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游戏大师Chris Crawford谈互动叙事》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作者: 【美】Chris Crawford译者: 方舟 责编: 陈冀康,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1 故事叙述的历史
游戏大师Chris Crawford谈互动叙事
故事叙述的出现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原始人为了应对环境中的生存挑战,大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每一次重大的挑战都会致使人体发生特定的变化。如果某个问题可以通过脑力来解决,那么大脑某些特定的区域就会接手来处理该问题,并因此而得到发展。多数情况下,这些新发展的心智能力由大脑多个部分组合完成,无法被定位到大脑中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随着大脑的发展演化,这些“心智模块(mental modules)”就被组合来解决新的、类似相关问题。
由于所谓的心智模块在大脑中没有单一明晰的区隔,因此科学家们也无法以解剖学的精度来对它们进行界定。大脑功能的复杂性导致心智模块也是互相交融的。如此一来,辨识心智模块就成了具有主观性的工作,科学家们各有不尽相同的区隔方式。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辨识出来的模块较其他模块更能获得广泛认可。下面就是4种基本的心智模块。
“视觉—空间(visual-spatial)”模块负责处理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和空间想象(spatial imagination)能力。人通过此模块来判别自身与物体的距离,辨识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在所处环境中实现定位。“视觉—空间”模块是大脑中唯一区域比较集中的心智模块,主要集中在大脑的后部。脑袋后面被击中之后你之所以会“眼冒金星”,正是这个原因。
社会推理(social reasoning)模块负责预期他人的行为。这里有个社会推理发挥作用的例子,是通过黑猩猩群体观察到的:一群黑猩猩外出觅食,每一只负责搜索不同的地段。其中一只看到了可口的水果。它认识到,近旁的猩猩首领若看到就会把水果夺去,于是它就表现得好像自己没看见一样。等到5分钟之后整个群体都走远了,这只猩猩又偷跑回来准备吃自己发现的水果。然而猩猩首领刚才已经注意到它不自然的举止,早就料到它会耍这般把戏,这时便从一棵树后现身,把水果抢了过去。想想这两只猩猩在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思考和算计,这正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推理”。
环境知识(environmental knowledge)模块负责保存关于真实世界中的事物如何运作的记忆。不要将其想象成计算机数据库,因为该模块不会像计算机数据库那样保存数字编码。环境知识模块以冗长的“if-then(如果-那么)”列表形式来保存这些记忆。
If(如果)松软的尘土中留有动物的足迹,then(那么)它不久之前定从此经过。
If(如果)干硬的泥土中留有动物的足迹,then(那么)它一定在早些时候从此经过。
即使是那些我们认定是“回忆起来的图景和声音”,其实也是由诸多if-then的事实构造起来的。
If(如果)羚羊的两只角顺直又平行,then(那么)这种羚羊就是石羚1。
If(如果)羚羊的两只角各有一个旋,then(那么)这种羚羊就是非洲大羚羊2。
人脑里保存着成千上万条诸如此类的if-then关联信息。
语言模块负责处理与他人进行的复杂沟通。语言深刻地改变了人脑的运作方式。在产生语言之前,一切都很简单:人类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被导向某个特定的心智模块,该心智模块便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指导人做出恰当的行为反应。语言则不然,它把解决问题的触角延展到了所有的心智模块;倘若语言模块无法访问“视觉—空间”模块,那么我们就不能通过语言表达眼前所见。语言模块将所有其他心智模块链接到一起,这种链接引发了人类思维的跃迁:遇到的问题与心智模块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了,任一心智模块都有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如此一来,人类的创造力实现了爆发性演化。同时,这也让我们变得犹豫起来。我们无法确定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主意是否就是最佳方案。更好的主意随时可能从另一个心智模块里冒出来,让我们变得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