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TP算法的Github两步验证2FA(双因子)机制Python3.10/Golang1.21实现

简介: 双因子登录说白了就是通过第三方设备证明"你是你自己"的一个措施,Github官方推荐在移动端下载1Password、Authy、Microsoft Authenticator等APP来通过扫码进行验证,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麻烦,本次我们通过Python/Golang代码来实现双因子登录验证。

从今年(2023)三月份开始,Github开始强制用户开启两步验证2FA(双因子)登录验证,毫无疑问,是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毕竟Github账号一旦被盗,所有代码仓库都会毁于一旦,关于双因子登录的必要性请参见:别让你的服务器(vps)沦为肉鸡(ssh暴力破解),密钥验证、双向因子登录值得拥有

双因子登录说白了就是通过第三方设备证明"你是你自己"的一个措施,Github官方推荐在移动端下载1Password、Authy、Microsoft Authenticator等APP来通过扫码进行验证,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麻烦,本次我们通过Python/Golang代码来实现双因子登录验证。

TOTP算法

Time-based One-Time Password(TOTP)是一种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算法,用于增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TOTP基于HMAC(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算法和时间戳生成一次性密码。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共享一个密钥,通常在初始化身份验证时交换。基于该密钥,服务器生成一个用于验证的初始值。

在每个时间步长(通常是30秒),基于当前时间戳和共享密钥,使用HMAC算法生成一个哈希值。然后,从哈希值中提取一个固定长度的动态密码。这个动态密码在设定的时间步长内有效,之后会自动失效。

用户在进行身份验证时,需要输入当前时间步长内生成的动态密码。服务器会使用相同的算法和共享密钥,验证用户提供的密码是否匹配。由于动态密码在时间步长过期后就会失效,即使被截获,也无法在下一个时间步长内重复使用。

TOTP广泛应用于双因素身份验证(2FA)和多因素身份验证(MFA)的实现中。通过结合用户的密码和每次生成的动态密码,TOTP提供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护,有效降低了密码被盗用或猜测的风险。

常见的TOTP应用包括Google Authenticator和Authy等身份验证应用程序,它们生成基于TOTP算法的动态密码,并与用户的在线账户相绑定,提供更安全的登录方式。

说白了,就是一个带生命周期的密钥,30秒之后这个密钥就会过期,客户端和服务端共享一个密钥,通过HMAC算法来验证密钥的合法性。

TOTP算法实现(Python3.10)

首先在服务端应该先生成一个密钥,该密钥在客户端和认证服务器之间共享。密钥可以是字符串,但Github官方把该密钥弄成了二维码,以方便用户在移动端扫码验证,打开Github账户,选择设置-》两步验证:

点击绿色按钮,选择开启两步验证。

此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这就是我们共享的密钥:

该密钥的字符串形式可以通过点击setup key超链接来获取。

拿到系统密钥之后,我们安装基于Python的TOTP库:

pip3 install pyotp

随后编写代码生成当前时序的验证码:

import pyotp  
import time  

# 设置服务端密钥  
secret_key = "Github服务端生成的密钥(即二维码)"  

# 使用密钥和时间间隔(默认为 30 秒)创建一个 TOTP 对象  
totp = pyotp.TOTP(secret_key)  

# 生成当前的 OTP  
current_otp = totp.now()  
print(f"当前OTP: {current_otp}")

运行结果:

python -u "d:\jiyun\积云\boo3_public\test_totp.py"  
当前OTP: 809888

可以看到根据密钥我们生成了30秒以内有效期的验证码,随后将该验证码填入页面中的Verify the code from the app文本框即可。简单方便,并不需要移动端的参与。

Golang1.21实现TOTP算法

如果客户端的语言是Golang,也可以轻松实现TOTP算法,首先确保本机安装Golang1.18以上的版本,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最新的Golang1.21:

PS C:\Users\zcxey> go version  
go version go1.21.1 windows/amd64

随后通过go get安装对应的totp包:

go get github.com/pquerna/otp  
go get github.com/pquerna/otp/totp

接着编写入口代码main.go文件:

package main  

import (  
    "encoding/base32"  
    "fmt"  
    "time"  

    "github.com/pquerna/otp"  
    "github.com/pquerna/otp/totp"  
)  

// Demo function, not used in main  
// Generates Passcode using a UTF-8 (not base32) secret and custom parameters  
func GeneratePassCode(utf8string string) string {  
    secret := base32.StdEncoding.EncodeToString([]byte(utf8string))  
    passcode, err := totp.GenerateCodeCustom(secret, time.Now(), totp.ValidateOpts{  
        Period:    30,  
        Skew:      1,  
        Digits:    otp.DigitsSix,  
        Algorithm: otp.AlgorithmSHA512,  
    })  
    if err != nil {  
        panic(err)  
    }  
    return passcode  
}  

func main() {  

    passcode := GeneratePassCode("Github官方生成的密钥")  

    fmt.Print(passcode)  

