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带你读懂Socket,让你知道什么是Socket?

简介: 这篇文章带你读懂Socket,让你知道什么是Socket?

1、引言

我们都知道,数据传输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我们都是使用HttpClient 发起请求,传输JSON格式的数据。但是遇到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或者需要传输比较大的XML报文时,可能就会用到Socket了。

本篇文章就来聊一下网络应用程序员最熟悉的Socket这个东西,抛开生涩的计算机网络理论,从应用层的角度来理解到底什么是Socket。

对于 Socket 的认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介绍:

1)Socket 是什么;

2)Socket 是如何创建的;

3)Socket 是如何连接的;

4)Socket 是如何收发数据的;

5)Socket 是如何断开连接的;

6)Socket 套接字的删除等。

0ad18793f97540a5bd49aaefc5ed0b93.png

2、Socket 是什么

一个数据包经由应用程序产生,进入到协议栈中进行各种报文头的包装,然后操作系统调用网卡驱动程序指挥硬件,把数据发送到对端主机。

3e9a05b57abe086d0db97d97c4ebe8e2.png

我们大家知道,协议栈其实是位于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协议的堆叠,这些协议包括 TCP、UDP、ARP、ICMP、IP等。

通常某个协议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的,比如:

1)TCP 的设计就负责安全可靠的传输数据;

2)UDP 设计就是报文小,传输效率高;

3)ARP 的设计是能够通过 IP 地址查询物理(Mac)地址;

4)ICMP 的设计目的是返回错误报文给主机;

5)IP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规模主机的互联互通。

应用程序比如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服务器等产生的数据,会通过传输层协议进行传输。而应用程序是不会和传输层直接建立联系的,而是有一个能够连接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套件,这个套件就是 Socket。

3、Socket 是如何创建的

Socket 是和应用程序一起创建的。

应用程序中有一个 socket 组件,在应用程序启动时,会调用 socket 申请创建Socket,协议栈会根据应用程序的申请创建Socket:首先分配一个Socket所需的内存空间,这一步相当于是为控制信息准备一个容器,但只有容器并没有实际作用,所以你还需要向容器中放入控制信息;如果你不申请创建Socket所需要的内存空间,你创建的控制信息也没有地方存放,所以分配内存空间,放入控制信息缺一不可。至此Socket的创建就已经完成了。

Socket创建完成后,会返回一个Socket描述符给应用程序,这个描述符相当于是区分不同Socket的号码牌。根据这个描述符,应用程序在委托协议栈收发数据时就需要提供这个描述符。

4、Socket 是如何连接的

Socket创建完成后,最终还是为数据收发服务的。但是,在数据收发之前,还需要进行一步“连接”(术语就是 connect),建立连接有一整套过程。

这个“连接”并不是真实的连接(用一根水管插在两个电脑之间?不是你想的这样。。。)。

cd1bbaea13e6e0ae2b208d89094f495b.png

实际上这个“连接”是应用程序通过 TCP/IP 协议标准从一个主机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到另一个主机的过程。

Socket刚刚创建完成后,还没有数据,也不知道通信对象。

在这种状态下:即使你让客户端应用程序委托协议栈发送数据,它也不知道发送到哪里。所以浏览器需要根据网址来查询服务器的 IP 地址(做这项工作的协议是 DNS),查询到目标主机后,再把目标主机的 IP 告诉协议栈。至此,客户端这边就准备好了。

在服务器上:与客户端一样也需要创建Socket,但是同样的它也不知道通信对象是谁,所以我们需要让客户端向服务器告知客户端的必要信息:IP 地址和端口号。

现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的必要信息已经具备,可以开始“连接”过程了。

首先:客户端应用程序需要调用 Socket 库中的 connect 方法,提供 socket 描述符和服务器 IP 地址、端口号。

以下是connect的伪码调用:

connect(<描述符>、<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

这些信息会传递给协议栈中的 TCP 模块,TCP 模块会对请求报文进行封装,再传递给 IP 模块,进行 IP 报文头的封装,然后传递给物理层,进行帧头封装。

之后通过网络介质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上会对帧头、IP 模块、TCP 模块的报文头进行解析,从而找到对应的Socket。

Socket收到请求后,会写入相应的信息,并且把状态改为正在连接。

请求过程完成后:服务器的 TCP 模块会返回响应,这个过程和客户端是一样的。

在一个完整的请求和响应过程中,控制信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1)SYN 就是同步的缩写,客户端会首先发送 SYN 数据包,请求服务端建立连接;

2)ACK 就是相应的意思,它是对发送 SYN 数据包的响应;

