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缨缨: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简介: 人物志|缨缨: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 编者按:「人物志」系列文章持续记录蚂蚁集团终端技术人的成长故事,分享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经验与心路历程,期待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本期带大家了解蚂蚁前端工程师缨缨的成长故事,“最敬爱的大表姐”、“明明靠脸吃饭偏要靠代码”、“徒手捏碎电脑屏幕的女同学”,光是从蚂蚁内网的标签上就能够脑补出一丝丝的酷 girl 的画面感。


这位有故事的女同学,还真有着不太寻常的成长历程,因为死磕人设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因为一杯奶茶彻底入坑“交叉表”,“他强任他强,我是摆烂王” 成为缨缨式金句......只剧透这么多了,一起来看看缨缨的成长故事吧~


💻 选专业这件小事

“我连编程是啥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哪儿来的蜜汁自信,觉得这玩意儿有前途,而且我一定能学好。”

勇敢、坚毅、无拘无束,缨缨用这三个词来形容自己。

缨缨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热爱艺术,画画、钢琴、尤克里里都有涉猎;热爱旅行,接触不同的人和文化;喜欢刷老电影,乐衷于从语言类访谈节目中接触到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例如奇葩说、脱口秀;热爱美食,是个厨娘兼美食家。

无拘无束的个性,很符合缨缨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

大学填报志愿时,缨缨和她爸爸一心盘算着,怎么选学校才能过得轻松快乐。

她给大学圈定了两个必选项,既教计算机又教画画,而计算机之所以被纳入必选项,只是因为高中时期的人设。

高中会考的时候需要学习 Office 三件套的使用,缨缨非常顺利地学会了。同桌无意间对她说了,你好适合学计算机嗷,从此缨缨便认准了自己的人设。

她兴冲冲地昭告全家要学习计算机后,遭到了除了她爸妈(无条件溺爱孩子的父母)之外所有人的反对。

“我连编程是啥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哪儿来的蜜汁自信,觉得这玩意儿有前途,而且我一定能学好。”

在缨缨的身上,有着一股死磕的劲头,这大概就是缨缨自己描述的——坚毅。

学习计算机的过程比想象地要难,为了把热爱计算机的人设立到底,缨缨每节课抢第一排认真听,作业认真做,学到编译原理的时候,实在有些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仍然保持微笑,靠着这股死磕的劲头,坚挺地学完了全部课程,因为要符合人设。

在缨缨的道理中,符合人设就很重要。

📈  入坑交叉表

“本以为回归自己的团队之后就可以走上正轨,但是我很快发现拥抱变化才是我的正轨。”

入职蚂蚁前半年,缨缨几乎每个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都在变化,期间最茫然的事情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术方向。

“我虽然人在 AntV 组织,AntV 的各个技术栈都没有我的位置。”

经历过迷茫、自我怀疑,但是缨缨从未放弃,依旧不断尝试、不断试错。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缨缨在支援一个数据可视化项目中接触到了“交叉表”。

在统计学中,交叉表是矩阵格式的一种表格,显示多变量频率分布。它们提供了两个变量(或者多个)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画面,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业务进行交叉探索分析,是目前商业 BI 分析领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图表之一。

当时的“交叉表”还处于早期阶段,有很多技术问题待解决,缨缨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痛点,于是毅然决定加入到交叉表底层的研发。

“好,有价值,有深度”,这是缨缨当时的师兄兼主管偏右给出的肯定,而这句肯定也让缨缨的内心燃起了希望的小火苗。

从此,缨缨多了一个江湖称号:大表姐。

💪 做一行爱一行

“先了解它,再熟悉它,然后掌握它,最后爱上它。”

选定技术方向只是一个开始,笃定和不笃定同时存在着。

在同事的眼里,缨缨是个交叉表的狂热分子,但缨缨内心真实的声音却是:“交叉表真的好无聊”。

加之当时交叉表的状况非常糟糕,业务需求喷井,内部人力吃紧。而外部对于交叉表最大的诟病就是没文档,技术黑盒,合作伙伴无法参与。

大家虽然都知道文档很重要,可是没人写,没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写。缨缨对交叉表的态度更多是愁,谈不上爱。

而这一态度却因为一杯🥤奶茶彻底发生了转变。

那天夜晚,缨缨因为一杯奶茶陷入失眠,交叉表文档问题再次出现在脑海里,既然没有困意,索性打开电脑,凭着自己从三方开发者到核心开发者的经历,拟出了一份心中合理的交叉表开放文档大纲。接着开始填内容,写 demo,结果一不小心……竟然差不多写完了。

