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操作系统----17 | 进程和线程:进程的开销比线程大在了哪里?

简介: 进程(Process),顾名思义就是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是软件的执行副本。而线程是轻量级的进程。

一、进程和线程


进程(Process),顾名思义就是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是软件的执行副本。而线程是轻量级的进程。


进程是分配资源的基础单位。而线程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作轻量级进程(Light Weighted Process),是程序执行的基本单位。


在计算机刚刚诞生的年代,程序员拿着一个写好程序的闪存卡,插到机器里,然后电能推动芯片计算,芯片每次从闪存卡中读出一条指令,执行后接着读取下一条指令。闪存中的所有指令执行结束后,计算机就关机。

20210225220959575.png

这种单任务的模型,在那个时代叫作作业(Job),当时计算机的设计就是希望可以多处理作业。


图形界面出现后,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购物、聊天、打游戏等,因此一台机器正在执行的程序会被随时切来切去。于是人们想到,设计进程和线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一种应用,比如游戏,执行后是一个进程。但是游戏内部需要图形渲染、需要网络、需要响应用户操作,这些行为不可以互相阻塞,必须同时进行,这样就设计成线程。

二、资源分配问题


设计进程和线程,操作系统需要思考分配资源。最重要的 3 种资源是:

  1. 计算资源(CPU)
  2. 内存资源
  3. 文件资源


早期的 OS 设计中没有线程,3 种资源都分配给进程,多个进程通过分时技术交替执行,进程之间通过管道技术等进行通信。


但是这样做的话,设计者们发现用户(程序员),一个应用往往需要开多个进程,因为应用总是有很多必须要并行做的事情。


并行并不是说绝对的同时,而是说需要让这些事情看上去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图形渲染和响应用户输入。


于是设计者们想到了,进程下面,需要一种程序的执行单位,仅仅被分配 CPU 资源,这就是线程。

三、轻量级进程


线程设计出来后,因为只被分配了计算资源(CPU),因此被称为轻量级进程。被分配的方式,就是由操作系统调度线程。操作系统创建一个进程后,进程的入口程序被分配到了一个主线程执行,这样看上去操作系统是在调度进程,其实是调度进程中的线程。


这种被操作系统直接调度的线程,我们也成为内核级线程。另外,有的程序语言或者应用,用户(程序员)自己还实现了线程。相当于操作系统调度主线程,主线程的程序用算法实现子线程,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用户级线程。Linux 的 PThread API 就是用户级线程,KThread API 则是内核级线程。

四、分时和调度


因为通常机器中 CPU 核心数量少(从几个到几十个)、进程&线程数量很多(从几十到几百甚至更多),你可以类比为发动机少,而机器多,因此进程们在操作系统中只能排着队一个个执行。每个进程在执行时都会获得操作系统分配的一个时间片段,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就会轮到下一个进程(线程)执行。再强调一下,现代操作系统都是直接调度线程,不会调度进程。

五、分配时间片段


如下图所示,进程 1 需要 2 个时间片段,进程 2 只有 1 个时间片段,进程 3 需要 3 个时间片段。因此当进程 1 执行到一半时,会先挂起,然后进程 2 开始执行;进程 2 一次可以执行完,然后进程 3 开始执行,不过进程 3 一次执行不完,在执行了 1 个时间片段后,进程 1 开始执行;就这样如此周而复始。这个就是分时技术。

20210225221253871.png

下面这张图更加直观一些,进程 P1 先执行一个时间片段,然后进程 P2 开始执行一个时间片段, 然后进程 P3,然后进程 P4……

20210225221306592.png

注意,上面的两张图是以进程为单位演示,如果换成线程,操作系统依旧是这么处理。

六、进程和线程的状态


一个进程(线程)运行的过程,会经历以下 3 个状态:


进程(线程)创建后,就开始排队,此时它会处在“就绪”(Ready)状态;


当轮到该进程(线程)执行时,会变成“运行”(Running)状态;


当一个进程(线程)将操作系统分配的时间片段用完后,会回到“就绪”(Ready)状态。


我这里一直用进程(线程)是因为旧的操作系统调度进程,没有线程;现代操作系统调度线程。

20210225221333632.png

有时候一个进程(线程)会等待磁盘读取数据,或者等待打印机响应,此时进程自己会进入“阻塞”(Block)状态。

20210225221349968.png

因为这时计算机的响应不能马上给出来,而是需要等待磁盘、打印机处理完成后,通过中断通知 CPU,然后 CPU 再执行一小段中断控制程序,将控制权转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将原来阻塞的进程(线程)置为“就绪”(Ready)状态重新排队。


