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电商新赛道:揭秘 FashionAI 技术

简介: 从面向机器学习的知识重建切入,提出了在 AI 能力的推动下,让人值得期待的未来。究竟在阿里巴巴研究员眼中,未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秘。

小叽导读:雷音是阿里巴巴研究员、淘系技术部 FashionAI 负责人,在淘系技术嘉年华硅谷站,他分享了《时尚电商新赛道— FashionAI 中的技术》 ,旨在揭秘:从面向机器学习的知识重建切入,提出了在 AI 能力的推动下,让人值得期待的未来。究竟在阿里巴巴研究员眼中,未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秘。

1、从推荐技术说起

用户行为

从推荐技术说起,首先是基于用户行为的推荐,包括用户的点击行为、浏览行为、购买行为。推荐技术提升了用户找商品的效率,也带来了公司收益的增长。当推荐的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瓶颈,比如说你买了一件上衣之后,还继续给你推上衣,这个问题这些年一直被诟病。如果是基于用户行为的话,会朝着这个问题的改善方向发展。

用户画像

第二个是用户画像。很多人在做用户洞察,描述用户精准画像。但我始终对用户画像保持怀疑态度,比如说买衣服,你拿的可能都是用户的行为数据:浏览、点击、购买。可是,如果你知道用户肤色的色号、身高、体重、三围,这个用户画像比前者精准多少呢?所以说,所谓的用户洞察、用户画像,今天来看其实还是非常粗糙的。

知识图谱

第三个我们还可以做知识图谱,来帮助做关联推荐。比如,买鱼竿推荐其他的渔具,买了车灯给你推其他的汽车配件。但是到今天为止,关联推荐的效果还不够好,还有很多困难。

以上是推荐技术通常会考虑的事。那么我们用服饰推荐领域来看一下,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一个服装的线下店,我们对一个导购员的核心考量指标是什么?是关联购买。顾客买了一件衣服,这是不计入导购员贡献的,而导购员通过让用户买另外的关联衣服才是计入导购员的绩效,所以,重要的是关联购买。关联购买里面的重要逻辑是搭配。当我们把推荐做到具体某一个领域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专属于这个领域的一些推荐逻辑,这就是在日常里面在发生的逻辑。

2、为什么要做行业知识重建?

接下来,我们看看怎样才能做好搭配。大部分用户搭配不好的原因是穿搭需要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衣服的属性,设计元素是抓手,它的准确率和丰富性一定要足够,不够的话做不出可靠的搭配来。

知识图谱的典型情况就是通过人的经验或用户数据把很多的知识点关联起来。知识图谱里知识点的生成更多是通过常识的方式。比如说我是一个人,我的朋友是谁,我上级是谁。“我”这个知识点是通过常识产生的。

还有一类方法叫专家系统,比如说我们有很多红人,把他理解成专家,他所沉淀下的专业经验。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些专家,比如医疗系统里就是医生,专家系统大概是在知识图谱兴起之前人工智能普遍采用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是知识点,是更基础的部分,如果知识点本身有问题的话,在这上面构建出来的知识关系都会有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去做 AI 算法,效果就不够好,这可能是人工智能难以落地的原因之一。要有勇气去重新构建这个知识点体系。

引用一个淘宝的例子,下图的上半部分是我们运营或者设计师的知识体系,这是个“领型”的例子,有圆领、斜领、海军领,可以看出结构是平铺的、散乱的。以前知识是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尤其是在小的圈子里,像设计师群体,知识可能非常含混,只要能沟通就行。再比如医生写的草书,医生之间可以看的懂,但是病人都看不懂。很多知识用于人和人的沟通,有大量的二义性,不完备性。比如说服装风格,一个标签叫做“职场风”,另一个叫“中性风”。职场风跟中性风从视觉上无法区分,如果人类视觉都难以区分,而机器识别准确率超过80%,那肯定哪里出错了。

image.png

还有一类,打标签的人可能本身理解就有问题。举个极端的例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淘宝商家给衣服打标签,有一半的女装上都被商家打上了韩版的标签。然而,它根本不是韩版,只是因为韩版卖的好,这说明商家打的标签不是完全正确,有必要通过图像直接得出判断。

3、面向机器学习的知识重建

前几年我们找了淘宝、天猫的服饰运营,综合了几版的运营知识做了规整,不过还是不够好。去年我们做 FashionAI 大赛,和港理工的服装系合作,后来和北京服装学院、浙理工都有合作。其实直接由服饰专家们给出的知识体系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面向机器学习的知识体系,机器是要分0和1,完备性、二义性问题、视觉不可分等这几个我们总结出来的原则,这些都要尽量满足。

