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优先级队列(堆)及top-k问题讲解(一)

简介: 数据结构之优先级队列(堆)及top-k问题讲解(一)

💕"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作者:Mylvzi

文章主要内容:数据结构之优先级队列(堆)

 

一.优先级队列

1.概念

 我们已经学习过队列,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数据的进出是有优先级的,优先级高的往往需要先"出",优先级低的就需要后"出",此时普通的队列就无法完成这样的操作(也就是数据在插入到队列中后,还需要根据优先级进行位置调整),需要另外一种数据结构--优先级队列 PriorityQueue来实现

 在实际生活中PriorityQueue的场景经常存在,比如你在打游戏的时候,如果有来电,系统应该优先处理来电。

 在这种场景下,数据结构需要实现两个最基本的操作"返回优先级最高的对象"和"添加新的数据"

二.优先级队列的模拟实现

 jdk1.8中的PriorityQueue 底层就使用了"堆"这种数据结构,堆实际上就是经过优先级调整的完全二叉树

注:这里的优先级在堆中的体现一般是所存储数据的大小

1.什么是堆?

 堆是一种把元素按大小排列的完全二叉树,堆就是进行数据高效组织的另一种形式

从小到大排列:小根堆(每棵树的根节点的值比当前树的所有孩子都小)

从大到小排列:大根堆(每棵树的根节点的值比当前树的所有孩子都大)

大根堆示例:

小根堆示例:

2.堆的存储方式

 堆其实是一颗完全二叉树,那么在存储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顺序表进行数据的存储;而对于非完全二叉树来说,则不适合使用顺序表存储数据,因为会导致空间资源的浪费

 既然是一颗完全二叉树,那就具有完全二叉树的一些性质

  • 如果i为0,则i对应的结点是根节点;i的父节点的下标为(i-1)/2
  • 由父节点的下标i可得左孩子的下标:2*i+1,右孩子的下标:2*i+2

3.堆的创建

一般都是根据数组去创建堆  使数组中的元素在二叉树中排列时呈现某种顺序

对于集合{ 27,15,19,18,28,34,65,49,25,37 }中的数据,如果将其创建成堆呢?

观察集合,此时是无序的,我们需要通过调整将其设置为大根堆/小根堆

1.堆的实现

1.大根堆的实现

图解:

可见实现大根堆的核心思路在于"向下调整",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向下调整,使其符合规定的顺序

向下调整的步骤:

  1. 先获取到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的下标 parent = (usedSize - 1- 1)/2
  2. 获取到左右孩子结点的最大值(先获取左孩子,再判断左右孩子谁的值更大)
  3. 如果孩子节点的值>根节点的值,交换,交换之后需要堆parent重新赋值为child,继续向下调整
  4. 如果孩子节点的值<根节点的值,不交换,parent--;

对于2:为什么先获取左孩子的结点呢?因为对于一个完全二叉树来说,其最后一棵子树一定有左孩子,但是不一定有右孩子。

代码实现

// 根据传入的数组  将他们调整为大根堆
    public int[] elem;
    public int usedSize;
    public TestHeap(int size) {
        this.elem = new int[size];
    }
    // 初始化堆
    public void initHeap(int[] arr)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this.elem[i] = arr[i];
            this.usedSize++;
        }
    }
    // 实现大根堆
    /**
     * 从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开始,进行向下调整,一直调整到root
     */
        // 向下调整
    public void createHeap() {
        // 从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开始
        for (int parents = (usedSize-1-1)/2; parents >= 0; parents--) {
            shiftDown(parents,usedSize);
        }
    }
    private void shiftDown(int parents, int usedSize) {
        // 先获取左孩子的下标
        int child = 2*parents + 1;
        // 进行向下调整
        while (child < usedSize) {
            // 先判断左右孩子的值是谁更大
            if(child+1 < usedSize && elem[child] < elem[child+1]) {
                // 存在右孩子  且右孩子的值比左孩子的大
                child++;
            }
            if(elem[child] > elem[parents]) {
                // 如果孩子结点的值比根节点大  交换
                swap(child,parents);
                parents = child;
                child = 2*parents + 1;
            }else {
                // 如果根节点就是最大值  直接翻一下
                break;
            }
        }
    }
    // 交换函数
    private void swap(int i, int j) {
        int tmp = elem[i];
        elem[i] = elem[j];
        elem[j] = tmp;
    }
2.小根堆的实现