}

这里通过GeneratePassCode函数来生成验证码,默认有效期同样是30秒,算法基于otp.AlgorithmSHA512。

运行结果:

go run "d:\jiyun\积云\boo3_public\main.go"  
692540

随后同样将该验证码填入页面中的Verify the code from the app文本框即可。和Python不同的是,Golang直接编译好以后可以在任意平台直接运行,理论上要比Python要方便的多。

结语

总体而言,GitHub的双因子登录提供了更高的账户安全性,保护用户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的数据泄露。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安全措施,值得用户采取以保护他们的GitHub账户和相关代码资产,不过话说回来,Github官方力推收费的1Password软件,应该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绑定,但对于会代码的我们来说,这都不算事儿。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基于EM期望最大化算法的GMM参数估计与三维数据分类系统python源码
本内容展示了基于EM算法的高斯混合模型(GMM)聚类实现,包含完整Python代码、运行效果图及理论解析。程序使用三维数据进行演示,涵盖误差计算、模型参数更新、结果可视化等关键步骤,并附有详细注释与操作视频,适合学习EM算法与GMM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中红黑树数据结构的 Python 算法实现与应用研究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传统数据结构存在性能瓶颈。红黑树通过自平衡机制,确保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log n),适用于网络记录存储、设备信息维护及安全事件排序等场景。本文分析红黑树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 Python 实现,并探讨其在企业监控系统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60 1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FPGA的图像退化算法verilog实现,分别实现横向和纵向运动模糊,包括tb和MATLAB辅助验证
本项目基于FPGA实现图像运动模糊算法,包含横向与纵向模糊处理流程。使用Vivado 2019.2与MATLAB 2022A,通过一维卷积模拟点扩散函数,完成图像退化处理,并可在MATLAB中预览效果。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跳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动态数据索引优化策略研究
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需高效处理终端行为数据,跳表作为一种基于概率平衡的动态数据结构,具备高效的插入、删除与查询性能(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og n)),适用于高频数据写入和随机查询场景。本文深入解析跳表原理,探讨其在局域网监控中的适配性,并提供基于Python的完整实现方案,优化终端会话管理,提升系统响应性能。
72 4
|
3月前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C++
人工智能算法python程序运行环境安装步骤整理
本教程详细介绍Python与AI开发环境的配置步骤,涵盖软件下载、VS2017安装、Anaconda配置、PyCharm设置及组件安装等内容,适用于Windows系统,助你快速搭建开发环境。
|
3月前
|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测试报告生成:整合错误截图,重复用例执行策略,调整测试顺序及多断言机制。
如何组织这一切呢?你可以写一本名为“Python测试之道”的动作指南手册,或者创建一个包含测试策略、测试顺序、多断言机制的脚本库。只要你的测试剧本编写得足够独到,你的框架就会像一位执行任务的超级英雄,将任何潜伏于代码深处的错误无情地揪出来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整理好的测试结果,不仅有利于团队协作,更像冒险故事中的精彩篇章,带给读者无尽的探索乐趣和深刻的思考。
104 10
|
4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论上网限制软件中 Python 动态衰减权重算法于行为管控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在网络安全与行为管理的学术语境中,上网限制软件面临着精准识别并管控用户不合规网络请求的复杂任务。传统的基于静态规则库或固定阈值的策略,在实践中暴露出较高的误判率与较差的动态适应性。本研究引入一种基于 “动态衰减权重算法” 的优化策略,融合时间序列分析与权重衰减机制,旨在显著提升上网限制软件的实时决策效能。
126 2
|
JSON Go 数据格式
一日一技:一根短横线在Golang 和 Python 中的妙用。
一日一技:一根短横线在Golang 和 Python 中的妙用。
650 0
一日一技:一根短横线在Golang 和 Python 中的妙用。
|
3月前
|
Python
Python编程基石:整型、浮点、字符串与布尔值完全解读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四种基本数据类型:整型(int)、浮点型(float)、字符串(str)和布尔型(bool)。整型表示无大小限制的整数,支持各类运算;浮点型遵循IEEE 754标准,需注意精度问题;字符串是不可变序列,支持多种操作与方法;布尔型仅有True和False两个值,可与其他类型转换。掌握这些类型及其转换规则是Python编程的基础。
211 3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