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董董灿。
昨天听了香帅老师的《共潮生·2022香帅年度财富展望》,一晚上3个多小时的演讲,干货满满。
从今年不稳的全球大环境,到上海解封后一个小小的杂货店;
从马斯克的前沿科技布局,到国内高端租车市场的起起伏伏;
从今年房产的刚需与投资,到普通打工人和学生的职业选择;
从科技到经济,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上到地下,从人工智能,到普通劳动者。
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听完,意犹未尽,大呼过瘾。
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我,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关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这不,香帅老师很直截了当地谈起了几个不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行业。
很难被AI替代的3种岗位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替代了不少的职位,比如客服、比如电话销售。但仍然有不少岗位技能是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被替代的。
麻省理工的教授Autor,Levy和Murnane,根据美国450个职业的工作内容描述,抽象出了三种很难被数字技术替代的技能——
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
这三种技能,都对应着不一样的工作能力——
比如创意,包括了分析、创造、理解和表达能力。在香帅老师团队的调研数据库中,区块链工程师这一职位,创意技能指数最高,被归类为“创意型职业”,平均薪酬也很高,能达到18181。
注意这个数字是平均薪酬,是平均了全国各地区以及初级、中级、高级职业的数据,能达到18000的平均薪资,确实说明岗位含金量很高,并且很稀缺且不可替代。
再比如社交智慧,包括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力等。供应链经理这一职位被归类为“社交智慧型职业”,平均薪酬12862,薪酬水平和发展前景也一片大好。
至于手艺,大概指的是一些靠一双勤劳灵活的双手以及创新思维而谋生的职业,比如传统手工艺人、钢琴师等。
确实如此。
人工智能很大程度是为了代替重复地机械劳动,或者完成重复且大规模的计算任务而出现的。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的很出色,并且已经形成了机器代替人力的局面,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失业。
虽然关于人工智能进军人类脑力或智力领域的消息也不断传出,但是,距离真正商用落地,也还面临着不少的障碍。
就拿之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例子DALLE · 2 模型的图像生成,OpenAI 推出了 DALL·E模型,这个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文本来生成图像,并且可以随意切换图像风格,比如想要漫画风格的还是油画风格的。
甚至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让人分不清是人为创作还是机器生成。
确实如此。
人工智能很大程度是为了代替重复地机械劳动,或者完成重复且大规模的计算任务而出现的。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的很出色,并且已经形成了机器代替人力的局面,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失业。
虽然关于人工智能进军人类脑力或智力领域的消息也不断传出,但是,距离真正商用落地,也还面临着不少的障碍。
它的出现基本被认为是要取代插画师、美术师等职位的。但DALL·E在推出后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直到前两天才开通了内测版,且离落地仍然遥遥无期,因为它面临的伦理问题、版权问题,一直是绕不开且无解的“电车难题”。
这也是为什么,创意型职位、与人际沟通交流的职位很难被AI所取代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可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而机器,真的很难。
不仅如此,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是很愿意花100块钱买一张画家随手画的涂鸦的,但我肯定不会花100块买一张电脑生成的图像,即使它再好看,再以假乱真。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职位是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么?
One More Thing
所谓电车难题,是说在一个电车轨道的交叉口前方,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了电车正要驶向的轨道上,恰在此时一辆失控的电车快速驶过来,很快就要碾压掉这些人;
而作为观众的你,可以轻易拉起一个拉杆,就能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在另一条轨道上,有一个小男孩在玩耍,这时,你是拉起拉杆还是不拉?
人工智能处理这个问题,不论算法如何,总归是要有个决策结果,而无论AI做出哪个结果,都会受到道德和伦理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