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本文将介绍PolarDB-X审计日志所包含的日志字段详情
PolarDB-XSQL日志审计功能默认关闭,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手动开启。
PolarDB-X联合日志服务推出SQL审计与分析功能,将SQL审计日志投递到日志服务中,实现了日志的实时查询、可视化分析、告警、投递、加工等操作。本文介绍SQL审计日志相关的信息。
您可以在控制台上配置计算资源监控指标和存储资源监控指标的告警规则。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实例的告警规则。
为方便您掌握实例的运行状态,PolarDB-X提供监控查询功能。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查看计算资源监控和存储资源监控信息。其中存储资源监控展示了实例存储层资源的性能数据,本文将介绍如何查看存储资源监控信息。
为方便您掌握实例的运行状态,PolarDB-X提供监控查询功能。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查看计算资源监控和存储资源监控信息。其中计算资源监控展示了实例计算层资源的性能数据,本文将介绍如何查看计算资源监控信息。
PolarDB-X支持查看计算层和存储层的相关参数说明,您还可以在控制台上自定义修改这些参数值。
开启三权分立模式后,高权限账号自动转换为系统管理员账号,同时还需创建安全管理员账号和审计管理员账号,三个账号拥有不同的权限,当您对数据库执行不同操作时,需要对应的管理员进行权限验证。本文将介绍权限验证的相关操作步骤。
开启三权分立模式后,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查看三权分立系统账号的名称或修改密码。本文介绍相关操作步骤。
您可以在控制台上开启或关闭三权分立模式。开启后,高权限账号自动转换为系统管理员账号,同时还需创建安全管理员账号和审计管理员账号。本文介绍开启或关闭三权分立的相关操作步骤。
PolarDB-X新增三权分立模式,您可以将高权限账号拥有的权限分给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审计管理员这3个角色,避免因权限高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增强数据库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链路安全性,您可以启用SSL(Secure Sockets Layer)加密,并安装SSL CA证书到需要的应用服务。SSL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能提升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会同时增加网络连接响应时间。
PolarDB-X实例支持白名单设置,设置白名单并不会影响PolarDB-X实例的正常运行。您可以通过定期维护白名单,保证PolarDB-X实例得到高级别的访问安全保护。本文将介绍白名单的相关操作。
PolarDB-X实例支持高权限账号和普通账号,本文介绍账号的相关管理操作。
本文介绍如何注册和登录阿里云账号。
本文介绍了通过Batch Tool工具导入导出数据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编写代码的方式,将导入数据到PolarDB-X中。
本文介绍了通过mysqldump工具将PolarDB-X数据导入导出的几种常见场景和详细操作步骤。 PolarDB-X支持MySQL官方数据导出工具mysqldump。mysqldump命令的详细说明请参见MySQL 官方文档。
PolarDB-X提供丰富的数据导入和导出方式,以保持与其他数据系统的互通。本文主要介绍通过DTS导入导出数据的方式。
PolarDB-X实例会默认分配一个内网地址,应用和MySQL客户端可以在阿里云ECS上连接PolarDB-X实例的数据库。如果需要从外网访问PolarDB-X,则需要为PolarDB-X实例申请外网地址。本文将介绍如何申请和释放外网地址。
背景信息 当您只购买了主实例时,只会有一个连接地址,也叫集群地址(Cluster Endpoint),主要面向在线通用业务场景。 在主实例页面上,如果添加了只读实例,每个只读实例页面上会提供一个只读地址(Read Only Endpoint),专注离线拖数、跑批等资源链路隔离场景,确保只读资源可被独享。在HTAP场景下,购买了主实例和只读实例,您可以使用集群地址(Cluster Endpoint)和只读地址(Read Only Endpoint)。
PolarDB-X支持通过数据管理DMS、MySQL命令行、第三方客户端以及符合MySQL官方交互协议的第三方程序代码进行连接。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MySQL命令行连接到PolarDB-X数据库。
本文将介绍如何为主实例添加只读实例。
包年包月实例到期后会导致实例锁定不可用,您可以在实例到期前进行续费,延长实例的使用时间。
当PolarDB-X实例出现连接数满或性能问题时,您可以在控制台上手动重启实例。本文将介绍如何重启实例。
您可以升级PolarDB-X实例到最新版本,快速体验实例新特性,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控制台上升级实例版本。
本文介绍如何释放PolarDB-X实例。
一个PolarDB-X实例是由多个节点组成的分布式集群。单个节点承担了SQL路由、数据合并、聚合等功能。通过实例变配,您可以变更实例的节点规格,在业务繁忙时进行升配,承载更多的业务流量QPS,在业务空闲时进行降配,避免资源浪费。
本文介绍了PolarDB-X的实例规格。
本文介绍如何在PolarDB-X中执行常用的SQL语句。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数据管理DMS连接到PolarDB-X。PolarDB-X还支持通过SQL命令行、第三方客户端(MySQL WorkBench、SQLyog、Sequel Pro、Navicat for MySQL)以及符合MySQL官方交互协议的第三方程序代码进行连接。
本文介绍如何在PolarDB-X实例上创建数据库。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创建PolarDB-X实例
异地多活数据库解决方案 方案背景 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信息系统选择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因此基于云产品为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数据质量提供保障尤为重要。为了防止灾难性的故障如火灾、洪水、地震、区域电力中断或者人为破坏等对信息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需要构建容灾系统来保障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部署形态 PolarDB-X是一款在阿里云上商业售卖的云产品,在产品化的配套支持上比较完整,包括多样化的交付形态、完整的OpenAPI、配套的生态工具等。 PolarDB-X的DBPaas架构提供了对数据库实例的统一运维,除了DBPaas内置的用户控制台以外,允许用户通过OpenAPI接入业务自有管控。