我们把曾经散落的知识,按照划分逻辑去组织,比如说领部,我们会根据它布料去分、设计手法去分、颈线边缘去分,从几个维度总结散落的知识点。原先是一盘散沙,最终会看到树状知识。我们把常用的女装属性整理出来,一共有206种,这还不包括“流行的设计手法”这种开放性的,不断扩充变化的属性。这个“整理”比大家想象的复杂得多,花了3到4年时间,除了考虑知识本身,还要进一步考察知识点所对应的数据收集难度,必要性。比如说女装的西装领还可以再细分9种,接近视觉不可分,这时停留在女装西装领这个粒度就够了,就不再做细分。

有时很难事先判断一个属性是否能学出好的模型来,这时属性的定义还要做多轮的迭代。我发现我的属性定义有问题,我倒回去重新定义,然后再重新收集数据、训练模型,直到模型可以达到要求。等做完知识重建,曾经十几个属性识别准确率普遍提高了20%,这个提升是非常大的。

我们现在有206种女装样式,有166种语义颜色,还有材质、场景、温度等知识体系。怎么定义颜色?在时尚行业里,黄色几乎是没有意义的,讲“柠檬黄”是有意义的,去年女装就流行柠檬黄。我们知道RGB颜色256256256,在潘通色表里跟服饰相关的一共有2310种颜色,但这个色表里都是色号,消费者没法理解,我们在上面再建了一层560种有语义对应的颜色,这是跟北京服装学院一起定的,用来做按颜色给衣服聚类又显得过细,就又再建一个166种的,就是大家看到类似于“柠檬黄”、“芥末绿”这种语义颜色,到这个阶段消费者才能理解。

还有很多的技术细节,比如说怎么处理光照问题、色差问题等等,也有很多的难的地方,在这里我会主要讲面向机器学习的知识重建。

image.png

4、AI 使知识重建的大工程变得可行

接下来问题就来了,我有206种女装样式,收集数据训练模型的话,怎样才能做得完呢,更何况一个定义还可能要多轮迭代修正?

比如,下图中的袖子款式叫风铃袖,一个合格的数据集大概需要3000到4000张图片。收集足够多的,高质量的图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2016年为了做一个3000到4000张图片的高质量数据集,大概需要标注超过十万张图片,当时的标注留存率只有1.5%。当时的方法就类似学术界做的,先用一个词去搜回很多图,然后找人标注。更可能是始终找不到足够多的图片旁边写着风铃袖,它都没有标注,所以你是搜不到的。因此,知识重建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前根本没有人有勇气去做,因为你根本做不了。

2016年我们完成一项属性识别要200天,这个时间包括了定义迭代花的时间。2017年我们用40天,2018年我们用2.5天,现在,我们大概用15个小时,到2019年底,我们计划是缩减到0.5天。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我们提出“少样本学习”。大概是在三年前,当时学术界还没很多人提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因为我们痛苦的就是这个,不得不开始上手解决它了。

学术界提到“few-short learing”、小数据学习,更多是偏重如何从少量样本直接得到一个好的模型,我们选的路不大一样,我们是从旁边绕路。

image.png

今天,我们把常用的96种女装属性完成了,就是利用我们的少样本学习工具SECT(Small、Enough、Comprehensive),从“少”到“足够多”到“足够好”,最重要的是 SECT 不仅在 FashionAI 业务里发生了作用,它还可以做泛内容识别,讲得严谨一点,在“简单内容分类”这类任务上表现得不错。

在泛内容识别上,我们利用 SECT 系统已经完成70多个标签识别,例如:“插画、阳台、上脚”等标签,我们已经开始改变业务人员和算法人员的工作模式,大家知道在深度学习出来之前,那时候我们的业务人员都不大敢提让算法人员给出个识别模型,因为开发周期太长了,为了去识别一个东西我要找算法人员跟他商量,然后算法人员手工去设计特征。为了做一个能够上线的、工业界能用的一个模型,最少花上半年、一年的时间,这是以前的模式。2013年深度学习开始流行之后,这个问题发生了转化。算法人员会说今天有了深度学习,业务人员你收集足够多图片就行了,我给你设计个好模型出来。如果这个模型不好的话,那是你收集的数据质量不行。这时候运营想去收集5000张图片,发现还是成本很高。

我们今天还很难用 SECT 去解决机器视觉中的“检测”问题,或者说检测任务在我们的理解里不是一个“少样本”的问题,在检测任务下应该叫做“弱监督”问题,弱监督跟少样本也有所不同。

image.png

5、对未来的展望

我理解大数据应该分两种,一种是说,你的商业洞察也好,模式分析也好,只有在大规模的数据上才能完成,这是真的大数据;还有一种是说今天的机器学习能力不行,必须有那么多的数据才能出来一个模型,这个叫做伪大数据,因为随着 AI 的能力越来越强,需要的样本肯定越来越少。

