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云飞天企业版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度《面向一云多芯的专有云技术能力要求》,在异构兼容能力、专有云基础能力、迁移适配能力三个方面,再一次验证了阿里云专有云一云多芯领先的技术能力。
在政策及需求的拉动下,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演进和生态的不断完整,专有云成为一种能有效满足政企数据安全合规、自主运营运维的部署形态。专有云底层的异构硬件、客户操作系统及支撑软件等带来了底层架构多芯多栈的复杂性问题。一云多芯是解决异构复杂性技术难题的重要技术,也是IT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一云多芯使云计算不依赖单一计算芯片,能满足用户复杂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此外,一云多芯可以统一资源调度,实现多种资源池有效管理,节约成本。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通院对专有云的一云多芯能力展开研究,从异构兼容能力、专有云基础能力、迁移适配能力三个方面衡量专有云一云多芯技术能力。本评估有助于定位当前专有云一云多芯的能力水平,为专有云一云多芯的实践提供指引,明确未来提升方向。
作为业内最早提出“一云多芯”概念的云计算厂商,阿里云在专有云的软硬件生态方面坚定执行“开放兼容”的策略,长期为企业提供平等的多芯的选择。目前阿里云飞天企业版支持6种CPU芯片、多种主流的GPU芯片和网络设备,支持以“产品间、多集群、集群内”等多种方式混部不同芯片,灵活匹配客户需求。此外,阿里云提供Alibaba Cloud Linux、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EDAS中间件、PolarDB数据库、Maxcompute等全栈自研产品,可实现对开源产品的全面替代。 为了保护客户IT资产,阿里云支持客户在云平台在不铲除、不重建的基础下,实现对服务器的在线轮转替换,平稳实现硬件供应链安全可控。
此次阿里云之所以可以快速通过专业严格的评测,并不断提升一云多芯的行业技术水位,一方面得益于阿里云完整的一云多芯工程化体系能力,从研发投入侧保障一云多芯战略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阿里云所具有的“自研产品/掌握核心代码”,是快速适配不同芯片、提升芯片性能表现的底气所在。阿里云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IaaS、中间件、数据库、大数据等全栈自研产品,在适配中具备内核级支持和改造能力,不依赖于开源社区,能有力支撑一云多芯战略的高效执行,从而成为政企“一云多芯”前进道路上的可靠伙伴。
目前,阿里云基于多年来在“一云多芯”领域的战略投入和布局,已在政务、金融、能源、电力、交通、医疗、通信、传媒等全行业累计了数百个成功实践。未来,阿里云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 + 全面兼容 + 普适开放”的理念,与政企一同实现各种复杂需求、复杂场景下的多芯混部,保护政企的供应链安全和业务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