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在前端的面试中,面试官非常爱考vdom和diff算法。比如,可能会出现在以下场景🤏
滴滴滴,面试官发来一个面试邀请。接受邀请📞
🧑面试官:你知道 key
的作用吗?
🙎我:key
的作用是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面试官:怎么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我:就....
🧑面试官:你知道虚拟dom吗?
🙎我:虚拟dom就是……balabala
🧑面试官:(好像有点道理)那你知道diff算法吗?
🙎我:(心里:what……diff算法是什么??)
🧑面试官:本次面试结束,回去等面试结果通知。
🙋🙋🙋
我们都知道, key
的作用在前端的面试是一道很普遍的题目,但是呢,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浮于知识的表面,而没有去深挖其原理所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竞争力就在这被拉下了。所以呢,深入学习原理对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讲解面试中很爱考的虚拟 DOM
以及其背后的 diff
算法。
一、☂️虚拟DOM(Vitual DOM)
1、虚拟DOM(Vitual DOM)和diff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 DOM
操作是非常耗费性能的,早期我们用 JQuery
来自行控制 DOM
操作的时机,也就是手动调整,这样子其实也不是特别方便。因此就出现了虚拟 DOM
,即 Vitual DOM
(下文简称为 vdom
),来解决 DOM
操作的问题。 vdom
是现如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面试中的热门话题,基本上在前端的面试中都会问到 虚拟DOM
的问题。
而为什么会问到 vdom
的问题呢,原因在于现在流行的 vue
和 react
框架,都是数据驱动视图,并且是基于 vdom
实现的,可以说 vdom
是实现 vue
和 react
的重要基石。
谈到 vdom
,我们不明觉厉的还会想到 diff算法 。那 diff算法 和 vdom 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 vdom
是一个大的概念,而 diff算法
是 vdom
的一部分, vdom
的核心价值在于最大程度的减少DOM的使用范围, vdom
通过把 DOM
用JS的方式进行模拟,之后进行计算和对比,最后找出最小的更新范围去更新。那么这个对比的过程就是 diff 算法 。也就是说他们两者是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可以说,diff 算法是 vdom
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整个 vdom
的核心包围着大量的 diff算法 。
有了这几个概念的基础铺垫,接下来我们来开始了解 虚拟DOM 是什么。
2、真实DOM的渲染过程
在开始讲解 虚拟DOM
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真实的 DOM
在浏览器中是怎么解析的。浏览器渲染引擎工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4个步骤:
创建DOM树 → 创建CSSOM树 → 生成render树 → 布局render树 → 绘制render树 。
- 第一步:创建
DOM
树。渲染引擎首先解析HTML
代码,并生成DOM
树。 - 第二步:创建
CSSOM
树。浏览为获得外部css
文件的数据后,就会像构建DOM
树一样开始构建CSSOM
树,这个过程与第一步没什么差别。 - 第三步:生成
Render
树。将DOM
树和CSSOM
树关联起来,生成一棵Render
(渲染)树。 - 第四步:布局
Render
树。有了Render
树之后,浏览器开始对渲染树的每个节点进行布局处理,确定其在屏幕上的显示位置。 - 第五步:绘制
Render
树。将每个节点绘制到屏幕上。
引用网上的一张图来呈现真实DOM的渲染过程:
3、虚拟DOM是什么?
