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铁RISC-V处理器入门与实战-RISC-V 处理器架构-RISC-V架构与X86、ARM在商业模式上的区别

简介: 玄铁RISC-V处理器入门与实战-RISC-V 处理器架构


我们介绍了X86架构是一种完全封闭的指令架构,相比之下ARM架构是一种“开放”的指令架构,只要获得了ARM的IP授权就可以使用ARM架构并享受之上沉淀的软件生态。但是ARM也只是“开放”,在ARM之后,RISC-V出现了。

 

RISC-V不是一种技术的创新(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成熟优秀的RISC架构了),而是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RISC-V直接将指令架构给“开源了”(注意此处是开源),这是之前完全没有的一种新的指令架构运营模式(虽然OpenRISC等也是开源,但是后文会分析为什么RISC-V会做得比OpenRISC成功)。

 

RISC-V通过“指令架构开源”与“架构标准全球开放讨论”两大杀手锏吸引全球的处理器架构大拿、软件开发者与开源爱好者围绕着做全球生态建设。读者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觉,这也是RISC-V架构的高明之处,说白了,RISC-V是一种与X86和ARM完全不一样的运作方式,他将指令集架构推进到了一种最极致的方式:就是指令架构开源,全球无论是企业、研究所、个人都可以完全免费使用。

 

RISC-V和X86、ARM的竞争完全是不同维度的竞争,他们三个分别是全球处理器技术演进在不同阶段的产物,而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三种架构会长期共存,只是应用的侧重领域有所不同罢了。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有一些疑问,在RISC-V之前,已经有OpenRISC等开源指令架构了,那为什么OpenRISC没起来,而是RISC-V起来了。

 

笔者认为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伯克利团队的根正苗红以及恰到好处的运营方式,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精简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并完善了其基础理论,对处理器架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当伯克利大学提出了RISC-V指令集并开源的时候迅速获得了工业界和开发者的高度关注,这之后Krest教授团队又采用第三方独立的基金会的方式进行运营,其“中立”和“开放”的属性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和开发者投身其中。

 

这之后,虽然MIPS也想模仿RISC-V,但是由于其中立属性问题以及企业的日薄西山,MIPS架构开源的事情草草收场。

 

image.png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库
阿里云服务器X86/ARM/GPU/裸金属/超算五大架构技术特点、场景适配参考
在云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云计算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器架构对于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成本至关重要。阿里云提供了多样化的云服务器架构选择,包括X86计算、ARM计算、GPU/FPGA/ASIC、弹性裸金属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等。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架构的特点、优势及适用场景,以供大家了解和选择参考。
867 61
|
2月前
|
达摩院 安全 Anolis
Anolis OS 23 架构支持家族新成员:Anolis OS 23.3 版本及 RISC-V 预览版发布
Anolis OS 23.3在保障基础功能持续演进、完善安全漏洞的修复的同时,实现了对 RISC-V 的初步支持。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数据可视化 Kafka
docker arm架构部署kafka要点
本内容介绍了基于 Docker 的容器化解决方案,包含以下部分: 1. **Docker 容器管理**:通过 Portainer 可视化管理工具实现对主节点和代理节点的统一管理。 2. **Kafka 可视化工具**:部署 Kafka-UI 以图形化方式监控和管理 Kafka 集群,支持动态配置功能, 3. **Kafka 安装与配置**:基于 Bitnami Kafka 镜像,提供完整的 Kafka 集群配置示例,涵盖 KRaft 模式、性能调优参数及数据持久化设置,适用于高可用生产环境。 以上方案适合 ARM64 架构,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容器化管理和消息队列解决方案。
355 10
|
5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阿里云X86/ARM/GPU/裸金属/超算等五大服务器架构技术特点、场景适配与选型策略
在我们选购阿里云服务器的时候,云服务器架构有X86计算、ARM计算、GPU/FPGA/ASIC、弹性裸金属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可选,有的用户并不清楚他们之间有何区别。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架构的特点、优势及适用场景,帮助用户更好地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
|
7月前
|
弹性计算 编解码 运维
飞天技术沙龙回顾:业务创新新选择,倚天 Arm 架构深入探讨
飞天技术沙龙回顾:业务创新新选择,倚天 Arm 架构深入探讨
120 1
|
9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242 3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5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334 12
|
9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705 70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