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十九)EM:期望最大算法

简介: 机器学习(十九)EM:期望最大算法

1 EM算法简介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又译期望最大化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含有隐变量(hidden variable)的概率参数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


在统计计算中,最大期望(EM)算法是在概率(probabilistic)模型中寻找参数最大似然估计或者最大后验估计的算法,其中概率模型依赖于无法观测的隐藏变量(Latent Variable)。最大期望经常用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数据聚类(Data Clustering)领域。


未观测变量的学名是“隐变量”(latent variable)。EM算法是常用的估计参数隐变量的利器,它是一种迭代式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若参数θ已知,则可根据训练数据推断出最优隐变量Z的值(E步);反之,若Z的值已知,则可以方便地对参数θ做极大似然估计(M步)。


于是,以初始值θ0为起点,可迭代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收敛:

  • 基于θt推断隐变量Z的期望,记为Zt;
  • 基于已观测变量X和Zt对参数θ做极大似然估计,记为θt+1


2  抛硬币例子


我们现在考虑两个抛硬币的例子:

"给定两个硬币A和B,随机抛掷后正面朝上概率分别记为 p'和'q'。每次随机选择一个硬币并投掷。有以下观察序列:H A H A T B T A T B H B H B T A H B H A T A T A H A H B H A T B,从给定数据估计出'p'和'q'的值"。


我们很容易计算出p:


22.png


相似地可以计算出q:


23.png



这很容易,因为计算未知参数所需的所有信息都是可获得的。但是,如果硬币上的标签(A和B)被隐藏起来,不知道每次投掷哪个硬币。鉴于A和B硬币同样可能被选中,那我们如何估计未知参数'p'和'q'?

我们将尝试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来解决问题。在每次迭代中,我们有两个步骤,'E'步骤和'M'步骤。


“E”步骤(期望):

  1. 首先初始化p和q的值(初始猜测)。
  2. 我们不是说掷硬币来自特定的硬币,而是说它以概率为'x'来自硬币A,来自硬币B概率'1-x'。
  3. 计算每枚硬币的正反面期望数量。

“M”步骤(最大化):

  1. 从“E”步骤计算步骤3中每个硬币的正反面期望的对数似然,类似于MLE计算。
  2. 最大似然估计出隐变量,并重新估计p和q的新值
  3. 使用新的p和q值重复“E”步骤,直到它收敛为止。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其中进行了5次实验并且在每次实验中进行了10次抛掷。(使用两个硬币)。


24.png


我们从对未知参数进行初始化猜测,假设p = 0.6和q = 0.5。让我们进行第一轮实验。将此观察序列称为'S',我们想要估计观察'S'来自硬币A的可能性是多少,即P(A | S)。回想贝叶斯定理:


25.png


P(A)是选择硬币A的概率,它是0.5(因此是P(B)),因为我们知道每个硬币具有相同的被选择的概率。P(S|A)是观察的概率,因为它来自硬币A,即使用二项分布,我们推断它是:

26.png


同样地有,


27.png


P(S)是观察序列的概率。由于观察可以来自硬币A或硬币B或两者,因此:

28.png


然后可以得到:

29.png


将初始猜测的值代入p = 0.6和q = 0.5,得到P(A | S)= 0.45,因此P(B | S)= 1-P(A | S)= 0.55。

30.png


因此,给定观察序列S,它来自硬币A的概率是0.45并且来自硬币B的概率是0.55。因此,来自硬币A正面期望数量 = 5 * 0.45并且反面期望数量= 5 * 0.45,类似地,来自硬币B的正面的期望数量= 5 * 0.55并且反面期望数量= 5 * 0.55。对其他四个实验重复相同的期望(E)步骤,我们得到硬币A 正面期望总数= 21.3和反面期望总数= 8.6,类似于硬币B,正面期望总数= 11.7,反面期望总数= 8.4


因此,对未知参数p和q的新估计是:

31.png



32.png


上一步是“M”步骤或最大化步骤。我们重复上述EM步骤,直到'p'和'q'的值收敛。在这个例子中,'p'和'q'的值在大约10步中收敛到最终值p = 0.8和q = 0.52。


33.png


以上是EM算法应用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它用于表明给定具有缺失数据(含有隐变量)的参数估计问题,EM算法可以通过生成对丢失数据的可能猜测来迭代地解决该问题,然后通过使用这些猜测来最大化观察的可能性。除了简单的投掷硬币示例之外,EM已成功用于训练隐藏状态的HMM,EM也用于  聚类应用  和  半监督学习


3 EM算法推导



上面是EM算法的一个简单感性的例子,下面我们看看如何用数学推导EM算法。在引入EM算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3.1 凸函数(Convex Functions)


定义1  假设f是在区间I = [a, b]的一个实数函数,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说f在区间是凸函数,

34.png

此时,∀x1, x2 ∈ I, λ ∈ [0, 1]


定义2 如果-f是凸函数,那么f是凹函数.


