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Linux中CPU上下文切换

简介: 聊聊Linux中CPU上下文切换

·什么是CPU上下文


·CPU上下文切换


·上一任务的CPU上下文保存在哪?


·进程上下文切换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top命令查看CPU资源


·系统调用


·进程上下文切换 和 系统调用的区别?


·进程切换的常见场景


·线程上下文切换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上下文切换的消耗


补充:vmstat命令查看整体CPU上下文切换情况


补充:pidstat命令查看进程的CPU上下文切换情况


什么是CPU上下文

Linux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是指多个进程运行在一个 CPU 中互不打扰,看起来像同时运行一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这样就可以支持远大于CPU数量的任务"同时运行"。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错觉,真正是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CPU轮流执行各个任务,给用户造成多任务"同时运行"的感觉。


其中有一个问题,在每次执行任务之前,CPU必须要知道从哪里加载任务,以及加载后从哪里开始运行,操作系统通过CPU中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配合,来保存和恢复相应进度的信


CPU 寄存器:CPU 寄存器是 CPU 内置的速度极快的内存;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会存储 CPU 正在执行的指令位置,或者即将执行的指令位置。

在任务调度的过程中, 而这些信息都保存在CPU的寄存器中,其中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被保存在程序计数器上。我们将这些信息称为CPU的上下文,也叫硬件上下文


当某一进程自愿放弃它的 CPU 时间或者系统分配的时间片用完时,就会发生CPU上下文切换。


CPU上下文切换

操作系统OS在切换运行任务时,将上一任务的上下文保存起来,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CPU寄存器,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上执行新任务的这一动作,被称为CPU上下文切换。


CPU上下文切换的步骤:


将前一个 CPU 的上下文(也就是 CPU 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里边的内容)保存起来;


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


最后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运行新任务。


被保存起来的上下文会存储到系统内核中,等待任务重新调度执行时再次加载进来。


CPU 的上下文切换分三种: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中断上下文切换。


上一任务的CPU上下文保存在哪?

我们知道因为CPU过于昂贵,其性能与其他储存设备有数量级的差距,为了充分压榨其性能,计算机将CPU的时间进行分片,让各个程序在CPU上轮转执行,被剥夺执行权的程序,等后面CPU继续执行它的时候,这时需要一个数据结构来保存相关信息,以便之后恢复继续执行,这个其实就是进程。


CPU上下文会被保存在进程的内核空间(kernel space)上。OS在给每个进程分配虚拟内存空间时,会分配一个内核空间,这部分内存只能由内核代码访问。OS在切换CPU上下文前,会先将当前CPU的通用寄存器、PC等进程现场信息保存在进程的内核空间上,待下次切换时,再取出重新装载到CPU上,以恢复任务的运行。


进程上下文切换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我们知道为了限制不同的指令的访问能力,提升安全,Linux 按照特权等级,把进程的运行空间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进程既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又可以在内核空间中运行。进程在用户空间运行时,被称为进程的用户态,而陷入内核空间的时候,被称为进程的内核态。


内核空间(Ring 0):具有最高权限,可以直接访问所有资源(读取文件)


1.常见的内核操作:分配内存、IO操作、创建子进程……


用户空间(Ring 3):只能访问受限资源,不能直接访问内存等硬件设备,必须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到内核中,才能访问这些特权资源


1.常见的用户态空间程序:数据库、web服务器、shell脚本、Java程序或者其他常见语言的程序……


top命令查看CPU资源

在linux系统使用top命令查看cpu时,能看到用户态和内核态占用的cpu资源


系统调用

对于一个进程来说,比如web服务的进程,一般是运行在用户态的,但是当需要访问内存、磁盘等硬件设备的时候需要先进入到内核态中,也就是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需要借助系统调用来实现。系统调用是内核向用户进程提供服务的唯一方法。


