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处爆发前夜 六成职业将消失

简介: 近日,在2016正和岛新年论坛上,科大讯飞(002230.SZ)董事长刘庆峰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描绘了未来人工智能的社会场景。未来,人工智能会大规模替代人类的现有的各种各样劳动力。“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认知,而是具备了逻辑、推理和学习能力,是人类区别动物最根本的能力。它的能力是我们预先不了解的,甚至超出你预期的。人工智能未来替代的绝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越来越多复杂的工作。”。华为公司顾问田涛透露,从一些专家预测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60%的传统职业将消失。

微信图片_20211101145231.jpg


      近日,在2016正和岛新年论坛上,科大讯飞(002230.SZ)董事长刘庆峰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描绘了未来人工智能的社会场景。未来,人工智能会大规模替代人类的现有的各种各样劳动力。“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认知,而是具备了逻辑、推理和学习能力,是人类区别动物最根本的能力。它的能力是我们预先不了解的,甚至超出你预期的。人工智能未来替代的绝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越来越多复杂的工作。”。华为公司顾问田涛透露,从一些专家预测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60%的传统职业将消失。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看来,当前正是商业界的寒冬,资本收缩,企业利润下滑,人工智能或许能给企业未来转型升级带来出路。

人工智能处大爆发前夜

      “不光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未来5~10年我们企业最大的机遇,也是很大的坎儿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到来。”刘庆峰表示。

      刘庆峰认为,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到今天,人工智能(AI)的概念正好60周年。这么多年来,中国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融入到全球人工智能的主流圈子,但是现在有了一个好的机遇,前端和后台的技术基础已经初步具备,所以人工智能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各个领域大师们怎么看这个产业呢?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必然》里面明确提出:“未来你问我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我会说是人工智能,而且未来会像电一样重要。”科学家霍金预见“人工智能可能在接下来100年之内将人类取而代之”。软银投资的孙正义也提出了一个孙正义公式——“未来决定GDP排名的不是人口数,而是机器人的数量和智能化程度。”

      目前美国的GDP排名全世界第一,未来是谁充满变数。孙正义曾表示,光软银一家就有3000万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休息,可以抵3个普通人,而现在成本是900元,未来可能会更低,而中国的劳动力工资是3000~4000元。所以孙正义得出的结论是,未来哪个国家机器人数量多,质量高,哪个国家的GDP就是全球第一。

      每年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消费类电子展是下一个产业风口的标志,而2015年70%左右的场地被机器人给垄断了,这样的会场如果没有机器人端茶倒水大家都觉得OUT了。

哪些工作被取代?

      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个最直观的挑战就是未来人工智能会大规模替代人类的现有的各种各样劳动力。

      “现在机器感知能力越来越强,人眼可以看到可见光,但机器能看到红外线,人类能听到50~20000赫兹声音,但是机器能够听到超声波,所以机器已经在越来越多领域超过人工。”刘庆峰感叹。

      根据最新预测,2018年将有300万人给机器汇报工作,而机器替代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比如说文档管理员,药剂师等等,即便是对于CEO这样的岗位都有20%以上的工作可以被机器替代掉。

      为了更直观描绘那些将被替代的传统行业,刘庆峰举了个例子:“在前两天举行的科大讯飞年度大会上,我们做了一个小尝试,在北京找了业内有名的三家速录公司的5个速录员和机器人PK。结果是前面1000个字统计结果,机器人的正确率是99.29%,而五个速记员最高的只有80.4%,最低的是67%。我们当时设了一个机制,得第一的速录员可以得5000块钱奖金,如果超过了机器人就会得到10万,并且整个过程都有公证员做公证。这就说明在人工智能领域在快速内容上面机器已经超过人工。”

      华为公司顾问田涛也表示,有专家预测,未来至少在10~15年,今天的很多传统职业都会消失掉,甚至有数据说将达到60%,比如说演员、保姆等职业。

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工的浪潮,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认为已经到来:“拿三全来说,它以前是个传统的制造业,手工包汤圆和包水饺,20000多名职工。现在再去看一看,每天3500吨的汤圆、水饺全是机器人做出来的。以前汤圆是一个一个地做,后来四个四个下,跟下雨一样,一天就是400吨。几万吨的冷库,一个人都没有,无人驾驶的运货车走来走去,全部都是电脑操作。”

      “很可能10年之后、20年之后,或者更晚一些时间,人类社会中70%左右的人可能从一生下来到死亡,是终身没有工作机会的。”田涛表示。

语音连接万物

       未来人工智能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语音将取代触摸屏,成为人工智能最明显的标志。事实上,第六次科技创新浪潮就是万物互联,以智能家居、穿戴式设备和机器人为主要代表,这里越来越多交互将靠语音实现。“未来将是一个以语音为主的万物互联时代。”刘庆峰表示。