本文介绍了PolarDB-X的主要技术原理。
架构演进理念 当前,分布式领域有3大技术方向:Sharding技术,NewSQL原生分布式技术,云原生DB技术。每种分布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PolarDB-X的架构继承了DRDS和X-DB技术的稳定性,结合了PolarDB的云原生技术,融入了NewSQL对于分布式数据一致性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新的“云原生+分布式”的产品体验。
行业趋势 数据库系统至关重要 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中间件并称为系统软件的“三架马车”,是企业IT系统不可或缺的组件,也是互联网应用级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存储数据和管理数据的核心平台。
PolarDB-X带有丰富的监控和审计功能,帮助您实时观测数据库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运行状态。
数据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必不可少的能力,PolarDB-X提供不同粒度的数据恢复能力,包括实例级的一致性备份恢复能力、表级的表回收站能力、SQL级的SQL闪回能力等。
MySQL binlog是MySQL记录变更数据的“二进制日志”,它可以看做是一个消息队列,队列中按顺序保存了MySQL中详细的增量变更信息,通过消费队列中的变更条目,下游系统或工具实现了与MySQL的实时数据同步,这样的机制也称为CDC(Change Data Capture,增量数据捕捉)。
PolarDB-X是一款支持HTAP(Hybrid Transaction/Analytical Processing)的数据库,在支持高并发、事务性请求的同时,也对分析型的复杂查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全局二级索引(Global Secondary Index,GSI)是PolarDB-X中的一项重要特性,相比于本地二级索引,全局二级索引中的数据按照指定的拆分方式分布在各个存储节点上。通过全局二级索引,用户能够按需增加拆分维度、提供全局唯一约束等。
PolarDB-X将兼容MySQL以及周边生态作为核心设计目标之一。本文从SQL语法、事务行为、导入导出等维度总结了兼容性的相关特性。
数据物理分布 PolarDB-X将数据表以水平分区的方式,分布在多个存储节点(DN)上。数据分区方式由分区函数决定,PolarDB-X支持哈希(Hash)、范围(Range)等常用的分区函数。 以下图为例,shop库中的orders表根据每行数据的id属性进行哈希,被分区水平切分成orders_00~orders_11共计12个分区,均匀分布在4个数据节点上。PolarDB-X的分布式SQL层将会自动完成查询路由、结果合并等。
ACID分布式事务 PolarDB-X原生支持分布式事务,并保证事务的ACID性质。 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Consistency) 隔离性(Isolation) 持久性(Durability) PolarDB-X通过引入中心授时节点(TSO),结合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确保读取到一致的快照,而不会读到事务的中间状态。如下图所示,提交事务时,计算节点(CN)执行事务时从TSO获取到时间戳,随着数据一同提交到存储节点(DN)多版本存储引擎上,CN通过读取快照时间戳去DN上读取相应版本的数据。
在生产环境部署数据库时,往往会搭建多个副本(Replica),保证数据库集群的高可用性以及数据的持久性。传统的部署方式是一主一备,即主备间通过日志同步数据变更。但是主备复制存在先天性缺陷,以常见的MySQL半同步复制为例,一旦网络延迟超出阈值,同步就会退化到异步复制。此时如果主节点宕机,副本可能丢失已提交的数据,也就是常说的副本不一致。
高负载低延时交易 场景描述 交易场景广泛存在于互联网业务中,交易系统是信息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组件之一。业务连续性、事务一致性和系统安全性是交易系统正常运1行的基础,长时间高负载低延时的运行是互联网时代交易系统的发展方向。 产品能力 PolarDB-X采用搭载自研多数派共识协议X-Paxos,并应用于存储节点提供三副本强一致能力,确保高可用切换和容灾场景下RPO=0。基于全局时钟TSO策略和分布式的MVCC多版本,分布式事务可确保多节点数据访问的事务一致性。PolarDB-X通过中国信通院《金融级分布式事务数据库稳定性专项评测》,且持续12年支撑“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集稳定性与高性能于一身。
前言 2009年,阿里巴巴在进行年度收支核算时,发现业务对数据存取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扩张,并与业务指标增长之间产生鸿沟。此时的阿里巴巴清晰的意识到,如果不通过技术创新平衡成本和增长需求,必将对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1.于是"去IOE"的说法被首次提出。"去IOE"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摆脱几个传统IT厂商的产品,而是在互联网+、云计算快速兴起后,企业用户迫切需要能够保证其业务发展和创新的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IT基础架构。概括地说,"去IOE"推动了用横向扩展取代纵向扩展,用开源软件代替商业软件的进程,可以看作是云计算的奠基之举。 2.其中对传统商业数据库的替换又是"去IOE"的核心。
产品介绍 PolarDB-X是阿里云面向高吞吐、大存储、低延时、易扩展和超高可用的云时代数据库使用需求,自主设计研发的高性能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产品。 PolarDB-X始终保持对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所有相关业务的全面支撑。历经十余年淬炼,PolarDB-X具备了强数据一致性、高系统稳定性、快速集群弹性等核心关键特性,并在司法财税、交通物流、电力能源等公共事业领域有广泛深入应用。 PolarDB-X坚定遵循自主可控、开放生态的发展思路,持续围绕MySQL开源生态构建分布式能力,以求最大程度降低用户的学习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