后来,那天晚上的产物,成为了交叉表对内的开放手册,也是现在 AntV S2 官网文档的前身。

现在想想,那杯奶茶的确是有点儿东西 🤔。

在那之后,缨缨便开始在第三方使用场景上发力,一边根据收到的各种定制需求重新合理化 API 设计,一边优化文档,暂时解决了当时非常棘手的上手成本问题。

渐渐地,缨缨接受到的业务输入越来越多,对于交叉表的定位也开始逐渐清晰,架构大图也逐渐成型起来。

缨缨对整个交叉表的技术细节、架构及相关表业务的了解度、参与度、把控度越来越高,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做交叉表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笃定了。

这件事对缨缨最大的启示就是教会了她如何做一行爱一行:先了解它,再熟悉它,然后掌握它,最后爱上它。

毕竟真实的工作现状就是,没有那么多有意思的工作给你挑,只有紧急的工作缺人做。挑活干不如把可能自己都不认可的工作做到让大家都能认可,自己都不喜欢的工作做到让自己喜欢。

在业务上得到认可之后,缨缨在想,或许可以将交叉表开源出来,服务更多社区的同学,于是便一步一步地演变成了现在的 AntV S2,并且去做了开源的尝试。

🌟 当开源一号位

“我在蚂蚁最快乐的那段时间就是在做开源”

AntV S2 开源进入冲刺阶段,缨缨因为做交叉表的经验被拱上了一号位。

当时表小组日益壮大,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成都、北京、杭州三地的虚拟小组,但缨缨的内心其实挺没底气的。

“我一个人怎么带着这么多同学走下去?他们凭什么听我的?我能给他们带来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异地如何协作分工?”

当时同事苏泊的一句灵魂发问:这个东西开源出去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更是让缨缨意识到,自己居然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更确实地说,是不敢想。“我怕想不明白就会开始退缩,可是这事儿得有人做。”

好在缨缨同学的信条就是:遇事不决,先做再说。

事实证明就应该这样,想不明白的问题,在实践中会慢慢得到答案。

如今,回看当初的开源经历,缨缨感慨道,“做开源真的需要很强的信念感。前期可能会有一些迷茫,不太确定开源出去之后能否都得到接受和认可。这个时候需要有很强的信念感,要坚信无论结果如何,它一定是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改变的,因为至少在公司内部已经验证了它是有价值的。”

在推进的过程中,缨缨逐渐发觉了做来源的乐趣,可以作为整个产品的设计者,去思考所有的功能设计、架构设计、技术选型、以及未来规划。

缨缨也因此有了很多实战的机会,更加具备 owner 意识了,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收集来自业务、社区的诉求,进行评估筛选,最后沉淀在开源产品中。

在缨缨看来,得到正向反馈是一件让人很快乐的事情。在做开源社区运营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 9 人的答疑群,到现在已经逐渐壮大到了好几百号人。

无论群里有几个人,缨缨对自己的定位始终都是客服,尽自己所能给用户提供服务,付出终有所回应,缨缨收到了一些售后好评。

“就这样一直做到了现在,很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看着它成长。”

💗 工作上的心态变化

“我希望被人觉得我可以很轻松地胜任这些工作,这样别人才能派更多的活给我。”

和许多新人相似,缨缨在这个阶段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挑活,有活就上,疯狂学习。

“少纠结,多做事。”缨缨同学一直秉持着一个还蛮受益的摆烂哲学:我就烂,我就是不会,所以假如我努力过却失败了,合情合理,万一成功了就是意外之喜。抱着这样的摆烂态度,只要你敢给我,什么活都敢接。

疯狂接活之后,难题很快就出现了。

缨缨发现自己在一些专业知识和业务领域存在短板,开始担心自己无法按时按质完成交付,另外一方面又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短板。

“我希望被人觉得我可以很轻松地胜任这些工作,这样别人才能派更多的活给我。”

缨缨那股死磕的劲头又上来了,开始早晨 5 点起床恶补业务资料和技术知识,疯狂补齐短板。

最终,缨缨收获了业务团队和合作伙伴的肯定,“靠谱”、“执行力不错”成为了当时缨缨的标签。

能力被认可之后,更多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疲惫感愈加明显,也是在这个阶段,缨缨开始思考并实践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在做 AntV S2 开源期间,缨缨逐渐从团队中执行者的角色,变成了帮助团队其他同学成长的角色。面对一个团队,开始思考如何根据每个同学的专长进行分工,保证项目完成的同时,也能让每位同学有所收获和成长。

总结起来,在蚂蚁这几年,缨缨心态上的变化就是从希望自己快速成长→到帮助他人快速成长→再到不断迎接新挑战。

⚖️ work life balance

“他强任他强,我是摆烂王”