3)FIN 是终止的意思,它表示客户端/服务器想要终止连接。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经常会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情况,所以双方通信时需要相互确认对方的数据包是否已经到达,而判断的标准就是 ACK 的值。

上面的描叙不够形象具体,这里借用一张别人的动图

dda51219c32af5be6c462c336c424012.gif

当所有建立连接的报文都能够正常收发之后,此时套接字就已经进入可收发状态了,此时可以认为用一根管理把两个套接字连接了起来。当然,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管子。建立连接之后,协议栈的连接操作就结束了,也就是说 connect 已经执行完毕,控制流程被交回给应用程序。

5、Socket 是如何收发数据的

当控制流程上节中的连接过程回到应用程序之后,接下来就会直接进入数据收发阶段。

数据收发操作是从应用程序调用 write 将要发送的数据交给协议栈开始的,协议栈收到数据之后执行发送操作。

协议栈不会关心应用程序传输过来的是什么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最终都会转换为二进制序列,协议栈在收到数据之后并不会马上把数据发送出去,而是会将数据放在发送缓冲区,再等待应用程序发送下一条数据。

为什么收到数据包不会直接发送出去,而是放在缓冲区中呢?

因为只要一旦收到数据就会发送,就有可能发送大量的小数据包,导致网络效率下降(所以协议栈需要将数据积攒到一定数量才能将其发送出去)。

至于协议栈会向缓冲区放多少数据,这个不同版本和种类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说法。

不过,所有的操作系统都会遵循下面这几个标准:

1)第一个判断要素:是每个网络包能够容纳的数据长度,判断的标准是 MTU,它表示的是一个网络包的最大长度。最大长度包含头部,所以如果单论数据区的话,就会用 MTU - 包头长度,由此的出来的最大数据长度被称为 MSS。

dccbb0c033ce0053a18781fa947603a6.png

2)另一个判断标准:是时间,当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比较少,协议栈向缓冲区放置数据效率不高时,如果每次都等到 MSS 再发送的话,可能因为等待时间太长造成延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数据长度没有到达 MSS,也应该把数据发送出去。

但协议栈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平衡这两个因素,如果数据长度优先,那么效率有可能比较低;如果时间优先,那又会降低网络的效率。

经过了一段时间。。。。。。

7abc59acf4959afabf2d0575c110251e.gif

假设我们使用的是长度有限法则:此时缓冲区已满,协议栈要发送数据了,协议栈刚要把数据发送出去,却发现无法一次性传输这么大数据量(相对的)的数据,那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就会超过 MSS 的长度,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会以 MSS 大小为一个数据包进行拆分,拆分出来的每块数据都会加上 TCP,IP,以太网头部,然后被放进单独的网络包中。

到现在,网络包已经准备好发往服务器了,但是数据发送操作还没有结束,因为服务器还未确认是否已经收到网络包。因此在客户端发送数据包之后,还需要服务器进行确认。

TCP 模块在拆分数据时,会计算出网络包偏移量,这个偏移量就是相对于数据从头开始计算的第几个字节,并将算好的字节数写在 TCP 头部,TCP 模块还会生成一个网络包的序号(SYN),这个序号是唯一的,这个序号就是用来让服务器进行确认的。

服务器会对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包进行确认,确认无误之后,服务器会生成一个序号和确认号(ACK)并一起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确认之后再发送确认号给服务器。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工作过程:

9369278ae8295005683c796c9e730c12.png

首先:客户端在连接时需要计算出序号初始值,并将这个值发送给服务器。

接下来:服务器通过这个初始值计算出确认号并返回给客户端(初始值在通信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弃,因此当服务器收到初始值后需要返回确认号用于确认)。

同时:服务器也需要计算出从服务器到客户端方向的序号初始值,并将这个值发送给客户端。然后,客户端也需要根据服务器发来的初始值计算出确认号发送给服务器。

至此:连接建立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数据收发阶段了。

数据收发阶段中,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请求和响应,双方也可以同时对请求进行确认。

请求 - 确认机制非常强大:通过这一机制,我们可以确认接收方有没有收到某个包,如果没有收到则重新发送,这样一来,但凡网络中出现的任何错误,我们都可以即使发现并补救。

上面的文字不够生动,动画可以更好的理解请求 - 确认机制:

f50f0b06b8480c488cbdfc1799bc9c0b.gif

▲ 上图引用自《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网卡、集线器、路由器(见《史上最通俗的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功能原理入门》)都没有错误补救机制,一旦检测到错误就会直接丢弃数据包,应用程序也没有这种机制,起作用的只是 TCP/IP 模块。