当用原生 js
或者 jq
去操作真实 DOM
的时候,浏览器会从构建DOM树开始,从头到尾执行一遍流程。那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操作次数过多。当操作次数过多时,之前计算的与 DOM
节点相关的坐标值等各种值就......不知不觉的浪费掉了其性能,因此呢,虚拟DOM由此产生。
4、解决方案 - vdom
(1)问题引出
大家都知道, DOM
树是具有一定的复杂度的,所以,在生成 DOM
树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计算操作,但难就难在,想要减少计算次数其实还是比较难的。
那换个思路考虑,我们都知道, JS
的执行速度很快很快,那能不能尝试着把这个计算,更多的转为JS计算呢?答案是肯定的。
(2)vdom如何解决问题:将真实DOM转为JS对象的计算
假设在一次操作中有1000个节点需要更新 DOM
,那么 虚拟DOM 不会立即去 操作DOM ,而是将这1000次更新的 diff
内容保存到本地的一个 JS
对象当中,之后将这个 JS
对象一次性 attach 到 DOM
树上,最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这样子就避免了大量没有必要的计算。
所以,用JS对象模拟DOM节点的好处是,先将页面的更新全部反映到虚拟 DOM
上,这样子就先**操作内存中的JS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操作内存中 JS
对象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因此,等到全部 DOM节点 更新完成之后,再将 最后的JS对象 映射到 真实的DOM 上,交由 浏览器 去绘制。
这样,就解决了真实 DOM
渲染速度慢,性能消耗大的问题。
5、用JS模拟一个DOM结构
根据下方的 html
代码,用 v-node
模拟出该 html
代码的 DOM
结构。
html代码:
<div id="div1" class="container"> <p> vdom </p> <ul style="font-size:20px;"> <li>a</li> </ul> </div> 复制代码
用JS模拟出以上代码的DOM结构:
{ tag: 'div', props:{ className: 'container', id: 'div1' }, children: [ { tag: 'p', chindren: 'vdom' }, { tag: 'ul', props:{ style: 'font-size: 20px' }, children: [ { tag: 'li', children: 'a' } // .... ] } ] } 复制代码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分析出,我们用 tag
, props
和 children
来模拟 DOM
树结构。用 JS
模拟 DOM
树的结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计算出最小的变更,操作最少的DOM。
6、通过snabbdom学习vdom
vue
的 vdom 和 diff算法 是参考 github
上的一个开源库 snabbdom 改造过来的,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用这个库为例,来学习 vdom
的思想。
(1)snabbdom是什么
snabbdom
是一个简洁又强大的vdom
库,易学易用;Vue
参考它实现的vdom
和diff
;Vue3.0
重写了vdom
的代码,优化了性能。
(2)snabbdom浅析
我们先来看 snabbdom
首页上的 example
,先简单了解其思想。下面先贴上代码:
import { init, classModule, propsModule, styleModule, eventListenersModule, h, } from "snabbdom"; const patch = init([ // Init patch function with chosen modules classModule, // makes it easy to toggle classes propsModule, // for setting properties on DOM elements styleModule, // handles styling on elements with support for animations eventListenersModule, // attaches event listeners ]); const 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ainer"); //h函数输入一个标签,之后再输入一个data,最周输入一个子元素 const vnode = h("div#container.two.classes", { on: { click: someFn } }, [ h("span", { style: { fontWeight: "bold" } }, "This is bold"), " and this is just normal text", h("a", { props: { href: "/foo" } }, "I'll take you places!"), ]); //第一个patch函数 // Patch into empty DOM element – this modifies the DOM as a side effect patch(container, vnode); const newVnode = h( "div#container.two.classes", { on: { click: anotherEventHandler } }, [ h( "span", { style: { fontWeight: "normal", fontStyle: "italic" } }, "This is now italic type" ), " and this is still just normal text", h("a", { props: { href: "/bar" } }, "I'll take you places!"), ] ); //第二个patch函数 // Second `patch` invocation patch(vnode, newVnode); // Snabbdom efficiently updates the old view to the new state 复制代码
通过官方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 h
函数输入一个标签,之后输入一个 data
,最后输入一个子元素。并且h函数是一个 vnode
的结构( vnode
结构见上述第5点),层级般的一层一层递进。最后就是 patch
函数,第一个patch
函数用来对元素进行渲染,第二个 patch
函数用来比较新旧节点。
(2)snabbdom演示
接下来我们用 cdn
的方式引入 snabbdom
的库,来演示一遍 snabbdom
是如何操作 vdom