定理1 如果f(x)在区间[a,b]上二阶可导,并且f''(x) ≥0,那么f(x)在[a,b]上是凸函数


证明

35.png


36.png

结论1 在(0, ∞),-ln(x)为凸函数,ln(x)为凹函数

证明

37.png


3.2 Jensen’s 不等式


在区间I上,f是一个凸函数,有x1, x2, . . . , xn∈I,λ1, λ2, . . . , λn ≥ 0,

并且

38.png


那么有

39.png

证明

40.png


41.png



因为ln(x)为凹函数,那么有


42.png


结论2 Jensen's不等式同时也证明了算数平均要大于等于几何平均


43.png


证明


44.png


3.3 EM推导


假设X是一个随机样本集,用来估计θ,我们希望找到一个θ使得P(X|θ) 最大,这就是称作为θ的最大似然估计。为了估计θ,通常是需要引入对数似然函数,定义为如下:



45.png


这个似然函数可以看作为给定样本集X上的关于θ的函数。因为ln(x)是一个严格单调递增函数,所以使P(X|θ)达到最大也会使L(θ)最大化。


EM算法是一个最大化L(θ)(或者说是极大似然估计)的迭代过程。假设在经过nth迭代之后,由θn得到当前估计θ,那么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L(θ),所以我们希望更新后的θ满足如下:

46.png


相应地,我们就是想最大化下面的差值:


47.png



EM算法是常用的估计参数隐变量的利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考虑任何不能观察到的变量或者缺失变量,对于上述情况,由于存在隐含变量,不能直接最大化l(θ),所以只能不断地建立l的下界(E-step),再优化下界(M-step),依次迭代,直至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这就是EM算法的核心思想,简单的归纳一下:


EM算法通过引入隐含变量,使用MLE(极大似然估计)进行迭代求解参数。通常引入隐含变量后会有两个参数,EM算法首先会固定其中的第一个参数,然后使用MLE计算第二个变量值;接着通过固定第二个变量,再使用MLE估测第一个变量值,依次迭代,直至收敛到局部最优解。


E-Step和M-Step:

  • E-Step:通过observed data和现有模型估计参数估计值 missing data;
  • M-Step:假设missing data已知的情况下,最大化似然函数。


现在我们引入隐含变量的集合为Z,具体值记为z,那么P(X|θ) 可以写成:


48.png


带入之前的差值公式可以得到:


49.png

我们这里引入Jensen's不等式,


50.png


继续推导之前的公式:


51.png


从式子(12)到式子(13)我们用到了:

52.png


所以有:


53.png


为了方便,做如下变换:

54.png


我们有如下函数图像:

55.png


可以推导出:


56.png



我们发现l(θn|θn)始终在L(θ)之下,并且在θ时会相等,因此假如一个θ使得l(θn|θn)变大,那么L(θ)也会变大,所以求解转化为如下:


57.png


4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理解并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神经网络深度解析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本文深入解析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组成,包括神经元、层、权重、偏置及损失函数。介绍了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NLP等领域的应用,并涵盖了从数据预处理、选择网络结构到训练与评估的实践流程。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运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技术发展,神经网络未来潜力无限。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K-means算法与PCA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机器学习】K-means算法与PCA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维度灾难问题会如何影响K-means算法?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机器学习】维度灾难问题会如何影响K-means算法?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聚类算法中,如何判断数据是否被“充分”地聚类,以便算法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5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机器学习】聚类算法中,如何判断数据是否被“充分”地聚类,以便算法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算法
【机器学习】可以利用K-means算法找到数据中的离群值吗?
【5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机器学习】可以利用K-means算法找到数据中的离群值吗?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
【机器学习】怎样在非常大的数据集上执行K-means算法?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机器学习】怎样在非常大的数据集上执行K-means算法?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列举几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K-means算法难以取得较好效果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机器学习】列举几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K-means算法难以取得较好效果
|
4天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计算机视觉
基于二维CS-SCHT变换和LABS方法的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matlab仿真
该内容包括一个算法的运行展示和详细步骤,使用了MATLAB2022a。算法涉及水印嵌入和提取,利用LAB色彩空间可能用于隐藏水印。水印通过二维CS-SCHT变换、低频系数处理和特定解码策略来提取。代码段展示了水印置乱、图像处理(如噪声、旋转、剪切等攻击)以及水印的逆置乱和提取过程。最后,计算并保存了比特率,用于评估水印的稳健性。
|
2天前
|
算法
MATLAB|【免费】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的麻雀优化算法SCSSA-CNN-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模型
这段内容介绍了一个使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CNN-BiLSTM模型进行多输入单输出预测的程序。程序通过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提升算法性能,主要优化学习率、正则化参数及BiLSTM的隐层神经元数量。它利用一段简单的风速数据进行演示,对比了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灰狼算法的优化效果。代码包括数据导入、预处理和模型构建部分,并展示了优化前后的效果。建议使用高版本MATLAB运行。
|
4天前
|
算法 计算机视觉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视频背景提取和人员跟踪算法matlab仿真
该内容是关于使用MATLAB2013B实现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视频背景提取和人员跟踪算法。算法通过GMM建立背景模型,新帧与模型比较,提取前景并进行人员跟踪。文章附有程序代码示例,展示从读取视频到结果显示的流程。最后,结果保存在Result.mat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