实现小根堆的逻辑是相同的,只需要在进行向下调整的时候改一下交换的逻辑

// 实现小根堆
    public void createHeap2() {
        // 从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开始
        for (int parents = (usedSize-1-1)/2; parents >= 0; parents--) {
            shiftDown(parents,usedSize);
        }
    }
    private void shiftDown2(int parents, int usedSize) {
        // 先获取左孩子的下标
        int child = 2*parents + 1;
        // 进行向下调整
        while (child < usedSize) {
            // 先判断左右孩子的值是谁更大
            if(child+1 < usedSize && elem[child] > elem[child+1]) {
                // 存在右孩子  且右孩子的值比左孩子的小
                child++;
            }
            if(elem[child] < elem[parents]) {
                // 如果孩子结点的值比根节点小  交换
                swap(child,parents);
                // parent中大的元素向下移动  可能会造成子树不满足堆的性质  继续进行向下调整
                parents = child;
                child = 2*parents + 1;
            }else {
                // 如果根节点就是最大值  
                break;
            }
        }
    }

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

  最坏的情况就是从根节点一直比到叶子节点,比较的次数就是完全二叉树的高度,O(logn)

其他情况比较的次数都是常数次,对于时间复杂度来说,一般只考虑最坏情况

2.堆的创建

 在向下调整的代码中我们已经实现了堆的创建

// 堆的创建
    public void createHeap() {
        // 从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开始
        for (int parents = (usedSize-1-1)/2; parents >= 0; parents--) {
            shiftDown(parents,usedSize);
        }
    }

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n),那"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请看下面的推导

注:
1.堆建立的时间复杂度需要考虑两方面,每层的结点数,以及每个结点向下调整的最坏情况

2.堆的时间复杂度的推导需要使用到数列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错位相减"

3.堆的时间复杂度一定要回手写推导,面试中有可能会考到!!!

3.在堆中添加元素

 要求:添加之后仍满足大根堆的形式

说明:

  1. 在堆中插入一个新的元素之后,需要仍保持堆的性质,此时需要进行向上调整,直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2. 由于堆的存储结构是一个顺序表,所以当顺序表满时,需要进行扩容 ;同时,堆的插入对应的就是顺序表的尾插

代码实现:

// 在堆内添加元素
    /**
     * 插入到最后一个位置(保证是一个完全二叉树,且方便后续操作)
     * 向上调整
     */
    public void offer(int val) {
        if (isFull()) {
            this.elem = Arrays.copyOf(this.elem,2*this.elem.length);
        }
        this.elem[usedSize] = val;
        shiftUp(usedSize);
        this.usedSize++;
    }
    private void shiftUp(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1)/2;
        // == 0此时就是根节点了  不需要再去向上调整
        // 需要一直调整到根节点
        while(child != 0) {
            if(elem[child] > elem[parent]) {
                swap(child,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1)/2;
            }else {
                break;
            }
        }
    }
    private boolean isFull() {
        return this.usedSize == this.elem.length;
    }

4.删除优先级最高的元素(数组的首元素)

 堆的删除对应队列的"出队"操作,只不过堆的删除出的是优先级最高的元素

 对于堆来说,优先级最高的元素位于堆顶,也就是顺序表的首元素,那如何进行堆的删除操作呢?

