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泰坦尼克号乘客生存预测

简介: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泰坦尼克号乘客生存预测

1 决策树算法api

  • class sklearn.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max_depth=None,random_state=None)
  • criterion
  • 特征选择标准
  • “gini"或者"entropy”,前者代表基尼系数,后者代表信息增益。一默认"gini",即CART算法。

min_samples_split

  • 内部节点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
  • 这个值限制了子树继续划分的条件,如果某节点的样本数少于min_samples_split,则不会继续再尝试选择最优特征来进行划分。
  • 默认是2.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我之前的一个项目例子,有大概10万样本,建立决策树时,我选择了min_samples_split=10。可以作为参考。
  • min_samples_leaf
  • 叶子节点最少样本数
  • 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最少的样本数,如果某叶子节点数目小于样本数,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 默认是1,可以输入最少的样本数的整数,或者最少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之前的10万样本项目使用min_samples_leaf的值为5,仅供参考。
  • max_depth
  • 决策树最大深度
  • 决策树的最大深度,默认可以不输入,如果不输入的话,决策树在建立子树的时候不会限制子树的深度。一般来说,数据少或者特征少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个值。如果模型样本量多,特征也多的情况下,推荐限制这个最大深度,具体的取值取决于数据的分布。常用的可以取值10-100之间
  • random_state
  • 随机数种子

2 泰坦尼克号乘客案例背景

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沉船之一。1912年4月15日,在她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在与冰山相撞后沉没,在222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造成1502人死亡。这场耸人听闻的悲剧震惊了国际社会,并为船舶制定了更好的安全规定。 造成海难失事的原因之一是乘客和机组人员没有足够的救生艇。尽管幸存下沉有一些运气因素,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生存,例如妇女,儿童和上流社会。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要求您完成对哪些人可能存活的分析。特别是,我们要求您运用机器学习工具来预测哪些乘客幸免于悲剧。

案例:https://www.kaggle.com/c/titanic/overview

我们提取到的数据集中的特征包括票的类别,是否存活,乘坐班次,年龄,登陆home.dest,房间,船和性别等。

数据:http://biostat.mc.vanderbilt.edu/wiki/pub/Main/DataSets/titanic.txt

经过观察数据得到:

  • 1 乘坐班是指乘客班(1,2,3),是社会经济阶层的代表。
  • 2 其中age数据存在缺失。

经过观察数据得到:

  • 1 乘坐班是指乘客班(1,2,3),是社会经济阶层的代表。
  • 2 其中age数据存在缺失。

2.1 步骤分析

  • 1.获取数据
  • 2.数据基本处理
  • 2.1 确定特征值,目标值
  • 2.2 缺失值处理
  • 2.3 数据集划分
  • 3.特征工程(字典特征抽取)
  • 4.机器学习(决策树)
  • 5.模型评估

2.2 代码实现

  • 导入需要的模块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import DictVectoriz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export_graphviz
  • 1.获取数据
# 1、获取数据
titan = pd.read_csv("http://biostat.mc.vanderbilt.edu/wiki/pub/Main/DataSets/titanic.txt")
  • 2.数据基本处理
  • 2.1 确定特征值,目标值
x = titan[["pclass", "age", "sex"]]
y = titan["survived"]
  • 2.2 缺失值处理
# 缺失值需要处理,将特征当中有类别的这些特征进行字典特征抽取
x['age'].fillna(x['age'].mean(), inplace=True)
  • 2.3 数据集划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22)
  • 3.特征工程(字典特征抽取)

特征中出现类别符号,需要进行one-hot编码处理(DictVectorizer)

x.to_dict(orient=“records”) 需要将数组特征转换成字典数据

# 对于x转换成字典数据x.to_dict(orient="records")
# [{"pclass": "1st", "age": 29.00, "sex": "female"}, {}]
transfer = DictVectorizer(sparse=False)
x_train = transfer.fit_transform(x_train.to_dict(orient="records"))
x_test = transfer.fit_transform(x_test.to_dict(orient="records"))
  • 4.决策树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

决策树API当中,如果没有指定max_depth那么会根据信息熵的条件直到最终结束。这里我们可以指定树的深度来进行限制树的大小

# 4.机器学习(决策树)
estimator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max_depth=5)
estimator.fit(x_train, y_train)
# 5.模型评估
estimator.score(x_test, y_test)
estimator.predict(x_test)

决策树的结构是可以直接显示

2.3 决策树可视化

2.3.1 保存树的结构到dot文件

  • sklearn.tree.export_graphviz() 该函数能够导出DOT格式
  • tree.export_graphviz(estimator,out_file='tree.dot’,feature_names=[‘’,’’])
export_graphviz(estimator, out_file="./data/tree.dot", feature_names=['age', 'pclass=1st', 'pclass=2nd', 'pclass=3rd', '女性', '男性'])