的。附上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container"></div> <button id="btn-change">change</button>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nabbdom/0.7.3/snabbdom.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nabbdom/0.7.3/snabbdom-class.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nabbdom/0.7.3/snabbdom-props.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nabbdom/0.7.3/snabbdom-style.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nabbdom/0.7.3/snabbdom-eventlisteners.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nabbdom/0.7.3/h.js"></script> <script> const snabbdom = window.snabbdom // 定义 patch const patch = snabbdom.init([ snabbdom_class, snabbdom_props, snabbdom_style, snabbdom_eventlisteners ]) // 定义 h const h = snabbdom.h const 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ainer') // 生成 vnode const vnode = h('ul#list', {}, [ h('li.item', {}, 'Item 1'), h('li.item', {}, 'Item 2') ]) patch(container, vn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change').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 生成 newVnode const newVnode = h('ul#list', {}, [ h('li.item', {}, 'Item 1'), h('li.item', {}, 'Item B'), h('li.item', {}, 'Item 3') ]) patch(vnode, newVnode) // vnode = newVnode → patch 之后,应该用新的覆盖现有的 vnode ,否则每次 change 都是新旧对比 }) </script> </body> </html> 复制代码
此时我们来看浏览器的显示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最终的效果是当我们点击时, DOM
树不会一整棵树重新渲染,而是只针对改变的值进行重新比较,最终只将改变的节点进行渲染。
通过这样的演示,相信大家对真实 DOM
和虚拟 DOM
的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
7、vdom总结
讲到这里,我们来对vdom做一个总结:
- 可以通过
JS
来模拟DOM
结构(vnode); - 新旧
vnode
对比,得出最小的更新范围,最后更新DOM; - 数据驱动视图的模式下,可以有效地控制DOM操作。
二、🧶diff算法
我们在上述讲 vdom
的时候说过, vdom
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最大程度的减少DOM的使用范围。那 vdom
是通过什么方式呢,它是通过把 DOM
用 JS
来去模拟,之后进行计算和进行对比,最后找出最小的更新范围去更新。那么这个对比的过程对应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 diff
算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vdom
的另外一个内容, diff
算法。
1、diff算法
- diff算法是前端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
vdom
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 diff算法在日常使用
vue
和react
中经常出现(如key)。
2、diff算法概述
diff
即对比,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如linux diff命令、git diff命令等。- 两个js对象也可以做
diff
,如github
上的jiff库,这个库可以直接用来给两个js对象做diff。 - 两棵树做
diff
,如上述所说的vdom
和diff
。
我们来看个例子🌰:
看到上面两棵树,我们可以想象下它是如何进行 diff
算法的。我们可以看到,右边这棵树要把左边的 E
改为 X
,同时要新增一个节点 H
。因此如果通过 diff
来实现的话,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新旧节点的比较,如果比较完一样,则不动它;如果比较完不一样,则对它进行修改。这样处理的话,5个节点只需要修改2次,而不用修改5次,效率很是UpUp。
3、树diff的时间复杂度O(n3)
对于树来说,原始的时间复杂度有O(n3)。那么这个 O(n3) 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遍历tree1;其次,遍历tree2;最后,对树进行排序。这样 n*n*n
,就达到了O(n3)。
假设现在有1000个节点要操作,那1000的3次方就10亿次了,因此,树的这个算法不可用。那我们怎么解决呢?继续看下面。
4、优化时间复杂度到O(n)
因为树的时间复杂度是O(n3),因此,我们就想办法,优化其时间复杂度从O(n3)到O(n),以达到操作 vdom
节点,那这个优化过程其实我们所说的 diff
算法。通过 diff
算法,我们可以将时间复杂度从O(n3)优化到O(n)。diff算法的具体思想如下:
- 只比较同一层级,不跨级比较;
tag
不相同,则直接删掉重建,不再深度比较;tag
和key
,两者都相同,则认为是相同节点,不再深度比较。
三、🎩深入diff算法源码
1、生成vnode
我们先来回顾下上面讲的 snabbdom
, diff
比较先是在 h
函数里面进行,这个 h
函数输入一个标签,之后输入一个 data
,最后输入一个子元素。并且 h
函数是一个 vnode
的结构,层级般的一层一层递进。最后就是 patch
函数, 第一个patch
函数用来对元素进行渲染,第二个 patch
函数用来比较新旧节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它是如何生成vnode的。
先克隆一份snabbdom的代码下来,打开 src|h.ts
文件,直接来看 h
函数,具体代码如下:
