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简介: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冒泡排序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将比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比较大的数放在后面,直到所有元素排列完。

最容易理解的版本

对一个数组的n个整型数据进行n趟排序,每趟排序都尝试将较大值放到数组右侧。
每趟排序比较两个相邻的数据,由于n个数据有n-1个间隔,所以每趟需要比较n-1次。
代码如下: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
   
   5, 2, 4, 3};
        //比较n趟
        for (int i = 0; i < ints.length; i++) {
   
   
            //每趟比较n-1次
            for (int m = 0; m < ints.length - 1; m++) {
   
   
                //将较大值置于数组右侧
                if (ints[m] > ints[m + 1]) {
   
   
                    int tmp = ints[m];
                    ints[m] = ints[m + 1];
                    ints[m + 1] = tmp;
                }
            }
        }
        //检验结果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ints));
    }
}

C/C++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nts[] = {
   
    5,2,4,3 };
    //比较n趟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i++) {
   
   
        //每趟比较n-1次
        for (int m = 0; m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 1; m++) {
   
   
            ////将较大值置于数组右侧
            if (ints[m] > ints[m + 1]) {
   
   
                int tmp = ints[m];
                ints[m] = ints[m + 1];
                ints[m + 1] = tmp;
            }
        }
    }
    //检验结果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i++) {
   
   
        printf("%d ", ints[i]);
    }
}

进一步优化

上述代码存在优化空间:
在第一趟排序结束后,数组最右端已是当前的最大值5。剩余元素均小于5,后续排序无需再与5进行比较。
在第二趟排序结束后,数组最右侧是4,5,剩余元素均小于4,5,后续排序无需再对4,5进行比较。
即对于内层循环:

  • 在第i趟排序中,只需要比较n-i次(i1开始)。
  • 如果外层循环是从0开始计数的,那么需要每轮需要比较n-1-i次。

对于外层循环,在执行第n-1趟排序时,内层循环只比较了第1个元素和第2个元素。
此时已经排列完成,不需要再执行下一趟排序。
即对于外层循环:

  • 只需要排序n-1趟。
  • 对于给定的数组,n-1的结果也是确定的。因此无论外层循环的计数器从几开始,需要比较的次数都是n-1


上面的例子比较简单,还有一种情况存在优化空间:在第n-1趟排序执行之前就已经排序完成。
这种情况的特征是:在某一趟比较之后,没有发生元素交换。
我们可以:

  1. 定义一个标记flag并初始化为1
  2. 在每趟比较开始前,通过flag检查是否发生元素交换。
  3. 在每趟比较开始时,将flag置为0
  4. 当发生元素交换时,将flag置为1

在第2步中,如果flag值为1,则表明发生交换,继续下一步。
如果flag值为0,则表明没有发生交换,即已经排序完成,结束即可。

  • flag初始值为1,可以正常进入第一趟排序。
  • JavaBoolean类型不能赋值为10,将对应的10改为truefalse即可。

    总结

  • 外层循环控制轮数,总共执行n-1轮。

  • 内层循环控制每轮的比较次数,第i轮比较n-i次(i1开始)。
  • 通过标记flag判断是否已经排序完成。

    C/C++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nts[] = {
   
    5,2,4,3 };
    //标记完成状态
    char flag = 1;
    //比较n-1趟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 1 && flag; i++) {
   
   
        //将标记置为0
        flag = 0;
        //计数器从0开始,每趟比较n-1-i次
        for (int m = 0; m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 1 - i; m++) {
   
   
            //将较大值置于数组右侧
            if (ints[m] > ints[m + 1]) {
   
   
                int tmp = ints[m];
                ints[m] = ints[m + 1];
                ints[m + 1] = tmp;
                //当发生交换时,将flag置为1
                flag = 1;
            }
        }
    }
    //检验结果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i++) {
   
   
        printf("%d ", ints[i]);
    }
}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
   
   5, 2, 4, 3};
        //标记完成状态
        boolean flag = true;
        //比较n-1趟
        for (int i = 0; i < ints.length - 1 && flag; i++) {
   
   
            //将标记置为0
            flag = false;
            //每趟比较n-1次
            for (int m = 0; m < ints.length - 1 - i; m++) {
   
   
                //将较大值置于数组右侧
                if (ints[m] > ints[m + 1]) {
   
   
                    int tmp = ints[m];
                    ints[m] = ints[m + 1];
                    ints[m + 1] = tmp;
                    //当发生交换时,将flag置为1
                    flag = true;
                }
            }
        }
        //检验结果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ints));
    }
}