在缨缨看来,work life balance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她自己也是近半年才逐渐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

关于如何做到 work life balance,缨缨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心得:

1、提升工作专业度。从本身在做的事情出发,关注它背后相关的一些技术,不局限于前端技术,为了更好地做好业务,还需要去了解相关的产业,以及当前相关技术发展水平,思考业务背后真正的需求点是什么。

2、提升沟通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比如高效开会等等。在谈到和主管的沟通模式,缨缨坦言没有上下级的概念,完全是朋友式相处。和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效率永远被放在第一位,真诚是必杀技。“主管也需要成长的,我们需要给到主管一些输入,去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主管。”

关于如何处理工作中和其他人的冲突?缨缨给出了一个很朴实的解决办法:同理心。工作中难免会有摩擦,遇到冲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很难,再推己及人,其他人也一定很难,大家都不容易,理解万岁。在缨缨看来,女性本身在沟通上存在天然优势,相对于男性会更加柔软一些,也更具有同理心。

3、减少内耗、与自己和解。“他强任他强,我是摆烂王” 这是缨缨很喜欢的一句话,避免被卷,避免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焦虑,本质就是与自己和解,允许自己不用事事做到和别人一样。

2023 年,缨缨已经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向,从交叉表切换到图技术,一个新领域将带来更多新的挑战和惊喜。

面对新的变化,缨缨对自己的 2023 也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够迎接好这个挑战,提升自己在图领域的专业度,生活上保持今年下半年的状态,能够更好地做到 work life balance,多尝试,多学习,多旅行 ✈️ ”

新的一年,缨缨的故事正在续写。

相关文章
|
5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NoSQL
24岁程序媛,二战考研失利、三无人员 ==> 最佳新人、优秀个人,讲讲我的技术成长之路
能力、格局、谋略、远见、耐心。灵魂的欲望是命运的先知,希望永远自信、洒脱、松弛、明媚、张扬;追随自己的内心、以喜欢的方式、往正确的方向前行,永远在路上,我甘之如饴! 持续精进Java领域相关技术,包括微服务、高并发、高可用、分布式、集群等等;希望能接触到更多更大的优质项目,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全栈思维的架构师,既能深入理解底层技术,又能把控全局架构;抽时间了解学习Go语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 在探索中明晰后续的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成为主管、管理层乃至更高,不希望自己的上限只是程序员。
|
9天前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算法
✨️ 2024年终总结 - 生命贵在折腾 从开发到产品 | 日本旅行 | 捣鼓项目 | 技术写作与分享 | 五月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一名应届毕业生成长为有两年经验的工程师,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技术写作方面,成功发布了12篇高质量文章,并参与了多个技术征文活动。个人项目Kafka Dog初见雏形,未来将继续打磨。此外,我还体验了日本旅行的乐趣,并在工作中承担了更多产品设计的角色,收获颇丰。新的一年,我将继续保持博客输出,完善个人项目,并计划前往北海道和新西兰。工作之外,生活中的点滴同样重要,真实地活下去,不要忘记每天看月亮。
22 3
|
程序员 Windows
产品设计——你的老师每天都坐在你面前
产品设计——你的老师每天都坐在你面前
94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阿里云借愚人节讲了一个未来故事
阿里云借愚人节讲了一个未来故事
300 0
阿里云借愚人节讲了一个未来故事
|
安全
一篇最美的离职故事
假期重新把之前在新浪博客里面的文字梳理了下,搬到这里。 非常意外,在一堆文章中发现了这篇,感觉10年前的文档,现在读来也是蛮有启发的。离职故事原文不在赘述(信息安全不变透露),把当时自己的思考记录下啊。
206 0
|
Java 程序员
一个程序员的国庆血泪相亲史,惨败而归…
没错,这个程序员就是博主我。 伴随着国庆往返的大军,博主我也踏上了幸福的回家之路。
|
存储 弹性计算 运维
聆听访谈实录与背后故事
偶然接受了一次阿里云聆听平台的电话访谈,顺便聊聊我跟聆听平台的故事、谈谈我对聆听平台的看法。
512 0
聆听访谈实录与背后故事
|
Arthas 运维 安全
|
架构师 物联网 Java
倾听程序员的心声真的很重要
说到开发产品,没有人比程序员更了解产品。程序员知道产品的优点、缺陷、用途和潜在用途。说起这些,程序员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在这个似乎无所不在的数字时代,倾听程序员必须要说的内容非常重要,而且也许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
1057 1
聆听:一个机械键盘的故事
机械键盘呼唤着开发哥哥们永久不变的情怀,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是如此。 阿里云聆听(connect.aliyun.com)最受欢迎机械键盘,分享快速免费获键经验。
20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