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全栈之路Meteor篇(三):运行在浏览器端的NoSQL数据库副本-MiniMongo介绍及其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示例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多模数据库 Lindorm,多引擎 多规格 0-4节点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简介: MiniMongo 是 Meteor 框架中的客户端数据库组件,模拟了 MongoDB 的核心功能,允许前端开发者使用类似 MongoDB 的 API 进行数据操作。通过 Meteor 的数据同步机制,MiniMongo 与服务器端的 MongoDB 实现实时数据同步,确保数据一致性,支持发布/订阅模型和响应式数据源,适用于实时聊天、项目管理和协作工具等应用场景。

Meteor 是一个全栈 JavaScript 框架,致力于简化 Web 应用开发。MiniMongo 是 Meteor 框架中的一个独特组件,它将 MongoDB 数据库的功能带到了客户端,使客户端能够像操作数据库一样,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这使得前端开发者能够无缝地处理数据,同时享受 Meteor 的数据同步机制。

前文提要:前端的全栈之路Meteor篇(一):开发环境的搭建 -全局安装或使用容器镜像 容器化开发环境下的meteor工程架构解析

MiniMongo 是什么?

MiniMongo 是 MongoDB 的客户端版本,它在浏览器中运行,并模拟了 MongoDB 的核心功能。它允许开发者在客户端直接使用类似 MongoDB 的 API 进行数据库操作,比如 find()insertAsync()updateAsync()removeAsync() 等(前端因为数据在内存可去掉Async后缀也可保持前后端异步一致性)。

MiniMongo 最强大的特性之一是它支持实时数据同步。通过 Meteor 的数据传输机制,客户端的 MiniMongo 与服务器端的 MongoDB 保持数据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使得应用可以即时响应用户操作,而无需手动刷新页面或重新请求数据。

MiniMongo 的核心功能

MiniMongo 提供了以下核心功能:

  1. MongoDB API 操作: 客户端可以使用标准的 MongoDB 操作方法,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
  2. 实时数据同步: 客户端的 MiniMongo 会与服务器端的 MongoDB 自动同步,使得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保持一致。
  3. 发布/订阅机制: Meteor 的 publishsubscribe 机制与 MiniMongo 协同工作,实现数据的按需加载。
  4. 响应式数据源: 通过 Tracker 和 Blaze 等响应式库,客户端的界面可以根据 MiniMongo 数据的变化自动更新。

前后端数据同步的实现

Meteor 的数据同步是通过其特有的发布/订阅 (Pub/Sub) 模型和数据传输层 (DDP) 实现的。以下是 Meteor 在前后端数据同步中的实现原理和步骤:

1. 数据集合的定义

在 Meteor 中,数据集合的定义可以共享在前端和后端。客户端使用 MiniMongo,后端使用 MongoDB。无论是在服务器端还是客户端,我们都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定义一个集合。

// 定义共享的集合
import {
    Mongo } from 'meteor/mongo';

export const Tasks = new Mongo.Collection('tasks');

这个集合的定义会在客户端被实例化为 MiniMongo,在服务器端实例化为 MongoDB 集合。

2. 服务器端发布数据

服务器通过 Meteor.publish() 来向客户端发布数据。发布的数据源自服务器的 MongoDB 集合。默认发布到前端的同名集合,也就是Tasks是前后端公用的变量(实现会有点差距,但接口一致)。

// server/main.js
import {
    Tasks } from '../imports/api/tasks.js';

Meteor.publish('tasks', function publishTasks() {
   
  return Tasks.find();  // 返回任务集合中的数据
});

服务器端定义了一个名为 tasks 的发布函数,将 Tasks 集合中的数据传递给客户端。

3. 客户端订阅数据

客户端通过 Meteor.subscribe() 订阅服务器发布的数据。当客户端订阅成功后,服务器上的数据会通过 DDP 协议实时传输到客户端的 MiniMongo 数据库。

// client/main.js
import {
    Tasks } from '../imports/api/tasks.js';

Meteor.subscribe('tasks');

