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Windows下ES集群部署 & Linux下ES单节点、集群部署

本文涉及的产品
Elasticsearch Serverless通用抵扣包,测试体验金 200元
简介: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一下windows下部署ES集群、Linux下单节点部署。

1.开篇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说白了就是在windows下部署的ES单节点的环境。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一下windows下部署ES集群、Linux下单节点部署。


单台 Elasticsearch 服务器提供服务,往往都有最大的负载能力,超过这个阈值,服务器性能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不可用,所以生产环境中,一般都是运行在指定服务器集群中。除了负载能力,单点服务器也存在其他问题:

·       单台机器存储容量有限

·       单服务器容易出现单点故障,无法实现高可用

·       单服务的并发处理能力有限


配置服务器集群时,集群中节点数量没有限制,大于等于 2 个节点就可以看做是集群了。一般出于高性能及高可用方面来考虑集群中节点数量都是 3 个以上。

一个集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节点组织在一起,共同持有整个的数据,并一起提供索引和搜索功能。一个 Elasticsearch 集群有一个唯一的名字标识,这个名字默认就是”elasticsearch”。这个名字是重要的,因为一个节点只能通过指定某个集群的名字,来加入这个集群。

集群中包含很多服务器,一个节点就是其中的一个服务器。作为集群的一部分,它存储数据,参与集群的索引和搜索功能。一个节点也是由一个名字来标识的,默认情况下,这个名字是一个随机的漫威漫画角色的名字,这个名字会在启动的时候赋予节点。这个名字对于管理工作来说挺重要的,因为在这个管理过程中,你会去确定网络中的哪些服务器对应于 Elasticsearch 集群中的哪些节点。一个节点可以通过配置集群名称的方式来加入一个指定的集群。默认情况下,每个节点都会被安排加入到一个叫做“elasticsearch”的集群中,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你的网络中启动了若干个节点,并假定它们能够相互发现彼此,它们将会自动地形成并加入到一个叫做“elasticsearch”的集群中。

2.Windows部署ES集群


首先创建一个elasticsearch-cluster文件夹,在其中创建三个一模一样的由ES安装包解压之后的文件。


同时在每一个节点的config目录下的elasticsearch.yml 配置文件中做如下修改:

#集群名称,节点之间要保持一致
cluster.name: my-elasticsearch
#节点名称,集群内要唯一
node.name: node-1001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true
#ip地址
network.host: localhost
#http端口
http.port: 1001
#tcp监听端口
transport.tcp.port: 9301
#跨域配置
#action.destructive_requires_name: true
http.cors.enabled: true
http.cors.allow-origin: "*"
#集群名称,节点之间要保持一致
cluster.name: my-elasticsearch
#节点名称,集群内要唯一
node.name: node-1002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true
#ip地址
network.host: localhost
#http端口
http.port: 1002
#tcp监听端口
transport.tcp.port: 9302
#候选主节点的地址,在开启服务后可以被选为主节点
discovery.seed_hosts: ["localhost:9301"]
discovery.zen.fd.ping_timeout: 1m
discovery.zen.fd.ping_retries: 5
#跨域配置
#action.destructive_requires_name: true
http.cors.enabled: true
http.cors.allow-origin: "*"
#集群名称,节点之间要保持一致
cluster.name: my-elasticsearch
#节点名称,集群内要唯一
node.name: node-1003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true
#ip地址
network.host: localhost
#http端口
http.port: 1003
#tcp监听端口
transport.tcp.port: 9303
#候选主节点的地址,在开启服务后可以被选为主节点
discovery.seed_hosts: ["localhost:9301","localhost:9302"]
discovery.zen.fd.ping_timeout: 1m
discovery.zen.fd.ping_retries: 5
#跨域配置
#action.destructive_requires_name: true
http.cors.enabled: true
http.cors.allow-origin: "*"

