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MongoDB数据库并内网穿透在外远程访问

简介: 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它最大的特点是他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其语法有点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几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

文章目录

前言

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它最大的特点是他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其语法有点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几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

本次教程我们将在Linux centos服务器上安装部署Mongodb数据库,同时使用cpolar进行内网穿透,实现即使在外也可以远程连接访问Mongodb数据库。

1.配置Mongodb源

进入yum.repos.d目录

cd  /etc/yum.repos.d 
• 1

新建一个下载源文件

vim  mongodb-org-4.0.repo 
• 1

在文件里面添加下面内容,然后保存

[mngodb-org]
name=MongoDB Repository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mongodb/yum/redhat/7Server/mongodb-org/4.0/x86_64/
gpgcheck=0
enabled=1
• 1
• 2
• 3
• 4
• 5

2.安装MongoDB数据库

执行命令安装,执行后等待安装完成

yum -y install mongodb-org
• 1

出现完毕表示安装完成

查看一下安装的位置

whereis mongod
• 1

可以看到mongodconf配置文件的目录所在

修改一下mongod.conf配置文件

vim /etc/mongod.conf
• 1

bindIp: 127.0.0.1改为bindIp: 0.0.0.0,然后保存

然后启动mongoDB,下面一系列是操作命令

## 启动mongodb :systemctl start mongod.service
## 停止mongodb :systemctl stop mongod.service
## 重启mongodb :systemctl restart mongod.service
## 查看状态mongodb :systemctl status mongod.service
## 设置mongodb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mongod.service
• 1
• 2
• 3
• 4
• 5

启动后我们查看一下状态

默认的mongodb端口为27017,TCP协议,在上面我们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如果为防火墙使用的是FirewallD,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7017/tcp --permanent
• 1

设置完重启防火墙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1

3.局域网连接测试

我们使用图形化工具连接,这边使用navicat进行测试连接,在navicat新建一个MongoDB连接,因为安装的时候没有输入账户密码,所以我们直接输入ip地址和端口,点击测试连接出现连接成功

4.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上面我们在本地Linux安装了mongodb数据库并且局域网测试ok,接下来我们实现在外公网环境下远程连接MongoDB数据库。

cpolar是一个非常棒的跨平台内网穿透工具,是一个的调试开发必备工具,你可以把它放在你的常备工具箱,作为常备利器。它可以通过安全隧道将NAT或防火墙后面的本地服务器,暴露给公共互联网。支持http/https/tcp/tls/ftp协议,无需公网IP,使用编制流量,无需自己注册域名购买云服务器。下面是安装cpolar内网穿透的步骤。

cpolar官网:https://www.cpolar.com/

  •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 1
  • token认证

登录cpolar官网后台,点击左侧的验证,查看自己的认证token,之后将token贴在命令行里:

cpolar authtoken xxxxxxx
• 1

  • 向系统添加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 1
  • 启动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
• 1

5.配置公网访问地址

成功启动cpolar服务后,我们在浏览器上访问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Linux局域网ip地址+9200端口

登录成功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创建一个tcp协议的隧道指向mongoDB的27017端口: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tcp
  • 本地地址:27017
  • 域名类型:免费选择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创建

然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查看并且复制tcp协议的公网地址,注意tcp://无需复制

6.公网远程连接

打开navicat或者其他连接工具,输入上面我们cpolar中创建的公网地址,端口号对应地址后面的公网端口号

点击测试连接,出现连接成功表示成功

7.固定连接公网地址

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使用的是随机临时tcp端口地址,所生成的公网地址为随机临时地址,虽然可以永久免费使用,但是该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我们接下来为其配置固定的TCP端口地址,该地址不会变化,设置后将无需每天重复修改地址。

配置固定tcp端口地址需要将cpolar升级到专业版套餐或以上。

登录cpolar官网后台,点击左侧的预留,找到保留的tcp地址,我们来为远程连接MongoDB数据库保留一个固定tcp地址。

  • 地区:选择China vip
  • 描述:即备注,可自定义

点击保留

地址保留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固定公网地址,将其复制下来

配置固定tcp地址,在浏览器上访问Linux局域网ip地址+:9200端口,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

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我们上面创建的远程数据库隧道,点击右侧的编辑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固定tcp地址配置到隧道中

  • 端口类型:修改为固定tcp端口
  • 预留的tcp地址:填写官网保留成功的地址,

点击更新

隧道更新成功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状态——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更新成为了固定tcp地址。

