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进阶-10】深入理解redolog,undolog和binlog的底层原理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RDS PostgreSQL,集群系列 2核4GB
简介: 【MySQL进阶-10】深入理解redolog,undolog和binlog的底层原理

一, 深入理解Redolog日志底层原理

再看本篇文章之前,可以结合【9】深入理解mysql执行的底层机制 这篇文章来了解mysql内部执行sql的过程。


1,innodb引擎底层事务原理

事务的四大特性主要是是acid,分别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其原子性是 通过这个undolog 来保证的,持久性是 通过redolog 来实现的,隔离性是通过事务的 读写锁+mvcc机制 来实现的。在这四大特性中,一致性C是最重要的,他是最终目的,只有其他三个实现了,才有可能实现这个一致性,即 一致性是最终目的,其他三个就是实现的手段 。


1.1,WAL

在事务的具体实现的机制中,mysql是通过这个WAL(Write-ahead logging),即预写日志的方式来实现的。


举个基本的例子,假设一个转钱的操作,如果A给B转钱,此时A减了100,而在B在加100的时候,突然断电了,那么在数据库重启的时候,就得恢复他断电前的状态,此时就需要一个日志来记录他事务操作前的状态了,通过这个日志中的记录来恢复之前的状态,判断其是否需要回滚操作,还是需要重做等操作。而实现这个WBL机制,主要是通过这个redolog和undolog这两种日志的方式实现。


mysql中除了使用这种主流的WAL机制之外,还会使用一些Commit Logging丶Shadow Paging等。mysql默认使用这个WAL机制。


2,redolog日志文件

2.1,为什么要redolog日志文件

依旧拿一个更新语句举例,如下图,redolog是发生在第4步和第5步,在数据在buffer pool中进行数据更新之后,会把具体的逻辑语句,如哪一页哪一行要更新的字段以及更新的值是啥,先加入到redolog buffer中,随后再然后通过追加的方式持久化到磁盘上的redolog文件中,再不考虑server层的操作,即跳过6,7步,那么就会启动一个后台线程进行一个落盘的操作。


8aacacaa3cbe4935b153cf05214808c9.png


这里假设innodb内部没有这个redolog这个日志文件,就是在数据更新之后直接从buffer pool将数据给落盘,如果在落盘的时候数据页没有发生损坏,那么双写机制就触发不了,就没有换页的操作,此时发生断电,那么还没来的及落盘的数据就会直接丢失了,这就会影响数据的安全性和持久化。


除了断电这个问题,还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更新语句,就直接将整页数据给进行落盘操作,这样就很浪费成本;或者遇到一个sql很复杂,需要涉及的表很多,并且数据量很大,那么就需要更改很多页目录的数据,如果这些页目录在磁盘上的分布是随机的,那么在刷盘写数据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随机io,因此也很影响内部的执行效率和浪费空间。


所以为了解决数据的安全性以及innodb的执行效率,就引入了这个redolog日志文件,就是在落盘时先写一份到redolog中,并且写数据是顺序写,在redolog写成功之后,再进行落盘操作,如果出现断电问题,就用这个redolog这个文件进行数据的重做。


2.2,redolog的内部结构

redolog主要是记录了哪些数据做了什么修改,因此这个redolog有一个通用的格式,如下图:

0fa21213ea6e466fb4ff086d5f364ee7.png

key value
type 就是值数据的类型,类型总共有53种
Space ID 表空间id,即修改的对应表空间的id
page Number 当前页的页号
data 要修改的内容

2.3,redolog的刷盘时机

在innodb的体系结构中,可以发现在左边的内存结构中是有一个Log Buffer的缓冲区的,该缓冲区就是对应的redolog缓冲区,在该缓冲区中,其默认大小为16M,并且内部分成了多个小块,每一块的大小空间为512kb。在数据写入这个redolog的缓冲区的时候,会从头到尾的以追加的方式将数据写入这些块中,如果后面的块快写满,那么会将前面头部的块的数据删掉,然后再从头到尾开始存储数据,磁盘上面的redolog页结构和这个一样。

204449c8bbbf4b6dad41cd11077a2f85.png



而这个缓冲区刷盘的情况有好几种,如下:


1,log buffer空间不足时,虽然说redolog缓冲区数据存满会将前面的数据删除再重新存储,但是删除之前也是要考虑数据的持久化的,innodb内部认为,当数据量达到redolog缓冲区空间的一半大小时,就需要强制的进行一次刷盘操作,从而把日志落盘到磁盘上。