需要注意的是,内层循环的结束条件与m无关。

选择排序

分别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即对于值相同的数据元素,彼此的前后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

对比冒泡排序

与冒泡排序不同:

  • 冒泡排序是逐趟选出未排序序列中的最大值,置于右侧。
  • 选择排序是逐趟选出未排序序列中的最小值,置于左侧。
  • 冒泡排序会两两比较相邻元素,将较大值通过多次交换移动到数列右侧,第i趟最多交换n-i次。
  • 选择排序会通过多次比较记录最小元素的下标,在这一趟结束时才发生交换,每趟最多交换1次。

即重复这两个步骤:

  1. 遍历无序序列,记录无序数列的最小值的下标。
  2. 将下标对应的元素与无序数列的最左端元素交换位置。


代码如下: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
   
   5, 2, 4, 3};
        //用于记录最小值的下标
        int minIndex = 0;
        //控制轮数
        for (int i = 0; i < ints.length - 1; i++) {
   
   
            minIndex = i;
            //在未排序的子序列中找到最小元素的位置
            for (int j = i + 1; j < ints.length; j++) {
   
   
                if (ints[j] < ints[minIndex]) {
   
   
                    //用minIndex记录最小元素的位置
                    minIndex = j;
                }
            }
            //交换元素,将较小值置于左侧
            if (minIndex != i) {
   
   
                int tmp = ints[minIndex];
                ints[minIndex] = ints[i];
                ints[i] = tmp;
            }
        }
        //检验结果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ints));
    }
}

C/C++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nts[] = {
   
    5,2,4,3 };
    //标记最小值下标
    char minIndex = 0;
    //比较n-1趟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 1; i++) {
   
   
        minIndex = i;
        for (int m = i + 1; m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m++) {
   
   
            if (ints[m] < ints[minIndex]) {
   
   
                minIndex = m;
            }
        }
        //交换元素,将较小值置于左侧
        if (minIndex != i) {
   
   
            int tmp = ints[i];
            ints[i] = ints[minIndex];
            ints[minIndex] = tmp;
        }
    }
    //检验结果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i++) {
   
   
        printf("%d ", ints[i]);
    }
}

需要注意:

  • 对于n个元素,需要排序的趟数仍然是n-1
  • 不同于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每趟排序最多只会改变两个元素的位置。不能设置flag检查是否排序完成,也无法通过flag检查。
  • 选择排序需要遍历剩余所有元素,内层循环不能同冒泡循环一样修改右边界。并且要保证能访问到数列的最后一个元素。

    插入排序

    逐步将无序序列中的元素,插入到前面已排好的有序序列的合适位置。

    C/C++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nts[] = {
   
    5,2,4,3 };
    //遍历数列
    for (int i = 1;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i++) {
   
   
        //定义临时变量存储当前序列取出的值
        int tmp = ints[i];
        int j = 0;
        //寻找合适位置
        for (j = i - 1; j >= 0; j--) {
   
   
            //需要移动的数据向后覆盖
            if (ints[j] > tmp) {
   
   
                ints[j + 1] = ints[j];
            }
            else break;
        }
        if (ints[j + 1] != tmp) {
   
   
            ints[j + 1] = tmp;
        }
    }
    //检验结果
    for (int i = 0; i < sizeof(ints) / sizeof(ints[0]); i++) {
   
   
        printf("%d ", ints[i]);
    }
}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
   
   5, 2, 4, 3};
        //遍历数列
        for (int i = 1; i < ints.length; i++) {
   
   
            //定义临时变量存储当前序列取出的值
            int tmp = ints[i];
            int j = 0;
            //寻找合适位置
            for (j = i - 1; j >= 0 && ints[j] > tmp; j--) {
   
   
                ints[j + 1] = ints[j];
            }
            //插入到合适位置
            if (ints[j + 1] != tmp) {
   
   
                ints[j + 1] = tmp;
            }
        }
        //检验结果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ints));
    }
}

要点如下:

  • 如果数据结构是数组,那么每次插入都需要将插入位置以后的元素向后移动,移动元素会覆盖该元素的下一个元素。会导致ints[i]被覆盖,因此必须要使用临时变量tmp存储每趟排序中的ints[i]的值。
  • 我们需要对数组的每个元素都进行遍历,以保证每个元素都被取出并插入到合适位置。因此外重循环的结束条件为元素个数n而不是n-1
  • 在第一趟插入中,我们将原数列的第1个元素取出作为有序数列,将第2个元素取出作为新元素插入,对应的下标从1开始。虽然结束条件是n,外重循环的次数仍然是n-1
  • 在插入元素时,已经内层循环的结束条件,此时j小于零,或者已经指向合适位置的前一个位置。因此需要对ints[j+1]进行赋值,而非ints[j]