而且,一旦一个进程(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这个进程(线程)此时就没有事情做了,但又不能让它重新排队(因为需要等待中断),所以进程(线程)中需要增加一个“阻塞”(Block)状态

20210225221402974.png

注意,因为一个处于“就绪”(Ready)的进程(线程)还在排队,所以进程(线程)内的程序无法执行,也就是不会触发读取磁盘数据的操作,这时,“就绪”(Ready)状态无法变成阻塞的状态,因此下图中没有从就绪到阻塞的箭头。


而处于“阻塞”(Block)状态的进程(线程)如果收到磁盘读取完的数据,它又需要重新排队,所以它也不能直接回到“运行”(Running)状态,因此下图中没有从阻塞态到运行态的箭头。

20210225221414390.png

七、进程和线程的设计

接下来我们思考几个核心的设计约束:

进程和线程在内存中如何表示?需要哪些字段?

进程代表的是一个个应用,需要彼此隔离,这个隔离方案如何设计?

操作系统调度线程,线程间不断切换,这种情况如何实现?

需要支持多 CPU 核心的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设计?

7.1 进程和线程的表示


可以这样设计,在内存中设计两张表,一张是进程表、一张是线程表。


进程表记录进程在内存中的存放位置、PID 是多少、当前是什么状态、内存分配了多大、属于哪个用户等,这就有了进程表。如果没有这张表,进程就会丢失,操作系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进程。这张表可以考虑直接放到内核中。

20210225221503503.png

细分的话,进程表需要这几类信息。

  • 描述信息:这部分是描述进程的唯一识别号,也就是 PID,包括进程的名称、所属的用户等。
  • 资源信息:这部分用于记录进程拥有的资源,比如进程和虚拟内存如何映射、拥有哪些文件、在使用哪些 I/O 设备等,当然 I/O 设备也是文件。
  • 内存布局:操作系统也约定了进程如何使用内存。如下图所示,描述了一个进程大致内存分成几个区域,以及每个区域用来做什么。 每个区域我们叫作一个段。

20210225221550175.png

操作系统还需要一张表来管理线程,这就是线程表。线程也需要 ID, 可以叫作 ThreadID。然后线程需要记录自己的执行状态(阻塞、运行、就绪)、优先级、程序计数器以及所有寄存器的值等等。线程需要记录程序计数器和寄存器的值,是因为多个线程需要共用一个 CPU,线程经常会来回切换,因此需要在内存中保存寄存器和 PC 指针的值。


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存在映射关系,因此可以考虑在内核中维护一张内核级线程的表,包括上面说的字段。


如果考虑到这种映射关系,比如 n-m 的多对多映射,可以将线程信息还是存在进程中,每次执行的时候才使用内核级线程。相当于内核中有个线程池,等待用户空间去使用。每次用户级线程把程序计数器等传递过去,执行结束后,内核线程不销毁,等待下一个任务。这里其实有很多灵活的实现,总体来说,创建进程开销大、成本高;创建线程开销小,成本低。

7.2 隔离方案


操作系统中运行了大量进程,为了不让它们互相干扰,可以考虑为它们分配彼此完全隔离的内存区域,即便进程内部程序读取了相同地址,而实际的物理地址也不会相同。这就好比 A 小区的 10 号楼 808 和 B 小区的 10 号楼 808 不是一套房子,这种方法叫作地址空间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进程 A 无法访问进程 B 的内存,除非进程 A 找到了某个操作系统的漏洞,恶意操作了进程 B 的内存。

20210225221634630.png

对于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来说,可以考虑共享进程分配到的内存资源,这样线程就只需要被分配执行资源。

7.3 进程(线程)切换


进程(线程)在操作系统中是不断切换的,现代操作系统中只有线程的切换。 每次切换需要先保存当前寄存器的值的内存,注意 PC 指针也是一种寄存器。当恢复执行的时候,就需要从内存中读出所有的寄存器,恢复之前的状态,然后执行。

20210225221656810.png

上面讲到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 5 个步骤:

  1. 当操作系统发现一个进程(线程)需要被切换的时候,直接控制 PC 指针跳转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操作系统需要发送一个“中断”信号给 CPU,停下正在执行的进程(线程)。
  2. 当 CPU 收到中断信号后,正在执行的进程(线程)会立即停止。注意,因为进程(线程)马上被停止,它还来不及保存自己的状态,所以后续操作系统必须完成这件事情。
  3. 操作系统接管中断后,趁寄存器数据还没有被破坏,必须马上执行一小段非常底层的程序(通常是汇编编写),帮助寄存器保存之前进程(线程)的状态。
  4. 操作系统保存好进程状态后,执行调度程序,决定下一个要被执行的进程(线程)。
  5. 最后,操作系统执行下一个进程(线程)。

