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DNS的工作模式

简介: 【2月更文挑战第12天】

HttpDNS 其实就是,不走传统的 DNS 解析,而是自己搭建基于 HTTP 协议的 DNS 服务器集群,分布在多个地点和多个运营商。当客户端需要 DNS 解析的时候,直接通过 HTTP 协议进行请求这个服务器集群,得到就近的地址。


这就相当于每家基于 HTTP 协议,自己实现自己的域名解析,自己做一个自己的地址簿,而不使用统一的地址簿。但是默认的域名解析都是走 DNS 的,因而使用 HttpDNS 需要绕过默认的 DNS 路径,就不能使用默认的客户端。使用 HttpDNS 的,往往是手机应用,需要在手机端嵌入支持 HttpDNS 的客户端 SDK。


在客户端的 SDK 里动态请求服务端,获取 HttpDNS 服务器的 IP 列表,缓存到本地。随着不断地解析域名,SDK 也会在本地缓存 DNS 域名解析的结果。


当手机应用要访问一个地址的时候,首先看是否有本地的缓存,如果有就直接返回。这个缓存和本地 DNS 的缓存不一样的是,这个是手机应用自己做的,而非整个运营商统一做的。如何更新、何时更新,手机应用的客户端可以和服务器协调来做这件事情。

如果本地没有,就需要请求 HttpDNS 的服务器,在本地 HttpDNS 服务器的 IP 列表中,选择一个发出 HTTP 的请求,会返回一个要访问的网站的 IP 列表。


请求的方式是这样的。

curl http://106.2.xxx.xxx/d?dn=c.m.163.com
{"dns":[{"host":"c.m.163.com","ips":["223.252.199.12"],"ttl":300,"http2":0}],"client":{"ip":"106.2.81.50","line":269692944}}


手机客户端自然知道手机在哪个运营商、哪个地址。由于是直接的 HTTP 通信,HttpDNS 服务器能够准确知道这些信息,因而可以做精准的全局负载均衡。

image.png

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两大问题。一是解析速度和更新速度的平衡问题,二是智能调度的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是 HttpDNS 的缓存设计和调度设计。


HttpDNS 就是将解析速度和更新速度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解析的过程,不需要本地 DNS 服务递归的调用一大圈,一个 HTTP 的请求直接搞定,要实时更新的时候,马上就能起作用;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解析速度,本地也有缓存,缓存是在客户端 SDK 维护的,过期时间、更新时间,都可以自己控制。


HttpDNS 的缓存设计策略也是做应用架构中常用的缓存设计模式,也即分为客户端、缓存、数据源三层。

image.png


SDK 中的缓存会严格按照缓存过期时间,如果缓存没有命中,或者已经过期,而且客户端不允许使用过期的记录,则会发起一次解析,保障记录是更新的。


解析可以同步进行,也就是直接调用 HttpDNS 的接口,返回最新的记录,更新缓存;也可以异步进行,添加一个解析任务到后台,由后台任务调用 HttpDNS 的接口。


同步更新的优点是实时性好,缺点是如果有多个请求都发现过期的时候,同时会请求 HttpDNS 多次,其实是一种浪费。


同步更新的方式对应到应用架构中缓存的 Cache-Aside 机制,也即先读缓存,不命中读数据库,同时将结果写入缓存。


同步更新的方式对应到应用架构中缓存的 Cache-Aside 机制,也即先读缓存,不命中读数据库,同时将结果写入缓存。


异步更新的优点是,可以将多个请求都发现过期的情况,合并为一个对于 HttpDNS 的请求任务,只执行一次,减少 HttpDNS 的压力。同时可以在即将过期的时候,就创建一个任务进行预加载,防止过期之后再刷新,称为预加载。


它的缺点是当前请求拿到过期数据的时候,如果客户端允许使用过期数据,需要冒一次风险。如果过期的数据还能请求,就没问题;如果不能请求,则失败一次,等下次缓存更新后,再请求方能成功。


