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洛,求三连!
回顾
上一篇我们编写了树的最外层,但是因为我们还有很深的层级
要嵌套,所以我们现在开始。
准备好了吗?
本文依旧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大家理解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
先看看最终效果图,来点信心。
image
实现伪代码
上一节我们写的都是伪代码
,这次直接来实现它。
编写方法,查询数据库和数据表
result
是我们最终返回结果。
最外层我们先查询所有的环境
,并生成一个映射关系:
环境id => 环境名称
为什么需要env_index
那么env_index
又是干什么的呢?
因为环境是最外层,我们需要通过环境id找到我们要往哪个环境的children里面加第二层的数据,而我们生成的是一个列表,这就导致如果我们需要插入环境id=2的children的时候,不得不去搜索一次result,从result里面找到id="env_2"的那条数据,接着去append到他的children。
这样时间复杂度会非常高,但是如果我们提前记录了,我环境id=2的时候插入到result的第几个children,那么就省略了从数组中查询的那步,等于用空间
(env_idx)换了查询的时间
。
完成第一层数据录入
接着获取session,并查出所有没被删除的database数据
image
可以看到,我们遍历拿到的PityDatabase
数据,接着从env_map里把环境id
转为环境名
。
再开始判断env_index里面环境名的索引,在result的第几个,如果没有的话,说明result里面还没有这个环境的任何数据。
那我们就插入一条环境数据
。
result.append(dict(title=name, key=f"env_{name}", children=list()))
那此时result就变成了:
[ {title: "fat", key: "env_3". children: []} ]
这是环境3在result的索引肯定是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因为我们刚刚才append进去的,所以idx = len(result)-1
接着我们把idx存起来,这个可以理解的吧~
MetaData
是我们获取数据表的关键,为了避免重复生成,我这边只在最外层生成了,传递给get_tables
方法。
实现内层数据
注意这里我用get_tables方法的时候,将result[idx]['children']参数传了进去,意味着后续所有的数据
都会append到这个children里面去,十分方便
。
而children是个list,list是引用传递
的。所以我在get_tables里面对list的改动,其实也是生效的,可以看到get_tables没有任何返回,那是因为我的result里头的children被改掉了,导致了我的result间接被改掉了,就这个道理
。
看看get_tables怎么写
image
- 我们先通过db_helper获取到当时的连接conn,里面包含了session和engine,还记得不?
- 我们再次新建一个list,叫database_child,看名字就知道,他是database再下面一层的数据。
- 我们编写当前database层的节点数据,其实就是个dict,title因为我们需要展示对应的数据库ip+port,所以是这样:
f"{data.database}({data.host}:{data.port})"
因为database有唯一id,所以key可以叫『database_{data.id}』
children即是上一步创建的list().
- 获取engine
- meta获取表信息
- 遍历表
这边再次说明一下,get_tables参数中的children,是环境的下一层,database_child是数据库的下一层,而dbs则是当前层次。
遍历表了以后,我们临时创建temp数组(temp是数据表的下一层,实际上存的是字段信息
。)
这段代码是把table这一层加到database_child数组里面去
大家如果实在看不明白,以key为标准:
- key以env开头说明是环境层
- 以database开头说明是数据库层
- 以table开头说明是数据表层
- 以column开头说明是字段层
- 遍历字段数据,并把对应的字段加到temp数组,因为
改了temp数组
,所以实际上database_child(表那一层)也得到了改动。
primary_key字段代表是否是主键
- 最终把咱们这一层的dbs->带有表数据->带有字段数据,给加入到刚才传递给咱们的children数组中。
image
查看完成数据
image
可以看到数据正常展示了,和前端需要的一样
这样前端仔
就不会再纠结数据怎么转换了,非常好用
!
看看实战效果
由于原生组件
提供的图标啥的都比较粗糙,我们需要进行一下调整。
再来一发效果图,由于右侧的SQL编辑器
还在路上,我们就不废话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