dot文件当中的内容如下

digraph Tree {
node [shape=box] ;
0 [label="petal length (cm) <= 2.45\nentropy = 1.584\nsamples = 112\nvalue = [39, 37, 36]"] ;
1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39\nvalue = [39, 0, 0]"] ;
0 -> 1 [labeldistance=2.5, labelangle=45, headlabel="True"] ;
2 [label="petal width (cm) <= 1.75\nentropy = 1.0\nsamples = 73\nvalue = [0, 37, 36]"] ;
0 -> 2 [labeldistance=2.5, labelangle=-45, headlabel="False"] ;
3 [label="petal length (cm) <= 5.05\nentropy = 0.391\nsamples = 39\nvalue = [0, 36, 3]"] ;
2 -> 3 ;
4 [label="sepal length (cm) <= 4.95\nentropy = 0.183\nsamples = 36\nvalue = [0, 35, 1]"] ;
3 -> 4 ;
5 [label="petal length (cm) <= 3.9\nentropy = 1.0\nsamples = 2\nvalue = [0, 1, 1]"] ;
4 -> 5 ;
6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1\nvalue = [0, 1, 0]"] ;
5 -> 6 ;
7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1\nvalue = [0, 0, 1]"] ;
5 -> 7 ;
8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34\nvalue = [0, 34, 0]"] ;
4 -> 8 ;
9 [label="petal width (cm) <= 1.55\nentropy = 0.918\nsamples = 3\nvalue = [0, 1, 2]"] ;
3 -> 9 ;
10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2\nvalue = [0, 0, 2]"] ;
9 -> 10 ;
11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1\nvalue = [0, 1, 0]"] ;
9 -> 11 ;
12 [label="petal length (cm) <= 4.85\nentropy = 0.191\nsamples = 34\nvalue = [0, 1, 33]"] ;
2 -> 12 ;
13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1\nvalue = [0, 1, 0]"] ;
12 -> 13 ;
14 [label="entropy = 0.0\nsamples = 33\nvalue = [0, 0, 33]"] ;
12 -> 14 ;
}

那么这个结构不能看清结构,所以可以在一个网站上显示

2.3.2 网站显示结构

将dot文件内容复制到该网站当中显示

3 决策树总结

  • 优点
  • 简单的理解和解释,树木可视化。
  • 缺点:
  • 决策树学习者可以创建不能很好地推广数据的过于复杂的树,容易发生过拟合。
  • 改进:
  • 减枝cart算法
  • 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的一种)

注:企业重要决策,由于决策树很好的分析能力,在决策过程应用较多, 可以选择特征


4 小结

  • 案例流程分析【了解】
  • 1.获取数据
  • 2.数据基本处理
  • 2.1 确定特征值,目标值
  • 2.2 缺失值处理
  • 2.3 数据集划分
  • 3.特征工程(字典特征抽取)
  • 4.机器学习(决策树)
  • 5.模型评估
  • 决策树可视化【了解】
  • sklearn.tree.export_graphviz()

决策树优缺点总结【知道】

  • 优点:
  • 简单的理解和解释,树木可视化。
  • 缺点:
  • 决策树学习者可以创建不能很好地推广数据的过于复杂的树,容易发生过拟合。
  • 改进:
  • 减枝cart算法
  • 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的一种)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在机器学习领域,决策树(Decision Tree)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两种非常流行且强大的分类和回归算法。它们通过模拟人类决策过程,将复杂的数据集分割成易于理解和处理的子集,从而实现对新数据的准确预测。
389 10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的结合:智能决策的新引擎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的结合:智能决策的新引擎
607 15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中的前沿应用,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疾病预测和基因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医疗诊断是医学的核心,其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中的前沿应用,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疾病预测和基因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文章还讨论了Python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755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探索机器学习:从数据到决策
【9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穿越机器学习的世界。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算法的力量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从菜鸟到大师:一棵决策树如何引领你的Python机器学习之旅
【9月更文挑战第9天】在数据科学领域,机器学习如同璀璨明珠,吸引无数探索者。尤其对于新手而言,纷繁复杂的算法常让人感到迷茫。本文将以决策树为切入点,带您从Python机器学习的新手逐步成长为高手。决策树以其直观易懂的特点成为入门利器。通过构建决策树分类器并应用到鸢尾花数据集上,我们展示了其基本用法及效果。掌握决策树后,还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调整参数,并探索集成学习方法,最终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不断提升技能。愿这棵智慧之树助您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师。
157 3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决策树下的智慧果实:Python机器学习实战,轻松摘取数据洞察的果实
【9月更文挑战第7天】当我们身处数据海洋,如何提炼出有价值的洞察?决策树作为一种直观且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宛如智慧之树,引领我们在繁复的数据中找到答案。通过Python的scikit-learn库,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决策树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分析。本教程将带领大家从零开始,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决策树的原理与应用,探索数据中的秘密。
154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白话机器学习】算法理论+实战之决策树
【白话机器学习】算法理论+实战之决策树
315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揭秘机器学习模型的决策之道
【8月更文挑战第22天】本文将深入浅出地探讨机器学习模型如何从数据中学习并做出预测。我们将一起探索模型背后的数学原理,了解它们是如何被训练以及如何对新数据进行预测的。文章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机器学习过程概述,并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分析:深入洞察与精准决策
【8月更文挑战第3天】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分析为企业提供了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制定精准营销策略的有力工具。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行为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精准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的出现,以及更多创新性的应用场景的拓展。同时,也需要关注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决策树下的智慧果实:Python机器学习实战,轻松摘取数据洞察的果实
【8月更文挑战第3天】在数据的海洋中探寻真知,决策树犹如智慧之树,以其直观易懂的强大功能,引领我们逐步缩小决策范围,轻松获取数据洞察。本篇将带您踏上Python机器学习之旅,从理解决策树为何受青睐开始,通过scikit-learn库实现鸢尾花数据集分类,解析其决策机制,并掌握调参技巧,最终优化模型性能,共同摘取数据科学的甜美果实。
118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