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节-Python3.5-DjangoORM基本创建基本类型以及生成数据库结构

简介: 接着上一课修改app01\views.py: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HttpResponse,redirectUSER_DICT = { '1': {'name': 'root1', 'email': 'root@live.
  • 接着上一课

  • 修改app01\views.py: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HttpResponse,redirect

USER_DICT = {
    '1': {'name': 'root1', 'email': 'root@live.com'},
    '2': {'name': 'root2', 'email': 'root@live.com'},
    '3': {'name': 'root3', 'email': 'root@live.com'},
    '4': {'name': 'root4', 'email': 'root@live.com'},
    '5': {'name': 'root5', 'email': 'root@live.com'},
}


def index(request,nid,uid):
    # indexx
    print(request.path_info)
    # /asdfasdfasdf/13/
    # reverse 能反转
    from django.urls import reverse
    # v = reverse('indexx', args=(90,88,))
    v = reverse('indexx', kwargs={'nid':'1','uid':'99'})
    print(v)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user_dict': USER_DICT})


def detail(request, nid):
    # print(nid, uid)
    # return HttpResponse(nid)
    detail_info = USER_DICT[nid]
    return render(request, 'detail.html', {'detail_info': detail_info})


def login(request):
    # 判断用户获取数据方式是GET,就返回什么数据
    if request.method == "GET":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html')
    # 判断用户获取数据方式是POST,就判断用户提交的数据是否正确
    elif request.method == "POST":
        # 数据表中执行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x' and password='x'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html')
    else:
        # PUT,DELETE,HEAD,OPTION...
        return redirect("/index/")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Home(View):

    # 调用父类中的dispatch(相当于助理,)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print('before')
        result = super(Home,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print('after')
        return result

    def get(self,request):
        print(request.method)
        return render(request, 'home.html')

    def post(self,request):
        print(request.method, 'POST')
        return render(request, 'home.html')

image.png
  • app01\models.py
image.png
  • app01\models.py 代码如下: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Create your models here.


class UserInfo(models.Model):
    # Django自动创建id列,自增,主键
    # 用户名列,字符串类型,指定长度
    user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password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64)


  • 接着创建表:

  • 先在settings中添加app01如下图:


    image.png
  • 然后在Terminal中运行输入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创建表]
    (python manage.py migrate)[生成数据库]


    image.png
  • 然后产生如下目录:

image.png
  • 连接sb.sqlite3的方法如下:

  • 打开Navicat,


    image.png
  • 复制sb.sqlite3的路径


    image.png
  • 把路径复制到如下:


    image.png
  • 然后能看到已生成的app01_userinfo 的表(所创建的表)


    image.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SQL 数据库 开发者
Python中使用Flask-SQLAlchemy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简明示例
这样我们就对Flask-SQLAlchemy进行了一次简明扼要的旅程,阐述了如何定义模型,如何创建表,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数据库操作。希望你在阅读后能对Flask-SQLAlchemy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将为你在Python世界中从事数据库相关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486 77
|
6月前
|
SQL 缓存 分布式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达梦数据库的线程结构
达梦数据库采用单进程、多线程结构,利用对称服务器架构实现高效资源利用与可扩展性。其核心线程类型包括监听线程(管理客户端连接)、I/O线程(处理数据页读写)、工作线程(执行数据操作)、调度线程(定时任务管理)和日志刷新线程(确保REDO日志刷盘)。通过合理分工与同步机制,达梦数据库实现了高性能与稳定性。视频讲解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各线程的功能与协作方式。
149 1
【赵渝强老师】达梦数据库的线程结构
|
6月前
|
存储 SQL NoSQL
【赵渝强老师】达梦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
本文介绍了达梦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包括逻辑和物理存储两部分。逻辑存储结构由数据库(Database)、表空间(Tablespaces)、段(Segments)、簇(Cluster)和页(Page)组成。数据库是最大逻辑单元,包含所有表、索引等;表空间由数据文件组成,用于存储对象;段由簇构成,簇包含连续的数据页;页是最小存储单元。文中还提供了查询表空间、段和页大小的SQL语句,并附有视频讲解和示意图。
245 7
|
6月前
|
数据库 Python
【YashanDB知识库】python驱动查询gbk字符集崖山数据库CLOB字段,数据被驱动截断
【YashanDB知识库】python驱动查询gbk字符集崖山数据库CLOB字段,数据被驱动截断
|
5月前
|
开发框架 Java .NET
Python中main函数:代码结构的基石
在Python中,`main`函数是程序结构化和模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脚本执行与模块导入的分离,避免全局作用域污染并提升代码复用性。其核心作用包括:标准化程序入口、保障模块复用及支持测试驱动开发(TDD)。根据项目复杂度,`main`函数有基础版、函数封装版、参数解析版和类封装版四种典型写法。 与其他语言相比,Python的`main`机制更灵活,支持同一文件作为脚本运行或模块导入。进阶技巧涵盖多文件项目管理、命令行参数处理、环境变量配置及日志集成等。此外,还需注意常见错误如全局变量污染和循环导入,并通过延迟加载、多进程支持和类型提示优化性能。
399 0
|
7月前
|
数据管理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管理服务DMS支持MySQL数据库的无锁结构变更
本文介绍了使用Sysbench准备2000万数据并进行全表字段更新的操作。通过DMS的无锁变更功能,可在不锁定表的情况下完成结构修改,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可能产生的锁等待问题。具体步骤包括:准备数据、提交审批、执行变更及检查表结构,确保变更过程高效且不影响业务运行。
361 2
|
6月前
|
SQL 存储 缓存
【赵渝强老师】达梦数据库的内存结构
本文介绍了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内存结构,包括内存池、缓冲区、排序区和哈希区。内存池分为共享内存池和运行时内存池,能够提高内存申请与释放效率,并便于监控内存使用情况。缓冲区涵盖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字典缓冲区和SQL缓冲区,用于优化数据读写和查询性能。排序区和哈希区分别提供排序和哈希连接所需的内存空间,通过合理配置参数可提升系统效率。文内附有具体配置示例及视频讲解,帮助用户深入理解达梦数据库的内存管理机制。
162 0
|
6月前
|
存储 SQL 安全
【赵渝强老师】达梦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本文介绍了达梦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及各类物理文件的作用。达梦数据库通过逻辑和物理存储结构管理数据,包含配置文件(如dm.ini、sqllog.ini)、控制文件(dm.ctl)、数据文件(*.dbf)、重做日志文件(*.log)、归档日志文件、备份文件(*.bak)等。配置文件用于功能设置,控制文件记录数据库初始信息,数据文件存储实际数据,重做日志用于故障恢复,归档日志增强数据安全性,备份文件保障数据完整性,跟踪与事件日志辅助问题分析。这些文件共同确保数据库高效、稳定运行。
254 0
|
6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连接
|
9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Python处理数据库:MySQL与SQLite详解 | python小知识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操作MySQL和SQLite数据库,包括安装必要的库、连接数据库、执行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
950 1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