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杂谈】Linux系统常用的配置文件

简介: 【运维杂谈】Linux系统常用的配置文件

了解Linux系统常用的配置文件,对学习Linux帮助很大,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网卡配置文件: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root@VMware-koten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TYPE=Ethernet         #网络类型 以太网 部分公司有快速以太网
BOOTPROTO=none        #IP地址的配置方式
                      #none 手动配置 static 手动配置 dhcp 自动获取(不使用)
NAME=eth0             #网卡在系统的名称
UUID=c8bdb056-b2d3-448b-9e60-27fbf67efa2d    
                      #硬件的唯一标识 
                      #blkid 可以查看所有硬件的唯一标识 删除此uuid
DEVICE=eth0           #网卡的硬件名称
ONBOOT=yes            #开机自动运行网卡
IPADDR=10.0.0.200     #IP地址(局域网内唯一)ip a查看ip地址
PREFIX=24             #子网掩码,决定了可用的IP地址数量,24位,可用1-254之间
GATEWAY=10.0.0.2      #网关 出网的必经大门
DNS1=223.5.5.5        #dns域名解析服务www.baidu.com→dns→返回真实的IP地址
优化网卡配置
[root@VMware-koten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TYPE=Ethernet
BOOTPROTO=none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IPADDR=10.0.0.200
PREFIX=24
GATEWAY=10.0.0.2
DNS1=223.5.5.5
[root@VMware-koten ~]#
保存退出后重启网络服务生效
[root@VMware-koten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root@VMware-koten ~]#

2./etc/hosts文件 #本地的DNS解析,先去本地DNS解析,再去公网DNS解析

[root@VMware-koten ~]#cat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root@VMware-koten ~]#

3./etc/hostname #存放主机名称的文件

[root@VMware-koten ~]#cat /etc/hostname
VMware-koten
[root@VMware-koten ~]#

修改主机名称【重点】:

1.修改配置文件重启主机生效,永久生效
[root@VMware-koten ~]#vim /etc/hostname 
VMware-koten
2.临时修改主机名称,临时生效
hostname newname,退出重新连接即可,重启系统失效
3.临时+永久生效 重启会读取主机名的配置文件 使用最多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ewname 重新连接即可 这种是默认小写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tatic  主机名 想要主机名大写需要加参数
hostnamectl --static set-hostname  顺序可以更改

4./etc/resolv.conf DNS的配置文件 与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会冲突

[root@VMware-koten ~]#cat /etc/resolv.conf
#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
nameserver 223.5.5.5
[root@VMware-koten ~]#\

注意:1、如果网卡配置了DNS,resolv.conf会被覆盖

2、如果网卡配置DNS必须重启才能生效

3、如果网卡没有配置DNS,则resolv.conf不会被覆盖

4、resolv.conf配置DNS直接生效不需要重启

5、个人建议在resolv.conf下创建。

5./etc/fstab 开机自动挂载

磁盘被手动挂载之后都必须把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这个文件中,否则下次开机启动时仍然需要重新挂载

[root@VMware-koten ~]#cat /etc/fstab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Wed Feb 22 21:44:17 2023
#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
UUID=43e725b7-4493-4c94-9646-7e90df49ec1e /                       xfs     defaults        0 0
设备的唯一标识                             挂载点               文件系统格式   默认      是否备份  是否开机自检 0为不自检
UUID=d668ff1c-a7da-4b2e-b534-8582e7261529 /boot                   xfs     defaults        0 0
UUID=b2193101-867d-415d-b905-491d531af8e0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VMware-koten ~]#
#swap分区,防止内存够用,占用内存最多的程序被杀
磁盘和内存 自行车和高铁 如果用到了swap也会影响其速度
ntfs放小文件 xfs放大文件 由于放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存放文件的磁盘类型不一样
默认xfs 不一样是因为一致的话会提升传输速度

6./etc/rc.local 开机自动运行里面的命令 开机系统会读取rc.local

rc.local 是软链接文件(类似Windows的快捷方式)

[root@VMware-koten ~]#ll /etc/rc.loca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3 Feb 22 21:46 /etc/rc.local -> rc.d/rc.local
[root@VMware-koten ~]#
源文件是在/etc/rc.local,实际是在rc.d/rc.local,rc.d在源文件下
文件使用方法 第一步和第二步顺序可以换:
第一步:给源文件增加执行权限x(执行一次即可)
chmod +x /etc/rc.d/rc.local
扩展:chmod -x /etc/rc.d/rc.local 取消权限
第二步:vim编辑/etc/rc.local 注意:写echo看不到
第三步:重启

7./etc/profile 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让环境变量永久生效

什么是环境变量?
为了满足操作系统而存在 
执行命令过程:
1、输入命令回车 系统会查找PATH变量中的命令 如果有则执行
2、如果查找不到,则提示Command not found
自定义变量 name=koten 临时定义,重新连接Xshell或重启失效
输出变量 scho=$name
[root@VMware-koten ~]#eth0=/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root@VMware-koten ~]#cat $eth0
TYPE=Ethernet
BOOTPROTO=none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IPADDR=10.0.0.200
PREFIX=24
GATEWAY=10.0.0.2
DNS1=223.5.5.5
永久生效写入 /etc/profile
方法1:直接使用source /etc/profile
方法2:重连xshell

