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慢日志全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RDS My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简介: 慢日志在日常数据库运维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慢日志来获得效率较差的 SQL ,然后可以进行 SQL 优化。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慢日志相关知识。

1.慢日志简介


慢日志全称为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主要用来记录在 MySQL 中执行时间超过指定时间的 SQL 语句。通过慢查询日志,可以查找出哪些语句的执行效率低,以便进行优化。


默认情况下,MySQL 并没有开启慢日志,可以通过修改 slow_query_log 参数来打开慢日志。与慢日志相关的参数介绍如下:


  • slow_query_log:是否启用慢查询日志,默认为0,可设置为0、1,1表示开启。
  • slow_query_log_file:指定慢查询日志位置及名称,默认值为host_name-slow.log,可指定绝对路径。
  • long_query_time:慢查询执行时间阈值,超过此时间会记录,默认为10,单位为s。
  • log_output:慢查询日志输出目标,默认为file,即输出到文件。
  • log_timestamps:主要是控制 error log、slow log、genera log 日志文件中的显示时区,默认使用UTC时区,建议改为 SYSTEM 系统时区。
  •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是否记录所有未使用索引的查询语句,默认为off。
  • min_examined_row_limit:对于查询扫描行数小于此参数的SQL,将不会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默认为0。
  • log_slow_admin_statements:慢速管理语句是否写入慢日志中,管理语句包含 alter table、create index 等,默认为 off 即不写入。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开启慢日志记录,配置下阈值时间,其余参数可按默认配置。对于阈值时间,可灵活调整,比如说可以设置为 1s 或 3s 。


2.慢日志实战


在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慢日志相关参数:

# 慢查询日志相关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vim /etc/my.cnf 
[mysqld] 
slow_query_log = 1
slow_query_log_file = /data/mysql/logs/slow.log
long_query_time = 1
log_timestamps = SYSTEM
log_output = FILE

下面我们具体看下,慢日志会记录哪些内容?我们执行一条较慢的查询 SQL ,来看下在慢日志中的体现。

# 该条SQL执行时间超过阈值
# Time: 2021-05-13T17:38:03.687811+08:00
# User@Host: root[root] @  [192.168.85.0]  Id: 2604943
# Query_time: 1.099889  Lock_time: 0.000144 Rows_sent: 39  Rows_examined: 45305
SET timestamp=1620898683;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where col_name like '%测试%';

如果启用了慢速查询日志,并且选择了 FILE 作为输出目标,则写入日志的每个语句都以 # 字符开头。对于每一组慢SQL,第一行记录的是该条 SQL 执行的时刻(如果 log_timestamps 参数为 UTC ,则改时间会显示 UTC 时区时间),第二行记录的是执行该语句的用户和 IP 以及链接 id ,第三行的几个字段解释如下:


  • Query_time: duration 语句执行时间,以秒为单位。
  • Lock_time: duration 获取锁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 Rows_sent: N 发送给 Client 端的行数。
  • Rows_examined: N 服务器层检查的行数(不计算存储引擎内部的任何处理)。


下面两行分别是此语句执行时候的时间戳和具体慢 SQL 。

在实际环境下,不建议开启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参数,此参数打开后可能导致慢日志迅速增长。对于慢日志的筛选与分析,我们可以借助 mysqldumpslow、pt-query-digest 等工具来分析。对于慢日志文件,要定期进行归档处理,比如可以暂时关闭慢日志,然后将旧文件重命名,之后再开启慢日志,这样就会写入新的日志文件中,有效减小日志体积。

目录
相关文章
|
8天前
|
XML JSON Java
Java中Log级别和解析
日志级别定义了日志信息的重要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TRACE(详细调试)、DEBUG(开发调试)、INFO(一般信息)、WARN(潜在问题)、ERROR(错误信息)和FATAL(严重错误)。开发人员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日志级别,以控制日志输出量,避免影响性能或干扰问题排查。日志框架如Log4j 2由Logger、Appender和Layout组成,通过配置文件指定日志级别、输出目标和格式。
|
10天前
|
SQL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原理简介—7.redo日志的底层原理
本文介绍了MySQL中redo日志和undo日志的主要内容: 1. redo日志的意义:确保事务提交后数据不丢失,通过记录修改操作并在系统宕机后重做日志恢复数据。 2. redo日志文件构成:记录表空间号、数据页号、偏移量及修改内容。 3. redo日志写入机制:redo日志先写入Redo Log Buffer,再批量刷入磁盘文件,减少随机写以提高性能。 4. Redo Log Buffer解析:描述Redo Log Buffer的内存结构及刷盘时机,如事务提交、Buffer过半或后台线程定时刷新。 5. undo日志原理:用于事务回滚,记录插入、删除和更新前的数据状态,确保事务可完整回滚。
|
11天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原理、写入过程;binlog与redolog区别、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两阶段提交、主从复制、三种日志的使用场景;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错误日志等其他几类日志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
22天前
|
监控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Oracle审计日志的开启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 MySQL 和 Oracle 数据库中启用和配置审计日志。这些日志对于监控数据库操作、提高安全性和满足合规性要求非常重要。确保正确配置审计参数和策略,定期查看和分析审计日志,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40 11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交由Redo Log来保证,原子性则是交由Undo Log来保证。如果事务中的SQL执行到一半出现错误,需要把前面已经执行过的SQL撤销以达到原子性的目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回滚",所以Undo Log也叫回滚日志。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
2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介绍了MySQL中的三种关键日志: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和撤销日志(Undo Log)。这些日志确保了数据库的ACID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Redo Log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保证事务持久性;Undo Log记录事务的逆操作,支持回滚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文章还详细对比了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在事务支持、锁定机制、并发性等方面的差异,强调了InnoDB在高并发和事务处理中的优势。通过这些机制,MySQL能够在事务执行、崩溃和恢复过程中保持
124 3
|
9月前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慢日志的介绍以及如何使用问题
【5月更文挑战第19天】MySQL慢日志的介绍以及如何使用问题
66 2
|
SQL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慢日志查询工具之mysqlsla
mysqlsla 是一款由hackmysql.com推出的一款日志分析工具,功能非常强大. 图形输出数据报表,非常有利于分析慢查询的原因, 包括执行频率, 数据量, 查询消耗等! 1 安装 [root@rac3 software]# wget http://hackmysql.
1048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