    补充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除了可以使用第三个变量tmp,也可以使用加减法的方式处理,仅适用于数字类型。

    ints[m] = ints[m] + ints[n];
    ints[n] = ints[m] - ints[n];
    ints[m] = ints[m] - ints[n];
    

    总结

    三种排序方法每趟都只能确保一个数据加入有序数列后仍有序,外层循环执行的趟数都为n-1n即元素个数。但由于计数器开始位置不同,可能为0,也可能为1,或者其它计数方式,不需要死记硬背,只需要保证能执行n-1趟即可。
    对于内层循环,还是由于三种排序方法每趟都只能确保一个数据加入有序数列后仍有序。有序序列每趟排序后长度都在增加,我们不需要对有序序列的元素再取出排序。我们只需要保证能遍历到无序序列中的每一个元素即可。

  • 对于冒泡排序,有序序列默认在右端,左侧为无序序列,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调整右边界。而内层循环每次从0开始,是为了能够遍历到左侧的无序序列的每一个元素。

  • 对于选择排序,有序序列默认在左端,右侧为无序序列,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调整左边界。内层循环的计数器初始值随趟数改变而改变,是为了保证每趟都指向无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并能够遍历无序序列的每一个元素。
  • 对于插入排序,有序序列默认在左端,我们需要取出无序序列中的元素之后遍历有序序列,寻找合适位置。由于有序序列是有序的,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向,寻找介于两个元素之间的位置插入。在有序序列寻找合适位置时需要考虑数组边界。

对于临时变量的定义,编译器可能存在零优化,如果定义在循环内部,那么可能出现频繁的创建和释放,提高占用时间。并且在插入排序中,如果数据结构是数组,那么数据的移动方式就是向后覆盖,可能导致无序数列的最左端元素被覆盖,我们需要使用临时变量提前保存数据。上面的代码中,为了便于理解,并没有将所有循环内的变量在循环内定义。但出于以上两点原因,建议将变量在循环外定义,在循环内使用

目录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搜索推荐 Python
利用Python内置函数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
在上述代码中,`bubble_sort` 函数接受一个列表 `arr` 作为输入。通过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内层循环用于比较相邻的元素并进行交换。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就将它们交换位置。
121 67
|
2月前
|
搜索推荐
冒泡排序算法
【10月更文挑战第19天】冒泡排序是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对于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2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一: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本文介绍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三种基础排序算法的原理、实现代码和测试结果。
23 0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一: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
2月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20 0
|
2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排序算法(二)】——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深层解析
【排序算法(二)】——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深层解析
|
12天前
|
算法
基于WOA算法的SVDD参数寻优matlab仿真
该程序利用鲸鱼优化算法(WOA)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数据分类的准确性。通过MATLAB2022A实现,展示了不同信噪比(SNR)下模型的分类误差。WOA通过模拟鲸鱼捕食行为,动态调整SVDD参数,如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γ,以寻找最优参数组合,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Serverless
基于WOA-SVM的乳腺癌数据分类识别算法matlab仿真,对比BP神经网络和SVM
本项目利用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针对乳腺癌早期诊断问题,通过MATLAB 2022a实现。核心代码包括参数初始化、目标函数计算、位置更新等步骤,并附有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实验结果显示,WOA-SVM在提高分类精度和泛化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
6天前
|
存储 算法
基于HMM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金融数据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HMM模型实现金融数据预测,包括模型训练与预测两部分。在MATLAB2022A上运行,通过计算状态转移和观测概率预测未来值,并绘制了预测值、真实值及预测误差的对比图。HMM模型适用于金融市场的时间序列分析,能够有效捕捉隐藏状态及其转换规律,为金融预测提供有力工具。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信息无障碍
基于Goog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手语识别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GoogleNet的深度学习手语识别算法,使用Matlab2022a实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手语手势,如&quot;How are you&quot;、&quot;I am fine&quot;、&quot;I love you&quot;等。核心在于Inception模块,通过多尺度处理和1x1卷积减少计算量,提高效率。项目附带完整代码及操作视频。
|
14天前
|
算法
基于GA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matlab建模与仿真
本项目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PID控制器参数,通过空间状态方程构建控制对象,自定义GA的选择、交叉、变异过程,以提高PID控制性能。与使用通用GA工具箱相比,此方法更灵活、针对性强。MATLAB2022A环境下测试,展示了GA优化前后PID控制效果的显著差异。核心代码实现了遗传算法的迭代优化过程,最终通过适应度函数评估并选择了最优PID参数,显著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