 最直观的想法就是先保存堆顶元素,然后挪动堆顶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使其都向前挪动一个位置,再对挪动之后的结果重新进行向下调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可行的,但是时间复杂度过高,效率较低,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挪动数据的时间复杂度O(n)与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O(logN)之和

 当然还有另一种效率更高的实现方法,先交换堆顶和堆尾的元素,再进行向下调整,此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交换的时间复杂度O(1)与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O(logN),效率明显比大量挪动数据更高

代码实现:

// 删除  一定是删除优先级最高的元素  最后返回优先级最高的那个元素
    public int poll() {
        // 优先级最高的元素就是顺序表elem 的首元素
        int tmp = elem[0];
        swap(0,usedSize-1);
        this.usedSize--;
        // 只需对堆顶元素进行向下调整
        shiftDown(0,usedSize);
        return tmp;
    }

注:

 交换堆顶和堆尾元素这一操作还有另一考量,因为堆尾元素一定是优先级最低的元素,出队一定是最后一个进行出队,交换之后,堆顶是优先级最低的元素,就保证了其余元素都是优先级比堆顶元素更高,此时只需对堆顶元素进行向下调整即可,而不是从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开始进行调整

总结:删除堆中元素的三步骤

  1. 交换堆顶和堆中最后一个元素
  2.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3. 将堆顶元素进行向下调整

三.常用接口介绍

1.PriorityQueue的特性

 Java的集合框架中提供了PriorityQueue和PriorityBlockingQueue两种类型的优先级队列,PriorityQueue是线程不安全的,PriorityBlockingQueue是线程安全的,此处主要介绍PriorityQueue

使用PriorityQueue的注意事项

  1. 需要导包,即:import java.util.PriorityQueue;
  2. PriorityQueue中存放的数据必须能够进行大小的比较,不能够插入无法比较的对象,否则会报错
PriorityQueue<Integer> priorityQueue1 = new PriorityQueue<>();
        priorityQueue1.offer(1);
        priorityQueue1.offer(2);
        PriorityQueue<Student> priorityQueue2 = new PriorityQueue<>();
        priorityQueue2.offer(new Student());
        priorityQueue2.offer(new Student());// 报错

3.不能插入null,否则会报空指针异常

4.插入(向上调整)和删除的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

5. PriorityQueue默认是小根堆,也就是根节点的值比子节点的值小

 

PriorityQueue<Integer> priorityQueue1 = new PriorityQueue<>();
        priorityQueue1.offer(1);
        priorityQueue1.offer(2);
        priorityQueue1.offer(3);
        priorityQueue1.offer(4);
        priorityQueue1.offer(5);
        System.out.println(priorityQueue1.poll());// 输出1

数据结构之优先级队列(堆)及top-k问题讲解(二)+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13567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251 9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散列表的数据结构以及对象在JVM堆中的存储过程
本文介绍了散列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JVM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散列表的结构、对象存储过程、Hashtable的扩容机制及与HashMap的区别。通过实例和图解,帮助读者理解散列表的工作原理和优化策略。
45 1
散列表的数据结构以及对象在JVM堆中的存储过程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强调了合理选择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提升编程能力。
74 5
|
2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数据结构】树型结构详解 + 堆的实现(c语言)(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结构,重点讲解了堆这一重要的数据结构。堆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常用于实现优先队列和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堆排序)。文章详细描述了堆的性质、存储方式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删除和取堆顶数据等操作的具体实现。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堆的原理和应用。
112 16
|
2月前
|
算法 安全 NoSQL
2024重生之回溯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之栈和队列精题汇总(10)【无论是王道考研人还是IKUN都能包会的;不然别给我家鸽鸽丢脸好嘛?】
数据结构王道第3章之IKUN和I原达人之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栈与队列精题详解、数据结构、C++、排序算法、java、动态规划你个小黑子;这都学不会;能不能不要给我家鸽鸽丢脸啊~除了会黑我家鸽鸽还会干嘛?!!!
|
3月前
|
存储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为什么基础数据类型存放在栈中,而引用数据类型存放在堆中?
为什么基础数据类型存放在栈中,而引用数据类型存放在堆中?
116 1
|
3月前
【数据结构】-- 栈和队列
【数据结构】-- 栈和队列
21 0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探索数据结构:分支的世界之二叉树与堆
探索数据结构:分支的世界之二叉树与堆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40 1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数据结构的栈
栈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地使用栈,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与数据存储和操作相关的问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