2,事务提交时,在事务提交时,也是需要将缓冲区中对应的那些日志数据刷新到磁盘的


3,后台默认线程,后台也是会启动一个默认的线程进行一个刷盘操作的,如每一秒刷新一次


4,服务器手动关闭,在服务器关闭时,也是需要将未刷盘的数据全部的进行一次刷盘操作。


2.4,Log Sequence Number

简称LSN,顾名思义,这个就是一个日志序列号。和undolog一样,在执行一条更新或者插入语句的时候,就会生成一个事务id,这里的序列号和undolog的事务id的作用是一样的,主要是是保证数据的唯一性。该值是一个自增的序列号,初始大小为8704,后面每增加一条数据,其对应的序列号的值就会加1。即LSN的值越小,那么其事务产生的越早。


除了这个日志之外,innodb内部还有其他的LSN用来记录已经刷盘的事务id。可以通过具体的命令来查看系统中各种LSN的值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59052e760ad6474896a30a88dc4f0580.png

key value
Log sequence number 已经写入redolog buffer的日志量(累加值)
Log flushed up to 已经写入磁盘的redo日志量


2.5,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在数据进行刷盘的时候,数据也不是直接的从redolog缓冲区将数据直接刷到磁盘内部,而是需要调用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进行一个落盘的操作。在操作系统中,会有一个操作系统的缓冲区,数据会先在缓冲区中存放,然后再通过操作系统的调度将数据进行一个落盘的操作。


这个系统变量的名称就是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可以提供给外部调用,如kafka,mysql都对这个变量进行了调用。这个变量总共有三个参数,分别是0、1、2,不同的参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该值为0时,表示在事务提交时不立即向磁盘中同步redo日志,这个任务是交给后台线程做的。


该值为1时,表示在事务提交时需要将redo日志同步到磁盘,可以保证事务的持久性,这个是mysql设置的系统默认值,当事务提交时,会进行一个强制刷盘的操作。


该值为2时,表示在事务提交时需要将redo日志写到操作系统的缓冲区中,但并不需要保证将日志真正的刷新到磁盘。如果数据还在操作系统缓存中突然断电,那么未落盘的数据也会丢失。


8e00666c56604f55ae735f86cf46f328.png

3,undolog日志

上面主要了解redolog日志,redolog主要是为了保证这个数据的持久性,ACID中的D就是靠这个redolog来保证的。而接下来要讨论的undolog日志,undolog日志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原子性,在mvcc那篇https://blog.csdn.net/zhenghuishengq/article/details/127889365,中也详细的分析了这个undolog,也详细的描述了undolog日志版本链路和readview结合来保证事务的隔离性,接下来再对这个undolog分析一波。


3.1,undolog回滚的方式

undolog日志中主要是记录被修改或者新增的值的记录,当需要回滚时,则将这个存储undolog的值用来回滚。其回滚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


1,当插入一条记录时,需要把这条记录的主键值记下来,回滚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个主键值对应的记录删掉。


2,当删除了一条记录,需要要把这条记录中的内容都记下来,回滚时再把由这些内容组成的记录插入到表中。


3,当修改了一条记录,需要要把修改这条记录前的旧值都记录下来,回滚时再把这条记录更新为旧值。


3.2,undolog事务id形成机制

在mysql中,主要有只读事务和读写事务。在只读事务中,普通的表是不能进行增删改操作的,而临时的表是可以进行增删改的;而读写事务中,是都可以进行增删改操作的。同时在只读事务中,由于临时表可以进行增删改,因此只读事务的临时表中也是可以产生这个事务id的。


undolog产生的事务id和这个LSN这个序列号是一样的,也是一个自增的全局变量id,在innodb中,每一行数据都会有一个存储这个事务id的地方,在之前的行格式中也谈到过,这些隐藏聚簇索引id,事务id,回滚指针等都存储在这些行格式,中。如下图中的row_id,trx_id,roll_ptr等


d2d96c448593429db801a5826295f133.png


3.3,插入操作

在数据进行插入的操作时,如果此时表中有着二级索引,那么此时除了向主键索引所在的B+树中存放整行数据,还要向二级索引中存放对应的列以及主键id这个字段。如果出现数据回滚的情况,那么不仅要删除主键索引中的数据,也要删除二级索引中对应的数据,但是这个id即存在一级索引中,也存在二级索引中,因此undolog在记录这个插入操作的数据的时候,直接将该行数据的主键id值存放在这个undolog的版本链路中,如果出现回滚的话,是那么直接通过id删除,就能把数据全部回滚回去了。


3.4,删除操作

在数据进行删除时, 会需要用到行格式中的一个delete_mask 字段,这个字段在记录头信息里面,如果该字段为0,则表示没有删除,该字段为1,表示已经删除。

97eda21eb8744230bcb57af2d8996b94.png



在innodb中,为了保证mvcc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redolog在删除时引入了一个中间状态,即在删除时先引用逻辑删除,将delete_mask这个字段将值变为1,随后在事务提交之后,再通过后台启动一个线程,通过轮询方式去收集这个字段为1的那些行数据,然后再将值给删除。