8./etc/inttab 运行级别配置文件 CentOS6.x生效 CentOS7.x不适用此配置文件 改用命令设置运行级别

Linux操作系统运行级别:每个级别表示不同的功能
7个运行级别:0~6
获取默认运行级别
[root@VMware-koten ~]#systemctl g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0:表示关机
1:表示单用户 救援模式 可以无密码进入系统修改密码        
2:表示多用户 但是不支持NFS
3:表示完全多用户 默认的运行级别 runlevel 查看当前运行级别
4:保留待开发
5:桌面模式 需要安装desktop包
6:重启系统
在系统中快速切换运行级别init 级别

9./etc/motd

远程连接后的提示

效果:
Last login: Wed Mar  1 10:44:58 2023 from 10.0.0.1
欢迎使用Linux系统,祝您生活愉快!
[root@VMware-koten ~]# 

10. /etc/issue /etc/issue.net 开机提示 取消掉就行,没用,算是一种系统优化

[root@VMware-koten ~]#> /etc/issue     #本地登录前的显示,加空
[root@VMware-koten ~]#> /etc/issue.net #网络登录前的显示,加空
[root@VMware-koten ~]#

11./etc/ssh/sshd_config 优化ssh服务

vim /etc/ssh/sshd_config
115行 取消注释将yes改为no
115 UseDNS no
保存退出
重启SSH服务
[root@VMware-koten ~]#systemctl restart sshd
[root@VMware-koten ~]#
www.baidu.com  DNS  IP地址  正向解析
IP地址  DNS  www.baidu.com  反向解析
Xshell连接虚拟机默认会进行反向解析 所以改成UseDNS no
Xshell 虚拟机10.0.0.200 DNS解析域名

12./var/log/messages 系统日志文件

13./var/log/secure 登录和退出的记录


我是koten,10年运维经验,持续分享运维干货,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

相关实践学习
CentOS 8迁移Anolis OS 8
Anolis OS 8在做出差异性开发同时,在生态上和依赖管理上保持跟CentOS 8.x兼容,本文为您介绍如何通过AOMS迁移工具实现CentOS 8.x到Anolis OS 8的迁移。
目录
打赏
0
0
0
0
40
分享
相关文章
“AI医生”入驻运维现场:聊聊系统健康检查的新姿势
“AI医生”入驻运维现场:聊聊系统健康检查的新姿势
200 78
Linux系统中的cd命令:目录切换技巧
踏过千山,越过万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然而,“cd”命令如同你的旅伴,会带你穿梭在如棋盘一般的文件系统中,探索每一处未知。希望你能从“cd”命令中找到乐趣,像是掌控了一种络新妙的魔法,去向未知进发,开始你的探索之旅。
92 24
|
8天前
|
Linux系统下快速批量创建和删除文件的方法
总的来说,使用shell脚本来批量处理文件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学习和实践,你会发现它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64 19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68 2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在Ubuntu Linux系统下如何搭建并安装EDK2
以上就是在Ubuntu Linux系统下搭建并安装EDK2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个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70 17
Linux系统资源管理:多角度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要知道,透过内存管理的窗口,我们可以洞察到Linux系统运行的真实身姿,如同解剖学家透过微观镜,洞察生命的奥秘。记住,不要惧怕那些高深的命令和参数,他们只是你掌握系统"魔法棒"的钥匙,熟练掌握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Linux,我来了!
120 27
AI 实时流量分析:运维老司机的“天眼”系统
AI 实时流量分析:运维老司机的“天眼”系统
92 14
试试Linux设备命令行运维工具——Wowkey
WowKey 是一款专为 Linux 设备设计的命令行运维工具,提供自动化、批量化、标准化的运维解决方案。它简单易用、高效集成且无依赖,仅需 WIS 指令剧本文件、APT 账号密码文件和 wowkey 命令即可操作。通过分离鉴权与执行过程,WowKey 让运维人员专注于决策,摆脱繁琐的交互与执行工作,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与质量。无论是健康检查、数据采集还是配置更新,WowKey 都能助您轻松应对大规模设备运维挑战。立即从官方资源了解更多信息:https://atsight.top/training。
Linux设备命令行运维工具WowKey问答
WowKey 是一款用于 Linux 设备运维的工具,可通过命令行手动或自动执行指令剧本,实现批量、标准化操作,如健康检查、数据采集、配置更新等。它简单易用,只需编写 WIS 指令剧本和 APT 帐号密码表文件,学习成本极低。支持不同流派的 Linux 系统,如 RHEL、Debian、SUSE 等,只要使用通用 Shell 命令即可通吃Linux设备。
|
1月前
|
Linux系统ext4磁盘扩容实践指南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你的房子建一个新的储物间。你需要先找到空地(创建新的分区),然后建造储物间(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最后将储物间添加到你的房子中(将新的分区添加到文件系统中)。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
153 1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