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学习】LCP 06. 拿硬币(java / c / c++ / python / go / rust)

简介: 桌上有 n 堆力扣币,每堆的数量保存在数组 coins 中。我们每次可以选择任意一堆,拿走其中的一枚或者两枚,求拿完所有力扣币的最少次数。

LCP 06. 拿硬币:

桌上有 n 堆力扣币,每堆的数量保存在数组 coins 中。我们每次可以选择任意一堆,拿走其中的一枚或者两枚,求拿完所有力扣币的最少次数。

样例 1

输入:
    [4,2,1]
    
输出:
    4

解释:
    第一堆力扣币最少需要拿 2 次,第二堆最少需要拿 1 次,第三堆最少需要拿 1 次,总共 4 次即可拿完。

样例 2

输入:
    [2,3,10]

输出:
    8

提示

  • 1 <= n <= 4
  • 1 <= coins[i] <= 10

分析

  • 这道算法题二当家的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来,但是不是已经仔细优化过了呢?
  • 每次任意选择一堆去拿,很显然每一堆之间互不影响,所以累加计算每一堆最少拿几次之和就是想要的结果。
  • 每次可以拿一枚或两枚,孩子也知道往多了拿嘛,肯定每次都拿两枚是最快的,只不过如果某一堆硬币是奇数,那最后一次就只能拿一枚。
  • 直接用二取整除的话,奇数就会少算一次,所以我们需要判断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是奇数就要多算一次。
  • 是不是可以统一处理奇数和偶数呢?可以直接先加一再用二取整除 (coins[i] + 1) / 2。如果原本是偶数,则不影响取整除的结果,如果是奇数则会使取整除的结果加一。
  • 位运算要比算术运算快,所以我们可以优化为 (coins[i] + 1) >> 1

题解

java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Count(int[] coins) {
        int ans = 0;
        for (int c : coins) {
            ans += (c + 1) >> 1;
        }
        return ans;
    }
}

c

int minCount(int* coins, int coinsSize){
    int ans = 0;
    for (int i = 0; i < coinsSize; ++i) {
        ans += (coins[i] + 1) >> 1;
    }
    return ans;
}

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Count(vector<int>& coins) {
        int ans = 0;
        for (int& c : coins) {
            ans += (c + 1) >> 1;
        }
        return ans;
    }
};

python

class Solution:
    def minCount(self, coins: List[int]) -> int:
        return sum([(c + 1) >> 1 for c in coins])

go

func minCount(coins []int) int {
    ans := 0
    for _, c := range coins {
        ans += (c + 1) >> 1
    }
    return ans
}

rust

impl Solution {
    pub fn min_count(coins: Vec<i32>) -> i32 {
        coins.iter().map(|c|{
            (c + 1) >> 1
        }).sum()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题传送门: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na-ying-bi/


非常感谢你阅读本文~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文由 二当家的白帽子:https://developer.aliyun.com/profile/sqd6avc7qgj7y 博客原创~

相关文章
|
1天前
|
Python
python pandas学习(一)
该代码段展示了四个主要操作:1) 删除指定列名,如商品id;2) 使用正则表达式模糊匹配并删除列,例如匹配订单商品名称1的列;3) 将毫秒级时间戳转换为带有时区调整的日期时间格式,并增加8小时以适应本地时区;4) 将列表转换为DataFrame后保存为Excel文件,文件路径和名称根据变量拼接而成。
12 3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探究‘公司禁用 U 盘’背后的哈希表算法与 Java 实现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许多公司采取“禁用U盘”策略,利用哈希表算法高效管理外接设备的接入权限。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将设备标识映射到数组索引,快速判断U盘是否授权。例如,公司预先将允许的U盘标识存入哈希表,新设备接入时迅速验证,未授权则禁止传输并报警。这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和数据泄露,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用Java实现简单的哈希表,模拟公司U盘管控场景。哈希表不仅用于设备管理,还在文件索引、用户权限等多方面助力信息安全防线的构建,为企业数字化进程保驾护航。
|
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大数据
1.1 学习Python操作Excel的必要性
学习Python操作Excel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环境中至关重要。Python能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突破Excel行数限制;提供丰富的库实现复杂数据分析和自动化任务,显著提高效率。掌握这项技能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决策效率。推荐从基础语法、Excel操作库开始学习,逐步进阶到数据可视化和自动化报表系统。通过实际项目巩固知识,关注新技术,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2月前
|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10)
这是我在千锋教育B站课程学习Python的第10天笔记,主要学习了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组成、命名、参数分类(必须参数、关键字参数、默认参数、不定长参数)及调用注意事项。由于开学时间有限,记录较为简略,望谅解。通过学习,我理解了函数可以封装常用功能,简化代码并便于维护。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
2月前
|
Python 容器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9)
这是我在B站跟随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9天,主要学习了赋值、浅拷贝和深拷贝的概念及其底层逻辑。由于开学时间紧张,内容较为简略,但希望能帮助理解这些重要概念。赋值是创建引用,浅拷贝创建新容器但元素仍引用原对象,深拷贝则创建完全独立的新对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讨论。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索引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8)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8天,主要内容是元组。元组是一种不可变的序列数据类型,用于存储一组有序的元素。本文介绍了元组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访问、合并、切片、遍历等,并总结了元组的主要特点,如不可变性、有序性和可作为字典的键。由于开学时间紧张,内容较为简略,望见谅。
|
2月前
|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7)
学的是b站的课程(千锋教育),跟老师写程序,不是自创的代码! 今天是学Python的第七天,学的内容是集合。开学了,时间不多,写得不多,见谅。
|
2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6)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6天笔记,主要学习了字典的使用方法,包括字典的基本概念、访问、修改、添加、删除元素,以及获取字典信息、遍历字典和合并字典等内容。开学后时间有限,内容较为简略,敬请谅解。
|
2月前
|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5)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五天笔记,主要内容包括列表的操作,如排序(`sort()`、``sorted()``)、翻转(`reverse()`)、获取长度(`len()`)、最大最小值(`max()`、``min()``)、索引(`index()`)、嵌套列表和列表生成(`range`、列表生成式)。通过这些操作,可以更高效地处理数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2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4)
今天是学习Python的第四天,主要学习了列表。列表是一种可变序列类型,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元素,支持索引和切片操作,并且有丰富的内置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列表的入门、关键要点、遍历、合并、判断元素是否存在、切片、添加和删除元素等。通过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列表这一强大的数据结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