20210225221711259.png

当然,一个进程(线程)被选择执行后,它会继续完成之前被中断时的任务,这需要操作系统来执行一小段底层的程序帮助进程(线程)恢复状态。

20210225221735762.png

一种可能的算法就是通过这种数据结构。进程(线程)中断后,操作系统负责压栈关键数据(比如寄存器)。恢复执行时,操作系统负责出栈和恢复寄存器的值。

7.4 多核处理


在多核系统中我们上面所讲的设计原则依然成立,只不过动力变多了,可以并行执行的进程(线程)。通常情况下,CPU 有几个核,就可以并行执行几个进程(线程)。这里强调一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并发,英文是 concurrent,指的在一段时间内几个任务看上去在同时执行(不要求多核);而并行,英文是 parallel,任务必须绝对的同时执行(要求多核)。

20210225221802693.png

比如一个 4 核的 CPU 就好像拥有 4 条流水线,可以并行执行 4 个任务。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执行过程则会产生竞争条件,这块我们会在“19 讲”锁和信号量部分给你介绍。因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保存、恢复进程状态的能力,使得进程(线程)也可以在多个核心之间切换。

7.5 创建进程(线程)的 API


用户想要创建一个进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命令行执行一个程序,或者双击打开一个应用。但对于程序员而言,显然需要更好的设计。


站在设计者的角度,你可以这样思考:首先,应该有 API 打开应用,比如可以通过函数打开某个应用;另一方面,如果程序员希望执行完一段代价昂贵的初始化过程后,将当前程序的状态复制好几份,变成一个个单独执行的进程,那么操作系统提供了 fork 指令。

20210225221827240.png

也就是说,每次 fork 会多创造一个克隆的进程,这个克隆的进程,所有状态都和原来的进程一样,但是会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如果要创造 2 个克隆进程,就要 fork 两次。


你可能会问:那如果我就是想启动一个新的程序呢?


我在上文说过:操作系统提供了启动新程序的 API。


你可能还会问:如果我就是想用一个新进程执行一小段程序,比如说每次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请求时,我都想用一个进程去处理这个请求。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不要单独启动进程,而是使用线程。因为进程的创建成本实在太高了,因此不建议用来做这样的事情:要创建条目、要分配内存,特别是还要在内存中形成一个个段,分成不同的区域。所以通常,我们更倾向于多创建线程。


不同程序语言会自己提供创建线程的 API,比如 Java 有 Thread 类;go 有 go-routine(注意不是协程,是线程)。

八、问题


进程的开销比线程大在了哪里?


Linux 中创建一个进程自然会创建一个线程,也就是主线程。创建进程需要为进程划分出一块完整的内存空间,有大量的初始化操作,比如要把内存分段(堆栈、正文区等)。创建线程则简单得多,只需要确定 PC 指针和寄存器的值,并且给线程分配一个栈用于执行程序,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间可以复用堆栈。因此,创建进程比创建线程慢,而且进程的内存开销更大。

fork()

fork()

fork()

print("Hello World\n")


请问这个程序执行后, 输出结果 Hello World 会被打印几次?

仔细分析以下程序可以得到答案.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pid_t fpid; //fpid表示fork函数返回的值
  int count=0;
  fpid=fork(); 
  if (fpid < 0) 
    printf("error in fork!"); 
  else if (fpid == 0) {
    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getpid()); 
    printf("我是爹的儿子/n");
    count++;
  }
  else {
    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getpid()); 
    printf("我是孩子他爹/n");
    count++;
  }
  printf("统计结果是: %d/n",count);
  return 0;
}

在语句fpid=fork()之前,只有一个进程在执行这段代码,但在这条语句之后,就变成两个进程在执行了,这两个进程的几乎完全相同,将要执行的下一条语句都是if(fpid<0)……

   为什么两个进程的fpid不同呢,这与fork函数的特性有关。fork调用的一个奇妙之处就是它仅仅被调用一次,却能够返回两次,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返回值:

   1)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新创建子进程的进程ID;

   2)在子进程中,fork返回0;

   3)如果出现错误,fork返回一个负值;


   在fork函数执行完毕后,如果创建新进程成功,则出现两个进程,一个是子进程,一个是父进程。在子进程中,fork函数返回0,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新创建子进程的进程ID。我们可以通过fork返回的值来判断当前进程是子进程还是父进程。


   引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解释fpid的值为什么在父子进程中不同。“其实就相当于链表,进程形成了链表,父进程的fpid(p 意味point)指向子进程的进程id, 因为子进程没有子进程,所以其fpid为0.