以上三个节点都配置完成之后,依次进入这三个节点的bin目录下,双击elasticsearch.bat,启动ES服务。

三个节点都已经启动,可以到Postman中检测一下集群节点的状况。


在节点1001中,创建索引之后,在10021003节点中均可查看。

3.Linux部署ES单节点


首先直接rz,将eslinux版本压缩包上传至linux中,然后tar -zxvf解压。


由于解压之后,文件名太长,我这里先做了一次改名。


因为安全问题,Elasticsearch 不允许 root 用户直接运行。所以要创建新用户,我就在 root 用户中创建新用户es

chown -R es:es /opt/module/es #文件夹所有者。


之后切换到es用户中,bin目录下的命令直接启动即可。


修改/opt/module/es/config/elasticsearch.yml 文件
#
加入如下配置
cluster.name: elasticsearch
node.name: node-1
network.host: 0.0.0.0
http.port: 9200
cluster.initial_master_nodes: ["node-1"]


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
#
在文件末尾中增加下面内容
#
每个进程可以打开的文件数的限制
es soft nofile 65536
es hard nofile 65536


修改/etc/security/limits.d/20-nproc.conf
#
在文件末尾中增加下面内容
#
每个进程可以打开的文件数的限制
es soft nofile 65536
es hard nofile 65536

#操作系统级别对每个用户创建的进程数的限制

* hard nproc 4096
#
注:* 带表 Linux 所有用户名称


修改/etc/sysctl.conf
#
在文件中增加下面内容
#
一个进程可以拥有的 VMA(虚拟内存区域)的数量,默认值为 65536
vm.max_map_count=655360


重新加载
sysctl -p


修改完成之后,启动。


启动完成,到Poatman中测试。

4.Linux部署ES集群

最后简单的说一下LinuxES集群部署,其实也不难,只是我的虚拟机内存性能等各种问题限制,所以这里无法实操了。

大概的步骤就是:开启3Linux虚拟机终端(ip不能一样),分别在3Linux终端下解压ES的安装包,之后在3Linux终端中创建用户es,按照上面单节点方式进行多个配置文件的修改。

修改/opt/module/es/config/elasticsearch.yml文件

# 加入如下配置
#集群名称
cluster.name: cluster-es
#节点名称,每个节点的名称不能重复
node.name: node-1
#ip 地址,每个节点的地址不能重复
network.host: linux1
#是不是有资格主节点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true
http.port: 9200
# head 插件需要这打开这两个配置
http.cors.allow-origin: "*"
http.cors.enabled: true
http.max_content_length: 200mb
#es7.x 之后新增的配置,初始化一个新的集群时需要此配置来选举 master
cluster.initial_master_nodes: ["node-1"]
#es7.x 之后新增的配置,节点发现
discovery.seed_hosts: ["linux1:9300","linux2:9300","linux3:9300"]
gateway.recover_after_nodes: 2
network.tcp.keep_alive: true
network.tcp.no_delay: true
transport.tcp.compress: true
#集群内同时启动的数据任务个数,默认是 2 个
cluster.routing.allocation.cluster_concurrent_rebalance: 16
#添加或删除节点及负载均衡时并发恢复的线程个数,默认 4 个
cluster.routing.allocation.node_concurrent_recoveries: 16
#初始化数据恢复时,并发恢复线程的个数,默认 4 个
cluster.routing.allocation.node_initial_primaries_recoveries: 16

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

 #在文件末尾中增加下面内容
 es soft nofile 65536
 es hard nofile 65536

修改/etc/security/limits.d/20-nproc.conf

# 在文件末尾中增加下面内容
es soft nofile 65536
es hard nofile 65536
* hard nproc 4096
# 注:* 带表 Linux 所有用户名称

修改/etc/sysctl.conf

  #在文件中增加下面内容
  vm.max_map_count=655360

重新加载:sysctl -p


最后分别在3Linux终端下,切换到es用户,启动配置好的ES节点。(如果启动失败,重新切回root用户,在3Linux终端下分别执行一次这个命令:

chown -R es:es /opt/es-cluster-node1chown -R es:es /opt/es-cluster-node2chown -R es:es /opt/es-cluster-node3


