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反映着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农业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代表。工业革命后,工业产能借助资本实现飞速扩张,并且衍生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到2025年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
无论是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都为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指明了方向。
随后一系列相关政策落地,强调政府和企业在保障国家、公民数据安全、落实数据保护措施的责任与义务,并为我国数据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技术创新方面,数据流通技术提供了“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的数据服务新范式,为企业安全地获取和利用外部数据提供了技术可能。
相关政策文件:
•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数据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型生产要素。
• 2021年6月,我国关于数据安全的首部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标志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有法可依,为各行业数据安全提供监管依据。
• 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以及各组织的数据隐私合规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提出20条政策举措。
•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数据安全保护及相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需求,其中不止一次明确提到隐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