       正是因为有了语言,各种信息才能交流、文化才可能传承。同样,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要从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认知革命”。通过语音语言为入口,未来机器人以及各种互联设备,可以不断收集我们在生活、社会大家所关注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在后台进行比对、学习、推理、分析,从而产生机器人的认知革命。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质疑说人工智能积累的数据还不够,为什么5~10年就能重大突破?”刘庆峰认为,核心原因两条,第一,现有神经网络在当前大规模云计算框架下,可以极大地发挥作用;第二,有了像讯飞这样的公司从语音和语言作为入口,将会有大量的智慧汇聚到后台,所以人工智能在未来5~10年即便没有重大算法突破,也会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大的趋势。

      随着这些技术的点滴进步,刘庆峰相信,人工智能就像很多大师所讲的,未来跟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以语音和语言为主的认知革命将推动人工智能梦想成真。

相关文章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算法
AI浪潮下程序员的职业重构与生存指南
当代码生成器能写出比人类更规范的代码时,程序员的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曾让我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价值的重构与技能升级
当“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标配,职业价值正被重新定义。这并非简单岗位替代,而是人机协作新模式的诞生。AI接管重复性任务后,从业者可专注创造性活动,职业“含人量”不降反升。未来高价值岗位集中在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与价值监督三层面,需跨界人才、流程架构师及伦理师等新角色。把握机遇需重构学习逻辑,强化人机协作实训与伦理素养,发展放大人类独特性的能力,构建不可替代的“人类+”优势。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的元命题与能力重构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命题,强调在技术赋能前需明确人与AI的能力边界。培训应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定位人机协同的底层逻辑,认清人类独特价值;二是培养价值判断力,避免盲目应用技术;三是重构能力模型,强化架构思维、批判性使用能力和持续进化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类首席官”,成为技术生态中清醒的价值主导者,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转化。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八成职场人依赖AI工具下,“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与应对策略
人工智能(AI)正深度重塑职场生态。数据显示,约八成职场人使用AI工具,00后互动频率最高。AI虽提升效率,但也带来技能退化风险。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关键,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GAI认证)助力职场人掌握核心技术与应用方法。未来,职业技能培训与AI技术将共生共荣,推动职场人适应变革、实现成长。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我国“AI+X”跨界人才培养: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把握人工智能就业机遇?
在“AI+X”时代,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职业图景和人才标准。跨界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要求从业者既能将专业问题转化为AI可理解的框架,又能将技术输出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这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从单一技术传授向复合能力培养转型,强调知识架构重组、场景化学习和伦理判断力培养。个人发展需构建“认知-实践-认证”的闭环路径,持续更新技能以适应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未来属于既懂行业本质又能驾驭技术的跨界者,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职业技能培训的使命在于赋能学习者,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从专业从业者到领域创新者的蜕变。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安全
AI时代:不可替代的“人类+”职业技能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关于“人类工作者是否会被算法取代”的焦虑日益增加。本文探讨了AI对职业的重塑作用,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重新定义人类的不可替代性。文章分析了替代与创造的辩证关系,强调人机协作时代的核心能力,如架构设计力、情感智慧和伦理决策力,并提出职业技能培训应从岗位技能导向转向能力生态构建。最终,通过系统性培训发展“人类+”特质,使AI成为解放人类潜能的工具,而非竞争对手。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什么叫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与能力重构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AI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通过学习数据分布生成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乐等。与传统判别式模型不同,生成式AI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如Transformer架构),展现出“创造力”,但其本质仍是概率计算的结果。它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编程、设计等多个职业领域,推动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 掌握生成式AI需要理解其技术原理、能力边界及伦理挑战。职业技能培训应聚焦提示设计、结果评估和混合创作三大能力,帮助从业者在人机协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生成式AI将向多模态、个性化发展,而人类的独特价值在于为技术注入人文关怀与道德框架。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时代职业新风口:调研报告揭示57.2%受访者向往AI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成职场新宠
人工智能(AI)正成为职场新宠,57.2%受访者考虑从事相关职业。AI领域不仅薪资优厚、前景广阔,还充满创新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逐渐成为衡量AI技能的重要标准,助力求职者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实战能力及增强合规意识。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持续学习、关注行业动态和拓展人脉将成为职场竞争的关键。让我们共同迎接AI带来的美好未来!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破局AI焦虑,赋能职场未来——GAI认证开启智能时代职业新赛道
在AI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职场人士面临被技术取代的焦虑。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由培生推出,为职场人士提供系统学习AI技能的机会,助力提升竞争力。掌握AI技能不仅可应对挑战,还为职业发展创造新机遇。GAI认证不仅是求职市场的加分项,更是职场晋升的加速器。与其焦虑,不如拥抱AI,通过学习与认证赋能自我,在未来职场中脱颖而出。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算法
人工智能引发的新文明冲击:未来十年消失的职业!
在21世纪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未来十年内,预计30种传统职业如流水线工人、仓库拣货员、收银员等将逐渐消失,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这一趋势,分析受影响的职业,并讨论人类如何在AI时代找到新定位。通过GAI认证提升技能,把握AI时代的机遇,共创辉煌未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