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思维导图串接知识点
二、概念阐述
1.树
a.树的基本概念
树的基本知识:
讲解树的有关节点
1.根:最上方的结点;叶子:没有子结点的结点;只有一个结点的树,该结点既是根又是叶子。
2.树的结点数为n,则去掉根结点后有n-1个子结点,即n-1条边;
3.若此树的度为k,则具有kn个指针,其中n-1个已用,剩余(k-1)n+1个空指针;
4.因n个结点的树最多有n-1个结点,即n-1条边,因此n结点m条边的图要转为树,至少需要砍去m-n+1条边
5.树的度为k,ni代表度为i的结点的数量,则 n0+n1+…+nk = 1+n1+2n2+3n3+…knk
b.树的逻辑表示方法
有文氏图表示法、凹入表示法、括号表示法
以及将重点介绍的树形表示方法
其特征为:
①每个节点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
②没有父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
③每一个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④除了根节点外,每个子节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
c.树的基本运算
建立树的定义
typedef char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 BiTNode, *BiTree;
(其完整的树的运算实现参照二叉树中的各功能的实现)
2.二叉树
二叉树的的定义及逻辑表示方法
二叉树
每一个结点下都有左右之分的树结构,没一个结点下最多两个子结点,最少没有
完全二叉树:
所有子结点都在左侧
满二叉树:
终端结点(叶结点)都在最底层,并且每个父结点下都有两个子结点
c.二叉树的基本运算及其实现
二叉树节点的插入
void InsertBST(BSTree* &t,int key) { BSTree *p,*parent,*head; p = new BSTree; p->data = key; p->lchild = p->rchild = NULL; head = t; while(head) { parent = head; if(key < head->data) head = head->lchild; else head = head->rchild; } if(key < parent->data) parent->lchild = p; else parent->rchild = p; }
创建一个二叉树
void createBST(BSTree *t) { cout<<"输入树的节点个数: "; int n; int data[Maxsize]; cin>>n; for(int a=0;a<n;a++) { cin>>data[a]; } int i; t->data = data[0]; t->lchild = t->rchild = NULL; for(i=1;i<n;i++) InsertBST(t,data[i]); }
二叉树的输出详见下文二叉树的遍历实现
二叉树的查找删除实现详见下文查找内容
d.二叉树的遍历(重点)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BiTree t) { if(t) { cout<<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中序遍历
(其特征为可以实现节点的如从小到大的输出顺序)
void InOrder(BiTree t) { if(t) { InOrder(t->lchild); cout<<t->data; InOrder(t->rchild); }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BiTree t) { if(t) { PostOrder(t->lchild); PostOrder(t->rchild); cout<<t->data; } }
3.二叉树–进阶
a.线索二叉树
如图中所示:
虚线为线索指针,实线为指向真实子女。因为A的ltag和rtag标志位都为0,所以A有左右子节点,left和right指向它的真实子女;B节点和A节点类似;D节点的两个标志位都为1,所以其left和right要指向它的前驱和后继,但是D在中序序列中是第一个,没有前驱所以left为NULL,right指向B;E节点的ltag=0,所以指向子节点;rtag=1,所以指向后继
以此类推
/* 二叉树的二叉线索存储结构定义*/ typedef enum{Link, Thread}PointerTag; //Link = 0表示指向左右孩子指针;Thread = 1表示指向前驱或后继的线索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结点数据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PointerTag Ltag; //左右标志 PointerTag rtal; }BitNode, *BiTree;
b.哈夫曼树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通信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构造哈夫曼树时,首先将由n个字符形成的n个叶子结点存放到数组HuffNode的前n个分量中,然后根据哈夫曼方法的基本思想,不断将两个较小的子树合并为一个较大的子树,每次构成的新子树的根结点顺序放到HuffNode数组中的前n个分量的后面。
通俗的来讲,哈弗曼树就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二叉树,哈弗曼树可以用来构造最优编码,用于信息的传输,压缩等方面
哈弗曼树也可以理解为,最小二叉树,最优二叉树。
三、查找(难点)
a.线性表的查找
主要有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内容较为简单,详见《第五版数据结构教程》9.2的有关内容。下面重点介绍下文树表查找的有关内容。
b.树表的查找
简明概念阐述
二叉树的树形结构使它很适合扮演索引的角色: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这种二叉树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查找操作;二叉查找树在二叉树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几个条件:
(1)、如果左子树不为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根节点的值
(2)、如果右子树不为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根节点的值
(3)、左、右子树也都是二叉查找树
【具体步骤表示如下】:
下图就是一个标准的二叉查找树:
例如查找值为4的节点,步骤如下:
1、访问根节点6,发现4<6;
2、访问节点6的左孩子节点3,发现4>3;
3、访问节点3的右孩子节点4,发现4=4,这正是要查找的节点
对于一个节点分布相对均衡的二叉查找树来说,如果节点总数是n,那么搜索节点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logn),和树的深度是一样的。
【具体可用递归算法实现查找节点元素】
BSTree *SearchBST(BSTree *t,int key) { if(!t || t->data == key) return t; else if(key >t->data) return (SearchBST(t->rchild,key)); else return (SearchBST(t->lchild,key)); }
【二叉排序树】
【补充B树】
定义:
B树是一种平衡多叉树,主要用于查询。m阶B树(每个结点下最多有m个子结点)满足如下条件:
根结点至少有两个子女,每个根结点所包含的关键字个数j满足:(m/2)-1 < j < m-1; 除根结点外的所有结点(不包括叶子结点)的度数正好是关键字总数加1,古内部子树个数k满足:(m/2)<= k <= m; 所有的叶子结点都位于同一层。
B树的性质
所有叶子结点到根结点的路径长度相同,即具有相同的高度; 每个非叶子和非根结点(即内部结点)至少有m-1个孩子结点;根至少2个孩子; 每个结点最多有2m个孩子节点。 每个结点内的键都是递增的, 每个结点的孩子比key的个数多1
B树的使用方法
查找数据时,将所有的非根结点中的关键字取出,然后找寻是否存在符合范围的根结点,再进行一一对比。
B+树
定义:B+树是B树的改善结构,在满足B树的要求下,还满足如下要求:
有K个子树的中间结点包含K个元素(B树种是K-1个元素),每个元素不保存数据,只用来索引,所有的数据都存在在叶子结点; 所有的叶子结点种包含了全部的元素的信息,及指向含有这些元素记录的指针,且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顺序链接; 所有的中间节点元素都同时存在于子节点,在子结点中是最大(或最小)元素 对比B树的优势:查找迅速,存储结构简单,查询稳定;
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案
(PTA习题讲演)
判断一棵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的思路:
1、如果树为空,则直接返回错。
2、如果树不为空:层序遍历二叉树。
3、如果一个结点左右孩子都不为空,将其左右孩子入队列;
4、如果遇到一个结点,左孩子为空,右孩子不为空,则该树一定不是完全二叉树;
5、如果遇到一个结点,左孩子不为空,右孩子为空;或者左右孩子都为空;则该节点之后 的队列中的结点都为叶子节点;该树才是完全二叉树,否则就不是完全二叉树;
简单来说就是,子节点都是要求左往右走的,当遇到一个度小于2的结点,则后面的一定要全为叶子。
(具体代码实现较为复杂,记得思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