异步更新的机制对应到应用架构中缓存的 Refresh-Ahead 机制,即业务仅仅访问缓存,当过期的时候定期刷新。在著名的应用缓存 Guava Cache 中,有个 RefreshAfterWrite 机制,对于并发情况下,多个缓存访问不命中从而引发并发回源的情况,可以采取只有一个请求回源的模式。在应用架构的缓存中,也常常用数据预热或者预加载的机制。

image.png

相关文章
|
8月前
|
监控 安全 数据可视化
哪些项目适合采用BOT+EPC模式?深度解析
2分钟了解什么是BOT+EPC项目管理模式以及该模式适用于哪些类型的项目。
525 1
哪些项目适合采用BOT+EPC模式?深度解析
|
4月前
|
域名解析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SSL证书验证全攻略:DNS/HTTP/手动解析怎么选?
SSL证书在网络安全中至关重要,1Panel提供三种验证方式:DNS验证、HTTP验证和手动解析。DNS验证便捷,适合CDN网站;HTTP验证快速,需服务器在线;手动解析灵活,但操作复杂。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确认方式,定期检查证书状态。
578 2
|
6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
深入理解HTTP/2:nghttp2库源码解析及客户端实现示例
通过解析nghttp2库的源码和实现一个简单的HTTP/2客户端示例,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2的关键特性和nghttp2的核心实现。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HTTP/2协议,提高Web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于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展代码,以满足具体需求。
571 29
|
7月前
|
数据可视化 算法 数据挖掘
用傅里叶变换解码时间序列:从频域视角解析季节性模式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傅里叶变换和周期图分析来识别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性模式,特别是在能源消耗数据中。通过Python实现傅里叶变换和周期图,可以有效提取并量化时间序列中的主要和次要频率成分,克服传统可视化分析的局限性。这对于准确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AEP能源消耗数据为例,展示了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识别日、周、半年等周期模式。
304 3
用傅里叶变换解码时间序列:从频域视角解析季节性模式
|
7月前
|
缓存 安全 网络安全
代理协议解析:如何根据需求选择HTTP、HTTPS或SOCKS5?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HTTPS和SOCKS5三种代理协议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代理协议。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理协议,提高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和性能。
347 17
|
7月前
|
数据采集 Web App开发 存储
深度解析:使用 Headless 模式 ChromeDriver 进行无界面浏览器操作
本文介绍了基于无界面浏览器(如ChromeDriver)和代理IP技术的现代爬虫解决方案,以应对传统爬虫面临的反爬机制和动态加载内容等问题。通过Selenium驱动ChromeDriver,并结合亿牛云爬虫代理、自定义Cookie和User-Agent设置,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配置ChromeDriver、处理代理认证、添加Cookie及捕获异常,确保爬虫稳定运行。性能对比显示,Headless模式下的ChromeDriver在数据采集成功率、响应时间和反爬规避能力上显著优于传统爬虫。该方案广泛应用于电商、金融和新闻媒体等行业。
411 0
深度解析:使用 Headless 模式 ChromeDriver 进行无界面浏览器操作
|
8月前
|
CDN
阿里云CDN怎么收费?看这一篇就够了,CDN不同计费模式收费价格全解析
阿里云CDN的费用由基础费用和增值费用组成。基础费用有三种计费方式:按流量、按带宽峰值和月结95带宽峰值,默认为按流量计费,价格根据使用量阶梯递减。增值费用包括静态HTTPS请求、QUIC请求等,按实际使用量收费,不使用不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和详细规则可参考阿里云官方页面。
|
8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解析HTTP代理服务器不稳定致使掉线的关键原因
随着数字化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核心需求。HTTP代理服务器掉线原因主要包括:1. 网络问题,如本地网络不稳定、路由复杂;2. 服务器质量差、IP资源不稳定;3. 用户配置错误、超时或请求频率异常;4. IP失效或协议不兼容。这些问题会影响连接稳定性。
208 8
|
10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网络虚拟化
本文介绍了十个重要的网络技术术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交换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云计算
本文介绍了十个重要的网络技术术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交换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云计算。通过这些术语的详细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712 3
|
10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10种数据预处理中的数据泄露模式解析:识别与避免策略
在机器学习中,数据泄露是一个常见问题,指的是测试数据在数据准备阶段无意中混入训练数据,导致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失真。本文详细探讨了数据预处理步骤中的数据泄露问题,包括缺失值填充、分类编码、数据缩放、离散化和重采样,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避免数据泄露,确保模型的测试结果可靠。
587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