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逻辑之 horn公式

简介: Horn公式,中文名一般翻译成“霍恩公式”,也是范式的一种。 Horn原子有三: P::= ┴ | T |p Horn原子  分别是底公式、顶公式和命题原子。   Horn原子合取后的蕴含称为Horn字句: A::= P | PΛA C::= A → P ...

Horn公式,中文名一般翻译成“霍恩公式”,也是范式的一种。

Horn原子有三:

P::= ┴ | T |p       Horn原子

 分别是底公式、顶公式和命题原子。

 

Horn原子合取后的蕴含称为Horn字句:

A::= P | PΛA 
C::= A → P        Horn子句

 继续合取就是Horn公式:

H::= C | CΛH         Horn公式

 

 

下面的都是Horn公式例子:

(pΛqΛr->p)Λ(pΛqΛr->q)Λ(pΛqΛr->r)
(pΛqΛr->)Λ(pΛr->q)Λ(T->r)
(p1Λq2Λr3->p13)Λ(T->q)Λ(p4Λq5->)

 

 下面的都不是Horn公式实例:

(pΛqΛr->┐p)Λ(pΛqΛr->q)Λ(pΛqΛr->r)   包含了命题原子否定
(pΛqΛr->┴)Λ(pΛ┐r->q)Λ(T->r)
(p1Λq2Λr3->p13Λr30)Λ(T->q)Λ(p4Λq5->┴)  蕴含右边是合取公式而非命题原子
(T->q)Λ(p4Λq5)                             字句有不是蕴含关系的

 

对于给定的Horn公式,是否是可满足的(还记得这个概念吗),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算法:

 Horn公式的可满足判定算法HORN是正确的且算法HORN的执行过程中,while语句至多被执行的次数不超过n+1次。其中nФ中所含的命题原子数目。

 

先来证明第二个论断算法HORN执行过程中while语句被执行的次数不超过n+1次。

由于在执行while语句之前已对T作标记,且执行while语句的语句体一次就标记一个尚未标记的PP可能是命题原子或)于是只能进行不超过n+1次标记。

再来证明它的正确性为了证明算法HORN的正确性,我们先需证明以下论断:

对于所有使Ф取值T的求值v必使所有被标记的PT。”  ------*

我们对while语句的执行次数k作数学归纳法。

归纳基本步:k=0时,此时被标记的仅是T,于是(*)成立。

归纳假设:假设在执行while语句k次后(*)成立,要证明执行while语句(k+1)次后(*)也成立。

设在第k+1次执行while语句时,有Ф的子句满足:所有Pj已被标记,而P’尚未被标记。记v是任一使Ф取值为真的一次求值。根据归纳假设,v使所有pjTRUE,从而子句左边TRUE。又子句为TRUE。于是P’必为TRUE。其次我们对算法HORN中的if语句作分析。

[1]被标记,如果有使Ф取值TRUE的求值v, 由(*)可知,该子句必在v中取值为FALSE。这是不可能的。于是Ф不可满足。

[2]始终没有被标记,此时,令被标记的命题原子取T而未被标记的原子取F。则Ф在此求值中必取值TRUE

事实此时Ф中任一子句中要么所有的Pj连同P’已被标记,因而取值TRUE;要么中存在有尚未被标记的Pj, 由此得取值FALSE,由”→”的语义定义可知,取值TRUE

 

 

目录
相关文章
数学知识-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值得收藏)
数学知识-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值得收藏)
319 1
|
9月前
|
算法 前端开发
前端算法-最大三角形面积-鞋带公式&-海伦公式
前端算法-最大三角形面积-鞋带公式&-海伦公式
102 0
高等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
高等数学微积分公式大全
269 0
概率论笔记(一)重要公式
概率论笔记(一)重要公式
208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理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赋值与分类
数理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赋值与分类
|
安全
浅谈公式之美
公式是数学的精华,是数学思想在符号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的集合,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公式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数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自然界、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8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2022年数模国赛C题(岭回归、区间预测、矩阵热力图、Fisher判别分类模型)——总结心得(附最后一次数模经历,Matlab\SPSS\Lingo的理解综合)
2022年数模国赛C题(岭回归、区间预测、矩阵热力图、Fisher判别分类模型)——总结心得(附最后一次数模经历,Matlab\SPSS\Lingo的理解综合)
693 0
2022年数模国赛C题(岭回归、区间预测、矩阵热力图、Fisher判别分类模型)——总结心得(附最后一次数模经历,Matlab\SPSS\Lingo的理解综合)
|
人工智能 开发者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 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 学习笔记
|
人工智能 开发者
泰勒公式出发点 | 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泰勒公式出发点
【数理逻辑】谓词逻辑 ( 一阶谓词逻辑公式 | 示例 )
【数理逻辑】谓词逻辑 ( 一阶谓词逻辑公式 | 示例 )
337 0