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国5G应用进入导入期
(一)我国高度重视5G应用发展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5G应用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并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提出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了《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通知指出将重点支持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联网等7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编制了《5G应用 “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推动实现重点领域 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促进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各类5G扶持政策,推动5G应用发展。现阶段,全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布局5G,网络建设、产业聚集及应用示范成为三大发展重点。各地政府以5G发展规划为抓手,密集出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5G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截至 2020年11月底,各地政府出台各类5G扶持政策文件506个,其中省级64个,市级246个,区县级196个,多地政府对基站建设、用电成本进行补贴,积极开展5G应用示范,持续深化5G产业合作。各地5G政策的共性体现在网络建设、技术攻关、产业培育等方面,如统筹5G通信网络布局、推进共建共享、简化审批流程、培育本地5G龙头企业、打造5G产业集群等。差异部分主要体现在应用领域方面,各地根据自身产业环境和民生需求的差异,提出了体现地域特色的重点应用发展领域。
尽管网络建设和用户数发展迅速,但5G消费级应用仍处于导入初期,创新型应用尚在培育,业务仍以增强4G业务应用体验为主,各方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增强移动宽带的视频类应用。
电信运营商积极推进5G+视频娱乐类应用。为掌握发展主动权,电信运营商借助5G特性,推出包括5G+4K高清视频、5G+AR/VR、5G云游戏等 特色业务,率先为移动用户提供比4G更好的视觉娱乐体验。如中国移动成立咪咕平台,其5G业务已覆盖影视、音乐、演艺、游戏等多个领域,通过全产品、全渠道、全数据、全IP四大全场景营销,打造多元化沉浸式的体验新生态。中国电信已推出“天翼云AR”产品,持续推广“5G+权益+应用”的5G会员服务模式,并与韩国LG U+签订协议,引入海外VR优质内容和先进制作经验。中国联通提出要用5Gn新平台开创数字生活新天地,提供“5G+IPTV+VR”多屏联播等功能。
互联网公司开展消费级应用布局。爱奇艺提出“全产品矩阵”策略,加 速推进VR应用,加强VR+多种内容的生态建设,通过多产品品牌矩阵深入布局娱乐等领域。腾讯推出腾讯先游、START、腾讯即玩三大云游戏平台,发布了“互动云游戏”解决方案和全新升级的游戏服务器引擎(GSE,Game Server Engine)。网易与华为达成合作,正式上线网易云游戏平台,共同推进5G云游戏的发展。虎牙积极开发基于5G的4K/8K高清直播和AR/VR直播项目,VR演播室已建成投入使用,5G+8K直播开始特定场景测试。互联网公司普遍认同5G将给游戏、直播、视频等内容产业带来革命性影响,并积极进行前瞻性布局。
文化产业受5G商用引领,积极探索发展形态的转变。现代博物馆、艺术馆利用基于5G的虚拟现实等技术强化用户体验,使展览具有互动性。例如,故宫借助VR、AR等技术,将现代文明成果和古代灿烂文化大胆融合,探索 出一条“VR+文创”的新型传播路径。
5G行业级应用样板逐渐形成,超30%项目获商用落地。经过3年的培育,中国5G融合应用迈过创意阶段,进入落地阶段。根据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参赛项目数据,超过30%、近1300个参赛项目有较为成熟的解决 方案,开始进入示范和商用落地阶段。中国移动也宣布,2020年落地100个 集团级5G龙头示范项目,拓展2000个省级区域特色项目,并聚焦15个细分行业,签约超过1000个项目。在多个领域形成有望规模商用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初步构建。
5G行业应用在多个领域展开探索,如前所述,目前已在医疗、交通、电力、教育、文旅、智慧城市、钢铁、矿山、金融、信息消费等领域逐步获得 业界认可,并初步形成有望规模商用的应用场景。各行业的应用需求逐渐聚 焦到直播与监控、智能识别、远程控制、精准定位、沉浸式体验和泛在物联 等6大通用能力上。5G商业合作初步形成了以运营商、行业服务商、行业客户为主导的3种模式,运营商牵头主导是主流,但行业服务商和行业客户主导的案例也在增加。
社会各行业加大对5G行业应用的重视力度。一方面,多个行业将5G纳入其信息化指导意见或推进相关行业标准。例如,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中心发布《煤矿5G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试行)》和《煤矿5G通信系统安全标志管理方案(试行)》;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5G技术等协同应用。另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投入,主动将其数字化进程与5G融合发展相结合。例如,招商局集团联合10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5G智慧港口创新实验室,构建5G智慧 港口生态圈;联塑集团构建5G+智能制造方案,打造出管道建材制造业的5G 应用标杆;焦煤集团通过5G挖机钻机远程控制、无人驾驶、无人测绘以及工程机械协同作业,推动生产过程向智能化转型。行业龙头企业对5G应用的认可,有望加快5G应用在全行业的复制和推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动5G应用加快落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5G为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带来科技化手段,同时这些科技化手段也成为5G应用的展示平台。疫情之下,5G应用初试身手,在远程医疗、公共监控、智慧教育、远程办公、巡检与物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速了社会对“5G是什么”“为什么用5G”的认识。例如,5G远程会诊在19个省份的。
60余家医院上线使用,实现全方位无障碍移动会诊;5G热成像监测已在十几个省份的交通枢纽地区普及;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5G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1.15亿人次;在线教育、在线协同办公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访问量超过16亿人次。疫情防控不仅对医疗等行业的5G应用起到了短期催化作用,还促使许多企业更多地关注5G的重要性,主动了解5G,拥抱5G,在疫情后加快了各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给5G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