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计算Clouder认证:高可用应用架构——课时7:如何将弹性公网IP绑定到负载均衡?

本文涉及的产品
轻量应用服务器 2vCPU 4GiB,适用于搭建Web应用/小程序
轻量应用服务器 2vCPU 1GiB,适用于搭建电商独立站
轻量应用服务器 2vCPU 4GiB,适用于网站搭建
简介: 弹性计算Clouder认证:高可用应用架构——课时7:如何将弹性公网IP绑定到负载均衡?

由于小云创建的CLB实例为私网类型,没有公网IP,无法通过公网访问,如果需要让其网站能够通过公网访问,只需要绑定前面创建的EIP即可。绑定步骤为:

第一步 如果弹性公网IP已经绑定了资源,需要先解绑

第二步 将私网CLB实例绑定到弹性公网IP

第三步 测试绑定后是否能够通过弹性公网IP访问到后端服务器(web01和web02)

 

  1. 云服务器上解绑EIP,由于已经绑定到web02,需要先从web02解绑,才能再次绑定到负载均衡

image.png

  1. 解绑后,重新绑定到负载均衡,点击绑定资源

image.png

  1. 绑定EIP到负载均衡CLB,实例类型选择传统型负载均衡CLB实例后,勾选我们创建的web_lb实例,并点击确定

image.png

  1. 通过弹性公网IP验证负载均衡效果,在浏览器中,打开弹性公网IP地址,多次刷新,验证页面是否在显示不同内容:

image.png

image.png

  1. 提示:由于浏览器存在缓存,多次刷新不能立即切换页面显示内容,可以打开本地命令行工具并通过“curl EIP”命令进行测试:
    windows命令行打开方法:同时按下键盘上的”WIN“和”R“两个按键,在弹出的页面中输入“cmd”,点击确定。
    IOS命令行打开方法:进入「启动台」找到「终端」应用,点击图标即可。

image.png


练习实验:高可用应用架构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exp/fcdecc97027443efae06789944a11875

目录
打赏
0
0
0
0
215
分享
相关文章
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
本文阐述了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介绍了 主从模式,MHA模式,MMM模式,MGR模式 方案的实现方式,没有哪个方案是完美的,开发人员在选择何种方案应用到项目中也没有标准答案,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56 3
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
论负载均衡技术在Web系统中的应用
【11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当今高并发的互联网环境中,负载均衡技术已经成为提升Web系统性能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效地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负载均衡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还能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本文将结合我参与的一个实际软件项目,从项目概述、负载均衡算法原理以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负载均衡技术在Web系统中的应用。
184 2
Kubernetes入门:搭建高可用微服务架构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快速发展的云计算时代,微服务架构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备受青睐。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使用Kubernetes将传统Java Web应用迁移到Kubernetes平台并改造成微服务架构。通过定义Kubernetes服务、创建MySQL的Deployment/RC、改造Web应用以及部署Web应用,最终实现了高可用的微服务架构。Kubernetes不仅提供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能力,还通过各种资源管理工具,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197 3
【一文搞懂PGSQL】7. PostgreSQL + repmgr + witness 高可用架构
该文档介绍了如何构建基于PostgreSQL的高可用架构,利用repmgr进行集群管理和故障转移,并引入witness节点增强网络故障检测能力。repmgr是一款轻量级的开源工具,支持一键部署、自动故障转移及分布式节点管理。文档详细描述了环境搭建步骤,包括配置postgresql参数、安装与配置repmgr、注册集群节点以及配置witness节点等。此外,还提供了故障手动与自动切换的方法及常用命令,确保集群稳定运行。
负载均衡技术在Web服务器集群中的应用
【8月更文第28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对Web服务需求的增长,单台服务器很难满足大规模访问的需求。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通常会采用Web服务器集群的方式。在这种架构中,负载均衡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合理地分配客户端请求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上,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195 2
PolarDB 高可用架构设计与实践
【8月更文第27天】 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数据库作为核心的数据存储层,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阿里云的 PolarDB 作为一款云原生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提供了高可用、高性能和自动化的特性,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 PolarDB 的高可用架构设计,并探讨其实现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技术。
190 0
|
6月前
|
Django 后端架构开发:DRF 高可用API设计与核心源码剖析
Django 后端架构开发:DRF 高可用API设计与核心源码剖析
129 1
Serverless高可用架构的解决方案体验
Serverless高可用架构的解决方案体验
177 6
Serverless高可用架构解决方案评测
Serverless高可用架构方案提供卓越效能与极简运维体验,支持服务托管、弹性伸缩及按量付费,有效降低成本并优化性能。一键部署快速启动,流程直观,文档详实;但在高级配置与特定场景实践方面指导有限。方案采用双可用区部署确保高可用性,自动故障切换保障服务连续。成本模型按需计费,减轻企业负担。功能上集成监控、日志与负载均衡,简化运维,加速上线。性能方面,秒级弹性伸缩保证资源高效匹配负载。总体而言,此方案竞争力强,特别推荐给初创公司及需灵活应对流量波动的场景。
208 2
如何构建高可用的系统基础架构
【8月更文挑战第15天】构建高可用的系统基础架构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和实践策略等多个方面。通过冗余设计、分布式架构、自动化与智能化等技术的运用,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运维团队的能力建设和制定完善的高可用性策略也是确保系统高可用性的重要保障。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在构建高可用系统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