组合不同的适配器,我们可以构建复杂的序列操作,而这些操作在执行时仍然保持高效和惰性求值的特性。

适配器可以通过管道操作符|进行组合。这种方式的语法类似于Unix中的管道,它允许我们将多个操作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操作流水线。例如:

auto processed = my_range | std::views::filter(predicate) | std::views::transform(transformation);

在这个例子中,my_range首先被filter适配器处理,只保留满足predicate的元素;然后,结果被transform适配器处理,对每个元素应用transformation函数。整个操作是惰性的,只有在迭代processed时,才会逐步执行这些操作。

适配器的组合不仅限于两个,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任意多个适配器组合在一起。这使得我们可以以非常灵活和表达力强的方式来处理序列。

正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整体是部分之和。” 在C++ Ranges库中,通过适配器的组合,我们可以将简单的操作构建成复杂的整体,从而实现对序列的高效和灵活处理。这种组合的能力是C++ Ranges库的核心优势之一,它极大地提高了C++语言处理序列的能力和表达力。

第六章: 高级特性

6.1 Assignable Wrapper和Non-propagating Cache

在C++ Ranges库中,有一些高级特性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这些特性可能不会在日常编程中频繁使用,但了解它们的存在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Ranges库的工作原理,并在需要时加以应用。

6.1.1 Assignable Wrapper

Assignable Wrapper是一种包装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一些不具有赋值能力的对象变得可赋值。在C++ Ranges库中,某些范围适配器可能需要对其包含的元素或函数对象进行赋值操作。然而,并非所有的对象都是可赋值的,这时就需要Assignable Wrapper来提供帮助。

Assignable Wrapper通过内部持有一个可赋值的副本来实现这一点。当需要对原始对象进行赋值时,实际上是对这个内部副本进行赋值。这样,即使原始对象不具有赋值能力,也可以通过Assignable Wrapper间接实现赋值操作。

6.1.2 Non-propagating Cache

Non-propagating Cache是一种用于缓存计算结果的机制,它在C++ Ranges库中的某些范围适配器中得到应用。这种缓存机制的特点是“非传播性”,即它不会在复制或移动操作中传递缓存的内容。

Non-propagating Cache的行为类似于std::optional<T>,它可以用来存储一个可选的值。当缓存中有值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当缓存为空时,表示需要重新计算。这种机制可以提高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或耗时的计算时。

然而,与std::optional<T>不同的是,Non-propagating Cache在对象被复制或移动后,缓存的内容不会被保留。这意味着每个对象实例都有自己独立的缓存,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Assignable Wrapper和Non-propagating Cache是C++ Ranges库高级特性的两个例子。它们的设计反映了C++语言的一个哲学思想: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保持代码的安全性和清晰性。正如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说:“有组织的复杂性是生命的一种表现。” 在C++编程中,我们通过合理使用这些高级特性,可以使我们的代码既高效又可靠,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编程挑战。

6.2 辅助函数和概念

C++ Ranges库中的一些高级特性依赖于特定的辅助函数和概念,这些工具用于支持库的内部实现,同时也为库的扩展提供了灵活性。虽然这些辅助函数和概念主要用于库的内部,但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Ranges库的工作原理,并为我们自定义范围和适配器提供灵感。

6.2.1 辅助函数

C++ Ranges库中的一些辅助函数是展示性质的(exposition-only),这意味着它们不是库的正式接口的一部分,而是用于说明库的工作原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辅助函数:

  • possibly-const-range:这是一个用于处理深度常量范围(deep-const range)的函数,如果范围是深度常量的,则返回一个常量限定的范围,否则返回原始范围。
  • as-const-pointer:这个函数用于获取指向常量类型对象的指针,保证了对对象的只读访问。
6.2.2 辅助概念

辅助概念(exposition-only concepts)用于描述某些类型的属性,但它们不是标准库接口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辅助概念:

  • simple-view:这个概念用于检测一个范围是否是一个简单视图(simple view),即它是一个视图(view)且其常量和非常量形式具有相同的迭代器和哨兵类型。
  • has-arrow:这个概念用于检测一个输入迭代器(input iterator)是否具有箭头操作符(operator->),这对于指针类型的迭代器自然成立,对于其他类型的迭代器,则需要该迭代器提供相应的成员函数。

正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整体不仅仅是部分的总和,而且还有部分之间的排列。” 在C++ Ranges库中,这些辅助函数和概念虽然是库的“部分”,但它们在库的整体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库的功能更加完整和协调。通过理解这些辅助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C++ Ranges库的精髓,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6.3 自定义范围和适配器

