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据要素
2020年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并将其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指出要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据的生产价值获得充分认识和肯定,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和基础资源必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1.4.1 数据生产与再生产
一般地,数据生产得到的是数据资源或者数据的初级产品,可以直接供最终用户使用,也可以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进行再生产,形成高级别的数据产品或数据服务[8,26]。
(1)数据生产
数据生产一般是指将现实事务信息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数据,也包括直接将数据输入网络空间。例如,证券交易行情数据是证券交易所信息化系统生产的数据,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是人口普查员直接录入的数据,摄像头则直接采集图像数据。
信息化是数据的主要来源。信息化将人们过去手工做的事情转换成由计算机来做,计算机在处理业务时会产生数据;信息化还通过摄像头、录音笔、传感器、医疗仪器、射电望远镜等电子仪器设备将现实的事物采集到网络空间中变成数据。本质上,所有信息化的结果都是在网络空间中形成数据。因此,从信息化的视角来看,数据是信息化的副产品;但从网络空间的视角来看,信息化的本质是生产数据的过程。
除了信息化,人们还直接在网络空间中创造数据,例如,直接在键盘上输入现实中没有的数据或者编写程序代码。
(2)数据再生产
数据再生产是指根据已有的数据运用数据技术生产出新的数据的过程。数据再生产包括数据汇集、数据清洁、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也包括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变异等。例如,搜索引擎将各个 Web 网页的数据组织起来形成新的数据,这是一个数据再生产过程,然后搜索引擎利用再生产形成的数据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又如,证券信息服务商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证券行情数据,再生产 K线图、移动平均线、KDJ图、布林线(BOLL)图等新的数据;又如,企查查将全国工商登记数据进行了再生产。大部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数据再生产。
从数据的生产者来看,数据可以分为私有数据、公共网络数据、多方生产的数据[10]。
(3)数据存储
生产的数据需要存储在网络空间。一般来讲,数据生产者可以自己妥善存放自己生产的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商的云存储设备中。多方生产的数据通常被存储在平台服务商的存储设备中。
1.4.2 数据产业
数据资源的开发变成一个社会需求,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产业。数据产业是网络空间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所形成的产业,其产业链主要包括从网络空间获取数据并进行整合、加工和生产,数据产品传播、流通和交易,相关的法律和其他咨询服务。数据产业包括数据资源建设与流通、数据技术开发与销售、数据产品与服务 3个主要方面,具备第一产业的资源性、第二产业的加工性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10]。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数据是生产要素,任何经济形式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大数据在创造新产业的同时,也在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图1-2展示了数据产业的内涵,主要包括数据资源、
数据技术和数据应用 3个方面[10]。一方面,用当前的技术和数据解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工作生活等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探索研究新的数据技术、完善技术,形成技术产品,把握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
图 1-2数据产业的内涵
数据产业模式[10]是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早期的数据服务并不涉及数据分析,例如早期的谷歌搜索服务、SCI论文引用服务、门户网站等。现在的数据服务增加了“分析数据”的工作,挖掘了数据包含的价值,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的价值应用广泛,例如,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数据可以预测经济状况、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等。
数据领域里最重要的工作是收集、积累数据资源,使得数据资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够用、可用、好用”。由于“数据引力效应”已经形成,“服务换数据”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商业模式,例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边服务边收集数据”或者“服务换数据”。“数据引力效应”有利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服务,将推动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数据引力效应”是指数据领域存在的“数据越多、服务越好,服务越好、数据越多”这样一种数据越来越集中的现象。“数据引力效应”正创造大量新型数据产业模式,移动互联网使得数据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极强的正反馈效应,即所谓的“强者更强”,使得产业的产生和毁灭都远远快于工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