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
界面给人的感觉充满了高级感,布局很舒服。之前就听说过云效,但是一直没有体验过,借此机会对常见模块进行一下体验。
项目管理
项目模版
创建项目,项目会有 分组
和 模板
的概念。项目分组是非常实用的,对于中大型企业,会有不同的产品线,不同产品线之间的项目会有很大的区别。
在给到常见的项目模板的情况下, 也支持用户对模板的自由化定义,可以对协同任务初始化,项目网盘文件初始化,代码仓库初始化等等。
来到项目首页,以 tab 的方式罗列功能,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tab 类型的设计避免了页面之间的反复横跳,实际使用的起来效率非常高。
而且添加了类似应用市场的能力,方便后续的扩展以及编排。
项目协同
项目协同包括需求、任务、缺陷、里程碑,可以支持绝大部分的场景,其中有几个很好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 重复能力,可以将任务等设置为周期性重复。实用性大大增强,比如一些需要定期提醒的事情(日报,周报,周会)等可以通过该功能重复提醒。这样任务不仅仅可以用于研发流程等,还可以用作个人的工作规划。
- 丰富的提醒提醒机制,在任务的几个重要阶段可以进行通知
- 隐私模式,可以设置的可见性。这个功能之前是我在使用其他产品时没有见过的。
- 批量处理能力,可以批量的管理迭代内的需求、任务、缺陷等,在进行需求规划,需求延期等时候,批量能力可以大大的提升效率。
- 清晰的任务过程流转,通过看板、列表、时间、表格各种方式控制任务流程,方便快捷。
代码托管
提供了代码托管的能力,无需再去专门维护一个代码仓库。提供的能力,基本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
可以直接与流水线,WebIDE 进行联动,使用起来很方便。
CI/CD
CI/CD 能力是我个人除了项目协同以外最看重的能力,也是 DevOps 核心所在。一个设计优秀的 CI/CD 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减少运维人员部署的不确定性,提高整个团队研发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流水线提供了丰富的模版,也提供了灵活的编排能力。
流水线提供了大量可编排的节点,涵盖了从 代码静态检查、构建流程、部署流程、人工审核,测试等等,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常见的技术栈以及部署发布流程。
其中各个环节都可以较好的与阿云其他的云产品进行联动访问,可以直接使用免费的镜像仓库,可以说非常香了。
流水线编排完成后可以直接触发部署,不过经过测试,构建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提供了香港的构建资源,大大提高了依赖的下载速度。
基于容器化的部署,目前看起来需要用户提供 Dockerfile 以及 Kubernetes 的 yaml,对于没有接触过容器化的同学,入手还是较为困难。建议后续提供类似 buildpack 的能力,无需 Dockerfile 构建容器镜像并在 Kubernetes 上直接部署,保留用户自定义能力的同时,提供屏蔽度更高的选择,对用户来说更简单,体验更好。
制品仓库
制品仓库能力,提供了通用的 Maven 仓库以及 Npm 仓库,镜像制品等可以直接使用 ACR 服务,基本满足大部分需求。
通用制品仓库大概看了一下,感觉可以满足 helm charts 仓库等能力,不过更希望推出更多类型的制品仓库存储。
能效度量
强大的能效度量能力,提供了大量的模板,不愧是云“效“。
总体体验下来,云效给我的感觉在“够用”的基础上,还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不管是初创公司还是中小型团队或是中型企业,都可以利用云效降本提效,希望云效越来越好,后续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