C++ Ranges库提供了一套丰富的工具和抽象,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范围(ranges)和适配器(adaptors)。这种灵活性使得Ranges库不仅适用于标准库中的容器和算法,还可以扩展到用户定义的类型和操作。

6.3.1 自定义范围

自定义范围可以通过实现特定的接口来创建,这通常涉及定义迭代器(iterator)和哨兵(sentinel)类型,以及相应的begin()end()成员函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范围示例:

class MyRange {
public:
    // 迭代器类型定义
    class Iterator {
    public:
        // 迭代器需要的类型和操作定义...
    };
    // 返回范围的起始迭代器
    Iterator begin() const { /* 实现... */ }
    // 返回范围的结束哨兵
    Iterator end() const { /* 实现... */ }
};
6.3.2 自定义适配器

自定义适配器允许开发者定义新的范围操作,这可以通过继承现有的适配器或创建全新的适配器来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适配器示例:

class MyAdapter : public std::ranges::view_interface<MyAdapter> {
public:
    // 适配器的构造函数和其他成员函数...
    // 必须提供的迭代器和哨兵类型
    using iterator = /* 定义迭代器类型 */;
    using sentinel = /* 定义哨兵类型 */;
    // 必须提供的begin()和end()函数
    iterator begin() const { /* 实现... */ }
    sentinel end() const { /* 实现... */ }
};

自定义范围和适配器的设计和实现需要遵循C++ Ranges库的规范和约定,以确保它们能够无缝地与库中的其他组件协作。这种自定义能力极大地增强了C++ Ranges库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使得它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编程场景和需求。

正如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说:“人类的主要任务在于发现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C++编程的世界中,通过自定义范围和适配器,开发者可以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编程表达和性能优化。

第七章: 实际应用案例

7.1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领域,C++ Ranges库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工具,使得对数据的操作变得更加简洁和高效。以下是一些利用Ranges库进行数据处理的实例。

7.1.1 过滤数据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整数的容器,我们想要过滤出所有的偶数。使用Ranges库,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这一操作:

#include <vector>
#include <ranges>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6, 7, 8, 9, 10};
    auto even_numbers = numbers | std::views::filter([](int n) { return n % 2 == 0; });
    for (int n : even_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输出: 2 4 6 8 1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std::views::filter适配器来创建一个新的视图,该视图只包含满足给定条件(即为偶数)的元素。

7.1.2 数据转换

接下来,假设我们想要对容器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例如将每个数乘以2。这可以通过std::views::transform适配器轻松完成:

#include <vector>
#include <ranges>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doubled_numbers = numbers | std::views::transform([](int n) { return n * 2; });
    for (int n : doubled_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输出: 2 4 6 8 10
}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std::views::transform适配器来创建一个新的视图,该视图包含原始元素经过给定函数变换后的结果。

7.1.3 数据聚合

最后,假设我们想要计算容器中所有元素的总和。虽然这不是Ranges库的直接功能,但我们可以结合使用std::reduce算法和Ranges来实现:

#include <vector>
#include <numeric>
#include <ranges>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int sum = std::reduce(std::begin(numbers), std::end(numbers));
    std::cout << "Sum: " << sum << std::endl;
    // 输出: Sum: 15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std::reduce算法来计算范围内所有元素的总和。虽然这不是一个纯粹的Ranges操作,但它展示了如何将Ranges与标准库中的其他算法结合使用。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C++ Ranges库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能力。它不仅使代码更加简洁易读,还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程序性能。正如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说:“在混乱中寻找简单,在纷扰中寻找和谐。” Ranges库正是在复杂的数据操作中提供了简单而优雅的解决方案。

7.2 算法优化

C++ Ranges库不仅能够简化数据处理的代码,还可以帮助优化算法的性能。下面是一些使用Ranges库进行算法优化的示例。

7.2.1 惰性求值优化

在使用标准算法时,每个算法调用通常都会遍历整个序列。然而,使用Ranges库,许多操作是惰性求值的,这意味着只有在需要时才会进行计算。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遍历,从而提高性能。

例如,假设我们想要找到一个序列中第一个满足某个条件的元素:

#include <vector>
#include <ranges>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6, 7, 8, 9, 10};
    auto result = numbers | std::views::filter([](int n) { return n % 3 == 0; }) | std::views::take(1);
    for (int n : result) {
        std::cout << n << std::endl;
        break; // 只需要第一个满足条件的元素
    }
    // 输出: 3
}

在这个例子中,即使filter适配器处理了整个序列,take适配器确保只有第一个满足条件的元素被计算和访问,从而优化了性能。

7.2.2 管道式组合优化

Ranges库允许通过管道操作符(|)将多个操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操作管道。这种方式不仅使代码更加清晰,还可以避免创建不必要的中间序列,从而优化性能。