// 订阅完成后,客户端可以像操作 MongoDB 一样操作 MiniMongo
// 这个就有点类似vue的watchEffect, 它会在Tasks这个集合的数据变化时重新跑一下这个函数
Tracker.autorun(() => {
   
  const tasks = Tasks.find().fetch();
  console.log("Tasks from MiniMongo:", tasks);
});

在客户端,Meteor.subscribe('tasks') 订阅了服务器发布的任务数据,数据将存储在客户端的 MiniMongo 中,并且每次集合数据有变化时,都会自动更新。

4. 数据同步机制

Meteor 使用 DDP (Distributed Data Protocol) 协议来实现前后端的数据同步。DDP 是一种基于 WebSockets 的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在客户端订阅数据时,DDP 会通过 WebSocket 通道持续地监听服务器端数据的变化,并将更新的数据推送给客户端。

客户端在 MiniMongo 中对数据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更新)同样通过 DDP 被传输到服务器。Meteor 的服务器会监听这些操作,更新 MongoDB 后再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整个过程是实时且双向同步的。

5. 插入和更新操作

由于 Meteor 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集合是同一个 API,当你在客户端执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时,这些变更会被自动同步到服务器端的 MongoDB 中。

服务端策略配置:

// 允许再server里面的代码,通过server.js引入
Tasks.allow({
   
   insert(user,doc){
   
     return !!user // 允许登录用户直接创建数据
   },
   remove(user,doc){
   
     return user===doc.userId // 允许删除属于自己的数据
   }
   // ..其它操作 update/upsert等
});

客户端插入数据:

// 前端client的代码
Tasks.insertAsync({
   
  text: "Learn MiniMongo",
  createdAt: new Date(),
});

当用户在客户端插入数据时,Meteor 会立即将这条数据添加到 MiniMongo 中,并通过 DDP 将操作传输到服务器,最终更新服务器端的 MongoDB 数据库。

客户端更新数据:

// 前端client的代码
Tasks.updateAsync(taskId, {
   
  $set: {
    completed: true },
});

客户端的更新操作同样会立即影响 MiniMongo,并通过 DDP 同步到服务器。

6. 数据冲突和一致性

Meteor 通过一种称为乐观 UI (Optimistic UI) 的机制来确保流畅的用户体验。客户端在提交数据变更时,先立即更新 MiniMongo 中的数据,再通过 DDP 同步到服务器。如果服务器的验证或其他操作失败,客户端会收到回滚通知,将数据恢复为正确状态。

示例:

  1. 客户端提交数据时,先直接更新 MiniMongo。
  2. 服务器接收数据后进行验证。
  3. 如果验证成功,服务器更新 MongoDB,并将最终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4. 如果失败,客户端恢复为原始状态。

实际应用场景

MiniMongo 的这种前后端数据同步机制特别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

  • 聊天应用: 消息可以实时从服务器同步到所有用户的浏览器。
  • 项目管理工具: 任务和进度的更新可以即时传播到所有在线用户。
  • 实时协作工具: 如共享文档、在线表格,用户的修改实时反映给其他用户。

总结

Meteor 的 MiniMongo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客户端数据库,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处理本地数据,同时通过 Meteor 的 DDP 实现了前后端数据的自动同步。通过这种机制,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出响应式、实时更新的 Web 应用,而不必手动编写复杂的同步逻辑。这一特性使得 Meteor 特别适合那些需要频繁更新数据、实时响应用户操作的应用场景。

