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云
2020-09-30
109浏览量
近些年,数据安全事件频发。
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的外泄、破坏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核心竞争力缺失。规范的制度建设、权限管理和变更流程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落地措施。
袋鼠云DBA团队承接多个客户的容灾架构设计需求,制定可靠、有效的容灾架构方案并推动落地。备份重于一切。我们会优先考虑数据库备份集的容灾设计:两地三中心VS混合云、权限分配&监控告警&恢复演练。
IDC混合云场景下的备份容灾设计
基于混合云的备份容灾方案,已成功向多个客户输出。今天来谈一下阿里云—IDC混合云场景下的备份容灾设计:
1.阿里云RDS等数据库产品,备份集、binlog保留在OSS对象存储,下载后可见;同时提供备份/日志API接口,用于编程开发;
2.云环境和IDC容灾机房走了专线,带宽根据备份、日志量,传输时间窗口来规划;
3.IDC容灾机房重要是存储的规划:RAID&文件保留期限&容量&权限;
4.备份集、日志文件的抽取、验证程序;
5.运维监控平台,收集、分析IDC容灾机房程序日志,发现、告警,运维及时响应;
具体实现:
对拉取进程超时、文件不完整等问题,会自动重新拉取。
控制抽取进程并发数量,避免专线拥挤。
从架构设计、权限管理到程序开发、告警响应、异常处理、恢复演练,多环节无死角确保备份集安全。
只要备份安全,数据一定能恢复。
更多技术技巧请关注公众号“云掣YUNCH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分享数据库前沿,解构实战干货,推动数据库技术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