例如,假设我们想要对一个序列进行过滤、转换,然后计算结果的总和:

#include <vector>
#include <ranges>
#include <numeric>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6, 7, 8, 9, 10};
    auto pipeline = numbers
                    | std::views::filter([](int n) { return n % 2 == 0; })
                    | std::views::transform([](int n) { return n * 3; });
    int sum = std::accumulate(std::begin(pipeline), std::end(pipeline), 0);
    std::cout << "Sum: " << sum << std::endl;
    // 输出: Sum: 90
}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管道式组合,我们避免了创建额外的中间序列,直接在最终结果上进行累加,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7.2.3 自定义视图优化

有时,标准库提供的视图和适配器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此时,我们可以创建自定义视图来优化特定的算法场景。

例如,假设我们需要一个视图,它可以将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转换为其平方: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template <std::ranges::input_range R>
auto square_view(R&& range) {
    return std::views::transform(std::forward<R>(range), [](auto&& elem) { return elem * elem; });
}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for (int n : square_view(numbers)) {
        std::cout << n << " ";
    }
    // 输出: 1 4 9 16 25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square_view函数,它接受一个范围并返回一个视图,该视图在迭代时会将每个元素转换为其平方。这种自定义视图可以针对特定需求进行优化,提高算法的效率和灵活性。

通过这些示例,我们可以看到C++ Ranges库在算法优化方面的强大能力。它不仅简化了代码,还提供了多种方式来提高性能,使得C++编程更加高效和现代化。正如数学家兼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说:“简单性和直接性是真正的复杂性的标志。” C++ Ranges库正是通过简化和优化,揭示了算法处理的真正复杂性。

7.3 自定义视图和适配器的开发

C++ Ranges库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集,但有时我们可能需要根据特定需求开发自定义视图和适配器。下面是一些开发自定义视图和适配器的示例。

7.3.1 开发自定义视图

假设我们需要一个视图,它可以将序列中的字符串转换为大写形式。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自定义视图来实现这个功能:

#include <ranges>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ctype>
template <std::ranges::input_range R>
auto to_upper_view(R&& range) {
    return std::views::transform(std::forward<R>(range), [](std::string s) {
        std::transform(s.begin(), s.end(), s.begin(),
                       [](unsigned char c) { return std::toupper(c); });
        return s;
    });
}
int main() {
    std::vector<std::string> words = {"hello", "world", "ranges"};
    for (const auto& word : to_upper_view(words)) {
        std::cout << word << " ";
    }
    // 输出: HELLO WORLD RANGES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to_upper_view函数,它接受一个字符串序列的范围并返回一个视图,该视图在迭代时会将每个字符串转换为大写形式。

7.3.2 开发自定义适配器

假设我们需要一个适配器,它可以对序列应用一个复杂的转换逻辑。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自定义适配器来实现这个功能:

#include <ranges>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template <typename Func>
class custom_adaptor {
public:
    explicit custom_adaptor(Func func) : func_(std::move(func)) {}
    template <std::ranges::input_range R>
    friend auto operator|(R&& range, const custom_adaptor& adaptor) {
        return std::views::transform(std::forward<R>(range), adaptor.func_);
    }
private:
    Func func_;
};
auto make_custom_adaptor(auto func) {
    return custom_adaptor(std::move(func));
}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 = {1, 2, 3, 4, 5};
    auto adaptor = make_custom_adaptor([](int n) { return n * n - 1; });
    for (int n : numbers | adaptor) {
        std::cout << n << " ";
    }
    // 输出: 0 3 8 15 24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custom_adaptor类,它接受一个函数并通过管道操作符|将其应用于一个序列。我们还定义了一个make_custom_adaptor函数来方便创建适配器实例。

通过开发自定义视图和适配器,我们可以扩展C++ Ranges库的功能,使其更好地满足特定需求。这种灵活性是Ranges库的一个重要优势,它鼓励开发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创新和定制。正如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所说:“创新是真正的天才的标志。”通过开发自定义视图和适配器,C++开发者可以展现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代码的效率和表达力。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Ranges库的优势和局限

C++ Ranges库是C++20标准的一部分,它为C++标准库引入了一种新的范式,提供了更现代、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来处理序列和算法。它通过引入范围(ranges)、视图(views)、适配器(adaptors)等概念,使得对序列的操作更加灵活和表达力更强。

优势:

  • 更高的抽象级别:Ranges库提供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得对序列的操作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
  • 更安全的代码:通过减少对裸迭代器的直接操作,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 更高的性能:许多Ranges操作是惰性求值的,这意味着只有在需要时才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了性能。
  • 更灵活的操作:Ranges库提供了丰富的视图和适配器,使得对序列的处理更加灵活,可以轻松地进行过滤、转换等操作。

局限:

  • 学习曲线:对于初学者来说,Ranges库的概念和语法可能有些复杂,需要一定的学习和适应时间。
  • 编译时间:由于Ranges库的复杂性,使用它的代码可能会有较长的编译时间。
  • 兼容性:Ranges库是C++20的新特性,可能不被所有编译器完全支持。

8.2 未来发展趋势

C++ Ranges库的引入标志着C++标准库向现代化和高效化的重要一步。随着C++社区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预见Ranges库将会继续完善和扩展,以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

  • 更多的视图和适配器:为了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可能会引入更多的视图和适配器。
  • 性能优化:随着对Ranges库的深入了解和使用,将会有更多的性能优化技术出现。
  • 更广泛的支持:随着C++20标准的普及,Ranges库将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应用。

正如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所说:“在我们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是在创造的。”C++ Ranges库的未来发展将是C++社区共同努力和创新的结果,它将继续推动C++语言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在我们的编程学习之旅中,理解是我们迈向更高层次的重要一步。然而,掌握新技能、新理念,始终需要时间和坚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往往伴随着不断的试错和调整,这就像是我们的大脑在逐渐优化其解决问题的“算法”。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遇到错误,我们应该将其视为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困扰。通过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可以修复当前的代码,更可以提升我们的编程能力,防止在未来的项目中犯相同的错误。

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进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技术。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我希望我的博客能对你的学习之路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不妨点击收藏,或者留下你的评论分享你的见解和经验,也欢迎你对我博客的内容提出建议和问题。每一次的点赞、评论、分享和关注都是对我的最大支持,也是对我持续分享和创作的动力。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C++ UED
【实战指南】4步实现C++插件化编程,轻松实现功能定制与扩展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四步实现C++插件化编程,实现功能定制与扩展。主要内容包括引言、概述、需求分析、设计方案、详细设计、验证和总结。通过动态加载功能模块,实现软件的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快速定制和市场变化响应。具体步骤涉及配置文件构建、模块编译、动态库入口实现和主程序加载。验证部分展示了模块加载成功的日志和配置信息。总结中强调了插件化编程的优势及其在多个方面的应用。
231 64
|
1月前
|
编译器 程序员 定位技术
C++ 20新特性之Concepts
在C++ 20之前,我们在编写泛型代码时,模板参数的约束往往通过复杂的SFINAE(Substitution Failure Is Not An Error)策略或繁琐的Traits类来实现。这不仅难以阅读,也非常容易出错,导致很多程序员在提及泛型编程时,总是心有余悸、脊背发凉。 在没有引入Concepts之前,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技巧来解读编译器给出的错误信息,很容易陷入“类型迷路”。这就好比在没有GPS导航的年代,我们依靠复杂的地图和模糊的方向指示去一个陌生的地点,很容易迷路。而Concepts的引入,就像是给C++的模板系统安装了一个GPS导航仪
103 59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
高精度算法(加、减、乘、除,使用c++实现)
高精度算法(加、减、乘、除,使用c++实现)
416 0
高精度算法(加、减、乘、除,使用c++实现)
|
26天前
|
C++
C++ 20新特性之结构化绑定
在C++ 20出现之前,当我们需要访问一个结构体或类的多个成员时,通常使用.或->操作符。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这种访问方式往往会显得冗长,也难以理解。C++ 20中引入的结构化绑定允许我们直接从一个聚合类型(比如:tuple、struct、class等)中提取出多个成员,并为它们分别命名。这一特性大大简化了对复杂数据结构的访问方式,使代码更加清晰、易读。
32 0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决策智能
【算法】博弈论(C/C++)
【算法】博弈论(C/C++)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
【算法】哈希映射(C/C++)
【算法】哈希映射(C/C++)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算法】最长公共子序列(C/C++)
【算法】最长公共子序列(C/C++)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BI
一篇带你速通差分算法(C/C++)
一篇带你速通差分算法(C/C++)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C++
一篇带你速通前缀和算法(C/C++)
一篇带你速通前缀和算法(C/C++)
|
7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类和对象(中)(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
本文深入探讨了C++类的默认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重载。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初始化,析构函数用于对象销毁时的资源清理,拷贝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拷贝,赋值重载用于已存在对象的赋值。文章详细介绍了每个函数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供了代码示例。这些默认成员函数确保了资源的正确管理和对象状态的维护。
3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