相关实践学习
MongoDB数据库入门
MongoDB数据库入门实验。
快速掌握 MongoDB 数据库
本课程主要讲解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包括MongoDB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服务的启动、数据的CRUD操作函数使用、MongoDB索引的使用(唯一索引、地理索引、过期索引、全文索引等)、MapReduce操作实现、用户管理、Java对MongoDB的操作支持(基于2.x驱动与3.x驱动的完全讲解)。 通过学习此课程,读者将具备MongoDB数据库的开发能力,并且能够使用MongoDB进行项目开发。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 MongoDB版 云数据库MongoDB版支持ReplicaSet和Sharding两种部署架构,具备安全审计,时间点备份等多项企业能力。在互联网、物联网、游戏、金融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云数据库MongoDB版(ApsaraDB for MongoDB)完全兼容MongoDB协议,基于飞天分布式系统和高可靠存储引擎,提供多节点高可用架构、弹性扩容、容灾、备份回滚、性能优化等解决方案。 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mongodb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数据库
数据库数据删除策略:硬删除vs软删除的最佳实践指南
在项目开发中,“删除”操作常见但方式多样,主要分为硬删除与软删除。硬删除直接从数据库移除数据,操作简单、高效,但不可恢复;适用于临时或敏感数据。软删除通过标记字段保留数据,支持恢复和审计,但增加查询复杂度与数据量;适合需追踪历史或可恢复的场景。两者各有优劣,实际开发中常结合使用以满足不同需求。
218 4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YashanDB数据库】数据库运行正常,日志出现大量错误metadata changed
数据库运行正常,日志出现大量错误metadata changed
|
1月前
|
存储 SQL Java
数据存储使用文件还是数据库,哪个更合适?
数据库和文件系统各有优劣:数据库读写性能较低、结构 rigid,但具备计算能力和数据一致性保障;文件系统灵活易管理、读写高效,但缺乏计算能力且无法保证一致性。针对仅需高效存储与灵活管理的场景,文件系统更优,但其计算短板可通过开源工具 SPL(Structured Process Language)弥补。SPL 提供独立计算语法及高性能文件格式(如集文件、组表),支持复杂计算与多源混合查询,甚至可替代数据仓库。此外,SPL 易集成、支持热切换,大幅提升开发运维效率,是后数据库时代文件存储的理想补充方案。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如何模拟浏览器行为获取网页中的隐藏表单数据?
如何模拟浏览器行为获取网页中的隐藏表单数据?
|
4月前
|
SQL 数据库 Docker
【赵渝强老师】在Docker中运行达梦数据库
本文介绍了在Docker容器中部署达梦数据库(DM 8)的具体步骤,包括创建文件夹、下载安装包、导入镜像、启动容器、登录数据库及查看状态等操作。同时,通过视频讲解辅助理解。文中还分析了将数据库服务容器化的潜在问题,如数据安全性、硬件资源争用、网络带宽占用和额外隔离带来的挑战,指出数据库服务在生产环境中可能不适合容器化的原因。
196 4
【赵渝强老师】在Docker中运行达梦数据库
|
6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库 Python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用户输入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数据库的要求?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用户输入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数据库的要求?
301 75
|
4月前
|
数据库 Python
【YashanDB知识库】python驱动查询gbk字符集崖山数据库CLOB字段,数据被驱动截断
【YashanDB知识库】python驱动查询gbk字符集崖山数据库CLOB字段,数据被驱动截断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让数据与AI贴得更近,阿里云瑶池数据库系列产品焕新升级
4月9日阿里云AI势能大会上,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发布重磅新品及一系列产品能力升级。「推理加速服务」Tair KVCache全新上线,实现KVCache动态分层存储,显著提高内存资源利用率,为大模型推理降本提速。
|
5月前
|
SQL 数据建模 BI
【YashanDB 知识库】用 yasldr 配置 Bulkload 模式作单线程迁移 300G 的业务数据到分布式数据库,迁移任务频繁出错
问题描述 详细版本:YashanDB Server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23.2.4.100 x86_64 6db1237 影响范围: 离线数据迁移场景,影响业务数据入库。 外场将部分 NewCIS 的报表业务放到分布式数据库,验证 SQL 性能水平。 操作系统环境配置: 125G 内存 32C CPU 2T 的 HDD 磁盘 问题出现的步骤/操作: 1、部署崖山分布式数据库 1mm 1cn 3dn 单线启动 yasldr 数据迁移任务,设置 32 线程的 bulk load 模式 2、观察 yasldr.log 是否出现如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