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所以数据包会存在丢失情况,因此发送序号和确认号也存在一定规则,TCP 会通过窗口管理确认号。

6、Socket 是如何断开连接的

当通信双方不再需要收发数据时,需要断开连接。不同的应用程序断开连接的时机不同。

以 Web 为例:浏览器向 Web 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Web 服务器再返回响应消息,这时收发数据就全部结束了,服务器可能会首先发起断开响应,当然客户端也有可能会首先发起(谁先断开连接是应用程序做出的判断),与协议栈无关。

9f8dc5e448fd0f135e2921cadd2d8d2c.png

无论哪一方发起断开连接的请求,都会调用 Socket 库的 close 程序。

我们以服务器断开连接为例:服务器发起断开连接请求,协议栈会生成断开连接的 TCP 头部,其实就是设置 FIN 位,然后委托 IP 模块向客户端发送数据,与此同时,服务器的Socket会记录下断开连接的相关信息。

收到服务器发来 FIN 请求后:客户端协议栈会将Socket标记为断开连接状态,然后,客户端会向服务器返回一个确认号,这是断开连接的第一步,在这一步之后,应用程序还会调用 read 来读取数据。等到服务器数据发送完成后,协议栈会通知客户端应用程序数据已经接收完毕。

只要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所有数据,客户端就会调用 close 程序来结束收发操作,这时客户端会生成一个 FIN 发送给服务器,一段时间后服务器返回 ACK 号。至此,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信就结束了。

上面的文字不够生动,动画可以更好的说明这个过程:

9d75d0ff42154ab8765bfbe56fab0f6c.gif

▲ 上图引用自《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8月前
|
Java
Java Socket编程与多线程:提升客户端-服务器通信的并发性能
【6月更文挑战第21天】Java网络编程中,Socket结合多线程提升并发性能,服务器对每个客户端连接启动新线程处理,如示例所示,实现每个客户端的独立操作。多线程利用多核处理器能力,避免串行等待,提升响应速度。防止死锁需减少共享资源,统一锁定顺序,使用超时和重试策略。使用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等维持数据一致性。多线程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伴随复杂性和挑战。
142 0
|
4月前
|
网络协议 测试技术 网络安全
Python编程-Socket网络编程
Python编程-Socket网络编程
45 0
|
7月前
|
网络协议 开发者 Python
深度探索Python Socket编程:从理论到实践,进阶篇带你领略网络编程的魅力!
【7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网络编程中, Python Socket编程因灵活性强而广受青睐。本文采用问答形式深入探讨其进阶技巧。**问题一**: Socket编程基于TCP/IP,通过创建Socket对象实现通信,支持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数据交换。**问题二**: 提升并发处理能力的方法包括多线程(适用于I/O密集型任务)、多进程(绕过GIL限制)和异步IO(asyncio)。**问题三**: 提供了一个使用asyncio库实现的异步Socket服务器示例,展示如何接收及响应客户端消息。通过这些内容,希望能激发读者对网络编程的兴趣并引导进一步探索。
87 4
|
7月前
|
开发者 Python
Python Socket编程:不只是基础,更有进阶秘籍,让你的网络应用飞起来!
【7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网络应用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Python凭借其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库支持成为开发高效应用的首选。本文通过实时聊天室案例,介绍了Python Socket编程的基础与进阶技巧,包括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建立、数据交换等基础篇内容,以及使用多线程和异步IO提升性能的进阶篇。基础示例展示了服务器端监听连接请求、接收转发消息,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并收发消息的过程。进阶部分讨论了如何利用Python的`threading`模块和`asyncio`库来处理多客户端连接,提高应用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掌握这些技能,能使开发者在网络编程领域更加游刃有余,构建出高性能的应用程序。
46 3
|
7月前
|
网络协议 Python
网络世界的建筑师:Python Socket编程基础与进阶,构建你的网络帝国!
【7月更文挑战第26天】在网络的数字宇宙中,Python Socket编程是开启网络世界大门的钥匙。本指南将引领你从基础到实战,成为网络世界的建筑师。
83 2
|
7月前
|
网络协议 程序员 视频直播
|
7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Python Socket编程:打造你的专属网络通道,基础篇与进阶篇一网打尽!
【7月更文挑战第26天】在网络编程领域,Python以简洁语法和强大库支持成为构建应用的首选。Socket编程为核心,实现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
86 1
|
7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
Java中的网络编程:Socket编程详解
Java中的网络编程:Socket编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