export function h(sel: string): VNode; export function h(sel: string, data: VNodeData | null): VNode; export function h(sel: string, children: VNodeChildren): VNode; export function h( sel: string, data: VNodeData | null, children: VNodeChildren ): VNode; export function h(sel: any, b?: any, c?: any): VNode { let data: VNodeData = {}; let children: any; let text: any; let i: number; if (c !== undefined) { if (b !== null) { data = b; } if (is.array(c)) { children = c; } else if (is.primitive(c)) { text = c; } else if (c && c.sel) { children = [c]; } } else if (b !== undefined && b !== null) { if (is.array(b)) { children = b; } else if (is.primitive(b)) { text = b; } else if (b && b.sel) { children = [b]; } else { data = b; } } if (children !== undefined) { for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if (is.primitive(children[i])) children[i] = vnode(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children[i], undefined ); } } if ( sel[0] === "s" && sel[1] === "v" && sel[2] === "g" && (sel.length === 3 || sel[3] === "." || sel[3] === "#") ) { addNS(data, children, sel); } // 返回vnode,这个vnode对应patch下的vnode return vnode(sel, data, children, text, undefined); } 复制代码
我们看到最后一行, h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 vnode
函数。之后我们继续找 vnode
的文件,在 src|vnode.ts
文件中。附上最关键部分代码:
export function vnode( sel: string | undefined, data: any | undefined, children: Array<VNode | string> | undefined, text: string | undefined, elm: Element | Text | undefined ): VNode { const key = data === undefined ? undefined : data.key; // 返回一个对象 // elm表示vnode结构对应的是哪一个DOM元素 // key可以理解为v-for时我们使用的key return { sel, data, children, text, elm, key }; } 复制代码
同样定位到最后一行,大家可以发现, vnode
实际上是返回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里,有6个元素。其中, sel, data, children, text
四个元素对应我们上面讲 vnode
时对应的结构(第一点的第5点)。而 elm
表示 vnode
结构对应的是哪一个 DOM
元素,最后的 key
大家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使用 v-for
时用的 key
,同时需要注意是, key
不一定只有在 v-for
时可以使用,在定义组件等各种场景时均可使用。
2、patch函数
看完 vnode
,我们来看下如何用patch函数来对比 vnode
。从官方文档中我们可以定位到, patch
函数在 src|init.ts
文件下,我们找到 init.ts
文件。同样,我们定位到 patch
函数部分,具体代码如下:
// 返回一个patch函数 return function patch(oldVnode: VNode | Element, vnode: VNode): VNode { let i: number, elm: Node, parent: Node; const insertedVnodeQueue: VNodeQueue = []; // 执行pre hook,hook 即 DOM 节点的生命周期 for (i = 0; i < cbs.pre.length; ++i) cbs.pre[i](); // 第一个参数不是vnode,是一个DOM元素 if (!isVnode(oldVnode)) { // 创建一个空的 vnode,关联到这个DOM元素 oldVnode = emptyNodeAt(oldVnode); } // 相同的vnode(key 和 sel 都相等) if (sameVnode(oldVnode, vnode)) { // vnode进行对比 patchVnode(oldVnode, 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 // 不同的 vnode , 直接删掉重建 else { elm = oldVnode.elm!; parent = api.parentNode(elm) as Node; // 重建 createElm(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if (parent !== null) { api.insertBefore(parent, vnode.elm!, api.nextSibling(elm)); removeVnodes(parent, [oldVnode], 0, 0); } } for (i = 0; i < insertedVnodeQueue.length; ++i) { insertedVnodeQueue[i].data!.hook!.insert!(insertedVnodeQueue[i]); } for (i = 0; i < cbs.post.length; ++i) cbs.post[i](); return vnode; }; 复制代码
阅读以上代码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刚开始创建时,第一个参数不是 vnode
,而是一个 DOM
元素,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空的 vnode
,来关联到这个 DOM
元素上。
有了第一个 vnode
之后,我们在第二次 patch