比如查看文件时,需要执行多次系统调用:open()打开文件,read()读取文件内容,write()将文件内容输出到控制台,最后close()关闭文件等。系统调用的过程如下:


1.把 CPU 寄存器里原来用户态的指令位置保存起来;


2.为了执行内核代码,CPU 寄存器需要更新为内核态指令的新位置,最后跳转到内核态运行内核任务;


3.系统调用结束后,CPU 寄存器需要恢复原来保存的用户态,然后再切换到用户空间,继续运行进程;


我们可以发现一次系统调用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两次 CPU 上下文切换(用户态-内核态-用户态)。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调用过程中,不涉及虚拟内存等进程用户态的资源,也不会切换进程,也就是系统调用过程中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系统调用过程也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

进程上下文切换 和 系统调用的区别?

1.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系统调用过程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属于进程之内的上下文切换


需要注意的是: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保存上下文和恢复上下文的过程并不免费,需要消耗一定资源


1.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还包括了内核堆栈、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而系统调用这里没有涉及到虚拟内存等这些进程用户态的资源


2.因此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就比系统调用时多了一步: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 CPU 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进程的内核态后,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进程切换的常见场景

进程切换时需要切换上下文,换句话说,只有在进程调度的时候,才需要切换上下文。Linux 为每个 CPU 都维护了一个就绪队列,将活跃进程(即正在运行和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按照优先级和等待 CPU 的时间排序,然后选择最需要 CPU 的进程,也就是优先级最高和等待 CPU 时间最长的进程来运行。进程切换的场景有:


进程时间片耗尽,为了保证所有进程可以得到公平调度,CPU 时间被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这些时间片再被轮流分配给各个进程。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就会被系统挂起,切换到其它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运行。


进程在系统资源不足(比如内存不足)时,要等到资源满足后才可以运行,这个时候进程也会被挂起,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进程通过睡眠函数 sleep 主动把自己挂起,CPU会重新调度;


当有CPU发现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为了去运行高优先级进程,当前进程会被挂起;


发生硬中断,CPU 上的进程会被挂起,然后去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进程。


线程上下文切换

对操作系统来说,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而线程则是任务调度的基本单位。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是在调度线程,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线程上下文切换时,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不需要修改。而线程自己的私有数据,如栈和寄存器等,上下文切换时需要保存。


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当进程中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父进程的资源(即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因此线程上下文切换有两种情况: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因为资源不共享,所以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的;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因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上下文切换有时也因硬件中断而触发。硬件中断是指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调试解调器、系统时钟)给内核发送的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一个事件(如按键、鼠标移动、从网络连接接收到数据)发生了。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然后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设备事件。在打断其他进程时,需要先将进程当前的状态保存下来,等中断结束后,进程仍然可以恢复回来。


跟进程上下文不同,中断上下文切换不涉及进程的用户态。所以,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中断上下文,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需的状态,也就是 CPU 寄存器、内核堆栈、硬件中断参数等。


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涉及到进程的用户态。所以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中断上下文,其实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须的状态,包括 CPU 寄存器、内核堆栈、硬件中断参数等。


对同一个 CPU 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中断上下文切换不会与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发生。并且,由于中断会打断正常进程的调度和执行,所以大部分中断处理程序都短小精悍,以便可以尽快完成。


上下文切换的消耗

上下文切换通常是计算密集型的。也就是说,它需要相当可观的处理器时间,在每秒几十上百次的切换中,每次切换都需要纳秒量级的时间。所以,上下文切换对系统来说意味着消耗大量的 CPU 时间,事实上,可能是操作系统中时间消耗最大的操作。


Linux相比与其他操作系统(包括其他类 Unix 系统)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有一项就是,其上下文切换和模式切换的时间消耗非常少。


根据Tsuna的测试报告,每次上下文切换都需要几十纳秒到数微妙的CPU时间,这个时间还是相当可观的。不管是哪种场景导致的上下文切换,你都应该知道:


1.CPU上下文切换,是保证Linux系统正常工作的核心功能,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开发人员特别关注。


2.但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把CPU时间消耗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从而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耗费大量的 CPU,甚至严重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


补充:vmstat命令查看整体CPU上下文切换情况

上面已经介绍到CPU上下文切换分为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中断上下文切换,那么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把CPU的时间消耗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成为系统性能大幅下降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vmstat这个工具来查询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vmstat是一个常用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可以用来分析CPU上下文切换和中断的次数 执行如下的命令:vmstat 5 (每隔5s输出一组数据)


相关文章
|
1月前
|
Linux
Linux rsyslog占用内存CPU过高解决办法
该文档描述了`rsyslog`占用内存过高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7 4
|
1天前
|
Linux 数据处理
Linux中的nproc命令:轻松查看系统CPU核心数
`nproc`命令在Linux中用于查看CPU核心数,简洁高效,无参数直接运行。它读取`/proc/cpuinfo`获取信息,适用于资源分配。例如,`nproc`显示核心数,`nproc --all`(非标准选项,可能需结合其他命令)展示更多详情。在脚本中,可将`nproc`输出赋值给变量以适应动态资源管理。使用时注意文件访问权限,检查结果准确性,并结合其他工具如`lscpu`获取更全面硬件信息。
|
5天前
|
缓存 监控 Linux
深入了解Linux的`lscpu`命令:你的CPU信息专家
`lscpu`是Linux下的命令行工具,用于获取CPU详细信息,如架构、核心、线程、缓存和型号。它从系统文件读取数据,提供实时信息,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如扩展视图、解析格式。常用参数包括显示所有CPU (`-a`)、在线CPU (`-b`) 和可解析格式 (`--parseable`)。结合其他工具,`lscpu`在系统管理和性能调优中十分有用。
|
19天前
|
监控 Shell Linux
shell linux中用shell写一个占用CPU的脚本
shell linux中用shell写一个占用CPU的脚本
|
20天前
|
SQL Java Linux
Linux系统cpu飙升到100%排查方案
Linux系统cpu飙升到100%排查方案
16 0
|
26天前
|
Java Linux
Linux下如何定位最耗CPU的JAVA代码
Linux下如何定位最耗CPU的JAVA代码
36 0
|
1月前
|
缓存 监控 前端开发
如何在 Linux 命令行中检查 CPU 使用率
【5月更文挑战第8天】
28 0
|
1月前
|
移动开发 运维 监控
掌握Linux运维利器:查看CPU和内存占用,轻松解决性能问题!
掌握Linux运维利器:查看CPU和内存占用,轻松解决性能问题!
127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监控
linux查看CPU、内存、网络、磁盘IO命令
`Linux`系统中,使用`top`命令查看CPU状态,要查看CPU详细信息,可利用`cat /proc/cpuinfo`相关命令。`free`命令用于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网络相关命令包括`ifconfig`(查看网卡状态)、`ifdown/ifup`(禁用/启用网卡)、`netstat`(列出网络连接,如`-tuln`组合)以及`nslookup`、`ping`、`telnet`、`traceroute`等。磁盘IO方面,`iostat`(如`-k -p ALL`)显示磁盘IO统计,`iotop`(如`-o -d 1`)则用于查看磁盘IO瓶颈。
141 10
|
1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固态存储
阿里云服务器CPU内存配置详细指南,如何选择合适云服务器配置?
阿里云服务器配置选择涉及CPU、内存、公网带宽和磁盘。个人开发者或中小企业推荐使用轻量应用服务器或ECS经济型e实例,如2核2G3M配置,适合低流量网站。企业用户则应选择企业级独享型ECS,如通用算力型u1、计算型c7或通用型g7,至少2核4G配置,公网带宽建议5M,系统盘可选SSD或ESSD云盘。选择时考虑实际应用需求和性能稳定性。
49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