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VGG16这么简单,为什么没人能说清?

简介:

很多人想入门做深度学习,但往往翻遍网络看完一篇又一篇所谓的“入门教程”,paper,包括很多深度学习框架官方给出的案例,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从入门到放弃。写教程的作者有很多都是技术大神,但写出的东西真的是把原本简简单单的理论说得晦涩难懂,模凌两可。比如说VGG16,都是摆上从论文里截过来的下面这张图:

image

或者给出像下面的架构图:

image

对于数据从输入到输出,中间是如何变化的,神经元个数,参数个数又是怎么变化的,如何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CNN网络等等,没有教程能把这些说清楚,推荐看吴恩达老师的课程视频,对英文不好的童鞋其实是很吃力的。入门其实并不难,内容也不难理解,倒是被千篇一律的教程带进沟来。

VGG16本来就简单,但是越简单的东西"大牛"们往往不想去解释,说是“入门教程”,基础的不解释怎么教人入门。

现在详细介绍VGG16 , 需要补充一点神经网络的知识,9行Python代码搭建神经网络来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一张图片如何作为输入?

如下图,彩色图像有RGB三个色值通道,分别表示红、绿、蓝,每个通道内的像素可以用一个像下图右边的二维数组表示,数值代表0-255之间的像素值。假设一张900600的彩色的图片,计算机里面可以用 (900600*3)的数组表示。

image

什么是卷积

卷积过程是基于一个小矩阵,也就是卷积核,在上面所说的每层像素矩阵上不断按步长扫过去的,扫到数与卷积核对应位置的数相乘,然后求总和,每扫一次,得到一个值,全部扫完则生成一个新的矩阵。如下图

image

卷积核如何设置可以参考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核大小、个数,卷积层数如何确定呢?一般取(3,3)的小矩阵,卷积核里面每个值就是我们需要寻找(训练)的神经元参数(权重),开始会随机有个初始值,当训练网络时,网络会通过后向传播不断更新这些参数值,直到寻找到最佳的参数值。如何知道是“最佳”?是通过损失函数去评估。

卷积核的步长是指卷积核每次移动几个格子,有横行和纵向两个方向。

卷积操作相当于特征提取,卷积核相当于一个过滤器,提取我们需要的特征。
如下图,左边小红色框是卷积核,从左上角扫到右下角,最终得到右边的特征图谱。

卷积: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神经网络

image

什么是Padding

卷积操作之后维度变少,得到的矩阵比原来矩阵小,这样不好计算,而我们只是希望作卷积,所以我们需要Padding,在每次卷积操作之前,在原矩阵外边补包一层0,可以只在横向补,或只在纵向补,或者四周都补0,从而使得卷积后输出的图像跟输入图像在尺寸上一致。

比如:我们需要做一个300300的原始矩阵的卷积,用一个33卷积核来扫,扫出来结果的矩阵应该是:298*298的矩阵,变小了。

卷积前加 Padding 操作补一圈0,即300300矩阵外面周围加一圈“0”,这样的300300就变成了302302的矩阵,再进行卷积出来就是300300 ,尺寸和原图一样。

image

什么是池化(pooling)

卷积操作后我们提取了很多特征信息,相邻区域有相似特征信息,可以相互替代的,如果全部保留这些特征信息就会有信息冗余,增加了计算难度,这时候池化就相当于降维操作。池化是在一个小矩阵区域内,取该区域的最大值或平均值来代替该区域,该小矩阵的大小可以在搭建网络的时候自己设置。小矩阵也是从左上角扫到右下角。如下图

image

什么是Flatten

Flatten 是指将多维的矩阵拉开,变成一维向量来表示。

什么是全连接层

对n-1层和n层而言,n-1层的任意一个节点,都和第n层所有节点有连接。即第n层的每个节点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激活函数的输入是n-1层所有节点的加权。像下面的中间层就是全连接方式。

image

什么是Dropout
dropout是指在网络的训练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概率将网络中的神经元丢弃,这样有效防止过拟合。

现在我们来看看VGG16的整天架构图:

image

从左至右,一张彩色图片输入到网络,白色框是卷积层,红色是池化,蓝色是全连接层,棕色框是预测层。预测层的作用是将全连接层输出的信息转化为相应的类别概率,而起到分类作用。

可以看到 VGG16 是13个卷积层+3个全连接层叠加而成。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7-15
本文作者:datayx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据挖掘DT机器学习”,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大数据挖掘DT机器学习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TensorFlow
卷积神经网络深度解析:从基础原理到实战应用的完整指南
蒋星熠Jaxonic,深度学习探索者。深耕TensorFlow与PyTorch,分享框架对比、性能优化与实战经验,助力技术进阶。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深度解析:从基础原理到实战应用的完整指南
蒋星熠Jaxonic带你深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核心技术,从生物启发到数学原理,详解ResNet、注意力机制与模型优化,探索视觉智能的演进之路。
339 11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LSTM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 MATLAB2022a 实现,完整程序运行无水印,核心代码附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算法利用 PSO 优化 TCN 的超参数(如卷积核大小、层数等),提升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性能。TCN 结构包含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结合 LSTM 构建混合模型,经多次迭代选择最优超参数,最终实现更准确可靠的预测效果,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数据采集
【故障识别】基于CNN-SVM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分类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故障识别】基于CNN-SVM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分类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85 0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零基础入门CNN:聚AI卷积神经网络核心原理与工业级实战指南
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局部感知和权值共享两大特性,成为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技术。本文详解CNN的卷积操作、架构设计、超参数调优及感受野计算,结合代码示例展示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240 7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PSO(粒子群优化)改进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使用Matlab2022a运行,完整程序无水印,附带核心代码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TCN通过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处理序列数据,PSO优化其卷积核权重等参数以降低预测误差。算法中,粒子根据个体与全局最优位置更新速度和位置,逐步逼近最佳参数组合,提升预测性能。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和GEI步态能量提取的步态识别算法matlab仿真,对比不同角度下的步态识别性能
本项目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与GEI步态能量提取技术,实现高效步态识别。算法使用不同角度(0°、45°、90°)的步态数据库进行训练与测试,评估模型在多角度下的识别性能。核心流程包括步态图像采集、GEI特征提取、数据预处理及CNN模型训练与评估。通过ReLU等激活函数引入非线性,提升模型表达能力。项目代码兼容Matlab2022a/2024b,提供完整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助力研究与应用开发。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TCN-GRU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包含时间序列预测算法的相关资料,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算法运行效果预览(无水印);2. 运行环境为Matlab 2022a/2024b;3. 提供部分核心程序,完整版含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4. 理论概述:结合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与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TCN超参数以提升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性能。通过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构建TCN模型,并用WOA调整卷积核大小、层数等参数,实现精准预测。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决策支持。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并行计算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与WOA(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TCN通过扩张卷积捕捉时间序列长距离依赖关系,结合批归一化和激活函数提取特征;WOA用于优化TCN网络参数,提高预测精度。算法流程包括数据归一化、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计算及参数更新等步骤。程序基于Matlab2022a/2024b开发,完整版含详细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运行效果无水印展示。适用于函数优化、机器学习调参及工程设计等领域复杂任务。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GRU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涵盖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适用于Matlab2022a版本。核心代码配有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理论部分阐述了传统方法(如ARIMA)在非线性预测中的局限性,以及TCN结合PSO优化超参数的优势。模型由因果卷积层和残差连接组成,通过迭代训练与评估选择最优超参数,最终实现高精度预测,广泛应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