#启动
bin/elasticsearch


#
后台启动
bin/elasticsearch -d

启动完成之后,测试:http://虚拟机ip:9200/_cat/nodes,即可看到和上面windows集群在Poatman中相同的测试结果。

相关实践学习
以电商场景为例搭建AI语义搜索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阿里云Elasticsearch结合阿里云搜索开发工作台AI模型服务,构建一个高效、精准的语义搜索系统,模拟电商场景,深入理解AI搜索技术原理并掌握其实现过程。
ElasticSearch 最新快速入门教程
本课程由千锋教育提供。全文搜索的需求非常大。而开源的解决办法Elasricsearch(Elastic)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目前是全文搜索引擎的首选。本系列教程由浅入深讲解了在CentOS7系统下如何搭建ElasticSearch,如何使用Kibana实现各种方式的搜索并详细分析了搜索的原理,最后讲解了在Java应用中如何集成ElasticSearch并实现搜索。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存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Windows
Windows中部署网盘神器 Filebrowser
ZeroNews (零讯)内网穿透赋予 FileBrowser 任意位置互联网访问的能力,无需用户具备固定公网IP,提供专用的访问域名,将 FileBrowser 转变为公有云盘,实现多用户在线协同工作。
|
3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ERPNext 搭建教程:Linux 一键部署与维护
ERPNext 是一款开源免费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适用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基于 Python 和 Frappe 框架开发,支持财务、销售、人力、库存等模块,具备高度可定制性。本文介绍如何通过 Websoft9 在 Linux 下快速部署 ERPNext,并提供环境配置、系统维护等实用建议,适合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快速上手。
443 7
ERPNext 搭建教程:Linux 一键部署与维护
|
5月前
|
监控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多节点多硬盘部署MinIO:分布式MinIO集群部署指南搭建高可用架构实践
通过以上步骤,已成功基于已有的 MinIO 服务,扩展为一个 MinIO 集群。该集群具有高可用性和容错性,适合生产环境使用。如果有任何问题,请检查日志或参考MinIO 官方文档。作者联系方式vx:2743642415。
1467 57
|
3月前
|
Java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云端服务器上部署Spring Boot应用的教程。
此流程涉及Linux命令行操作、系统服务管理及网络安全知识,需要管理员权限以进行配置和服务管理。务必在一个测试环境中验证所有步骤,确保一切配置正确无误后,再将应用部署到生产环境中。也可以使用如Ansible、Chef等配置管理工具来自动化部署过程,提升效率和可靠性。
367 13
|
3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Nacos
Rocky Linux 部署 Docker 和 NACOS 实例
本文介绍在阿里云环境下基于 Rocky Linux 搭建 Docker 并部署 Nacos 的完整流程。涵盖 Docker 安装、镜像加速配置、网络设置及 MySQL 与 Nacos 容器的创建,适用于开发与生产环境。
487 0
|
5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在Linux平台上进行JDK、Tomcat、MySQL的安装并部署后端项目
现在,你可以通过访问http://Your_IP:Tomcat_Port/Your_Project访问你的项目了。如果一切顺利,你将看到那绚烂的胜利之光照耀在你的项目之上!
307 41
|
5月前
|
开发框架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在Linux系统中安装JDK、Tomcat、MySQL以及部署J2EE后端接口
校验时,浏览器输入:http://[your_server_IP]:8080/myapp。如果你看到你的应用的欢迎页面,恭喜你,一切都已就绪。
413 17
|
5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在Linux操作系统上设置JDK、Tomcat、MySQL以及J2EE后端接口的部署步骤
让我们总结一下,给你的Linux操作系统装备上最强的军队,需要先后装备好JDK的弓箭,布置好Tomcat的阵地,再把MySQL的物资原料准备好,最后部署好J2EE攻城车,那就准备好进军吧,你的Linux军团,无人可挡!
128 18
|
5月前
|
开发框架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Linux操作系统中JDK、Tomcat、MySQL的完整安装流程以及J2EE后端接口的部署
然后Tomcat会自动将其解压成一个名为ROOT的文件夹。重启Tomcat,让新“植物”适应新环境。访问http://localhost:8080/yourproject看到你的项目页面,说明“植物”种植成功。
14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