8.使用固定公网地址连接

打开连接工具,输入官网保留的固定tcp地址,端口为地址后面对应的公网端口号,点击测试连接。

出现连接成功表示成功,现在这个公网地址不会再随机变化,只要保持隧道正常在线,我们在外就可以通过这个公网地址远程连接到局域网内的MongoDB数据库。

相关实践学习
MongoDB数据库入门
MongoDB数据库入门实验。
快速掌握 MongoDB 数据库
本课程主要讲解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包括MongoDB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服务的启动、数据的CRUD操作函数使用、MongoDB索引的使用(唯一索引、地理索引、过期索引、全文索引等)、MapReduce操作实现、用户管理、Java对MongoDB的操作支持(基于2.x驱动与3.x驱动的完全讲解)。 通过学习此课程,读者将具备MongoDB数据库的开发能力,并且能够使用MongoDB进行项目开发。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 MongoDB版 云数据库MongoDB版支持ReplicaSet和Sharding两种部署架构,具备安全审计,时间点备份等多项企业能力。在互联网、物联网、游戏、金融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云数据库MongoDB版(ApsaraDB for MongoDB)完全兼容MongoDB协议,基于飞天分布式系统和高可靠存储引擎,提供多节点高可用架构、弹性扩容、容灾、备份回滚、性能优化等解决方案。 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mongodb
目录
打赏
0
0
0
0
7
分享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Linux 安装 Qualcomm ® SnapdragonTM Profiler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您应该已经成功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并配置了 Qualcomm® Snapdragon™ Profiler,并能够连接 Android 设备进行性能分析。Snapdragon Profiler 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深入了解应用程序的性能瓶颈,从而进行优化。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您在开发过程中更高效地使用 Snapdragon Profiler 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51 10
|
18天前
|
Linux安装svn并启动
Linux安装svn并启动
52 10
linux8安装oracle 11g遇到的问题记录
Oracle 11g在Linux 8上安装时会遇到link编译环节的问题。官方建议忽略安装中的链接错误,安装完成后应用DBPSU 11.2.0.4.240716补丁及一次性补丁33991024,再重新编译二进制文件,并配置监听器和数据库。但因11g已退出服务期,这些补丁需付费获取。网上信息显示22年1月的PSU补丁也可解决问题,找到该补丁后按常规方式打补丁即可。如有需求或疑问可咨询我。
78 20
os-copilot在Alibaba Cloud Linux镜像下的安装与功能测试
我顺利使用了OS Copilot的 -t -f 功能,我的疑惑是在换行的时候就直接进行提问了,每次只能写一个问题,没法连续换行更有逻辑的输入问题。 我认为 -t 管道 功能有用 ,能解决环境问题的连续性操作。 我认为 -f 管道 功能有用 ,可以单独创建可连续性提问的task问题。 我认为 | 对文件直接理解在新的服务器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还有建议 可以在非 co 的环境下也能进行连续性的提问。
77 7
|
13天前
|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52 23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 超级强大的十六进制 dump 工具:XXD 命令,我教你应该如何使用!
在 Linux 系统中,xxd 命令是一个强大的十六进制 dump 工具,可以将文件或数据以十六进制和 ASCII 字符形式显示,帮助用户深入了解和分析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 xxd 命令的基本用法、高级功能及实际应用案例,包括查看文件内容、指定输出格式、写入文件、数据比较、数据提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加密解密等。通过掌握这些技巧,用户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各种数据问题。
366 8
|
3月前
|
如何检查 Linux 内存使用量是否耗尽?这 5 个命令堪称绝了!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检查内存使用情况的5个常用命令:`free`、`top`、`vmstat`、`pidstat` 和 `/proc/meminfo` 文件,帮助用户准确监控内存状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1159 6
|
3月前
|
在 Linux 系统中,“cd”命令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在 Linux 系统中,“cd”命令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本文详细介绍了“cd”命令的基本用法和常见技巧,包括使用“.”、“..”、“~”、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以及快速切换到上一次工作目录等。此外,还探讨了高级技巧,如使用通配符、结合其他命令、在脚本中使用,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帮助读者提高工作效率。
209 3
深入解析:Linux网络配置工具ifconfig与ip命令的全面对比
虽然 `ifconfig`作为一个经典的网络配置工具,简单易用,但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网络配置的需求。相比之下,`ip`命令不仅功能全面,而且提供了一致且简洁的语法,适用于各种网络配置场景。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推荐逐步过渡到 `ip`命令,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管理需求。
3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