时,就可以对新旧节点进行比较。而新旧节点的比较是先判断 key
和 sel
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用 pathVNode
函数对新旧节点进行比较。如果是不同的 vnode
,则直接删掉重建。
3、patchVnode函数
上面我们说到了 patchVnode
函数进行新旧节点的比较,下面来对 patchVnode
进行详细剖析。同样在 src|init.ts
文件中,附上patchVnode函数的代码:
function patchVnode( oldVnode: VNode, vnode: 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VNodeQueue ) { // 执行prepatch hook const hook = vnode.data?.hook; hook?.prepatch?.(oldVnode, vnode); // 设置vnode.elem const elm = (vnode.elm = oldVnode.elm)!; // 旧的 children const oldCh = oldVnode.children as VNode[]; // 新的children const ch = vnode.children as VNode[]; // 当新旧节点相等时则返回 if (oldVnode === vnode) return; // hook 相关 if (vnode.data !== undefined) { for (let i = 0; i < cbs.update.length; ++i) cbs.update[i](oldVnode, vnode); vnode.data.hook?.update?.(oldVnode, vnode); } // vnode.text === undefined (vnode.children 一般有值;children和text只能存在一个,不能共存) if (isUndef(vnode.text)) { // 新旧vnode都有children if (isDef(oldCh) && isDef(ch)) { // updateChildren 两者都有children时要进行对比 if (oldCh !== ch) updateChildren(elm, oldCh, ch, insertedVnodeQueue); // 新的vnode有chindren,旧的vnode没有children (旧的vnode有text) } else if (isDef(ch)) { // 清空旧的vnode的text if (isDef(oldVnode.text)) api.setTextContent(elm, ""); // 添加children addVnodes(elm, null, ch, 0, ch.length - 1, insertedVnodeQueue); // 旧的vnode有children,新的vnode没有children } else if (isDef(oldCh)) { // 移除旧vnode的children removeVnodes(elm, oldCh, 0, oldCh.length - 1); // 旧的vnode有text } else if (isDef(oldVnode.text)) { api.setTextContent(elm, ""); } // else: vnode.text != undefined (说明 vnode.text 有值,旧的vnode.children 没有值) } else if (oldVnode.text !== vnode.text) { // 移除旧vnode的children if (isDef(oldCh)) { removeVnodes(elm, oldCh, 0, oldCh.length - 1); } // 设置新的text api.setTextContent(elm, vnode.text!); } hook?.postpatch?.(oldVnode, vnode); } 复制代码
阅读以上源码我们可以知道:
(1) 当旧的 vnode
有 text
时,则说明旧的 children
没有值,且新的 vnode
的 text
有值。这个时候我们就把旧的 vnode
的 children
进行删除,删除结束给新的 vnode
设置 text
;
(2) 当新旧节点都有 children
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新操作,也就是操作 updateChildren
函数。这个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讲解。
(3) 如果新的 vnode
有 children
,旧的 vnode
没有 children
,则说明旧的 vnode
有 text
,所以此时需要清空旧的 vnode
的 text
,并添加新的 children
上去。
(4) 如果旧的 vnode
有 children
,新的 vnode
没有 children
,则移除旧的 vnode
的 children
。
(5) 如果新旧节点都有 text
,则直接把新的 vnode
的 text
值赋值给旧的 vnode
的 text
。
来看下图的呈现:
4、updateChildren函数
上面分析 pathVnode
时我们讲到了用 updateChildren
函数来更新新旧节点的 children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这个函数:
function updateChildren( parentElm: Node, oldCh: VNode[], newCh: 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VNodeQueue ) { let oldStartIdx = 0; let new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oldCh.length - 1; let oldStartVnode = oldCh[0]; let oldEndVnode = oldCh[oldEndIdx]; let newEndIdx = newCh.length - 1; let newStartVnode = newCh[0]; let newEndVnode = newCh[newEndIdx]; let oldKeyToIdx: KeyToIndexMap | undefined; let idxInOld: number; let elmToMove: VNode; let before: any;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 == null) { oldStartVnode = oldCh[++oldStartIdx]; // Vnode might have been moved left } else if (oldEndVnode == null) { oldEndVnode = oldCh[--oldEndIdx]; } else if (newStartVnode == null) { newStartVnode = newCh[++newStartIdx]; } else if (newEndVnode == null) { newEndVnode = newCh[--newEndIdx]; // 开始和开始进行对比 } else if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 patchVnode(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oldStartVnode = oldCh[++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wCh[++newStartIdx]; // 结束和结束进行对比 } else if (sameVnode(oldEndVnode, newEndVnode)) { patchVnode(oldEndVnode, newEnd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oldEndVnode = oldCh[--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Ch[--newEndIdx]; // 开始和结束做对比 } else if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 // Vnode moved right patchVnode(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api.insertBefore( parentElm, oldStartVnode.elm!, api.nextSibling(oldEndVnode.elm!) ); oldStartVnode = oldCh[++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wCh[--newEndIdx]; // 结束和开始做对比 } else if (sameVnode(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 // Vnode moved left patchVnode(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api.insertBefore(parentElm, oldEndVnode.elm!, oldStartVnode.elm!); oldEndVnode = oldCh[--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wCh[++newStartIdx]; // 以上四个都未命中 } else { if (oldKeyToIdx === undefined) { oldKeyToIdx = createKeyToOldIdx(oldCh, oldStartIdx, oldEndIdx); } // 拿新节点的key,能否对应上oldCh中的某个节点的key idxInOld = oldKeyToIdx[newStartVnode.key as string]; // 没有对应上 if (isUndef(idxInOld)) { // New element api.insertBefore( parentElm, createElm(newStart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oldStartVnode.elm! ); // 对应上了 } else { // 对应上key的节点 elmToMove = oldCh[idxInOld]; // sel是否相等(sameVnode的条件) if (elmToMove.sel !== newStartVnode.sel) { // sel不相等,可能只是key相等;那也没有用,只能重建 New Element api.insertBefore( parentElm, createElm(newStart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oldStartVnode.elm! ); // sel 相等,key 相等;执行patchVnode函数 } else { patchVnode(elmToMove, newStartVnode, insertedVnodeQueue); oldCh[idxInOld] = undefined as any; api.insertBefore(parentElm, elmToMove.elm!, oldStartVnode.elm!); } } newStartVnode = newCh[++newStartIdx]; } } if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before = newCh[newEndIdx + 1] == null ? null : newCh[newEndIdx + 1].elm; addVnodes( parentElm, before, newCh, newStartIdx, newEndIdx, insertedVnodeQueue ); } else { removeVnodes(parentElm, oldCh, oldStartIdx, oldEndIdx); } } } 复制代码
我们先来看两张图:
大家先看图1, updateChildren
要做得事情就是,将新旧节点进行对比,如果相同则不进行更新,如果不同则对其进行更新操作。
再看图2,而更新的方式就是,通过对oldStartIdx,newStartIdx,oldEndIdx和newEndIdx这四个值进行比较,来得出是否需要更新操作。
那这四个值如何进行比较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看。
阅读源码我们可以分析出,通过对4种类型的节点进行比较,来判断如何更新节点。
第一种,旧的开始节点 oldStartIdx
和新的开始节点 newStartIdx
比较。第二种,旧的开始节点 oldStartIdx
和新的结束节点 newEndIdx
比较。第三种,旧的结束节点 oldEndIdx
和新的开始节点 newStartIdx
比较。第四种,旧的结束节点 oldEndIdx
和新的结束节点 newEndIdx
比较。
如果以上这四种比较都没有命中,则拿取新节点的key
,之后将这个 key
查看是否对应上 oldCh
中某个节点的 key
。如果没有对应上,则直接重建元素。如果对应上了,还要再判断 sel
和 key
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执行patchVnode函数,如果不相等,那跟前面一样,也只能重建元素。
四、🩸结束语
vdom的核心概念主要在 h
、 vnode
、 patch
、 diff
、 key
这几个内容,个人觉得,整个 diff
的比较都在围绕着这几个函数进行,所以了解这几个核心概念很重要。同时,vdom存在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价值莫过于数据驱动视图了, vdom
通过控制 DOM
的操作来使得数据可以去驱动视图。
关于虚拟DOM和diff的讲解到此就结束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