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双向链表的方式串在一起,因此在删除的时候,只需要将链表的前驱和后继修改即可,并且会将这个需要删除的数据,挂载这个Page Free页的上面。Page Free页面上的数据表示该空间上面的页面可以被重复利用。


3.5,更新操作

在update方面,就会相对的比新增和删除两种方式更加的麻烦一些,主要分为更新主键和不更新主键。


3.5.1,不更新主键

在不更新主键时,又分为就地更新和物理删除再插入。如果在对某个字段做更新时,其要更新的值的长度不变,那么就会直接选择就地更新,如原来的值为"张三",现在将值改为"李四",改变的值的长度不变,那么就不会影响整页数据的结构,其选择就地更新;如果更新值的长度和原来的长度不一样,如原来是一个"张三",现在变成了"张三丰",他的值很明显不一样,那么就会选择先删除旧记录,再插入新的记录。换句话说,就是看空间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不变则就地更新,变则先删除后插入。


3.5.2,更新主键

更新主键操作和删除操作有点类似,为了保证mvcc机制,也是通过记录头信息中的delete mask字段来作为一个中间状态,即将这个字段的值改为1,然后再事务提交之后再将这条数据删除。删除之后再新增一条数据,根据新的主键值在B+树中找到新的定位,然后将数据新增到此地。就是更新主键可以看成是两步操作,先delete操作,再insert操作,因此在更新主键时,就会产生两条undo日志。


4,事务的整体执行流程

通过上面的redolog和undolog的可知,redolog是为了保证事务的持久性,他具有重做的功能,undolog是为了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他具有撤回的功能。因此在开启一个事务时,可以总结一下各个日志中的作用已经整个事务的执行流程。

628e8a78e3424268aed7befd1cffeb29.png


1,以一个更新语句为例,在开启事务之后,会将磁盘中要更新的数据以页的方式加载到buffer pool缓冲区中


2,在执行更新语句时,会通过undolog记录被修改的值。在innodb中,为了保证undolog日志本身的持久性,因此也会通过一个redolog日志来记录里面新增的记录,如undolog的版本控制链路新增一个结点时,redolog就会记录在这条链表的什么位置加入了哪个结点,记录完之后将记录加入到Redolog的缓冲区中,再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刷盘持久化,所以在整个事务的过程中,redolog比undolog先刷盘。随后将要改变的值加入到buffer pool中


3,在buffer pool中执行sql的更新,将要更新逻辑语句也加入到Redolog缓冲区中,此时也会有一个redolog刷盘操作。


4, 在提交事务时,也会让对应的redolog日志记录进行一个刷盘操作。


5,随后undolog会进行刷盘操作,buffer pool中的数据也会通过后台的线程进行一个数据刷盘的操作。


6,在undolog日志和redolog日志,数据页全部刷盘完成之后,事务执行完毕。


5,redolog和binlog的关系

从下图来看,redolog是属于引擎层的,即属于innodb存储引擎特有的,而binlog是属于server层的,即所有的引擎层共有,innodb有,MyIsam也有。从整个流程来看,binlog和redolog都是对一份数据进行的存储,并且在存储过程中,需要通过事务标记来保证两个日志中记录的值一样。


b16654484c8b44ae9fef091441dbfa92.png


5.1,为什么用redolog恢复数据而不用binlog

1,binlog 会记录表中所有更改操作,包括更新删除数据,更改表结构等等,主要用于人工恢复数据,如开了binlog删库也不用跑路;而redolog主要是mysql内部使用的,在数据库突然崩溃mysql内部会自动的通过这个redolog进行一个重做的操作。


2,redolog是Innodb引擎层特有的,binlog是Server层实现的


3,redolog记录的是物理日志,如在哪一页哪一行哪个字段做了什么修改,其效率更高;binlog就是原始的逻辑,和原来的sql差不多


4,redolog默认大小为48M,其内存是有限的,因此其内部是通过循环写的方式去保存数据,并且其内部只记录为刷盘的数据,已刷盘的数据会自动的从这个redolog中删除;binlog采用的是追加写,所有的记录都会保存。而在恢复数据的时候只需要恢复这部分未刷盘的即可,不需要全部就行一个对比再操作。


5,如果再一个事务中出现两条相同的sql,如set age = age + 1 where id = 2,如果binlog一条刷盘成功一条刷盘失败,那么他是不能区分这两条是有没有全部刷盘成功或者失败的,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已经有一条成功了,那么就不能保证是第一条成功了还是第二条成功了,因此不管是全部恢复还是全部不恢复,内部的数据肯定不对;而redolog就不一样了,只需要把redolog内部未刷盘的进行一个刷盘操作就好了。