   fork出错可能有两种原因:

   1)当前的进程数已经达到了系统规定的上限,这时errno的值被设置为EAGAIN。

   2)系统内存不足,这时errno的值被设置为ENOMEM。

   创建新进程成功后,系统中出现两个基本完全相同的进程,这两个进程执行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哪个进程先执行要看系统的进程调度策略。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独特(互不相同)的进程标识符(process ID),可以通过getpid()函数获得,还有一个记录父进程pid的变量,可以通过getppid()函数获得变量的值。

   fork执行完毕后,出现两个进程,

20210225222021890.png

有人说两个进程的内容完全一样啊,怎么打印的结果不一样啊,那是因为判断条件的原因,上面列举的只是进程的代码和指令,还有变量啊。

   执行完fork后,进程1的变量为count=0,fpid!=0(父进程)。进程2的变量为count=0,fpid=0(子进程),这两个进程的变量都是独立的,存在不同的地址中,不是共用的,这点要注意。可以说,我们就是通过fpid来识别和操作父子进程的。

   还有人可能疑惑为什么不是从#include处开始复制代码的,这是因为fork是把进程当前的情况拷贝一份,执行fork时,进程已经执行完了int count=0;fork只拷贝下一个要执行的代码到新的进程。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0;
   printf("i son/pa ppid pid  fpid/n");
   //ppid指当前进程的父进程pid
   //pid指当前进程的pid,
   //fpid指fork返回给当前进程的值
   for(i=0;i<2;i++){
       pid_t fpid=fork();
       if(fpid==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i,getppid(),getpid(),f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i,getppid(),getpid(),fpid);
   }
   return 0;
}

参考 :fork理解过程 https://blog.csdn.net/jason314/article/details/5640969

目录
相关文章
|
3天前
|
Unix 调度
操作系统(6)----线程相关
操作系统(6)----线程相关
8 0
|
1天前
|
监控 并行计算 算法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进程管理与调度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8天】 操作系统的核心职能之一是确保系统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分配,其中进程管理作为其基石,直接影响着系统性能和响应速度。本文将详细探讨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概念、进程状态转换以及进程调度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进程管理框架视图,并分析不同调度算法对系统行为的具体影响。通过比较各种调度策略,本文揭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选择合适调度算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未来进程调度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
1天前
|
算法 调度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8天】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策略是决定系统性能和响应速度的关键要素。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轮转(Round Robin)以及多级反馈队列(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并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局限性。通过比较这些调度策略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没有一种通用的最佳调度策略,而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9 3
|
2天前
|
算法 调度 数据中心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是核心功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本文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策略,包括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轮转调度以及多级反馈队列等。通过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操作系统如何管理众多竞争资源的进程。此外,文章还将讨论现代操作系统中实现进程调度的复杂性,如实时性要求、多核处理和能源效率问题。
|
2天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 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策略是决定系统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中的几种主要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轮转(Round Robin)以及多级反馈队列(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分析它们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选择合适调度策略的参考视角,并讨论现代操作系统如何结合这些策略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任务负载。
|
2天前
|
算法 大数据 Linux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进程管理与调度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负责管理硬件资源,还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执行环境。其中,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涉及进程的创建、执行、暂停、终止以及调度等多个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管理机制,特别是进程调度策略,以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如何提高系统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分析不同的调度算法,我们将讨论各自的优势、局限性以及适用场景,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之进程调度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 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策略是核心组成部分,其负责决定哪些可运行的进程将获得CPU时间以及持续多长时间。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操作系统中实现的几种主要进程调度策略,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轮转(RR)和多级反馈队列(MLFQ)。通过分析每种策略的工作原理、优势与局限性,本文将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并发执行的任务,以及这些调度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文章还将讨论未来调度策略的潜在发展趋势及其对操作系统设计的可能挑战。
|
2天前
|
Java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的多线程允许在同一进程中并发执行任务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Python的多线程允许在同一进程中并发执行任务。示例1展示了创建5个线程打印&quot;Hello World&quot;,每个线程调用同一函数并使用`join()`等待所有线程完成。示例2使用`ThreadPoolExecutor`下载网页,创建线程池处理多个URL,打印出每个网页的大小。Python多线程还可用于线程间通信和同步,如使用Queue和Lock。
16 1
|
2天前
|
缓存 算法 Java
操作系统(8)---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信号量机制(万字总结~)(4)
操作系统(8)---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信号量机制(万字总结~)
17 0
|
2天前
操作系统(8)---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信号量机制(万字总结~)(3)
操作系统(8)---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信号量机制(万字总结~)
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