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使用spark时,根据集群资源情况和任务数据量等,合理设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参数 |
说明 |
master |
yarn E-MapReduce 使用 Yarn 的模式 |
yarn-client:等同于 –-master yarn —deploy-mode client, 此时不需要指定deploy-mode。 | |
yarn-cluster:等同于 –-master yarn —deploy-mode cluster, 此时不需要指定deploy-mode。 | |
class |
作业的主类 |
deploy-mode |
client 模式表示作业的 AM 会放在 Master 节点上运行。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这个参数,那么需要同时指定上面 master 为 yarn。 |
cluster 模式表示 AM 会随机的在 worker 节点中的任意一台上启动运行。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这个参数,那么需要同时指定上面 master 为yarn。 | |
executor-cores | 每个executor使用的内核数,默认为1 |
num-executors | 启动executor的数量,默认为2 |
executor-memory | executor的内存大小,默认为1G |
driver-cores |
driver使用的内核数,默认为1 |
driver-memory |
driver的内存大小,默认为1G |
queue | 指定了放在哪个队列里执行 |
spark.default.parallelism | 该参数用于设置每个stage的默认task数量。这个参数极为重要,如果不设置可能会直接影响你的Spark作业性能,Spark官网建议的设置原则是,设置该参数为num-executors * executor-cores的2~3倍较为合适 |
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 | 该参数用于设置RDD持久化数据在Executor内存中能占的比例,默认是0.6。也就是说,默认Executor 60%的内存,可以用来保存持久化的RDD数据。根据你选择的不同的持久化策略,如果内存不够时,可能数据就不会持久化,或者数据会写入磁盘。 |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 | 该参数用于设置shuffle过程中一个task拉取到上个stage的task的输出后,如果发现使用的内存超出了这个20%的限制,那么多余的数据就会溢写到磁盘文件中去,如果发现使用的内存超出了这个20%的限制,那么多余的数据就会溢写到磁盘文件中去,此时就会极大地降低性能。 |
total-executor-cores | 所有executor的总核数 |
(1)executor_cores*num_executors
表示的是能够并行执行Task的数目不宜太小或太大!一般不超过总队列 cores 的 25%,比如队列总 cores 400,最大不要超过100,最小不建议低于40,除非日志量很小。
(2)executor_cores
不宜为1!否则 work 进程中线程数过少,一般 2~4 为宜。
(3)executor_memory
一般 6~10g 为宜,最大不超过20G,否则会导致GC代价过高,或资源浪费严重。
(4)driver-memory
driver 不做任何计算和存储,只是下发任务与yarn资源管理器和task交互,除非你是 spark-shell,否则一般 1-2g
(5)如果需要对RDD进行cache,那么更多的内存,就可以缓存更多的数据,将更少的数据写入磁盘,甚至不写入磁盘。减少了磁盘IO。
(6)对于shuffle操作,reduce端,会需要内存来存放拉取的数据并进行聚合。如果内存不够,也会写入磁盘。
如果给executor分配更多内存以后,就有更少的数据,需要写入磁盘,甚至不需要写入磁盘。减少了磁盘IO,提升了性能。
(7)对于task的执行,可能会创建很多对象.如果内存比较小,可能会频繁导致JVM堆内存满了,然后频繁GC,垃圾回收 ,minor GC和full GC.(速度很慢).内存加大以后,带来更少的GC,垃圾回收,避免了速度变慢,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