5.2,binlog和redolog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mysql中主要使用2pc,两阶段提交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第一阶段就是先做一个准备工作,开启一个事务提交器,让所有的资源准备好,然后会去收集所有的资源状态,当所有资源的状态都准备好了之后,再进入第二阶段,发出一个commit的命令,所有的资源进行一个commit提交。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
本场景介绍如何通过阿里云数据管理服务DMS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然后进行数据表的CRUD操作。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涵盖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分析与搜索、云通信、网络、管理与监控、应用服务、互联网中间件、移动服务、视频服务等。通过本课程,来了解阿里云能够为你的业务带来哪些帮助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进阶突击系列(03) MySQL架构原理solo九魂17环连问 | 给大厂面试官的一封信
本文介绍了MySQL架构原理、存储引擎和索引的相关知识点,涵盖查询和更新SQL的执行过程、MySQL各组件的作用、存储引擎的类型及特性、索引的建立和使用原则,以及二叉树、平衡二叉树和B树的区别。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MySQL的工作机制,提高数据库管理和优化能力。
|
27天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的ReLog和BinLog区别
MySQL中的重做日志和二进制日志是确保数据库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组件。重做日志主要用于事务的持久性和原子性,通过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信息来恢复未提交的事务;而二进制日志记录SQL语句的逻辑变化,支持数据复制、恢复和审计。两者在写入时机、存储方式及配置参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10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灾难应对:MySQL误删除数据的救赎之道,技巧get起来!之binlog
《数据库灾难应对:MySQL误删除数据的救赎之道,技巧get起来!之binlog》介绍了如何利用MySQL的二进制日志(Binlog)恢复误删除的数据。主要内容包括: 1. **启用二进制日志**:在`my.cnf`中配置`log-bin`并重启MySQL服务。 2. **查看二进制日志文件**:使用`SHOW VARIABLES LIKE 'log_%';`和`SHOW MASTER STATUS;`命令获取当前日志文件及位置。 3. **创建数据备份**:确保在恢复前已有备份,以防意外。 4. **导出二进制日志为SQL语句**:使用`mysqlbinlog`
51 2
|
18天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 索引优化与慢查询优化:原理与实践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您能够深入理解MySQL索引优化与慢查询优化的原理和实践方法,并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提升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50 5
|
27天前
|
SQL 存储 缓存
MySQL进阶突击系列(02)一条更新SQL执行过程 | 讲透undoLog、redoLog、binLog日志三宝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中update SQL执行过程涉及的undoLog、redoLog和binLog三种日志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它们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在事务提交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这些日志在故障恢复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合理配置相关参数对于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必要性。
|
30天前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进阶突击系列(01)一条简单SQL搞懂MySQL架构原理 | 含实用命令参数集
本文从MySQL的架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其SQL查询的全过程,涵盖客户端发起SQL查询、服务端SQL接口、解析器、优化器、存储引擎及日志数据等内容。同时提供了MySQL常用的管理命令参数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MySQL的技术细节和优化方法。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MySQL的binlog日志文件
MySQL的binlog日志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改操作(不包括SELECT和SHOW),主要用于主从复制和数据恢复。binlog有三种模式,可通过设置binlog_format参数选择。示例展示了如何启用binlog、设置格式、查看日志文件及记录的信息。
159 6
|
2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的ReLog和BinLog区别
MySQL中的重做日志(Redo Log)和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是两种重要的日志系统。重做日志主要用于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和原子性,通过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信息来恢复未提交的事务更改。二进制日志则记录了数据库的所有逻辑变化操作,用于数据的复制、恢复和审计。两者在写入时机、存储方式、配置参数和使用范围上有所不同,共同确保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0天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传奇:MySQL创世之父的两千金My、Maria
《数据库传奇:MySQL创世之父的两千金My、Maria》介绍了MySQL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支MariaDB。MySQL由Michael Widenius等人于1994年创建,现归Oracle所有,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2009年,Widenius因担心Oracle收购影响MySQL的开源性,创建了MariaDB,提供额外功能和改进。维基百科、Google等已逐步替换为MariaDB,以确保更好的性能和社区支持。掌握MariaDB作为备用方案,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35 3
|
10天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介绍了MySQL中的三种关键日志: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和撤销日志(Undo Log)。这些日志确保了数据库的ACID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Redo Log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保证事务持久性;Undo Log记录事务的逆操作,支持回滚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文章还详细对比了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在事务支持、锁定机制、并发性等方面的差异,强调了InnoDB在高并发和事务处理中的优势。通过这些机制,MySQL能够在事务执行、崩溃和恢复过程中保持
3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