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参加面试的时候,会遇到设计测试的题目。比如面试官问:给你一个“用户登录”功能,你会如何测试它?
what?瞧不起谁呢?用户登录这也忒老生常谈了,看我用【等价类】和【边界值】快速搞定它。
于是,拿起笔就开始写测试用例:
1. 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2. 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不正确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3. 输入未注册的用户名和任意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4. 用户名和密码两者都为空,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5. 用户名和密码两者之一为空,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6. 如果登录功能启用了验证码功能,在用户名和密码正确的前提下,输入正确的验证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7. 如果登录功能启用了验证码功能,在用户名和密码正确的前提下,输入错误的验证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搞定收笔,自信地递给面试官看,只见面试官面带微笑,继续问到:还有要补充的吗?
在我看来,上来就直接写测试用例,可能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如果能先概述一下你的设计思路、考虑的维度,再开始逐个用例的设计,应该会更合适些。这样不仅面试官听的清楚,接下来你自己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也会有条不紊。
通常主要有 2 个大类:功能性需求 和 非功能性需求。
一、功能性需求
其实就是软件本身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上述列举的7条测试用例,就是属于功能性需求。通常它们是这个功能的最直接体现。
在设计这种用例的时候,我们基本会用【等价类】和【边界值】这两种方法。
二、非功能性需求
很多时候,仅做了功能性需求的测试覆盖还是不够的,因为还存在一些其他"隐藏"的需求,比如:安全性、性能、兼容性。这些往往是决定软件质量的关键因素。
这些需求往往不容易优先想到,需要仔细深入场景、设身处地的考虑才能很好的构思出来。
1. 安全性测试
考虑登录的安全性,可能还需要增加以下的测试用例:
1. 用户密码后台存储是否加密 2. 用户密码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否加密 3. 密码是否具有有效期,密码有效期到期后,是否提示需要修改密码 4. 不登录的情况下,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登录后的 URL 地址,验证是否会重新定向到用户登录界面 5. 密码输入框是否不支持复制和粘贴 6. 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典型的“SQL 注入攻击”字符串,验证系统的返回页面 7. 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典型的“XSS 跨站脚本攻击”字符串,验证系统行为是否被篡改 8. 连续多次登录失败情况下,系统是否会阻止后续的尝试以应对暴力破解 9. 同一用户在同一终端的多种浏览器上登录,验证登录功能的互斥性是否符合设计预期 10. 同一用户先后在多台终端的浏览器上登录,验证登录是否具有互斥性
2. 性能测试
考虑到性能,可能还需要增加以下的测试用例:
1. 单用户登录的响应时间是否小于 3 秒 2. 单用户登录时,后台请求数量是否过多 3. 高并发场景下用户登录的响应时间是否小于 5 秒 4. 高并发场景下服务端的监控指标是否符合预期 5. 高集合点并发场景下,是否存在资源死锁和不合理的资源等待 6. 长时间大量用户连续登录和登出,服务器端是否存在内存泄漏
3. 兼容性
1. 不同浏览器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2. 相同浏览器的不同版本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3. 不同移动设备终端的不同浏览器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4. 不同分辨率的界面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这下方方面面应该都全了,看面试官你还怎么说?
结果面试官仍然问:你还有要补充的吗?
三、测试的不可穷尽性
这时候,就需要表述一下测试的不可穷尽性了。我不知道各位童鞋是怎么样的,反正我不敢说我设计的测试一定是无遗漏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做到穷尽测试。
什么是穷尽测试:指包含了软件输入值和前提条件所有可能组合的测试方法,完成穷尽测试的系统里应该不残留任何未知的软件缺陷。
通常在实际工作中,测试由于受限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是不可能去穷尽所有可能的组合的,而是采用基于风险驱动的模式,有所侧重地选择测试范围和设计测试用例,以寻求缺陷风险和研发成本之间的平衡。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测试前,与项目成员确定好本次的测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