以前有公司标榜自己有特别多的数据,比如说人脸数据或什么的,把数据看成了资产。这个说法一定会慢慢落下去,因为 AI 能力越来越强,我们需要的数据量越来越少。SECT 再演变下去,会到什么程度?可能中层的跟浅层的算法人员不再需要了,业务人员直接上去提供十几张图(不会超过50张图)交给系统,很快模型就会返回来,你再测试一下是否好用,如果不行,就再迭代学习,直到模型好用为止。它已经不是以前的,标注阶段、训练阶段、测试阶段,间隔得那么远。今天,整个迭代越来越快,如果说迭代可以减少到小时级、分钟级的话,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人机交互的学习系统,这是未来会带来巨大改变的东西。

淘宝内容平台的运营人员说,过去两个月产出了比之前三年还多的模型。我们自己组的算法同学自己也用来解决属性识别之外的各类问题,比如说我来硅谷之前,组里同学想识别照片里的人是正身还是背身的,是站姿还是坐姿,是一个深色人种还是一个黄皮肤等等,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6个判别模型。今天,我们可以一两周内让模型上线,准确率、召回率、泛化能力全都能达到要求。放在以前,这个事情没有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

业界里有很多人总结深度学习的局限,比如需要大数据、缺乏可解释性,我觉得在未来几年,我们对于什么叫“样本”、什么叫“可解释性”,会有一个新的理解。我们去年在朱松纯老师主编的《视觉探索》上发了一篇文章,叫《如何做一个实用的图像数据集》,今年我们有计划写个续篇,就是《如何做一个实用的图像数据集(二)》,会重点聊一聊我们在少样本学习上的体会和展望。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人工智能
时尚电商新赛道:揭秘 FashionAI 技术
雷音是阿里巴巴研究员、淘系技术部 FashionAI 负责人,在淘系技术嘉年华硅谷站,他分享了《时尚电商新赛道— FashionAI 中的技术》 ,旨在揭秘,从面向机器学习的知识重建切入,提出了在 AI 能力的推动下,让人值得期待的未来。究竟在阿里巴巴研究员眼中,未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秘
1425 0
|
3天前
|
人工智能
当AI“复活”成为产业:确保数字生命技术始终用于正途的探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日益成熟,我们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时代——当AI“复活”不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而是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产业,这其中就包括所谓的“数字生命”技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人物已有影像、声音、语言等内容的学习,克隆数字化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可能,创造出数字化的“复活”形象。但是正如电影《流浪地球2》所展示的那样,图恒宇将女儿的意识上传到超强计算机,创造出拥有自我意识的数字图丫丫,这一技术奇迹引发了关于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所以说当AI“复活”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确保这项技术始终用于正途?那么本文就来聊聊如何确保数字生命技术始终用于
14 1
当AI“复活”成为产业:确保数字生命技术始终用于正途的探讨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未来AI技术的前沿——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与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通过分析当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案例,揭示了其在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推动产业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
【6月更文挑战第9天】本文将探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医疗领域,AI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许多便利。本文将详细介绍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14 0
|
1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AI技术创业有哪些机会?
AI技术创业有哪些机会?
5 0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2024通义语音AI技术图景,大模型引领AI再进化
2024通义语音AI技术图景,大模型引领AI再进化
|
2天前
|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开发者
活动回顾丨飞天技术沙龙 Serverless + AI 专场(上海站)回顾 & PPT 下载
活动回顾丨飞天技术沙龙 Serverless + AI 专场(上海站)回顾 & PPT 下载。
活动回顾丨飞天技术沙龙 Serverless + AI 专场(上海站)回顾 & PPT 下载
|
2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算法
AI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6月更文挑战第12天】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I技术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分析AI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优势和挑战,我们将深入了解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潜力。
14 2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敏捷开发 人工智能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AI辅助技术
【6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测试环节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辅助的软件测试方法正在改变传统的测试流程。本文将探讨AI如何优化测试过程,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并预测未来AI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应用趋势。
10 1
|
3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Cloud Native
云原生技术实践营 · 深圳站——Serverless + AI 专场邀您参会!
云原生技术实践营深圳站聚焦Serverless+AI,6月21日探索技术结合新思路,助力降低GPU成本,简化开发运维。限额80人,报名审核制,活动涵盖Serverless趋势、AIGC应用、AI算力优化等议题,还有实操体验与现场抽奖。
云原生技术实践营 · 深圳站——Serverless + AI 专场邀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